化疗后的便秘是很常见的副反应,而且不同的患者出现的情况也是不同的,
我们先讲讲中医的便秘的辩证和治疗
中医讲便秘分为四种类型:
胃肠积热--热秘;————这个不常见,也可以看见,多合并胃肠道痼疾 气机阻滞--实秘;————化疗后早期最常见 阴寒积滞--冷秘;————多轮化疗后最常见 气血阴阳不足--虚秘。——恶性肿瘤晚期或者多轮化疗后身体虚弱最常见 便民的表现在大肠,还涉及肺、脾、肾 一、辨证要点: 干燥坚硬,伴有肛门灼热,苔黄厚—积热 素体阳虚,排便艰难,舌胖苔白滑,无肛门灼热—阴寒 粪质不甚干结,排便不畅—气滞 粪质不干,便下无力,或欲便不出,舌淡少苔—气虚 粪便干燥,排出艰难,舌红少津无苔--阴(血)虚 二治疗原则 中医的精华和生命在于辨证论治,审证求因,审因论治。 实则通泻--清热润肠通便,顺气导滞; 虚则润补--益气养血,温通开结。 因此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偏差所在,对证用药,才有效果。否则,最多也是临时有用,长期则损害机体加重偏差,加深病情。 三、分证论治 (一)实 秘 1、肠胃积热 主症:大便干结,腹中胀满,口干口臭 兼次症:面红身热,心烦不安,小便短赤 舌脉:舌质红干,苔黄燥或焦黄起刺,脉滑数 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方药:中成药 麻仁软胶囊 麻子仁丸
2.气机郁滞 主症:大便干结,腹中胀满 兼次症 :胸胁满闷,嗳气呃逆,食欲不振,肠鸣矢气,便后不畅 舌脉:苔薄白或薄黄、或薄腻,脉弦 治法:顺气导滞,降逆通便 方药:中成药 四磨汤 3、阴寒积滞 主症: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安 兼次症 :手足不温,呃逆呕吐,胁下痛 舌脉:苔白腻,脉弦紧 治法:温理散寒,通便止痛 方药:汤药 大黄附子汤 中成药:苁蓉通便口服液 (二)虚秘 1.气虚 便秘 主证:有便意,努争乏力,难以排出。 兼次症:乏力、汗出、气短、面色无华、懒言 舌脉:淡胖、齿痕,苔薄白,脉弱 治法:补气健脾,润肠通便 方药:黄芪汤 黄芪、火麻仁、陈皮、蜂蜜 成药: 黄芪口服液用蜂蜜调服 2、血虚便秘 主症:大便干结,难排 兼次症: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口干心烦、潮热盗汗、腰膝酸软 舌脉:淡、苔白或红少苔,脉细 治法:养血润燥,通便 方药:润肠丸 当归、生地、火麻仁、桃仁、枳壳 中成药:复方阿胶浆 3、阴虚便秘 主症:大便干结如羊屎 兼次症:形体消瘦,头晕耳鸣,两颧红赤,心烦少眠,潮热盗汗,腰膝酸软 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通便 方药:增液汤 中成药: 左归丸 4、阳虚便秘 主症:大便艰涩,排出困难 兼次症:面色晄白,四肢不温、喜热怕冷、小便清长;腹中冷痛,拘急拒按,腰膝酸冷 舌脉:淡,苔白、薄腻,脉沉迟或沉弦。 治法:温阳通便 方药:济川煎 中成药: 苁蓉通便口服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