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不幸诗人幸 诗人不幸诗歌兴

 sars201 2010-06-12

    诗歌的功能是无限的,一个人就是一首诗,就有一种风格。

    但诗歌的最基本功能就是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感。诗歌是人的灵魂最深处(有时是最隐秘的深处)的细微观照和强烈反映。诗歌作为最深刻表现主观世界的文学形式,大多是诗人内心焦灼,苦闷,抑郁,企盼,热烈,欢欣等等情绪的放大镜像.

    写诗和读诗的人都知道诗人不幸国家幸的规律。国家的动荡不安,人们遭受的疾苦是巨大的。于是感情难以承受的苦楚就转化为诗歌渲泄了出来。

    但延着这个思路进一步推导下去,还会得到诗人不幸诗歌兴的结论。因为国家的灾难笼罩在个体的生命之上,会有更多的无奈和悲叹,诗人自己或经历或耳濡目染的形形色色的罹难,心中浓郁的悲情想要抒发的欲望依靠诗歌的表现形式喷涌而出了。

    从古到今,上至国君大臣,下至黎民百姓,莫不如此--诗人不幸诗歌兴。

    李后主亡国之痛,才有了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屈大夫报国无门,才有了《离骚》、《天问》和《九歌》。

    杜工部命运多桀,才有了《三吏》、《三别》,即使是欢欣,也是苦尽甘来的动情--却问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若狂

    李易安颠沛流离,才有了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更有文天祥,秋瑾生命最后的挽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秋风秋雨愁煞人

    这里有面对现实苦楚无奈的一唱三叹,有内心焦灼郁闷的浅咏低吟,有生命告别的一曲悲歌--于是传世之作诞生了。这林林总总的灾难体验使内心的痛楚无比的真切如刀割针刺。于是也引起了有着相似体验读者的满腔共鸣。

    反观我们目前的社会和生活,人们获得的物质利益是安康幸福的,但恰恰是这样的生活,又刺激着人们的精神欲望的需求。复杂的社会现实,冷漠的人际关系,以及无法满足的精神渴求,令当今的人们灵魂不堪重负(生活富有了,神经性的抑郁症患者增多,诸多的成功人士反而自绝于世就是最有力的例证)

    这个时候,能够审视洞察,并准确捕捉到现实生活重压下人的情绪的痛楚和骚动,并加以诗意的梳理和表现,那诗就成功了大半。

    比如那首《只做你的红颜,好吗》,不就是把诗人自己那种欲罢不能的网络恋情表达的千回百转,淋漓尽致了吗?

诗人,当他()把目光指向那个经过现实磨难的心灵的时候,会如泣如诉,会委婉动人,会长歌当哭的。

于是好的诗歌如约而至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