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解

 阿飞孙变 2010-05-28
《老子》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解    毕敦一著

大国,心神之喻。大国即是上国,上者即天。因何上为大、为天?因天覆于地之上,故为上;又覆即盖,能覆盖者必然大,不大不能覆盖,因此,上、天为大。而在人身中,上者为心神,天者也是心神,所以,喻比心神为大国。治大国者,即是治心神,即是炼己修心。

又,《易》“泰,小往大来。”朱熹注曰:“小谓阴,大谓阳”。大、阳者即天,谓“君子”;小、阴者即地,谓“小人”。故乾天心神有大国之喻,而坤地肾气则有小国之比。

烹,烧煮、烹调菜肴;小鲜,小活鱼。
若烹者,因其嫩易碎,故动不可勤;因其小易烂,故火不能急。治心炼己,其理同此,必时时谨慎小心,不可生急躁之心,也不能企图一蹴而就。

炼己,又谓炼性,炼神,修心等,前已曾多次论及,今则再予以言之。己者,即我之心神,心神意己性,其义是一,所以分言之,亦有些微区别之处,一般是动为 意,静为性,妙用则为神。言心者,心为思之官,藏神之舍,为神之代;言己者,己为阴土,土为中宫之意,故为意之代。总之,心意己性都是一神之别名。

神,在为道过程中作用最大,概言之有二:一是三品上药之一;二是道物转化的必须手段和必须条件,为道无时无刻不须神的作用,离开神意寸步难行。炼己就是炼神,其目标是使之完全符合为道的具体要求,故曰为道“必先炼己”,己未炼则不能够为道。

如若不先炼己,则己不能纯,虚不能还,性不能见,元神不能现。己不纯,则念虑夹杂,不能得真清药物,且意不诚不真,摄气采药,炼精炼气俱不能为;虚不 还,则药不灵,物不化,块然顽钝,何以结胎成丹?性不见,则命不立,性命如何双修双全?元神不现,元气则不生,既无元神,又无元气元精,是三品大药俱无, 欲修而无本怎能成道?故伍冲虚云:“平常日用必须如是先炼,则己念伏降而性真纯静,及至炼气炼神,则不被境物颠倒所诱,采药而药即得,筑基而基即成,结胎 而胎必脱,方名复性之初而炼己之功得也”。柳华阳亦云:“己有不得其先炼者,则施法之际,被旧习所弄错乱节序,故不得终其侯。世有好金丹者,云有不炼己而 成道者,谬矣!”

又,神与意是我一身上下之主宰,其灵通莫测,妙用无方,或出或入,或生或灭,为人之日用所不能离,因此也是人所以难于驾驭者。锺离权曰:“易动者片心,难伏者一意”。故如不先为之炼,非但不能为我修为之用,而且任由神气浩浩而出,必成为毁道败道之大端。
是以,己必先炼,大国必先治者,皆因于此之故。

己炼到什么程度才算符合为道要求?简言之,即是达到清心定意,杂念不生,身若太虚,万虑俱消,心死神活,一志存诚。然而,欲至此境地,决非容易之事,需要恒志不移,坚持始终,急躁不得,求速也不行,必静静以炼,耐心以求,故曰“若烹小鲜”。

若烹小鲜者,是谓治大国不可急于速成失其自然之理,更不可私意妄作违其无为之旨,要不寒不躁,缓缓续续行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