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羽化登仙 2010-06-07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对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思考

平阳县昆阳二小  鲍海淞

    [内容提要]

当今阅读教学中存有“思非思、疑非疑“的现象,学生往往处于一种被动思考的状态 。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质疑能力的训练,让学生于充分初读时大胆质疑,于反复品读时选点质疑,于讨论总结时延伸质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开发学生创造、探索的潜能。

[关键词]

质疑  问题  阅读教学  思考  提问  教师  学生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学生具有创造、探索的潜能。而质疑问难是创造发现的最佳途径,质疑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但其能力的形成应在长期实践中潜移默化,在日积月累中显出成效,并非来自机械的训练和刻板的说教,需要教师以足够的耐心于一朝一夕中热情鼓励、相机诱导,养成学生的提问意识和探究精神,形成质疑能力。                                                                                                                                                  

一、当今阅读教学中存有的质疑弊端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之所以成为传统教学理念之精髓沿袭至今,是因为它深刻地提示了学习这一认知过程的本质:个体的思维活动。而阅读教学作为一项认知活动,按认识的一般规律,其教学过程应是一个由问题的发现与分析开始,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完整的思维训练过程。

或许也是基于对以上两点的粗浅共识,因此产生了这样一种阅读教学模式:教师独自钻研教材,围绕教学目标与训练重难点,设计一系列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和语言文字的“问题”,在课堂上以“问题”为教学思路,一步一步或友好或懊恼地“请君入瓮”,从而在学生身上求得教师所定的答案,完成教师所定的目标,攻克教师所定的重难点。

这种模式并不为人们所陌生,许多人以前这样跟老师学,现在这样教学生学。其中有“思”,也有“疑”,更有“问题”,但是否真正符合认知活动的规律及本质呢?细一思考,不难发现,这种教学其实是“思非思”,“疑非疑”。学生思考的只是老师提出的问题,他们心中是否有这样的疑问,又如何产生这样的疑问,老师并不了解;而教师也不过是无疑而问,他们问都是自己知道的不是问题的问题,只是想考考学生。所以也就因为这种教学模式的长期渗透,我们身边的人,大多只会接受问题后不自觉地被迫思考,或提出已知的问题胸有成竹地考别人,像小牛顿那种看着“苹果落地”一类司空见惯的现象会真正问个“为什么”的孩子,也在这种模式下被一一抹杀了。那一双双已知问题答案的居高临下、胜券在握的眼睛,毁灭了孩子求知的渴望与探究的自信,却同时滋生出了孩子对无知的颓废和求知的懦弱。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当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提出问题”这把钥匙是何等重要啊!而“无知”和“求知”就是打制这把钥匙的材料、资源和动力,它们颓废了,懦弱了,丧失了怎么可能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又谈何发展科技,振兴中华呢?最完美的传承学习不过是过去的复制品。知识在这日新月异的新世纪,它不仅是目的,更是一种手段,将引导探索更新的知识,开拓一片更新的科学领地。我们语文阅读教学更应打破传统,走出僵局,让课堂真正地有所思,有所疑。教师要帮助学生发现“不知道什么”,提出“想知道什么”,鼓励学生以“无知”为学习的资本,以“求知”为学习的动力,学会质疑问难,在不断地主动探索中,习得获取知识的能力,受用终身。

    二、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作用

问题是创新之源,疑问是创新之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出发。“质疑问难,主动探索”看似是仅对学生的“学”而言的,但同样有利于教师的“教”。

(一)对教师“教”的作用

1、质疑有利于教师掌握学情

通过学生质疑,在学生的“问题”中,教师能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的疑点、难点、关键点、兴趣点等学习基点,全面、准确、迅速地掌握学情,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进行突破,真正投其所需、雪中送炭,改善师生相互陌视的关系,于良好的氛围中使教学具有更强的差异性、层次性、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质疑有利于教师素养的提高

众所周知,如今教师要有“一桶水”的说法已被“长流水”所代替。学生的质疑对教师将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学生的“问”,教师不得不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与习惯,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从“教书匠”的“匠气”中解放出来,给学生以需要的自由、鼓励、点拨、引导、提升……,在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上步上一个个台阶,让自己也能像学生一样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新世纪的活力。

(二)对学生“学”的作用

1、质疑将引导学生深入课文

“学问学问,要学要问”自古人们就把学习称为学问。在阅读课上,学生能提出疑问,老师就会引着他们进一步理解课文,若不断质疑,问题就会引导学生达到深入理解课文的彼岸。

2、质疑能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学生质疑视必将改变被动应答的教学局面,课堂上学生发表疑见、异见、创见,就是学生主动创新精神的体现。

3、质疑会激活学生思维

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质疑会打破思维的平衡状态,出现活跃的不平衡,激发求得新的不平衡。

4、质疑促进了学生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的发展。

思维称为内部语言,质疑是将思考的内部语言说出来或写出来,转化为外部语言在转化的过程中使疑问明朗化、清晰化;反过来,思维的内部语言又要借助外部语言来发展。所以,让学生质疑,必然促进学生内部、外部语言的发展。

5、质疑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展的可能

对学生来说,这世界是新奇的,问题无处不在。给予学生质疑的权力,就等于赞赏了他们的“无知”,赐予了“求知”的自由。他们会在质疑中道出自己认识世界的热情,对一切事物的关注;在质疑中舒展不羁的个性,驰骋任意的想象;也会在质疑中,学会勇敢,取得自信,养成能力。

三、阅读教学时逐层深入,训练质疑

现代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阅读教学应同样展示这一个学生主动建构的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质疑权在教学任一环节均可发挥,能在课堂任何时段,对课文任一章节进行质疑。结合学生学习课文的一般步骤:初读课文→讲读课文→练习总结,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质疑,逐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一)充分初读,大胆质疑

阅读教学中,“读”是学生最重要的能力,更是其它能力形成的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篇文章学生读得不够,对内容毫无感知,能问出什么?又从何处问呢?质疑不是课堂上的一种外在的形式。因此在教学新课时,一定要先让学生充分地读。通过形式多样、选择自由的读,使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懂意思,形成一定的感知,再让学生读出问题,给予思考、提问的时间。学生这时的提问可能会如一盘散沙,有对字音的没把握,对字意的不理解,对写作背景的好奇,对思想内容的疑问,或是对篇章结构的困惑……其中问题的质量也必定参差不齐,教师可试用以下两种方法,在“乱”中求“整”,于“散沙”中滤出“真金”。

1、肯定问题价值,鼓励质疑热情

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的问题加以肯定,即使学生问的仅是“这个词语我不懂”、“那个句子我不明白”之类的低层次的问题,教师也要让该生知道,能问就是好的,同时也给其他学生以质疑的勇气与信心。试想一下,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三只小板凳”,我们就不能奢求学生一问即中要害,一语即惊天人,我们可以坚信,只有让学生一次次地大胆尝试才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

2、灵活处理问题,保护质疑兴趣

对学生所提的内容不一、质量不同的问题,其解答一般有以下四种方式:一、该生自己读书思考解决;二、其他学生立即作出回答;三、学生相互讨论,共同研究;四、教师提供答案。教师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众多问题时,要肯定迅速地作出判断,结合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等教学因素,选择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求得答案,或教给求得答案的途径与方法。

江苏省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教《落花生》一课,在学生初读质疑时,他就根据问题作出了巧妙的处理:

生:为什么花生要挖起来才知道有没有果实?

师:你多读几遍,自己肯定能知道答案。

(这一问题显然是由于学生书没有完全读懂而产生的,孙老师在教给学生释疑方法的同时,也给了学生充分的信任。)

生:作者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为什么不用“挺可惜”的?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呢?

生:我觉得其实这两个词没有很大的区别,意思差不多。

生:我觉得“怪可惜”比“挺可惜”的程度要深,书上用“怪可惜”可以看出母亲不想让地荒着,那太可惜了。

(用词之类的问题经常出现于课堂,在这里,孙老师将问题抛给学生甚是高明,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于其中领悟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与精彩。)

生:为什么天色不好,父亲来了,很难得?

师:多好的问题啊!大家来读读这一节,这句话至少还可提四个问题,谁再来问?

(这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对分析落花生的品质有所帮助,孙老师立即进一步进行诱导,集体展开讨论,为突破教学重难点奠定了基础。)

生:为什么文中用“天色”,而不用“天气”?晚上黑漆漆的看不出天色。

师:有星星、月亮的晚上看得见吗?你还可以查资料,看看那天天气怎样,或许你可以成为研究许地山的专家。

(这问题有些出奇不意,别出心裁,孙老师的一个反问,既使学生得到了答案,又留给了学生思考的余地,激发了继续探究的兴趣。)

(二)反复品读,选点质疑

学生对课文有初步感知之后,教师便要从整体目标出发,找准“切入点”抓住重点词句及段落以点带面,启发思维,挖掘文章精髓,指导阅读,完成目标。熟读、精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应充分体现学生文体地位,让其主动探索,达成目标。教师可根据初读质疑时的关键性问题,相机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也可在以下六个“切入”文章的要点中,引导学生质疑,读思结合,点拨归纳,使学生学会在深层次内质疑,提高质疑水平。

1、关键点

紧扣语言文字,突出关键性词句,提出富有价值的问题,引导探索反射,是语文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标志。离开语言文字,泛泛而问,遍地开“话”,阅读能力的形成只能是一句空话。

《瑞雪》一文中,“好一派壮丽的雄伟的北国风光,好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一句承上启下、言简意赅,充满作者赞美之情,是此文的关键点。特级教师胡君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读找出作者的赞叹之语后,便引导质疑,“壮丽雄伟什么意思?”、“为什么说瑞雪丰年?”、“哪里有喜人图画?”……在学生众说纷纭中,胡老师归纳成两个大问题:“为什么说北国风光壮丽雄伟?”和“为什么说是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再让学生分组研究课文第二自然段和第三、四自然段,试着寻求答案;最后通过朗读比赛,完成练习,使学生领悟课文中所赞颂的“景色美”和“人情美”。这样,抓关键点质疑,激活学生的思维,牵一发而动全身,迅速深入课文,领悟其中情感,体验到质疑释疑成功的快乐。

2、疑难点

古人云,“疑者,觉悟之机也。”学生面对一篇阅读材料,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接受的信息总有不相适应的地方,教师抓住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向,借助质疑,在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释疑解惑,去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

“我是你的儿子”是焦裕禄对老大娘说的一句情深意切的话。而课文以此为题,却使学生产生许多不解。“我指谁?你又指谁?”、“他为什么说这样的话?”、“这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话?”……让学生说出他们的疑难点,在读中解疑,这样顺藤摸瓜,对文章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

3、模糊点

模糊点,即学生阅读过程中似懂非懂的地方。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心智状态出发,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深化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学《白杨》第十四自然段中三个“只晓得……”时,不少优秀教师都让学生在读懂三个“只晓得”的同时提出“不晓得”什么:“爸爸妈妈为什么到新疆工作?”、“爸爸妈妈为什么接我们去新疆读书?”、“新疆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使学生在半知半觉的质疑中,更进一步去读懂孩子们“不晓得”的,正是爸爸想表白的“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心。

4、迁移点

“学以致用”,教学是为了能使学生举一反三。教师要善于运用迁移规律,抓住基础知识或基本技能之间的内在关键,为学生铺路搭桥,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己拿着钥匙开门,提高阅读能力。

例如,教学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忆陆游的另一篇作品《示儿》,引导学生这两首诗比照起来阅读,从现象和本质上提出问题,寻求异同。通过疑问的消除,积极的迁移,让学生在比较中悟出:这两首诗虽然写作时间有别,表现手法不同,但都从中闪耀着诗人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

5、兴趣点

卓有成效的学习总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潜心分析教学内容,找准学生的兴趣所在,给予新颖的刺激,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去探索,在解疑中体会到快乐和满足。

《精彩的马戏》是学生很喜欢的课文。“猴子爬竿”、“黑熊踩木球”、“山羊走钢丝”这三个节目的确引人入胜,“读”完这三个节目,“小狗做数学题”等节目如何表演必将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此时让学生说说还想观看什么节目,定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动下,不管教师是布置课外阅读任务,还是要求想象模仿写作,都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6、空白点

“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是妙不可言的。在许多文章中,作者都会留出些许空白的余地,引人遐想,含义深刻。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注目于“言尽意未尽”之处,提出“有何意”,去发现“意无穷”的乐趣。

教学《程门立雪》一文的结尾“程老师听了,两眼望着门外飞舞的大雪,久久没有说话。”时,我们便可让学生在读后提出疑问,“为什么没说话?”、“是无话可说吗?”、“程老师两眼望着门外,是不是在想着什么呢?”……展开讨论,展开想象,学生会悟出尊敬老师的杨时深深地感动了程老师,千言万语又何以表达程老师感慨万千的心呢?

(三)总结讨论,课后质疑

在当今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是无法完全掌握的,关键是如何处理运用,不断探索。而一堂好课,我认为也不在于能解决多少问题,问题是否得出了圆满的答案,而在于是否能在问题的讨论中引发新的问题,让学生课后还有思考的问题,能以知识为手段更好地激起求知的欲望,探索的热情,做到“学无止境”,不断地以“旧知”为基石,攀登一个又一个的“新知”的阶梯。

再以孙双金老师教学《落花生》为例,学生自由讨论“愿做落花生还是做苹果、石榴”这一问题直到下课还无结果。不少教师认为这堂课失败了,然而孙老师却亲切地说:“同学们,这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我们还可以在初中、高中、大学时继续讨论,甚至用一生的时间去思考!”多么朴实的深刻的话语啊!思考从问题开始,却也将随答案而结束。一位真正的好老师要善于留下问题,不断引发问题,将学生的心灵带出课堂,走向自然,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使一个自然人成为一个有能力的社会人……

  

[主要参考文献]

     书:

     1、汪潮主编:《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第29—30页),浙江教育学院,2001年

         版;

    杂志:

2、唐春良:《精选问点  发展思维》,《江苏教育》1999年第3期;

3、钱祖宏、姚永红:《抓住要点  优化提问》,《江苏教育》1999年第3期;

4、申继亮、李  茵:《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的心理功能和评价》,《上海教育科研》  

   1998年第6期;

5、郑艳芬、李宝献、、张玉娟:《浅析课堂提问的艺术》,《陕西教育》1999年

    第10期;

6、窦桂梅:《敢向教材“发难”的孩子们》,《人民教育》1999年第2期。

本文获市论文评比二等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