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归经用药概论

 明燈 2010-05-18

引经报使,       归经用药概论

 

《素问•调经论》云:“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归经的概念和沿革

 

     归经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来表示药物的作用部位。归即归属,经即脏腑经络,归经就是药物对机体不同部位的选择作用换言之,药物进入体内后,并非对所有脏腑或经络都发生同等强度的作用,大多数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只对某些脏腑经络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脏腑经络则作用很小或无明显影响, 归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至东汉末年: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人肝,苦先人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威先人肾”已表明药物五味对机体不同部位有选择性,即某种药味主要人某一脏腑。但《内经》中并没有用它来解释具体的药物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按照伤寒不同的证候和六经所属脏腑的病理变化来论述药物对人体脏腑经络某一部位的特殊作用及适应范围如

  

太阳病所用以发表的麻黄、桂枝为人太阳经之药,少阳病所用以和解半表半

里证的柴胡为入少阳经之药等等,这些以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的分经用药,为归经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临床基础。

 

到唐宋时,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定向、定位已作为独立药性而不再依附于药物的色、形、气、味等特性。虽未正式提出归经,但却反映了这?时期对药物归经作用的认识水平及该理论体系的雏形.

     

孟诜《食疗本草》中“绿豆行十二经脉”;寇宗寅《本草衍义》有木瓜人肝、戎盐入肾、桂圆归脾、泽泻引药归肾经等记载,

 

把归经正式提出来作为中医药学理论的组成部分是金元时期张元素,张氏对脏腑辨证和遣药制方深有研究.提倡分经分部用药,“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引经报使”等,并将《珍珠囊》中30余味药载有“某经药”、“某行经药”的内容,他认为取各药性之长.各归其经,则力专效著

易水学派张洁古依据《内经》理论,对药物的引经进行了深入探讨,创立了“引经报使”理论,他认为取各药性之长,使之各归其经,则力专效宏,同时明确指出了各经的引经药,如手足太阳经病的引经药为羌活、藁本;手足少阳经病的引经药为柴胡等。

  

例如:罗谦甫曾经治疗两例头面病症;一例是“面目赤热、头目眩闷”;一例是“头面不耐寒,气弱不敢当风”。经用同样诸法不效。后来罗氏改用“升麻汤”加黄连治面热的一例、用“升麻汤”加附子治面寒的一例,结果都取得了效果。其道理除了从寒热辨证,用黄连清热、附子子温寒之外,着重在于升麻、葛根的‘引经”,使起到调理阳明经气的作用。

 

《卫生宝鑑》曰:杨郎中之内,五十一岁,身体肥盛,己酉春患头目昏闷,面赤热,多服清上药不效,请予治之。诊其脉,洪大而有力。《内经》云:面热者手阳明病。《脉经》云:阳明经气盛有余,则身已前皆热。况其人素膏粱积热于胃,阳明多血多气,本实则风热上行,诸阳皆会于头,故面热之病生矣。先以调胃承气汤七钱,黄连二钱,犀角一钱,疏利叁两行,彻其本热;次以升麻加黄连汤主之。

 

又治尼长老六十一岁,身体瘦弱,十月间病头面不耐寒,气弱不敢当风行,诸治不效。诊之其脉皆弦细而微。其人年高素食茶果而已,阳明之经本虚。《脉经》云: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慄。又加看诵损气,由此胃气虚,经络之气亦虚,不能上荣头面,故恶风寒,先以附子理中丸温其中气,次以升麻汤加附子主之。

 

尤在泾《医学读书》:“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为中药的临床配伍应用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序例中,采录了张元素《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以及李东垣、王好古的归经用药方法,为归经理论得以流传后世做出重要贡献李氏还将归经与脏腑经络功能结合起来论述,提出“本病“、“经病”、“窍病”等,并以临床实践来验证归经理论的正确性.

清代是归经理论体系发展渐臻成熟的时期,著录的书目之多,涉及的范围之广,是历代无以伦比的 研究内容大致分为3类:

  

一是综合研究本草而提及归经者,如陈修园的《率草经读》、张璐的《本经逢原》、陈士铎的《本草新编》等书;

  

二是重点研究归经理论的专著,如贾所学的《药品化义》、赵观澜的《医学指归》等;

  

三是研究药物及方剂归经的著作,如陈修园的《医医偶录》等。

 

归经药的功用

 

   关于引经药的功用,前贤有许多精辟论述,而就临床运用来看,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引药归经脉:指引经药在方剂中先驱先行,引药入经。

 

如左金丸为清泻肝火之剂方中吴茱萸辛热入肝,黄连苦寒入心,吴茱萸为肝经引药,可引黄连之寒来清肝火。

 

白虎汤主治阳明经热盛,石膏用以引诸药入阳明经而收清热生津之效。麻黄附子细辛汤中,细辛可引导少阴经寒邪出于太阳之表等。头痛因部位不同而涉经各异,

 

《丹溪心法》在治疗时即注重引经药的运用,指出:“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川芎,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

 

(二)引药至病所  一些引经药具有明显的作用趋向,可引导它药作用于病所。

如补中益气汤,

 

以升麻、柴胡为引,升提下陷之中气。胃散中也以升麻引诸药清泻胃火。

其它如川芎引药上行,牛膝引药下行,桔梗载药上达,肉桂引火归元;上肢痛用桂枝、桑枝、羌活,

  

下肢痛选牛膝、独活等,均为实践所得,已为医者习用。

  

治疗头痛时,无论外感内伤,常佐用风药,如羌活、蔓荆子、防风等,实亦寓引经之意,

  

李中梓对此解释为:“高巅之上,惟风可到。阴中之阳,自地升天也,在风寒湿固为正用,即虚与热亦假引经。”

 

 

病位与引经药物----三焦

 

药有个性之专长,引经药也不例外。在临床运用中,应谨遵辨证论治的原则,充分结合其固有功效,尽量使功效与引导相统一,有的放矢,避免盲目使用,以物尽其用。

 

上焦

 

上焦位于三焦的上部,从咽喉至胸膈部分。《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其中包括了胸胁、还有心肺两个重要脏器。

 

胸胁是厥阴、少阴分布之所,其中柴胡,香附为引经药,以此为引经药,运用于临床,能开郁散滞而通达上下,使肝经气血畅行。

           
                     手太阴肺经引经药用桔梗、升麻、葱白、白芷;

                     手少阴心经引经药用黄连、细辛。

 

中焦

 

中焦位于三焦的中部,指上腹部分。其主要功用是助脾胃,主腐熟水谷,泌糟粕,蒸津液,化精微,是血液营养生化的来源。

                      足太阴脾经引经药:

                      湿邪困脾者用,苍术苦温。

                      脾气下陷者用,升麻辛凉。

                      肝脾失调者用,白芍苦酸。

                      足阳明胃经引经药有升麻、石膏等

 

下焦

 

下焦位于三焦的下部,指下腹腔自胃下口至二阴部分。能分别清浊,渗入膀胱,排泄废料,主要是肝肾和腰府之所在。

  
                     足少阴肾经引经药用肉桂、知母。
                     足厥阴肝经引经药用青皮、吴茱萸、川芎、柴胡。         
                     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的引经药用仙茅、狗脊、杜仲。

 

 

头部

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均循行头面部,厥阴经亦上会于巅顶。故头部疾病的治疗要分清经别,如太阳经头痛,多在后头部,下连于颈;阳明经头痛,多在前额部及眉棱等处;少阳经头痛,多在头之两侧,并连及耳部;厥阴经头痛,痛在巅顶,连于目系。治疗时应注重引经药的运用。

  

正如李东垣所云:“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加各引经药,太阳羌活,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厥阴吴茱萸,少阴细辛也。”特别是川芎善行血中之风,祛血中之风,上达巅顶,下行血海,走而不守,并能散少阳之风,内行肝胆,外散风邪,辛香走窜,为治上要药。

 

《兰室秘藏•头痛门》中云:

 

太阳头痛,恶风脉浮紧,川芎、羌活、独活、麻黄之类为主;

              少阳经头痛,脉弦细,往来寒热,柴胡为主;

     

阳明头痛,自汗,发热,恶寒,脉浮缓长实者,升麻、葛根、石膏、白芷为主;

  

太阴头痛,必有痰,体重,或腹满,为痰癖,其脉沉缓,苍术、半夏、南星为主;

  

少阴经头痛,三阴、三阳经不流行,而足寒气逆,为寒厥,其脉沉细,麻黄、附子、细辛为主;

  

厥阴头项痛,或吐痰沫厥冷,其脉浮缓,吴茱萸汤主之”。

 

两耳后及右足大趾、次趾之间为少阳经及厥阴肝经所过之处,肝胆相表里,印堂为督脉所过,而督脉主一身之阳,究其原因乃为三焦失司,肝胆热盛上扰头目致口苦、咽干、头晕;经络受阻失其所养则两耳后疼痛,晨轻暮重,夜间痛不欲生,印堂部憋胀,右足大趾及次趾之间麻木。

 
 

病位与引经药物----四肢

 

四肢为手足之经的主要循行通路。

 

上半身疾病的引经药:羌活、桂枝、姜黄、桑枝为

                      下半身疾病的引经药:独活、牛膝、木瓜

 

《张氏医通•臂痛》曰:“臂痛者,有六道经络,各加引经药乃验,……臂之前廉痛者属阳明,升麻、白芷、干姜为引药;后廉属太阳,藁本、羌活;外廉属少阳,柴胡、连翘;内廉属厥阴,柴胡、当归;内前廉属太阴,升麻、白芷、葱白;内后廉属少阴,细辛、当归”.

 

《张氏医通•腿痛》篇中又说:"腿痛亦属六经,前廉为阳明,白芷、升麻、干葛为引药;后廉太阳,羌活、防风;外廉少阳,柴胡、羌活;内廉厥阴,青皮、吴茱萸;内前廉太阴,苍术、白芍;内后廉少阴,独活、泽泻".为辨病位用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文作者对张师的辨病位用药基础之上结合临床实践总结。

 

               病案举例----少阳胆经足45趾痛

      孙某,男,32岁。右足背外侧缘至第四、五趾痛痛数天,经拍片检查骨骼无异常。前医据其扭伤而
      施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药
3剂,并辅以理疗,疼痛不减。现行走借助于拐棍,着地则痛不可忍,
      伴口苦、恶心,视其局部不红不肿,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有力。思索再三,并查经络图,认为
      瘀在足少阳胆经,致少阳胆经经气不利,拟小柴胡汤去人参,加牛膝、玄胡各
10克。一剂药尽,疼
      痛大减,二剂药尽,疼痛即止,现行走如常。

  

      按:足少阳胆经,“其直行者,……沿下肢外侧中线,过股、膝、胫至外踝,沿足背前行,出于第
      四肢外侧端”。患者疼痛与此走向相合,又伴口苦、恶心等少阳证,可见瘀在少阳胆经,致经气不
      利。方以小柴胡疏利少阳经气,加玄胡活血止痛,用牛膝引药下行,药到病除,绝非偶然。

 

运用引经药的注意事项

 

(一)引经作用,并非不变

炮制可改变药物的性能,临床要加以充分 

如土炒入脾,盐炒入肾,醋制入肝,蜜制归肺,酒炒上行。引经药的引导作用随炮制不同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二) 辨证使用,有的放矢

运用引经药,应以辨证为前提

充分考虑其本身的药性与功能,尽可能功能与导向统一,使药效得以充分发挥。如手少阴心经引经药黄连与细辛,清心火时选黄连,通心阳时用细辛。再如痛泻要方中的防风,既能引药入脾,又能散肝郁,舒脾气,胜湿止泻;龙胆泻肝汤之柴胡,既能引药入肝胆,又能舒畅肝胆。

 

徐灵胎说:“不知经络而用药 ,其失也乏 ,必无捷效。执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