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如何抄经

 欧阳白静 2010-05-22
要想抄好经,首先要努力写好字。就像是学佛,首先要学做人
【正其身,行其事】

怎么样抄经?

一、选笔
我们中国文化,使用毛笔写字。这是世界上极其殊胜的一种文化。作为一个中国应该有所自豪。
没有一个中国人,都不可扔掉这一殊胜的文化方式。一个中国人不会使用毛笔,只能说是一种
很大的遗憾。


毛笔有羊毫,狼毫,还有兼毫等之分。羊毫比较软,狼毫比较挺。个人所好不同。我平时很喜欢
长锋羊毫。写小楷,也常用兼毫。

学习写字的人,以自己的条件,最初不用太介意这些。能写好字的结构了,使用什么笔,慢慢
就会体悟到。

二、选贴
抄经,如果还不会使用毛笔写字。最好花一些时间先从练字开始。练习毛笔字,要从临帖开始。
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楷本模范。历史以来,公认的还是从唐楷开始。中国唐代的几大家,非常严谨
留下的帖子,字数也很多,很完整。

有些古人的遗迹,虽然字很好,但是,字数比较少,不太适合初学。还有一些人从隶书开始。也不坏。
仅我个人意见,隶书的严谨不及唐楷。我多不建议从隶书开始。特别要抄写经文,还是以严谨的起步
比较好。

有柳公权的玄秘塔,欧阳询的九成宫,颜真卿的多宝塔。这是公认的起步修习的帖子。其实也可以
写柳公权的楷书金刚经。只是这个帖子不容易找。

三、墨
我建议,开始学习毛笔字的人,要从研墨开始。不要使用墨汁。墨汁是很方便。方便未必是好事

写字,需要心境平静。研墨就是静心的阶段。我临帖时,从来都是研墨时读贴。

研墨一定不可急。用力,速度都要均匀。不要懒惰研墨。懒惰既是我们一切成功的绊脚石。佛学也
是一样的。有很多年轻人一位繁体字,不好认,麻烦。要知道这种态度就使这样的人,失去了一个机会。
---永远不可能知道繁体字。知道了繁体字,对我们只有好处,没有什么坏处。何必为这懒惰的一念,
丢失这样一次机会?

做事绝不可懒惰。这句话也是给我自己的警钟。我也时时懒惰。

四、砚台
有条件可以拥有一个很好的砚台。好的烟台,研出来的墨很细腻,好用。没有条件的话,几元钱的墨,
也是一样使用的。

我有一个小砚台,是一个端砚。我经常出差到各地。我都是随身带着走。这样出差在外,晚间回到酒店
我也可以研墨,习字。20几年前,没有条件,只是住一些宾馆,旅店。一个房间里3-4人。我也是一样。
每天研墨习字。或刻印。同时,与同室的人,很容易的结下了好友。

随便与大家结缘一件事。我最近还有一个随身的宝物。今年去北京广济寺拜访界铭法师。师父特意送
我一尊小铜佛。看上去很慈祥,很庄严。好像历史也比较悠久了古铜佛。

界铭师父跟我说:你常出差,随身带上。这样都哪里都是佛坛。多么慈悲的师父。

我随身带的不是佛,这是戒。佛法僧,也是戒定慧。我随身带着这古铜佛,就时时告诉我,时时不要
忘记努力修行。事事乃修行,时时乃修行

每一个中国人。没有一个学佛的中国人。只要你想起你是中国人,就要拿起毛笔,书写佛法经典。
对于你这个中国人,只有好事,不会有任何不好之事。
 
墨汁,有两种。一是一般的墨汁。也就是那种很便宜的那种。这种也就能用于“写大字报”。
在大红纸上写个通知之类。且不可用这种墨汁抄经。如果你写在宣纸上,托裱时,必定会“跑墨”。

还有一种墨汁。比如一得阁等。这是80年代,在国内开始贩卖的书画用墨汁。最初是日本研发出来的。
日本的随意贩卖的,极为便宜的学生用墨汁,在装裱时也没有问题。国内的书画墨汁也没有问题。

但是,这些墨汁,胶比较大。行笔不是很好。远不及研的墨。初学还感觉不到行笔时的微妙差别。
不会有什么感觉。此外,长久就保存,装裱等时,也常有跑墨现象。

很多书画家,为了节省研墨时间,是先把书画墨汁倒入砚台,然后,稍稍加一些水,接着研墨。
因为,有了原来的墨汁,多少会节省一些时间。年轻书画家,对装裱,墨的不很介意的人,
平时使用墨汁也的很多。

我个人建议使用研的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