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打的涨价”想到“收入倍增”

 毛牧青 2010-06-13
 
 

 

由“打的涨价”想到“收入倍增”

 

毛牧青/

 

传言千遍是真理。疯狂传言“青岛出租车运价要涨价”今天终于得到证实:我市物价局刚刚发布通知,市区客运出租车运价确定拟调项目包括对客运出租汽车起租费和车公里运价进行适当上调,其中,标准型客运出租汽车起租费由 7元调整为9元,车公里运价由 1.2元调整为1.4元。豪华型客运出租汽车起租费由10元调整为12元,车公里运价由 1.7元调整为1.9元。调价同时取消现行每客运车次加收的l元燃油附加费。

好!很好!这年头不涨价是逆潮流而动的愚蠢,要提升经济效益和GDP涨价是必需的,所以涨价就是与时俱进的硬道理。

坦率讲,必要的涨价我还是赞成的。一个合理有序的经济市场按其所有产品商品的价值规律有升有降是正常的现象。如果所有的民生须臾不可离开的商品几乎都涨,那这个市场秩序就值得怀疑了。

现在事关民生瞩目牵一发动全身的涨价,一般都会很法治的举办“听证会”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进而再根据情况慎重做一调整。然而现实是:我们的许多听证会——暂且不说这些消费者代表、专家能否有真正代表的意义,仅就最终的决策拍板的实施,也不过是一种蛊惑人们耳目的做过场形式而已,实际历史许多涨价的“听证会”与先前不听证没太多差异,早已证实我这种观点绝不是瞎说。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刚刚传出的事关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国人税收的“征收房产税”消息。那么大一个利害关系问题,竟然不经慎重考虑房产和“土地归属”的国情矛盾、不广泛争取各阶层意见,贸然由国务院转发发改委的《通知》提出的“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去“鼓励地方试点”。因此引起“为什么?凭什么?”的举国质疑就不奇怪了。这种越过人大讨论而由政府制定实施的变花样再为地方财政新添“合法”盘夺国人蛋糕的作法,最能说明自上而下以各种手段随意涨价、盘剥国人腰包的劣行了。出租车再涨价,也仅仅是诸多涨价的管中窥豹一班而已。

出租车运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是油价的攀高不降。不错。近年来国际油价跌跌升升一直折腾,出租车涨价也轮番轰炸,此番折腾引发司乘各方的不满却也是个事实。但问题总是事出有因。作为垄断我国市场燃油价的几家大国有企业如中石化中石油等,一直在扮演很不光彩的角色。按照国际油价的升降适当调整出租车的运价是正常的,消费者乃至出租车司机也是理解的。如果国际油价升我们抢半拍、国际油价降我们慢一拍甚至更多拍,那这种涨价,就有许多不合理的成分。在它们的“潜规则”掌控下,合理的涨价,也云山雾罩变得不合理了。

应该说,我市近年来出租车涨价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其中l元燃油附加费的收取的不规范就有不小的争议;去年实行“时距并行”也曾引发小小骚动。倘若这次“时距并行”外加“起步费、每公里加价”并举,想必引起社会的议论,也就在所难免了。我市涨价如同全国,在无所不涨的“涨价风潮”下各地相互参照彼此攀比涨价没有最多只有更多。也就成了一种行业涨价的“规则”并举一反三波及所有领域,非物质领域也不能幸免。在这场利益再分配的闹剧中,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一直担当有失公允的裁判和运动员。

物价一旦涨上去了再回落就很难。这也是我国物价不正常的特色“规律”。我说了这么一通牢骚屁话,丝毫动摇不了“上涨”势头,但我还是要反问一句:在听取“涨”声一片的国度里,为什么唯独没有看到工资“上涨”的趋势?

前两天国家人保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说,中国收入分配方案年内应该会出台。国家现在基本具备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条件,可年增工资15%,力争大多数人收入在5年内有大幅度增加。

应该说,我国官方掌控社会和自然资源生杀大权,给予谁或剥夺谁是很轻易的事。“收入倍增”在中外历史上并非独创是有许多先例的,譬如上世纪60年代初日本启动的为期10年“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其目标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8%,人均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9%”,而且也实施了最低工资制、扩展社会保障、完善养老保险金、提高健康保险付给率,以及政府增加公共投资,减税、减息、扶植公债和公司债市场,制定新立法以增加农业从事者的收入,协助中小企业推进设备现代化与专业化生产等措施。这些措施曾遭到日本许多专家和国民的反对,认为“收入倍增”会被通货膨胀抵消。实际此计划最终却成了日本经济起飞的转折点,从1960年到1973年,日本人均实际国民收入甚至增加了两倍,失业率也保持在1.1%-1.3%的低水平。

这样看来,“收入倍增”是个好东西。苏所长的“收入倍增”应是一个举国欢呼好消息才是,然而没想到却遭到一片开骂声。因由是我国并不具备日本先天有优越的体制,也就是说不是经济链条的问题,而是我们权力无节、社会不公所造成的弊端,是社会与政治权利的分配不平等的问题。在这种弊端条件下,即便真的实施“收入倍增”,也只能是大多数国民随着“物价上涨”等通货膨胀的水涨船高被抵消,抑或是富的更富穷的更穷的相对贫困,继续将贫富差距悬殊拉大。

苏所长是专家,我丝毫不怀疑他的善意说法。即便未来“收入倍增”能够兑现,他能保证分配“收入倍增”与物价“上涨倍增”之比不出现赤字么?更不必遑论强势更强弱势更弱的趋势了。

这,或许就是“收入倍增”并不为国民所看好的主要原因吧!

如果我们不从不合理不公平的分配制度入手根除体制弊端,我们的分配收入不是在真正与增长的GDP同步,那也只能说我们的“生活比蜜甜”还是一种声张,实际如何也只有那只穿鞋的脚最有感受。

此刻,既然打的士要涨价趋势谁也阻挡不了,小民只有无可奈何坦然接受的份儿。所以让我们还是勇敢面对吧。因为我们最有忍耐力和宽容心!

 

      20106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