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内外二语习得研究对比1

 Lilic 2010-06-04

国内外二语习得研究对比

    摘要: 第二语言习得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边缘交叉学科, 经过30 多年的发展历程, 近年来二语习得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展。本文在回顾二语习得研究发展里程的基础上, 介绍国外二语习得的研究。同时本文对20 余年来中国二语习得的研究状况也进行了全面总结, 同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并就如何促进二语习得研究与我国外语教学实践的结合提出建议。
    关键词: 二语习得; 国内研究; 国外研究
    Abstract: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has developed into an independent frontier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After more than 30 years' development, the range of the SLA study has expanded continuously.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view of the SLA development, gives an account of the SLA research from abroad.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also provides a general survey of SLA research in China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in China' s SLA research. At las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advice on how to combine the SLA research with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a.
    Key words: SLA; research in China; research abroad
    1 引言
    第二语言习得主要研究人们在掌握母语后获得二语的过程和规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它兴起于上世纪60 年代末、70 年代初, 其标志为中介语理论的提出, 迄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近年来二语习得研究的领域不断拓宽, 各种理论和学说不断更新, 研究方法和手段日益科学化和多样化。自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在中国开始起步, 国内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也已经历可20 余年的发展历程。我们重新审视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不但有助于我们深化对这门学科性质的认识, 而且能够帮助我们科学地分析和决策语言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具有重大现实指导和启发意义。
    2 国外二语习得研究的历史回顾
    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为二语习得研究的早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前提。盛行于20 世纪中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 学习是一种行为形成的过程, 语言行为是由“刺激———反应”构成的。这种理论强调, 语言是一种人类行为, 而不是一种思维现象, 语言的发展被描述成一系列习惯的养成。同期对语言学习理论产生重大影响的还有结构主义语言学, 这一语言学流派认为, 所有人类的语言都是有层次的, 层次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 语言学应着重研究语言的结构和形式。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有机结合催生了影响深远的对比分析学说。该学说在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历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Fries(1945)最早从理论上提出将对比分析应用于教学, 主张应在对学习者的母语和所学外语进行科学对比和仔细比较的基础上编写教材。一般认为, Lado 的《跨文化语言学》( 1957) 是第一部探讨具体的对比分析方法的着作。Lado把外语学习的主要困难归于母语与目的语的差异, 认为通过对比两种结构的异同可以预测外语学习者的语言错误和难点。根据Lado 的对比分析假设, 母语与目的语相似的地方容易产生正迁移, 而负迁移往往来自于两种语言的差异,差异越大, 干扰也越大。Lado 提出的理论被后人称为强式的对比分析假设。Lee (1968)进一步发展了这一假设, 他甚至认为外语学习中的困难和错误主要甚至全部来自于母语的干扰。但是在70 年代初, 对比分析遭到激烈的批评。一种批评来自对对比分析的预测能力的怀疑; 另一种批评涉及两种语言对比的可行性问题; 此外, 还有来自教学实践的批评。归结起来, 对比分析的理论危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 1) 关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心灵学派认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借助实验室条件下的动物的学习行为来解释人类在自然条件下的语言学习是毫无意义。“刺激——— 反应”的理论无法解释人类语言学习的复杂性, 模仿与强化的概念也无法说明人类语言学的创造性。( 2) 对比分析的两个虚假命题。根据对比分析的强式说, 二语学习者产生的错误完全可以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来预测。由此推论, 语言的差异等于学习的难点, 学习的难点必然导致语言表达的错误(error)。问题是, 语言的差异是语言学上的概念, 学习的难点则是心理学上的概念。学习的难点无法直接从两种语言差异的程度来推测。教学实践也证明, 依据对比分析确认的难点事实上并不完全导致错误的产生。( 3) 分类范畴的普遍性问题。两种语言的对比涉及作为对比基础的范畴的普遍性问题, 但是, 试图寻求两种语言系统分类范畴的一致性, 抑或是表层结构的普遍一致性都是不现实的。即使是表层结构看起来对等的两个句子, 其交际功能也很难一致。因此, 系统的对比面临分类范畴不一致的问题。失去对比范畴的一性, 科学恰当的或者说有意义的对比便无从谈起。对比分析的理论方法存在的致命弱点,如果归结为一句话, 那就是, 人们试图用简单的语言学的方法解决复杂的心理学的问题。由于对比分析难以预测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可能犯的错误, 60 年代后期至70 年代初人们便把研究兴趣和重点转移到对二语习得者的语言错误本身的分析。错误是语言学习过程的重要特征, 错误分析使人们将视线从避免错误转移到研究错误上来, 从而为研究二语习得学习过程提供了一种更直截、更有效的方法。语言错误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由于受母语影响造成的错误, 另一类则是二语习得者不受母语影响而出现的错误。这两类错误还可分为: 语言使用过程中的偶然的和随机性错误(mistakes) 和反映学习者过渡性语言能力但具有规律性的错误(error)。对教师来说, 错误是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信息来源, 错误分析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错误分析可以使教师了解学习者已经具有的语言水平, 从而推断学习者还必须学哪些内容。此外, 我们还可以通过学习者的语言错误了解语言到底是如何学会的,如学习者所使用过的学习策略和程序等。这些错误业可被学习者用作验证某些假设的手段( Corder 1967) 。
    但是, 错误分析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Bley-Vorman(1983)认为错误分析不应只从目标语的角度来描写和分析错误, 这样得出的结论会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他把这一局限性叫做( 比较失误) 。换句话说, 错误分析建立在分析学习者错误的基础上, 忽视学习者自己的独特的规则系统, 因此只能说明学习者的语言距离目标语有多远, 但是不能提供足够的材料来描写他们的中介语系统。忽视了学习者已有的语言能力(学习者在每个阶段能够做什么), 只关注错误本身而忽视了对二语习得发展过程的总体把握, 没有把错误放在语言习得发展这一动态过程中去分析和解释(Schachter 1974)。另外, 错误分析不能解释回避策略。当遇到较难或没有把握的语言点时, 学生往往会采取回避的策略,这种情况下, 错误分析的信度和效度就会大打折扣。Schachter 把这个缺陷叫做“错误分析中的错误”。
    Chomsky(1965)对母语习得本质的阐述为70年代初的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Chomsky 认为, 行为主义的观点无法解释语言习得中的两个基本事实: ( 1) 儿童能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他们能够理解和使用以前从未听说或接触过的语言; ( 2) 即使是在有缺陷的语言环境中,儿童依然可以系统地获得语言。他认为, 创造性是语言的本质之一, 人类语言的这一特性是无法以任何形式的“刺激———反应”学习方式来习得的。人类的这种语言能力只能来自于人的大脑本身, 而不是外界因素影响的结果。由于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存在着理论和实践上的先天不足, 人们开始另辟蹊径, 将研究重心逐渐由对比两种语言间的异同和分析语言学习者的错误转变为研究语言学习者和他们的语言。Selinker 于1972 年发表了着名的Interlanguage 一文, 提供了中介语的概念。Selinker(1972)认为, 二语学习者在某一特定时期所掌握的语言体系既有别于其母语, 也有别于二语, 而是一种独立的语言体系, 即中介语系统。Corder ( 1967,1971) 曾用特质语言(idiosyncratic dialects) 和过渡能力(transitionalcompetence)来表示这一概念, Nemser( 1971) 则采用了近似体系( approximative systems) 这一术语。
    Selinker 认为, 二语习得与第一语言习得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大部分二语学习者的中介语在发展过程的某一阶段出现了石化现象( fossilization) , 大约只有5%的人能够达到中介语连续体的终端。Slinker 指出, 这部分人之所以能够成功, 是因为他们利用了人脑中的潜在语言机制( latent language structure) , 这种机制类似于Chomsky 的语言习的机制( language acquisitiondevice) 概念。Yip( 1995) 认为, 从历史上看, 中介语研究是错误分析发展而来, 但它关注的并不仅仅是语言错误, 而更关注语言知识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