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寿之乡”基因外另有“长寿秘诀”

 老梧桐 2010-06-21
早晚喝粥 晒背防病 冬天少洗澡多泡脚
“长寿之乡”基因外另有“长寿秘诀”
www.jfdaily.com 2009-09-22 13:58 稿件来源: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张骞 见习记者 朱蒙雪 报道 制图 邬思蓓

    上周本报报道的《复旦尝试解开“长寿密码”》一文引发了不少读者的关注。复旦大学遗传学和人类学专家金力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对705名95岁以上如皋长寿老人进行DNA检测发现,3种人体基因线粒体DNA与长寿显著相关。

    “不到如皋不知自己年龄小”,江苏如皋市是全国闻名的长寿之乡,百万人口中百岁老人超过100人。金力教授同时指出,已有研究显示,遗传因素对寿命的贡献只占25%,心理健康、生活方式、饮食、水质、空气等环境因素对寿命的影响更大。因此,若能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养生妙法,长寿决非遥不可及。本期健康周刊就为你解开如皋人除基因以外的“长寿秘诀”。

【环境】

“如皋经验”对都市人极具借鉴意义

    江苏如皋市是中国有名的长寿之乡,当地流传着一句民谚“不到如皋不知自己年龄小”。截至2007年底,人口百万的江苏如皋,有95岁以上的老人共705名,其中百岁老人有102名。

    令外人乍舌的是,这些高龄老人并非想象中那般老态龙钟,而是精神矍铄——他们有的能从10米深的井中打水、倒入屋内水缸;有的能下地拔草、干农活;有的能完整地唱一段京戏,唱词一字不错;甚至有一名105岁的阿婆还在为家中小辈张罗红白喜事,又记账又下厨,思路清晰、手脚麻利。

    据了解,闻名世界的长寿之乡,如秘鲁的维尔卡旺巴、日本的立花等,大多地处高寒地带或远离尘嚣、远离污染的“世外桃源”。我国的历次人口普查结果也表明,长寿者大都生活在海拔较高的山谷、人烟稀少的边疆,我国六大长寿之乡中的其他五个——广西的巴马、湖北的钟祥、四川的乐山、辽宁的兴隆、新疆的克拉玛依,莫不如是。然而,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临近工业发达地区的江苏如皋却是个例外,然而也正因为没占到多少“先天优势”,如皋人的饮食习惯、生活规律、养生心得等,才得以成为大多数都市人可以借鉴的“长寿模板”。

【饮食】

晨晚喝粥 食物讲究“出水鲜”

    据如皋长寿研究所2002年对该市120位长寿老人所做的抽样问卷调查,60%的老人既吃粗粮也吃细粮;大多数老人吃菜荤素搭配、以素为主,但只吃素的仅1人。其中,58%的老人荤菜摄入以鱼和蛋类为主。调查显示,如皋百岁寿星中有93%的人既吃大米、白面等细粮,又吃玉米、大麦、元麦等粗粮。主食之外,还搭配蔬菜、水果、干果等,既有正餐,又有小吃、零食,相当丰富和多元化。

    金力教授所率的课题组在调研中也发现,长寿老人摄入鸡蛋和牛奶较多,其中牛奶摄入量每人每月平均超过2.5公斤,同时肉类蛋白摄入很低;爱喝蜂蜜的人超过30%,常吃红枣的超过40%,平时蔬菜和水果也摄入较多。

    如皋人饮食有个十分明显的特点,即:早晚喝粥,中午吃饭。

    长寿研究所2002年的调查显示,74%的长寿老人一生早晚吃粥、中饭吃米饭。据了解,著名的长寿之乡广西巴马也有这样的习惯。早晨喝粥的好处是调节脾胃,胃经过一夜的蠕动,存食基本排空,此时处于空虚状态的胃正需要补充水分和吸收营养。中医有“年过半百而阴气自半”的说法,意思是老年人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肾精不足的问题,经常喝粥可以起到补益肾精、益寿延年的作用。在如皋,一般家庭中早晚主要是一锅热腾腾的大米粥或玉米糁儿粥,外加包子等主食。那些因为赶早班在点心店里吃了豆浆、油条的年轻人,晚上回到家里,也要在吃上一碗米饭后,再喝一碗玉米糁儿粥。

    金力教授的调研发现,长寿老人的血常规指数均偏低,体形偏瘦,肝功能都比较好。他们普遍没得过肿瘤、糖尿病、中风等方面的疾病。现代都市里,生活节奏加快,很多年轻人喜欢每周集中采购1次,把一周所需的蔬菜瓜果、肉类鸡蛋等都买齐塞到冰箱里。而据《如皋长寿方案》一书的作者勘察发现,如皋人吃东西特别讲究新鲜,当地人称为“出水鲜”。比如,肉要当天宰的,虾要当天捞的,鱼要现场剖的,青菜要早上拔的,瓜果要当时摘的,豆腐要当天做的。如皋人的冰箱里很少储存蔬菜,基本都是当天赶早市买来的。事实上,大量资料表明,新鲜的萝卜、青菜、豆芽和丝瓜等普通蔬菜的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感染作用,因为它们中含有一种干扰素诱生剂能抑制肿瘤,但放置两天后,这些蔬菜所含的抗病毒素和抗癌物质就会损失殆尽,所剩无几。

【保健】

晒背防病 冬天少洗澡多泡脚

    除了饮食外,如皋人还保持着不少特殊的生活习惯和保健方法,这些方法由如皋人多年来的养生经验和生活智慧积累而成,并经过了实践检验,代代相传下来,俨然已被当地人奉为“长寿秘笈”。

    例如,如皋人喜爱通过晒太阳来预防疾病,其中又以“晒背”最受欢迎。如皋人认为,正常的肺腑功能都靠阳气来支持,阳气充盈,身体就能抵御疾病的侵入。因此,如皋老人普遍爱晒太阳。与众不同的是,他们晒太阳的重点是“晒背”,让充足的阳气赶走盘踞在背部的阴气,身体一年四季都感到暖意融融。当地人常调侃,自己是通过太阳这一“免费补药”来改善阳虚体质、增强机体免疫力。

    此类“免费”的保健方法还有搓手、搓脸、搓脚等。如皋老人搓脸前通常先搓热双手,然后用搓热的双手去搓脸,把下颌、嘴巴、鼻子、眼睛、额头、双耳、两鬓、面颊全部搓到。如皋老人也注重搓脚,一般早晚进行,先将双手搓热,再搓热脚心。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把两个脚心相向置于床上,左手搓右脚心,右手搓左脚心;另一种是用中指或食指指端由脚心向脚趾方向按摩,每次100-200下,每隔几天加按一次,最后可至500-1000下。

    冬天少洗澡多泡脚,也是如皋人所倡导的“保健秘方”。他们认为冬天阳气蛰伏,而老年人本就气血两亏,如果老年人在冬天洗澡过度、频率过高,会造成皮肤松弛、津液大出、精神元气随之外泄,耗损了精血。因此,如皋人坚持老年人冬天少洗澡。基于同样的原因,老年人冬天也不提倡背部按摩,这是因为背部藏阳,按摩会扰动阳气,致使阳气外泄。作为替代方式,如皋人比较偏爱通过热水泡脚来调节全身。这是因为足部有反射区和众多穴位,用热水泡脚能刺激反射区和穴位,促进脚部及全身的血液循环,从而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如皋的澡堂里都辟有一个温度较高的热水池子,专供浴客泡脚用。池子上铺搭着格子状的木头骨架,客人坐在热气腾腾的木头骨架上,一边湿蒸,一边用毛巾蘸着热水烫洗脚丫脚板,把脚板洗烫得舒服后,再做个脚底按摩,又惬意又保健。

    通常而言,老人泡脚宜用深一些、底部面积较大的木质桶,能让双脚舒服地平放进去,而且要让水一直浸泡到小腿。水温控制在40摄氏度为宜。泡脚时间不宜过长,20至30分钟即可。气虚的老人可在热水中加些党参、黄芪、白术等补气药;血压高的老人可将菊花、枸杞、桑叶枝、丹参等与冰片少许煎药泡脚;冬天皮肤干燥、容易皲裂的老人,可在泡脚水中添加桂枝、银花、红花等中药。建议以上中药每样取15-20克,用砂锅煎煮,然后将煎好的药汁去渣倒入木桶,再加入热水,每天浸泡20-30分钟。

【习惯】

家庭和睦 长寿者偏爱几代同堂

    值得一提的是,金力教授和他的调研小组发现,90%的长寿老人保持乐观的心情,家庭关系非常和睦,绝大多数都是多代同堂。

    据 《如皋长寿方案》一书记载, 2004年,如皋市政府组织了一次为五世同堂家庭拍全家福的活动,就吸引了158个家庭参加。据了解,如皋历来有尊老、爱老、养老的传统。许多如皋人认为,传统的孝道文化深入人心,不能尽孝的人受到良心谴责,久而久之,不安和焦灼充斥心间,脏腑不调,则疾病接踵而来;而孝敬老人的子女因恪尽孝职,心气平和、脏腑和谐,有利于健康长寿。

    另有研究表明,对于习惯于群居的人类而言,长期独处会造成巨大的社会心理压力,甚至有可能引起人体内分泌系统紊乱和免疫功能下降。几代同堂、受到儿女孝敬的老人,生活起居、衣食住行被照料得井井有条,更重要的是,几代同堂的老人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免于孤独之苦,能保持愉悦的心情和内心满足感,有利于延年益寿。

相关链接

延年益寿食谱DIY

    ■玉米糁儿粥

    主料为玉米面、大麦糁和元麦糁。其中,元麦即大麦的变种,北方人称“裸大麦”、“米麦”或“糖麦”,西藏、青海等地称“青稞”,把元麦磨碎就是元麦糁。如皋人熬糁儿粥,喜欢用米打底,即用1/3的粳米加2/3的糁。方法是:把淘洗干净的米倒入锅中,加水煮开,约15分钟后,加入用水调和好的糁,或直接把糁均匀洒扬在锅中,边扬糁,边搅拌粥锅,待粥沸腾后,用小火熬稠即可。里面还可以加其他的辅食,如山芋等。

    ■南瓜疙瘩汤

    将南瓜剔籽,洗净后切块,用素油翻炒,加盐,再加水焖煮,熟后,把面粉调制的面疙瘩加入南瓜汤中,直到面疙瘩熟透。如果想营养更丰富一些,可以在调制面疙瘩的时候加鸡蛋,也可在南瓜疙瘩汤中加几颗白果仁,或放些油菜、菠菜、西红柿等,味道会变得更鲜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