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探析

 王垚工作室 2010-06-13
作者:王玉杰 来源:党史文苑 2008年第22期
[摘 要] 本文分析影响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的因素和当前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加强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 领导干部 心理健康
  
  健康的心理是一种心态、一种修养、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胸怀和气度,它是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因此,必须关注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
  
  一、应重视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的活动方式、思维方式正发生巨大变革,生活节奏普遍加快,压力日益加大,给人们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人们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也逐渐增多。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有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者约占人口总数的20%以上。领导干部也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不可避免地也会碰到心理问题。领导干部从事国家和社会的管理活动,工作相对复杂,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内心活动往往比一般社会成员更为复杂和丰富。这个群体承担着社会和家庭的双重重任,身心负荷较为繁重。他们比一般人担负的责任更多,因而也就有着比一般人更强的责任心,而责任心的背后可能还有对功名利禄的追求,由此所生产的焦虑感、危机感、烦恼痛苦等心理负担比一般人更多、更重。
  但是,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领导干部的心理是一个被忽视的领域。这种被忽视是双重的:被自己忽视,也被他人忽视。一方面因为他们工作太忙而无暇顾及,正是在这种繁忙和奔波中,领导干部无意识地将自己心灵中宝贵的东西逐一地丢弃、失落了。另一方面对领导干部的管理更多的是关注其工作完成的好坏,当地GDP增长了多少等,教育也往往从政治上、思想上考虑较多,对领导干部的心理缺少关注和指导,缺少关爱,缺少呵护,缺少保健。
  从总体上看,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心理是健康的,绝大多数领导干部表现出坚定执着、乐观自信、沉稳平和、奋发有为等良好的精神状态。但也要看到,确有少数领导干部因为心理负担过重而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甚至有个别领导干部心理严重失调,导致精神崩溃。剖析当前一些干部违纪违法的案件,我们会发现,有些领导干部的人生之所以出现“滑坡”,既有政治思想上的因素,也有心理方面的因素,更多的情况是,有些领导干部缺乏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对工作、生活中的一些矛盾“看不开”、“想不通”,坏情绪得不到释放或化解,最终抑郁成疾,对身心造成较大的损害,甚至影响工作和事业。因此,培养领导干部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况,对领导干部的工作和生活大有裨益。
  
  二、影响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是领导干部肩负重担的压力。各地区、各系统、各行业、各单位,你追我赶发展经济的竞拼,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GDP的评比排名次,干部个人升迁与实际绩效相挂钩等,增大了干部“发展”担子的压力;而“领导责任问责制”、“一票否决制”、“绩效评比考核制”以及对客观上存在的如火灾、洪水和生产安全等“人命关天”的突发事件的提防与忧虑等,使干部“责任”担子的压力骤增。
  二是社会的压力。由于目前中国社会的政治体制、社会机制正处于转型期,一些改革方案还不够成熟、不够健全。干部在发展与责任的双重压力下,还要再分出相当大的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来应对我国特有的官场关系和社会关系。从实际情况看,目前无论哪一级干部,都不得不重视营造、平衡和妥善处理上下左右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迎来送往、接待上访”,“左右逢源、四处结缘”,已成为当代干部典型的生活状态特征,这对干部无形中造成很大的社会压力。同时,社会对干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老百姓也要求领导干部“极度完美”,同时,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不小心,你可能就不与时俱进了,你就被无情淘汰了。有时,有委屈无处说,对上级不敢说,对同事不能说,对亲朋不愿说。
  三是各方面诱惑的压力。在社会上种种人际关系的交往中,还要克服和抵御因利欲诱惑而产生的心理困惑,这种诱惑的压力也能够折磨人的心灵。身为一名领导干部,随着交往人群和接触范围变宽变广,来自钱、色的诱惑随之增多。面对各种诱惑,你往往难以保持平常心。视金钱如粪土,说起来简单,但没有相当强的意志力,要抵制住这些诱惑谈何容易。尽管每天都在给自己敲警钟,可这种心理感受无法与人说。还有一种手脚不干净的领导,“谈腐色变”。由于时刻担心自己的腐败劣迹暴露,心理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有时根本无法安心工作。
  四是家庭的压力。领导干部也有家庭,有妻子儿女。由于他们必须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和应酬中,无暇顾及家庭成员的感情,影响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从而使一些干部内心有一种愧疚感,导致在家庭关系产生不和谐,甚至出现一定的危机。有的领导干部经常带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工作,在人面前还得装成若无其事,其心理负担可想而知。
  五是领导角色成长困境的压力。领导角色的成长是指领导角色在素质的提高、事业的成就、权威的增强、待遇和工作条件的改善、社会影响力的扩大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从党政机关到企事业单位,相当多的人都具有不同类别、不同形式的领导角色身份。但从整个社会的范围来看还有更为巨大的人群希望担任领导角色的愿望难以满足。即使从已担任各种领导角色的群体来考察,不仅级别低的、晋升不顺利的领导抱怨怀才不遇、用人不公,而且那些在他人看来已经获得很高的地位和“官运”很好的领导,同样存在着强烈的焦虑感,认为自己还应升得更高、升得更快或者应该更有成就、更有权威。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觉得是很光彩的事情。如果在某一个台阶上停留的时间长了,就觉得丢了面子。因此,每当到了一定的年龄段还看不到自己被提拔的动静,看看同龄人当中的其他同事走上了更高的领导岗位,感到自己成了落伍者,总觉得抬不起头来。如果组织上还提拔不到他们,便认为组织上对他们太不负责,因而总是牢骚满腹,感到受了莫大的委屈。有些同志刚刚才跨上新的台阶,板凳还没有坐热,便又开始盘算着下一个台阶,无止境地思考着个人的职务,而不是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显得非常浮躁。
  
  三、当前领导干部存在的突出心理问题
  
  当前,领导干部存在的突出心理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权力欲望膨胀。有些领导往往只知道“权力性影响”,以自我为中心,依仗自己的强权手段,把被领导者以奴役的身份屈服于自己看作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一旦听到反对意见或权力被减,就感到极度恐慌,担惊受怕,给自己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二是攀比心理严重。有的人认为有些人能力不强,贡献不大,但权位显赫,于是自己由不服气、有怨气到赌气,再发展到因心理失衡而利用职权贪污腐化,最后断送自己的幸福生活和政治生命。三是腐败强迫心理严重。许多领导干部在收受贿赂时,曾多次有过“金盆洗手”的愿望,但一旦给自己一个心理台阶,决定下次一定不收了,而一段时间没收到礼,又有一种失落感,甚至会变本加厉地贪点、占点。四是焦虑心理严重。当工作压力过大、人际关系紧张、目标难以实现时,许多领导干部就会烦躁不安,情绪波动,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五是虚荣心严重。一些领导喜欢讲排场,装门面,工作务虚不务实,言语浮夸不严谨,对表扬沾沾自喜,对批评耿耿于怀,喜欢文过饰非,弄虚作假,自我炫耀,夜郎自大。六是嫉妒心理严重。有的领导对竞争者虎视眈眈,一旦看到对方强于自己,便会产生强烈的心理斗争,往往心理斗争的结果是使自己变得偏激,带来强烈的不安心理和攻击性欲望,做出违反道德准则和法律准则的事情。
  
  四、加强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培养领导干部良好的心理素质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开展多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利用广播、电视、录像、请专家授课等方式对领导干部进行多角度、多场合的教育疏导,把心理素质作为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各级党校开设心理教育课,使各级领导干部能正确认识自身的心理特点,掌握治疗自己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具备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2、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可以在组织部门设立专门的领导干部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信箱,配备心理咨询师,建立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咨询师可有的放矢、长期跟踪地对咨询对象进行心理咨询。
  3、认真开好班子会议。会议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目的的信息传递和行政协调活动,通过会议可对班子内部成员形成积极的语言暗示,教育与会人员团结协作、相互尊重、互相认同、互帮互助,共同实现目标,使存在心理问题的成员心无二用,一心工作。
  4、积极开展个别谈话活动。当前,领导干部间的谈心、谈话活动不少,但针对领导干部心理障碍的寥寥无几。组织部门可有针对性地确定某方面存在心理问题的谈话对象,选择合适的时间、场合,与谈话对象真诚坦率、耐心细致地交流思想,使谈话对象放下包袱,敞开心扉,以达到调适谈话对象心理的目的。
  5、把心理素质列为干部考察的内容。组织部门选拔任用干部时,也应考察干部的心理素质,对干部的心理素质进行必要的测试,促使各级领导干部主动关注心理问题并带头学习、掌握必备的心理卫生知识,正确认识自身的心理特点,掌握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6、合理选拔任用干部。要用“发展是真本领”的观念引导和教育干部,以“为民谋福利、为党建功业的政绩”为唯一的标尺,发现一批“靠得住、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不拘一格选人才,真正做到多为事业出干部,使各级领导干部保持好的心态,不为“上、下”而“求索”,一心一意干事业。
  7、加强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组织部门应加强对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在科学的基础上,重视对领导干部的心理障碍的预防和治疗,促使领导干部的心理发展走上良性、健康的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