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抑郁症

 知多D 2010-06-18

 抑郁yì yù(1.depressed; gloomy; melancholic 2.(down) in the dumps 3.[Medicine] depression )是以情感低落、哭泣、悲伤、失望、活动能力减退,以及思维、认知功能迟缓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感障碍。
  抑郁常见的表现是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表现闷闷不乐或悲痛欲绝,持续至少2星期,另外还需伴有下述症状中的4项:(1)、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无愉快感;(2)、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3)、自信心下降或自卑,或有内疚感;(4)、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5)、食欲不振,体重明显减轻;(6)、有自杀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7)、性欲明显减退;(8)、注意力集中困难或下降;(9)、联想困难,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抑郁心境一天中有较大波动,常以早上最重,然后逐渐减轻,到晚上最轻。
  引起抑郁常见的原因:65%的抑郁患者其抑郁是躯体疾病的后果,如各种癌症、脑血管意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35%的患者抑郁是发生在躯体疾病之前,即生活事件的应激,如亲人病故、心理受挫折、工作压力太大等,均可导致抑郁。抑郁是一种疾病,而不是人的一种缺点或性格缺陷,通过自我心理调节、心理治疗及适当的抗抑郁药治疗,抑郁大多能康复。需要说明的是抑郁不同于抑郁症。[]抑郁症

  抑郁症yì yù zhèng([Medicine] depression)
  精神病之一。表现为情绪低落,不愿与人接触,回避刺激,长期没有体验快乐的能力或缺乏快感,自责内疚,焦虑或反应迟钝,缺乏决定能力、专注力,并伴有失眠、食欲减退、月经不调等。治疗可用抗抑郁药物、电休克疗法、心理外科手术、行为矫正等。
  抑郁―depression
  
医学用语,指以心境低落为主的精神状态。常伴有各种症状,如焦虑、激越、无价值感、无助感、绝望感、自杀观念、意志减退、精神运动迟滞,及各种躯体症状和生理机能障碍(如失眠)。抑郁是许多疾病的主要或重要表现。见:抑郁症。
  抑郁自评表
  填表注意事项:下面有二十条文字,请仔细阅读每一条,把意思弄明白,然后根据您最近一星期的实际情况选择:
  A没有或很少时间;B小部分时间;C相当多时间;D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
  1.我觉得闷闷不乐,情绪低沉;
  2.我觉得一天之中早晨最好;
  3.我这一阵总是哭出来或觉得想哭;
  4.我晚上睡眠不好;
  5.我吃得跟平常一样多;
  6.我与异性亲密接触时和以往一样感觉愉快;
  7.我发觉我的体重在下降;
  8.我有便秘的苦恼;
  9.我心跳比平时快;
  10.我无缘无故地感到疲乏;
  11.我的头脑跟平常一样清楚;
  12.我觉得经常做的事情并没有困难;
  13.我觉得不安而平静不下来;
  14.我对将来抱有希望;
  15.我比平常容易生气激动;
  16.我觉得作出决定是容易的;
  17.我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有人需要我;
  18.我的生活过得很有意思;
  19.我认为如果我死了别人会生活的好些;
  20.平常感兴趣的事我仍然照样感兴趣。
  计分:正向计分题A、B、C、D按1、2、3、4分计;反向计分题按4、3、2、1计分。
  反向计分题号:2、5、6、11、12、14、16、17、18、20。
  总分乘以1.25取整数,即得标准分,结果四舍五入。
  53分以下无抑郁,53~62为轻度抑郁。63~72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疾病概述
  抑郁症又称忧郁症,是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心理疾病,其临床表现轻型病人外表如常,内心有痛苦体验。稍重的人可表现为情绪低落、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自卑等,有些患者常常伴有神经官能症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反应迟缓和、失眠多梦等症状。重型抑郁症患者会出现悲观厌世、绝望、自责自罪、幻觉妄想、食欲不振、体重锐减、功能减退、并伴有严重的自杀企图,甚至自杀行为。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及时治疗。
  症状表现
  情绪障碍:患者心境不良,情绪消沉,或焦虑、烦躁、坐立不安;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丧失愉快感,整日愁眉苦脸,忧心忡忡;精力减退,常常感到持续性疲乏;认为活着没有意思,严重者感到绝望无助,生不如死,度日如年,大部分患者有着结束自己生命的意念,有的曾说过“要不是因为父母、妻儿,早已了却此生”。其中也确有付诸行动,造成不良后果的,手也很残忍。
  思维缓慢及自我评价降低:表现思考能力下降,患者常常感到思维变慢了,脑子不好使了,各方面能力都下降了,常常自疚自责,自我评价过低,明明学习工作很好,却对自己事事不满意,将自己过去的一些小错误、小毛病都说成是滔天大罪,甚至认为自己罪该万死,是导致自杀、自残的主要因素。
  精神运动迟缓:患者精神运动明显抑制,联想困难,言语减少,语音低沉,行动缓慢。有时闭门独处,淡漠亲情,无力学习、工作,不 能料理家务,严重者不语、不动、不吃、不喝。
  其他症状:患者常常出现食欲、性欲明显减退,明显消瘦,体重减轻;失眠严重,多数入睡困难,恶梦易醒,早醒,醒后无法入睡,抑郁症常表现晨重夜轻的规律。
  以色列科学家2006年10月30日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抑郁可能导致骨质疏松。,最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状的是髋部与脊椎。这一结果意味着,抗抑郁药物也许可以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
  伴随症状:情绪反应不仅表现在心境上,而且总是伴有机体的某些变化,如口干、便秘、消化不良、胃肠功能减弱,或全身不定部位的疼痛,有时因躯体症状突出而掩盖了抑郁症状,造成一时误诊。[]9种食品有助抵抗抑郁

  深水鱼:研究认为,鱼油中的Omega-3脂肪酸可产生常用抗忧郁药如碳酸锂的类似作用,使人的心理焦虑减轻。
  香蕉:香蕉含有一种称为生物碱(alkaloid)的物质,可以振奋精神和提高信心。而且香蕉是色胺酸和维生素B6的最好来源,这些都可以帮助大脑减少忧郁情绪。
  葡萄柚:葡萄柚不但香味浓郁,更可以净化繁杂思绪、提神醒脑;其所含的高量维生素C,不仅可以维持红细胞的浓度,增加抵抗力,而且是参与人体制造多巴胺、肾上腺激素等“兴奋”物质的重要成分之一。
  菠菜:菠菜除含有大量铁质外,更有人体所需的叶酸。人体如果缺乏叶酸,则会导致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症和早老性痴呆等。研究发现,那些无法摄取足够叶酸的人,5个月后都无法入睡,并产生健忘和焦虑等症状。
  樱桃:研究发现,樱桃中有一种叫做花青素(anthocyanin)的物质,可以减少炎症。专家认为,吃20粒樱桃比吃阿司匹林更有效;有报道指出,长期面对电脑工作的人会有头痛、肌肉酸痛等毛病,也可以吃樱桃来改善状况。
  大蒜:德国一项针对大蒜对降低胆固醇功效的研究,调查问卷发现,吃了大蒜之后,人感觉不易疲倦、焦虑减轻、不容易发怒。
  南瓜:南瓜能制造好心情,是因为它们富含维生素B6和铁,这两种营养素能帮助身体所储存的血糖转变成葡萄糖,葡萄糖正是脑部惟一的燃料,能帮助人体维持旺盛精力。
  低脂牛奶: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让有经前症候群的妇女服用了1000毫克的钙片3个月之后,3/4的人都变得不太紧张、暴躁或焦虑。低脂或脱脂牛奶是钙的最佳来源。
  含硒类食品:英国心理学家们给接受试验者吃了100微克的硒之后,受试者普遍反应,觉得精神很好,思绪更为协调。硒的丰富来源有干果、鸡肉、海鲜、全谷类等。复合性的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苏打饼干,其所含有的微量矿物质如硒,能改善情绪。
  抑郁性格的人:
  (一)悲观、缺乏自信的人
  抑郁性格者质特点为抑郁性,也就是说,其所有生活体验均掺杂严重的抑郁色彩,而且这种情绪是不得已产生、客观地缠绕着自己并难以排解。对生存及生活缺乏坚定的信念,不能正视人生,不能正确接受自然产生的现象。对人生持怀疑态度,受厌世观念支配,对生活没有兴趣。正如施奈德所说,此种类型者呈现为疑病症倾向,具体表现为恐怖不安、没有自信心、感觉生存没有意义,灰心丧气、内心苦恼异常。对正常人来说根无所谓的事情,抑郁性格者却以否定人生的悲观态度来对待,自认为是非常危险或濒临死亡的状态。如果其面对现实方面的心理因素起作用的话,又会认为只有接受痛苦的现实,才可以解脱心理上的苦恼。
  性格内向、情绪低落者缺乏外部活动性,常常处于异常安静的状态,其实也并非完全如此,有时也会再现为开朗爽快,也富有外在活动的能力。但这与情感增盛型性格又有所不同,开朗爽快只是表现在外的样子,当独自一人时其忧郁性就会显露出来,而且其活动性大多是为了发散休息时积蓄的忧郁情绪或是为了忘却忧郁而选择的逃避之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抑郁性格者大多对来自周围的关心视而不见,这与情感增盛型性格明显不同。当然有时出于自我情绪控制的需要也会出现一些呆板的反应;有时由于身边某些琐碎小事,也会掩饰自身的感情。抑郁性格者虽表现为外在活动性,但也总是用否定的目光视自己,实际上隐瞒了内心的不快,在得到良好的教养的抑郁者中,常可以见到这种人。
  克瑞奇米尔循环性情中抑郁型与施奈德的抑郁型之间是何关系呢?如上所述,从分类角度来看,克瑞奇米尔否认二者具有等同关系。克瑞奇米尔所说的气质表现归纳如下文。
  (二)循环性情者的抑郁气质
  这种人的基特征是善于交往、富有人情味、亲切热情、心地善良,不爱生气。其次是与躁狂性格截然相反,表现为异常安静、不善言谈,沉稳有余,过分忧虑事态的严重性,而且优柔寡断。
  大家一般认为这种人总是太高兴,少言寡语,过分沉着,胆小怕事,思虑过度。对一点点小事就会伤心流泪,对悲痛过分敏感,与正常人相比其悲痛持续时间长,总是很难忘却。每每沉溺于困难和危机感中不能自拔,遇到责任重大之事时,不是着急去做而是充满悲伤焦虑,感觉前途暗淡,没有光明,心事重重。若被问起是否讨厌交际,是否讨厌人生时,他会回答不是这样,如果有人愿意与我交往,我会很高兴。尽管话是这样说,但是仍然喜欢独自一人。虽然情绪沉重好像难以交往,但接近后人们会发现其待人接物热情,对周围世界只是持旁观态度,而并非敌视。在酒吧安静的一角,有时也会与好友一边开玩笑,一边畅饮,喜欢在亲密无间的狭小范围中间,愉快而心无芥蒂地生活。在有很多人或是面对陌生人的场合时,就会失去平常的亲切、温和,变得郁郁寡欢。
  提起异常性格,人们往往会马上想到对社会没有积极价值或价值较低的人,实际上,在属于医学或从科学角度所说的异常性格者中,不少人具有很高的社会地拉、社会价值这些人最多见的性格是抑郁型性格。在施奈德、克瑞奇米尔所描述的心情沉重型者中,大多具有很深的文学艺术造诣,有的成为某个领域的著名学者,有的自我要求严格、责任心强、富有忍耐力,给人印象如同非常平静的哲人,社会评价很高,但他们心中有多么激烈的斗争,忍受着多么大的痛苦,第三者和所谓的生活幸福者是难以想象、无法体会的。
  从社会生活角度来看,抑郁性格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虽然与正常人没有明显差别,但由于性格上谨小慎微、优柔寡断、思虑过度,因而不适合做偏工作或大机构的主宰,仅仅适合于担任基层组织强大的名誉职务。有的抑郁性格还表现为思维单纯、速度迟缓、思考问题时间长、犹豫不决等特点,情绪沉重类型是指思维缓慢与情绪抑郁并存者。[]如何解除抑郁心理

  当今社会,人们学习、生活的压力逐渐加重,一些性格内向、内心脆弱的人常常因为某种心理社会因素,如夫妻争吵、工作困难、人际关系紧张等而诱发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基特征是情绪低落、兴趣索然,自感思维迟缓、反应慢,不愿与朋友、同事交往,严重时有悲观绝望、痛苦难熬、生不如死,甚至想通过自杀来了结自己无用的生命。
  引起抑郁的原因通常有三种:
  第一种,也是最常见的是心理和社会因素引起的;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日趋加快,人们的竞争意识越来越强,人际关系也变得日渐复杂、冷漠了。客观上的精神压力以及随之而来的榜上无名、失业、失恋、工作变动、家庭矛盾、离婚、失去亲人、经济损失等心理打击都会导致人的情绪低落。
  第二种是与遗传有直接关系,多数人莫名其妙的发病,有时与季节性有关,这种情况的治疗以吃药为主;
  第三种是药源性引起的,一些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能引起有些人出现抑郁发作,应立即停药。
  目前,大多心境抑郁是由心理和社会因素引起的。多数人的一生都会有一两次上述的经历,情绪低落是正常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我调适,这种情绪很快就消失了。但是如果这种低落情绪长时间挥之不去,并已妨碍了自身的心理功能(如注意力、记忆、思考、抉择等)或社会功能(如上学、上班、家务、社交等),就应引起重视。严重者在抑郁的状态下不能自拔,容易酿成自杀的悲剧。
  吃药治疗“心境抑郁”并不是最好的惟一的办法,“心境抑郁”主要是由心情决定的,“心病还得心药医”、“解铃还需系铃人”。[]抑郁症的病因,抑郁症的诊断

  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很多。主要是不良的社会性和心理性因素。人生活在社会中,其寿命、健康和疾病无不与之息息相关,人的烦恼、幸福、悲痛、舒畅、焦虑等,这一切维持或破坏人的正常生理功能的情绪都与社会紧密相连。生活条件包括社会、文化和客观环境的变化,婚姻、家庭、个人身体状况和人际关系的变化,经济条件的变化,个人学业成败等。生活中凡能造成强大的精神压力,严重的精神创伤或不愉快的情感体验等条件都可成为心理因素。
  ⒈遗传基因:忧郁症跟家族病史有密切的关系。研究显示,父母其中1人得忧郁症,子女得病几率为25%;若双亲都是忧郁症病人,子女患病率提高至50%~75%。
  ⒉环境诱因:令人感到有压力的生活事件及失落感也可能诱发忧郁症,如丧偶(尤其老年丧偶,几乎八、九成的人会得此病)、离婚、丢掉工作、财务危机、失去健康等,人际关系紧张,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这些都会促发抑郁症。有时抑郁症的发生与躯体疾病有关,一些严重的躯体疾病,如脑中风,心脏病发作,激素紊乱等常常引发抑郁症,并使原来的疾病加重。另外,抑郁症患者中有1/3的人有物质滥用的问题。
  ⒊药物因素:对一些人而言,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一些高血压药、治疗关节炎或帕金森症的药)会造成忧郁症状。
  ⒋疾病:罹患慢性疾病如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癌症与阿兹海默症的病人,得忧郁症的几率较高。甲状腺机能亢进,即使是轻微的情况,也会患上忧郁症。忧郁症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的前兆,如胰脏癌、脑瘤、帕金森症、阿兹海默症等。
  ⒌个性:自卑、自责、悲观等,都较易患上忧郁症。
  ⒍抽烟、酗酒与滥用药物:过去,研究人员认为忧郁症患者借助酒精、尼古丁与药物来舒缓忧郁症情绪。但新的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这些东西实际上会引发忧郁症及焦虑症。
  ⒎饮食:缺乏叶酸与维生素B12可能引起忧郁症状。
  抑郁的中医病因:
  中医认为抑郁症主要由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致病。可辨症为四种致病因素。
  ①情感所伤。中医认为情感所伤可使肝失条达,气郁不舒,郁而化火,火性上延,而忧动心神,神不得安则不寐。
  ②体虚久病。身体虚弱,肾阴耗伤,不能引水于心,水火不济,心肾不支而使神志不宁,因而不寐。
  ③劳倦思虑太过伤及心脾。伤于心则血暗耗,伤于脾则纳少,二者导致血亏虚,不能营养于心,心所失养,则心神不安,夜不能寐。
  ④饮食不节,过食少食。使肠胃受伤胃气不和,表现为卧不得安,夜不能寐。[]抑郁症的治疗

  一.首先建立信心
  对生活中偶尔遇到抑郁经验,不必过份忧虑,相信自己的身体自然会调节适应。人的身心弹性甚大,文中曾引述案例,连续200小时不睡者,仍能保持身心功能正常,一两夜失眠自不会造成任何困难。偶尔抑郁之后,如不担心抑郁的痛苦,到困倦时自然就会睡眠。失眠之后愈担心会再失眠的事,到夜晚就愈难入睡。
  二.安排规律生活
  避免抑郁的最有效方法,是使生活起居规律化,养成定时入寝与定时起床的习惯,从而建立自己的生理时钟。有时因必要而晚睡,早晨仍然按时起床;遇有周末假期,避免多睡懒觉;睡眠不能贮储,睡多了无用。
  三.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
  不用服药治疗抑郁最有效的方法,疗效快、无副作用和依赖性是这个疗法的特点,该疗法通过美国FDA认证、欧洲CE认证和中国药监局认证。
  四.睡前放松心情
  睡前半小时内避免过份劳心或劳力的工作。即使明天要参加考试,也绝不带着思考中的难题上床。临睡前听听轻音乐,有助于睡眠。
  五.设计安静卧房
  尽量使卧房隔离噪音,而且养成关灯睡觉的习惯。
  六.使睡床单纯化
  养成睡床只供睡眠用的习惯;不在床上看书,不在床上打电话,不在床上看电视。因为在床上进行其他活动时,常常破坏了自己定时睡眠的习惯。
  七.睡前饮食适度
  睡前如有需要,可适度进食;牛奶、面包、饼干之类食物,有助于睡眠。过饱对睡眠不利;而咖啡、可乐、茶等带有刺激性的饮料,尤不利于睡眠。
  八.饮酒不利睡眠
  不少人对酒产生误解,误认饮酒有助于睡眠。固然,酒后容易入睡,但因酒所诱导的睡眠不易持久。酒气一消,容易清醒,醒后就很难入睡。而且酗酒者容易导致更严重的窒息性失眠。
  九.保持适度运动
  每天保持半小时至一小时的运动,藉以灵活身体各部器官。惟剧烈运动,睡眠前应尽是避免,有人想藉睡前剧烈运动,使身体疲倦而后易睡,是错误的。[]中医治疗抑郁症

  中医治疗抑郁症主要是采用食疗,食疗方如下:
  1.百合糖水汤:百合100g,加清水500ml,用文火煮至熟烂后加糖适量,分两次服食。百合甘苦微寒,能清心安神,治疗心烦不安,失眠多梦。此汤可用于病后余热不净,体虚未复的虚烦失眠,对伴有结核病史失眠患者疗效尤佳。
  2.甘麦大枣汤:浮小麦60g,甘草20g,大枣15枚(去核)。先将浮小麦、大枣淘洗浸泡,入甘草同煎煮,待浮小麦、大枣熟后去甘草、小麦,分两次吃枣喝汤。此方为汉代名医张仲景名方,虽用药普通,但养心安神功效显著。
  3.丹参冰糖水:丹参30g,加水300ml,用文火(小火)煎20分钟,去渣,加冰糖适量再稍煮片刻,分两次服用。丹参苦微寒,活血安神,对长期失眠者有安神作用,对患有冠心病、慢性肝炎等病患者,尚有改善原疾病的作用。
  4.茶叶加酸枣仁:每天早晨8时以前,取绿茶15g用开水冲泡两次,饮服,8点以后不再饮茶;同时将酸枣仁炒熟后研成粉末,每晚临睡前取10g用开水冲服。连续服用3―5天,即可见效。
  茶叶能提神醒脑,其所含的生物活性物质咖啡因能兴奋高级神经中枢,使人精神振作,思想活跃,消除疲劳,所以对失眠者白天精神萎靡、昏昏欲睡的状况有调整作用。酸枣仁有养心安神、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对促进失眠者在夜间进入睡眠抑制过程有良好的效应。一张一弛,一兴一抑,效果显著。
  抑郁心态的自我调节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主要表现为悲观、绝望、烦躁,饮食习惯改变,失眠,兴趣减少或注意力分散,有自杀念头,对履行社会职责有抵触感,极度疲劳感,反应迟钝或敏感等。若长期存在上述症状,应尽快找专家就诊咨询,以便得到及时治疗。另外,自我调养对尽早康复也至关重要。
  做最感兴趣的事。如果事业上没有获得成功,想办法增进自己的技能,从最感兴趣的事入手;或者再寻找其他成功的机会。
  广交良友。经常和朋友保持交往的人,其精神状态远比孤僻独处的人好得多。
  另外,多吃些富含维生素B和氨基酸的食物
  1、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
  2、对你的目标精确定义。
  3、将你的行动计划划分成足够小的步骤,确保你的计划一定可以完成。
  4、用自己的行为定义是否成功。
  5、目标中不要有情感成分。[]参考书目: 

  []1、走出抑郁

  书名:走出抑郁
  刘雪梅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抑郁症

  书名:抑郁症
  龚绍麟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中医心理养生谈

  书名:中医心理养生谈
  吴中云著
  农村读物出版社,200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