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主持人:各位搜狐的网友、现场的糖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搜狐健康访谈间。明天就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了,所以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副院长、全军糖尿病诊治中心主任许樟荣教授,来和我们一起谈谈糖尿病的防治。许教授,您好! 许樟荣:你好,各位网友好。
哪些生活习惯让糖尿病缠上你?
主持人:都说糖尿病是富贵病,肯定跟生活方式有关系,但是得了糖尿病之后好像却是一点都不富贵,首先请问糖尿病的发生和哪些生活方式有关? 许樟荣:我们把糖尿病分成几个类型,一型糖尿病,这种相对少见,中国的糖尿病大概95%以上都是二型糖尿病,一般都是中老年人发病,发病初期不需要用胰岛素,二型糖尿病跟生活方式的改变有极大的关系。11月6日在厦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协会公布了我们国家最新的调查结果,在我们国家25岁以上的人群中间发现有超过10%的糖尿病患病率,这个比例很高。回过头来看,我们国家做流行病学调查,最早的是1979年和1980年开始的,当时我们国家开展了14个省市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当时糖尿病的患病率是0.67%,城市里边,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1%。换句话说,从1980年到现在2008年28年的时间,我们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了10倍。
吃得多动得少 为什么变化这么大呢?昨天一位朋友问我对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这么高是不是感到很吃惊?我就说不感到很吃惊,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现在生活的方式改变太巨大了。大家想想30年前我们是什么样的生活,30年后现在是什么样的生活。我们现在吃不愁了,吃的营养比较充分,但运动量却明显减少,这是糖尿病增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刚才主持人讲到糖尿病是富贵病,得了糖尿病并不富贵,此话有理,但是也不尽然。所谓糖尿病富贵的病人,指在糖尿病发病过程跟我们的经济发展有关系,生活水平提高了,在中国最大的表现就是吃的好了。但是真正在发达国家,国外的人跟我们有很大的不同,老外是吃的很简单,有钱会去旅游。在发达国家真正的有钱人糖尿病的发病率反而是低的。为什么呢?因为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健康概念就改变了,他不会花很多的钱去吃这吃那,会花很多的钱游山玩水,花很多的钱去健康俱乐部办卡,游泳啊、运动啊、跳舞啊、锻炼啊,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这等于是他的健康投资。现在,有的人健康富裕了就能够吃的很充分,但是他又没有时间、没有意识去花钱运动、去游山玩水,所以糖尿病的出现,是从贫穷到富裕的阶段,而健康意识又不够的时候出现特殊的现象。 还有一个现象,北京有一些农村,比如昌平、大兴,糖尿病发病率甚至超过了城市,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富裕起来以后文化知识、健康意识跟不上,这就造成了我们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这是一个现象。
人口老龄化 第二个原因,就是人口的老龄化。60年以前,我们国家的人口平均寿命是39岁,我们现在的平均寿命大概在72到73岁,糖尿病这个病本身是跟年龄有关的疾病,10岁以下的少年儿童糖尿病非常少见。很多年前天津做过调查,调查了10万儿童最后没有发现一例糖尿病。但是年纪到了25岁以后,尤其是到45岁以后,糖尿病急剧上升。上世纪80年代初,60岁以上人口中间大概每4个人有一个糖尿病,如果认认真真做检查的话,80岁人口中可能2个人就有一个糖尿病。所以大家想想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人口寿命的延长,这是造成我们糖尿病最主要的因素。
糖尿病后备者数量巨大 还有一个现象就是糖尿病的前期,有很多人血糖不正常,但是还没有到糖尿病,这部分人群在我们国家并不少于糖尿病病人。在有些地区,我们国家的流行病学调查,这部分病人的发病率还高于糖尿病病人,就意味着在未来的若干年以内,我们国家的糖尿病发病人数将有增无减。我们国家现在糖尿病病人我们估计有4千多万,同时我们有4千多万的糖尿病的后备者,还没有诊断为糖尿病,就是糖尿病的前期,这些人在未来的若干年以内会发展到糖尿病。 我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前不久中日友好医院的李光伟教授发表论文,其中提到,1980年的时候他们在大兴做研究,检查出有五六百位糖尿病前期的病人,一组病人通过运动、通过控制饮食,一天多走半小时路、一天少吃半碗饭,糖尿病的发病率就减少了50%。另外一组病人没有进行干预,又过了两年对这两组病人进行了调查,发现当年进行干预的病人中,有80%几转成了糖尿病,可是没有进行干预的人几乎百分之百都转成糖尿病了,这是一个差距。第二个,干预那组的发病率比不干预那组晚了三年。所以早期干预很重要,早期干预实际上并不复杂,国外的研究也证实,太复杂了病人也操作不了,所以不要跟病人讲多少卡,就告诉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少吃一两、在原来的基础上多走半小时,就可以使糖尿病的发病下降、使糖尿病的发病推迟。所以现在生活方式是造成我们二型糖尿病增加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发病年龄提前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我们国家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我们国家现在糖尿病的发病年龄提前了,过去我们少年儿童的二型糖尿病很少见,一说起少年儿童都是一型糖尿病。过去儿童医院一年里面都见不到一两个二型糖尿病,现在一年有几十个二型糖尿病。现在胖的小孩子很多,活动很少,小孩子压力又很大,整天做功课,没有很多的时间活动。再加上,我们给小孩子少吃一点老人也不答应,所以造成我们少年儿童中间出现二型糖尿病很常见。
并发症增多 还有,我们现在中年糖尿病患者,心急梗死的到脑中风的现在已经不罕见了,所以我们现在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好,从糖尿病的并发症的发病率也好、发病的年龄也好,都跟过去二三十年以前很不一样的。糖尿病是一个发病率高、造成的危害性大,还有造成医疗负担很沉重的疾病。 我们糖尿病杂志最近做过调查,一个人得了糖尿病一年少则要花两三千块钱,多则上万块,群众和社会负担很沉重。但是糖尿病是可防可治的,重视它就可以防治它,就算得了糖尿病仍然可以享受健康的人生。需要运动我就运动,需要吃药我就吃药,需要打针我就打针,可以说90%的糖尿病病人这辈子可以活的很好,可以很健康,人家能活多久你可以活多久、人家能干什么你就能干什么,所以糖尿病重视不重视大不一样。 我们做过调查,糖尿病如果不重视大概少活十年,而且活的很痛苦,有的人当时不注意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发生并发症,眼睛看不见了,就需要别人来服侍你;有的病人要做透析了,我们医院病人有几十个人做透析的大概40%都是糖尿病,又花钱又痛苦。 所以需要我们医生、患者、媒体共同努力,做健康的宣传,现在有的报纸一说就是健康保健药品,买点保健药品可以根治糖尿病,可以不控制饮食、可以不运动,实际上都是胡说八道,都是为了自己的商业利益。今天搜狐网邀请我来我很高兴,我们的网友也很高兴来,为什么呢?就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我们献上科学的防治糖尿病的知识,希望所有的糖尿病病友成为科学、明智的病友。
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副院长、全军糖尿病诊治中心主任 许樟荣 教授
10个肥胖的人里会有一个得糖尿病
主持人:刚刚你说吃得多、动的少发生糖尿病的重要原因,是不是说肥胖的人就比较容易得糖尿病? 许樟荣:是这样的,糖尿病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肥胖,假如体型正常的人中间100个人里边有1个糖尿病的,肥胖的病人里面的100个人里面可能就有10个人是糖尿病,瘦的人得糖尿病的概率会小得多。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呢?第一,有遗传因素的。如果父母双方都有糖尿病,这个孩子得糖尿病的可能性很大,如果父母双方只有一个人有糖尿病,那他得的可能性并不大。第二,跟年龄有关。十岁以下的小孩子可能1万个里面没有一个糖尿病,到40岁以上可能100个人里面就有10来个有糖尿病,所以到了一定年龄以后要勤查,要提前发现糖尿病。第三,跟肥胖有关系。第四,跟生活方式有关系。什么人容易得糖尿病呢?比如坐着不动的工作,所以糖尿病容易发生在高层次人群,有高血压的病人、有血脂异常的病人,容易得糖尿病。还有工作高度紧张的人也容易得糖尿病。像这些人群我们要及时进行检查,我们现在提倡到了40岁以后每年体检一次,体检的时候要注意查查饭后血糖(大概三分之一的病人空腹血糖是正常的)。 还有一种情况,怀孕期间血糖高过的病人,就是有过妊娠糖尿病的人,怀孕期间分娩大孩子的病人,比方说是8斤重的,甚至于更重的孩子,像这种生巨大婴儿的就容易得糖尿病。怀孕期间孕妇血糖高过的病人,将来也容易得糖尿病。
睡得太少睡得太多都容易得糖尿病
主持人:有人说睡眠跟糖尿病也有关系,有道理吗? 许樟荣:睡眠跟糖尿病应该说没有什么特别直接的关系,但是现在国外有些调查证实,睡眠特别少的人,我是属于睡眠特别少的人,睡眠比较少的人容易肥胖,所以我是比较胖一点的,所以睡眠比较少的人容易肥胖,睡眠多的人也不行,睡眠多的人对身体也不健康,睡眠多的人也胖,所以什么东西都有一个恰到好处,睡眠少的人还容易出现睡眠暂停综合症,他睡眠比较少,睡眠质量比较高,容易睡的时候打鼾,就气道堵塞。他容易缺氧,缺氧引起胰岛素抵抗,容易造成糖尿病。
哪种身材最易得糖尿病?
主持人:我知道肥胖有不同类型的,哪种肥胖容易得糖尿病? 许樟荣:肥胖有苹果型的肥胖、梨型的肥胖,或者周围型肥胖。像女同志,很多人生了孩子以后臀部很大,像这样的肥胖叫梨型肥胖,臀部的问题主要在肌肉。男性的肥胖是肚子大,呈苹果型肥胖,这类人就容易得糖尿病。为什么?肚子大,里边脂肪沉积,脂肪沉积在内脏器官,这种脂肪沉积容易产生很多的抗胰岛素作用的因子。所以女性发生糖尿病的情况少于男性。总而言之,肚子越大的人越容易得糖尿病,不光是糖尿病,还容易得高血压,所以洪昭光教授讲过一句话,裤带长寿命短。在此,我主张大家有几个东西要买的:血糖仪、血压计、体重计,自己经常称称体重,提醒自己最近体重涨了要减点体重。
全球每天会产生超过200个糖尿病儿童
主持人:我知道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主题还是糖尿病与儿童青少年,也有资料说,全世界每天会出现200个糖尿病儿童,您如何看待这一数据?儿童的糖尿病跟成人的糖尿病有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没有什么共性? 许樟荣:有共性,也有个性。第一个,这个数据首先我不太相信,全世界每天出现200个糖尿病儿童,我个人认为这还是个保守数据,我认为实际数据可能会大于200.因为大部分糖尿病都是没有症状的,大家有体会,好多人得糖尿病并不是说我去看糖尿病才看到,有的人是看心血管病、看高血压病,然后才发现血糖高了。总体上来说,现在儿童糖尿病确实多了,包括我们自己也发现了很多糖尿病儿童,确实发病率在增加。 儿童跟大人的糖尿病有什么不一样呢?过去儿童糖尿病更多是一型糖尿病,现在儿童糖尿病更多的是二型糖尿病,跟我们大人的糖尿病一样。 所谓不同之处在于,儿童时就胖的人和儿童时就有糖尿病的人,这种人控制糖尿病比老年人更难。因为人的肥胖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脂肪细胞的变大,脂肪细胞颗粒变大了,细胞里边沉积很多的脂肪;还有一种是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多,因为儿童还在发育阶段,所以儿童不光是脂肪细胞变大,脂肪细胞的数量也在增加,所以从小就胖的人控制糖尿病比年纪大的人更困难。 再有,刚得糖尿病的时候很多人是没有感觉的,也不会出现很多的并发症,现在糖尿病最大的危险是心血管并发症,而心血管并发症需要一个发展的时间,动脉硬化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对老年人来说,比如60岁发生糖尿病,十年、二十年就80来岁了,寿命也快到了,所以不显得那么可怕。但是,如果说十岁就得糖尿病,之后还有六七十年的历程,这六七十年糖尿病要控制好就得付出更艰辛的努力,所以儿童尽可能别得糖尿病,儿童长大了要上学、结婚、生孩子、找工作,很多会因糖尿病而受到影响,所以儿童控制糖尿病显得更迫切、显得更困难、显得过程更漫长,所以我们对小孩子糖尿病确实要高度重视,不能出现很多很胖的孩子。
控制好饮食 可以少吃降糖药吗?
主持人:您刚刚提到糖尿病是完全可防可治的,对于刚刚诊断为糖尿病的新糖友来说需要注意什么?比如有的糖友说我控制饮食了、也运动了,是不是降糖药就可以少吃一些了? 许樟荣:不是这样的,糖尿病是一个个体差异很大的疾病,有的糖尿病人可能一辈子都不需要吃药,控制一下饮食,运动运动就可以了。像我有几个病人,包括有的部队的领导,就很好,他就是控制一下饮食,活动一下,血糖慢慢就正常了,每天都走个八小时。对多数的糖尿病来说,他可能随着病程的延长,慢慢胰岛功能就越来越差了,开始服药可能有点效,以后慢慢慢慢就没有效了。根据国外的调查,一般确诊糖尿病时,病人的胰岛功能已经丢失了50%了,所以控制饮食、适当运动能够抵偿胰岛功能的缺失,对一部分轻型糖尿病人是有效的。但随着时间变化,一部分原来控制饮食、运动就能控制糖尿病的病人就不行了,就可能需要吃点药,吃一种药、两种药、三种药,甚至三种药都不行时就需要打胰岛素,有的病人可能一天打一次就可以了,有的病人可能一天打两针、三针、四针。
我想说糖尿病病情轻重,并不取决于你的治疗方式,并不是说不吃药的糖尿病就轻,并不是说吃药的人就比不吃药的人来得重,也并不是说打胰岛素的人就比吃药的病人来得重,病情轻重取决于你有没有并发症。一个人也许并不吃药,可是冠心病、心急梗死两三次了,胰岛素很高,你能说他是轻病人吗?肯定不是。一个人现在打了胰岛素,又吃药,但是血糖控制非常好、血压控制非常好,没有任何并发症,这个病人仍然是很正常的。所以糖尿病病情轻重不取决于治疗方式,而取决于你的治疗达标不达标,你的并发症有没有,你的生活质量好不好。
所以这一点作为我们医生,还有患者都要改变观念。该吃药就吃药、该打针就打针。上个礼拜我专门写了一篇博文,糖尿病人该用胰岛素就用胰岛素反而是省钱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改变观念,不能讳疾忌医,不能自欺欺人。病人吃药不吃药、打针不打针、控制饮食怎么样,完全取决于能不能治疗达标。糖尿病跟高血压不太一样,我踏入糖尿病专科医生的门28年了,我还没有碰到过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的。
得了糖尿病就一定会失去性能力吗?
主持人:现在有一些中年的糖尿病患者,他们会比较担心勃起功能障碍的问题,您怎么看? 许樟荣:其实糖尿病发生勃起功能障碍有的跟心理因素有关。过去老百姓说“一滴精十滴血”,我有病身体不好就更不能性生活了,这个是错的,这样的心理负担会造成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勃起功能障碍。还有的糖尿病患者可能是由于神经功能障碍、血管功能受损,血管不能扩张充血,造成勃起功能障碍,所以糖尿病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碍(ED)有器质性的,也有心理性的。 我有一个病人得了糖尿病,她爱人得知后就说不同房了,怕影响他的病情,实际上这个对糖尿病人没有任何好处。根据我们的调查,以及我们最近在全国糖尿病大会上看到的结果,糖尿病病人中间大概有20%的人有心理障碍,有的有抑郁症,“我是糖尿病人我活不久了”,“我得了糖尿病性生活都不能做了”,这种情况就很难有很好的性生活,这要从心理方面调整。如果心理方面没有问题的,有点神经问题的话可以用点药物进行纠正。已经有勃起功能障碍的病人可以通过吃药以后恢复一定的性生活的,只要能够勃起,哪怕时间不够、硬度不够,通过吃药都可以改善的,这是一种情况。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这种病人由于神经病变损害很重,由于血管病变很重,确实完全不能勃起的,又比较年轻,妻子又有这方面的要求,现在也可以采取别的办法,植入假体或者局部注射,使他过正常的性生活,要专门找泌尿科的大夫解决这个问题。
及早发现糖尿病的最佳手段
主持人:说了这么多我想问,现在早期发现糖尿病是不是还可以依据我们经常说的“三多一少”进行? 许樟荣:非也,依照三多一少,依照糖尿病症状再去看糖尿病,大概只能发现百分之二三十的糖尿病,因为70%的病人是可以没有任何症状的,所以发现糖尿病最敏感的方法应该是查餐后两小时的血糖。糖尿病中间,我刚才已经讲到三分之一的糖尿病人空腹血糖是正常的,而饭后血糖高。如果没有任何症状,两次查饭后血糖增高的就可以诊断糖尿病。如果我们有危险因素,比如家里边有糖尿病病史,比较肥胖,40岁以上,又有高血脂、又有高血压,或者我生过大的孩子,这样的人群最好定期查餐后血糖,一查就知道血糖高低,有没有糖尿病。 等到有了症状再诊断糖尿病就太晚了。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2004年我们国家做了中国心脏病调查,给来医院住院的心脏病病人都做了血糖,等到出院的时候再给他们复查糖代量,结果就发现这些人中间76%,就是四分之三多一点,血糖都不正常,而里边只有三分之一的人知道自己有糖尿病,还有三分之一的人没有任何糖尿病的迹象,自己也从来不知道自己是糖尿病。因为心脏病去看病的病人中间,有50%以上的病人血糖是不正常的,而这个不正常的血糖会造成很多病人提前发生心肌梗死,提前发生冠心病、心绞痛,所以现在心血管科的大夫对糖尿病非常重视。不仅如此,现在脑血管病人中间发生脑梗死的好多人血糖都是不正常的。所以要主动去查,糖尿病诊断很便宜,吃饱饭了查一个手指血10块钱就解决问题了,一年查一次、两次就能够做到及早发现糖尿病。
得了糖尿病能和正常一样活得很好吗?
主持人:因为今天时间关系最后我还想问一个问题,许教授平常在工作中糖友们问您最多的问题是什么问题? 许樟荣:糖友问我最多的问题就是说,我得了糖尿病这一辈子能不能跟人家一样活的很好?我的回答是完全可以,我不能说各个如此,有的人不得糖尿病也活的不好,虽然不能各个如此,但是绝大部分糖尿病可以享受正常的生活,关键在于及早的发现糖尿病,科学的治疗糖尿病,使糖尿病的治疗一个关键性的指标达标,包括血糖、血压、血脂、体重,这几方面都能达标,糖尿病人过得很好。 还有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糖尿病怕吃药,就像你刚才讲的,有药三分毒,更怕打针,我打了胰岛素是不是一辈子就依靠胰岛素,就推不掉了,这都是常见问题。像这种观念问题全是错误的,根据国外的资料,如果糖尿病人得了糖尿病十年以后的,要想把血糖控制好的单药很难控制,都需要两种以上的药物,其中50%的人需要加用胰岛素或者换用胰岛素。我仍然强调刚才讲的,我们不要更多的去关注我用什么治疗方法,我用饮食、用运动、药物、胰岛素,更多的要关注治疗达标不达标,治疗不达标花了钱了买不了健康,所以这是我要讲的很关键的问题。 第三个,糖尿病病友老是在打听哪个大夫好,包括协和的大夫,晚上打地铺排队买号,我告诉大家绝大部分的糖尿病人不用特别好的专家看,一般的内分泌大夫都能解决,关键是大夫要好病人更高当一个好病人、当一个理智的病人,再好的大夫病人自己不努力,自己不能很好的正确对待糖尿病,大夫讲的话你都不听,大夫不能代替你去吃药、不能代替你去打针、不能代替你去控制饮食。所以我在我的博客里讲过这句话,糖尿病病友你的痛苦、你的经历没有任何人替代得了,所以当好一个好病人比当好一个好大夫更重要,这是我给病人的几句良言。
糖尿病人日常饮食不妨遵循“四个一”
主持人:谢谢许教授!不知道在座的现场的观众还有媒体朋友有没有问题向我们专家提问。 记者(健康时报):您作为防治糖尿病的专家,能不能跟我们透露一下您三餐的饮食结构是什么样的?您在食物的选择上有没有什么偏好,比如说有些食物您是绝对不吃的,有没有这样的讲究? 许樟荣:糖尿病人的饮食,第一,不要大家得了糖尿病就感到生活的十分痛苦,糖尿病的饮食,正常人能吃的原则上糖尿病人都能吃,没有很多的限制,只有什么东西不能吃呢?比如纯糖类的东西不能吃,这就可以了。第二,水果,原则上正常人能吃的水果糖尿病人也能吃,作为我个人的观点有些水果糖尿病人不能吃,香蕉、葡萄,因为含糖量必须高,其他的没有禁忌。 要注意的几句话,第一,总量控制,我吃的东西总量要控制,不能说一天总量主食吃五两,早晨起来吃一两或者一两半,喝稀饭吃一两馒头,比如吃一个鸡蛋,吃一个小菜,就可以了。中饭吃二两,有荤有素,吃一盘素材,吃半条鱼,如果肾脏好吃点豆制品,水豆腐吃半块,或者吃点炒鸡蛋,吃一两瘦肉,那就完全可以了。晚上也是二两饭加一点蔬菜,有荤有素,总量控制。第二,结构合理。协和医院老的营业科主任杜教授曾说,糖尿病病友总量控制,每样主食五到六两,年纪大一点要减一点。要做到四个一就没有问题了,一袋奶、一两瘦肉、一两豆腐干、一个鸡蛋,这四个一里面可以变换,比如原来吃一两瘦肉,今天不吃一两瘦肉吃半条鱼,本来吃半条鱼的今天不吃鱼了吃一个炒鸡蛋。总量控制、结构合理,花样多种,这个基础上就可以了。 这个饮食糖尿病人可以吃,非糖尿病人也可以吃,是一个健康食谱。所以我对糖尿病病友讲,我说你得了糖尿病从某个角度上讲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得了糖尿病就不容易得其他病了,为什么?我健康饮食了,我注意了,有的病我也及时发现了,所以有的糖尿病人活的时间更长。总量控制、结构合理、花样多种,什么东西都能吃,少吃多餐。
现场糖友有奖答题
主持人: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先来进入下面的糖尿病圈的开圈仪式,在场的各位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之后再跟我们许教授交流。在公布我们入选的圈名、口号和LOGO标志之前有几个小问题要问问在座的糖友,如果知道答案的可以举手,答对的糖友我们会有小奖品送出。 第一个问题,糖尿病一般分为哪两个类型? 糖友:一型、二型。 许樟荣:对。 主持人:第二个问题,刚才被许教授持否定态度的“三多一少”问题,有哪位知道“三多一少”具体指什么? 糖友: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少就是瘦。 许樟荣:正确。 主持人:第三个问题,测量餐后两小时血糖很重要,那么餐后两小时是指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还是从吃完最后一口饭开始? 糖友:第一口。 许樟荣:对。 主持人:下面一个问题由许教授来提出。 许樟荣:我们最常用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有哪几种?说出三种即可 糖友:二甲双胍、卡罗平、胰岛素。 主持人:今天还有一位专家来到了我们现场,就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的主任医师易京红大夫,最后一个问题由她来提出。 易京红:各位糖友除了听从医生的医嘱认真服药以外,还要做好自我监测。咱们经常听课做心理的辅导和教育,那么基础的糖尿病治疗是什么? 糖友:运动、饮食。 易京红:对。基础的是饮食和运动,这是最重要的。
现场糖友与糖友关爱联盟圈主许樟荣教授、副圈主易京红大夫合影
搜狐博客糖尿病圈圈名、口号、LOGO公布
主持人:下面我就来为各位介绍一下搜狐糖尿病圈的圈名、口号,还有LOGO标志。 我们糖尿病圈子的圈名最后确定为“糖友关爱联盟”,口号是“关注糖尿病,健康每一天”,大家可以看我们LOGO的标志,蓝色是糖尿病的代表颜色,两个人手拉手构成了一个心型的形状,中间是一颗正在发芽的小树苗,整个LOGO就象征着我们搜狐网友和广大糖友手拉手、心连心,共同组成关爱糖尿病的联盟,创造健康生活每一天。 这个圈名、口号和LOGO是通过征集活动选出来的,这个征集活动截止到11月9日,在一个星期左右的很短的时间里,我们一共收到了圈名296个,口号是250个,LOGO12个,还有“降糖小窍门”30条。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降糖小窍门”的征集活动还有两天就结束了,在座的糖友们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回家以后抓紧时间,登录糖友关爱联盟圈,上传各位的降糖小窍门或者降糖故事,这样就可以来参与我们的万元征集活动,分享我们总价值为一万元的奖品。 其实我们选择今天这样的日子来举行这个开圈仪式是有特别的用心的,因为大家知道明天就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了,我们希望从明天开始,糖友关爱联盟可以成为大家交流的平台,以后我们也会定期举办讲座,还有疾病咨询活动,希望能够为广大网友提供服务。为此我们特意聘请了许樟荣教授和易京红大夫作为我们糖友关爱联盟圈的圈主和副圈主,下面请我们的编辑为两位专家递上聘书。 在此也再次感谢两位专家对于我们糖友关爱联盟的关心和支持。 接下来的时间里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跟专家交流,也可以和专家一起合影留念。
---------------------------------------------------活动结束-------------------------------------------------------
今年的11月14日是第二个联合国糖尿病日。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的第二大国,约有糖尿病患者3000万。众所周知,糖尿病又被称为富贵病,它在很大程度上跟我们的生活方式相关。那么,哪些人容易患糖尿病?我们会成为一下个“新糖友”吗?糖尿病能否预防?得了糖尿病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搜狐健康博客特意邀请专家与部分“糖友”做客精品访谈,向网友介绍糖尿病的预防知识。访谈后将现场公布糖尿病圈,公布圈名、口号与LOGO征集结果(活动地址:糖友关爱联盟 http://tangyou.q.sohu.com/)。敬请留意!
来自: 昵称665004 > 《医疗养生保健》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
就是饭后血糖是反映你体内胰岛功能的,包括储备能力也好,比较敏感的指标,光查空腹血糖,发现糖尿病大概会漏掉三分之二的糖尿病,饭后...
卫计委:糖尿病防治专家访谈文字实录
[主持人:]现在很多糖尿病病友都很关心自己的健康,网友“WYX97811 ”提问:糖尿病人的血糖能降成平常人的血糖吗?第三种情况是既往也没...
糖尿病关注餐后血糖很重要!
糖尿病关注餐后血糖很重要!一般开始是餐后血糖先高起来,然后空腹高,现在一般的人查体就查一个空腹血糖,而不查餐后血糖,这样漏掉了...
转发:Re:诗画
一般开始是餐后血糖先高起来,然后空腹高,现在一般的人查体就查一个空腹血糖,而不查餐后血糖,这样漏掉了一些早期仅仅餐后血糖高的一些病人,这是一个原因。陆教授:刚才讲了血糖的增高,它是有空腹...
怎样治疗妊娠期糖尿病 ?
妊娠期糖尿病分为 两种 情况 :一种 是妊娠 前已诊断 的糖尿病 ,即糖尿病 合并 妊娠 ;另一种是妊娠 前糖代谢 正常 或有潜在 糖耐量 降...
降糖治疗7问
问:白天基础血糖控制的比较好,三餐后血糖高怎么办?目的是消除高血糖毒性对B细胞的损害,有报告22例新诊断的儿童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冶疗2周,血糖正常,以后仅用饮食控制,血糖能达到良好标准达1~3年...
刚确诊糖尿病,有什么办法一年内能彻底逆转?
刚确诊糖尿病,有什么办法一年内能彻底逆转?用逆向思维想想看,若是糖尿病真的能在一年内彻底逆转,那我国还会有上亿的糖友吗?我们正...
我得糖尿病已经18年了,一直是打胰岛素治疗 做为糖尿病病人,监测
我得糖尿病已经18年了,一直是打胰岛素治疗 做为糖尿病病人,监测我得糖尿病已经18年了,一直是打胰岛素治疗。做为糖尿病病人,监测血糖...
糖友应多吃富含硒的食物
糖友应多吃富含硒的食物。饮食治疗是糖友的基础治疗,糖友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营养搭配问题,要经得起花花世界美食的诱惑,还要控制饮...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