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 五味入五脏(1)

 梅花喜欢漫天雪 2010-05-20

2. 五味入五脏(1)

  “爷爷,上次您提到的《素问•藏气法时论》中那段话‘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我弄明白了,讲的是杂食的原则,就是说平素饮食不要过于单一,不要过于偏好,要五谷、五果、五畜、五菜多种食物混而食之,这样才能营养均衡,才能为脾胃提供充足的能量来源,才能补精益气。不过,前面那句‘毒药攻邪’我还不太明白,为什么要说‘毒药’呢?”

  爷爷自幼研习中医经典,出口即诵,无人不佩服他对中医经典的熟稔,只听他轻声吟道:“《素问•汤液醪澧论》云:‘帝曰:今之世不必已,何也?岐伯曰: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镵石、针艾治其外也。’这里的‘毒药’泛指所有药物,翻译一下就是说‘当今之世,人们患病以后必须用汤药来治疗他们的内部病症,用砭石、针灸治疗他们的外部病症,这样才能使他们恢复健康’。正如明代大医家张介宾所言‘毒药者,总括药饵而言。凡能除病者,皆可称为毒药’。与今之毒药的意义不同,药物之性味各有所偏,这种性味的偏胜,古人称之为毒性。从这个角度上讲,食疗有其特殊意义。战国时扁鹊曾说:‘君子有病,期先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唐代孙思邈也指出:‘安身之本,必须于食,不知食疗者,不足以全生。’作为医生一定要记住,用药攻除体内邪气,邪衰则当用五谷、五果、五畜、五菜来调补脏腑的精气。”

  “怪不得说‘是药三分毒’呢!”我若有所悟。

  “《五常政大论》中载:‘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医生治病应当以此为训诫,用大毒的药物治病,病去6/10即停药;以一般毒性的药物治病,病去7/10即停药;以小毒的药物治病,病去8/10即停药;以没有毒性的药物治病,病去9/10即停药。然后再以五谷、五果、五畜、五菜之类饮食调养,使正气逐渐恢复,邪气去尽。过用毒物会损伤人体正气,治病不应该偏爱药物而忘了饮食调养啊!”

  “你还有不明白的吗?”爷爷轻捋花白的胡须,微笑着看着我。

  “没有了。”

  “真没有了吗?”

  “没有了……”

  “我看你离明白还差得远呢!”爷爷哈哈笑起来,“这‘气味合而服之’可不仅仅说的是杂食的道理,五谷、五果、五畜、五菜,取‘五’之数也不仅仅是个虚数,都有更深的含义,再回去好好研究一下吧。”

  爷爷并没有直接讲解,而是再一次把问题提了出来,让我自己去寻找答案,这种方式可以锻炼我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获益匪浅。后来我站在大学讲台上给我的学生授课时,才理解爷爷是多么高明的一位老师,所以我也经常鼓励我的学生独立去分析解决问题。

  还是回到《黄帝内经》。在《素问•五脏生成篇》中我找到了这样一段描述:“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这段文字的意思是说,五脏之中,心需要苦味之物滋养,肺需要辛味之物滋养,肝需要酸味之物滋养,脾需要甘味之物滋养,肾需要咸味之物滋养,这是由于苦、辛、酸、甘、咸五味分别与心、肺、肝、脾、肾五脏彼此相宜的缘故。

  明白了,我的问题出在对“合”字的理解上。合,相宜也。“气味合而服之”并不是把各种性味的食物混合食用,而是强调要注意将性味相宜的食物放在一起食用。食物的味有酸、苦、甘、辛、咸五味,与什么相宜呢?与人体的五脏!这就是为什么五谷、五果、五畜、五菜都取“五”之数的道理。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很自然地画出了下面的表格:

  再讲一个最近遇到的真实例子吧,以便让大家更清楚地理解五味对五脏的滋养作用,以及日常生活中看似不经意却蕴含着饮食道理的饮食习惯。

  大约一年前的一天,《健康之友》杂志的编辑打电话来,说他们近期采访了一些人的生活习惯,希望我能从中医的角度对其进行评价和案例分析。这些案例都是来源于真实生活,也就是说这些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每天还在真实发生并重复着。被采访者自己也觉得有些习惯不太健康,例如三餐不准时啦,不吃早饭啦,加班熬夜啦等,但长年如此,似乎也没什么不适,想知道这其中有没有什么中医的规律。下面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

  小洁(代名)是80年代出生的,大学毕业之后到伦敦留学,回国后做过媒体记者,现在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用小洁自己的话说,挺喜欢折腾的,不喜欢安分守己地工作,喜欢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两年前结婚,老公从事与艺术相关的工作。因为自己是从事活动的策划和执行工作,加班是经常的事情,所以每天都要到晚上2、3点才能休息,早上8点40才起床。这样的作息时间导致了她有时差的饮食习惯,她还戏称,自己可以成为健康杂志的反面教材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