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简析 - 咨询与治疗 - 大学生心理学 ——全心全意为大学生! -...

 心灵超市 2010-07-08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简析

【摘 要】 较之于西方心理健康教育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和医疗模式化的倾向,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强调阴阳协调、天人合一的辩证思维与和谐思想,并凭借着独具的依存形式、结构模式和表现方式,在几千年有效护佑着华夏子孙精神家园的同时,也为丰富人类心理健康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心理健康 简析
【作者简介】楼根良(1954—)男,浙江永康人,中学高级教师,永康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浙江金华321300)

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给我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党的十七大要求全党、全国人民把“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当成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完成,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每一个华夏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此同时,“心理健康”也被写进是十七大报告,列入国家议事日程。这样,就为每一个心理健康工作者提出了十分明确的任务:把心理健康教育及其研究放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背景之中,乘着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强劲东风把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与以理性主义、科学主义、个人主义为特质的日益趋向医疗化模式的西方心理健康教育相比较,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阴阳协调、天人合一的辩证思维与和谐发展思想指导下,凭着先哲们的超群智慧和对心理健康的深刻理解,用一种与中华民族性格特征相一致的“心理健康”理念构建了中华民族本土化的心理健康运作模式。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她不仅有效地护佑着中华儿女的心理健康,保证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而且对于丰富世界心理健康理论,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一、大智无痕,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上的心理健康教育以“神”实“形”虚的依存方式,护佑着世世代代华夏子孙的精神家园。
一提到“心理健康”,人们往往就会把它同“泊来品”联系在一起,认为它是西方文明的结晶。勿庸讳言,由于东西方文化发展的差异,崇尚个人主义、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西方传统文化使他们在上世纪末就把心理健康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加之西方心理健康的倡导者们都试图通过提高医学水平和医学专家们的心理健康活动来提高心理健康效果,整个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受医疗模式的影响倾向于注重技术的运用与提高,各方面的重视使心理健康很快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在这方面,西方国家走在我们的前面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这并不能因此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思想的历史事实。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史学家G•墨菲和J•柯瓦奇在他们的《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中所写的那样:系统心理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并且明确地指出:“几乎是在同一时期,中国的孔子与老子开始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由此可见,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理健康思想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我们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一番研究就可以发现,无论是占据当时主导思想的“修心养性”学说,还是保持心理平衡的“中庸之道”;无论是强调“身心合一、防治并举”的中医理论还是注重和谐人际关系的“仁爱”观点;无论是讲究“天人合一”的时令节庆,还是旨在加强人际沟通的风情民俗,无不闪烁着心理健康思想的光辉。大智无痕,我们的祖先就是运用“神”实“形”虚的形式,把心理健康思想悄无声息地渗透于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这不但体现了中华民族内敛平和、足智多谋的性格特征,而且也进一步说明了我们的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精妙绝伦。正如一个非常健康的人无需熟知病名与药名一样,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思想正以“神”实“形”虚的方式护佑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的心灵家园。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一直被推崇的“渗透”、“自悟”、“疏导”已经被我们的祖先得心应手地运用了几千年。就这一点来说,我们也可以自豪地告诉世界:中国是世界心理健康思想的最早发源地之一。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是得到无数事实证明的历史事实。
二、“天人合一”,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母体的心理健康思想以“神”聚“形”散的构建模式,打造了一套中国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
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用一句最简单的话加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以“阴阳五行”思想为哲理基础,以“天人合一”为认知理论,以“仁义道德”为行为准则,以“中庸之道”和“克已修身”为处理之道的、和谐多元的文化体系。在这套传统思想的引领下,中国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思想特别强调和谐、讲究“天人合一”,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融合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当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们知道:西方的心理健康思想受其个人主义、理性主义、科学主义的传统文化影响,更加突出了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医学模式”的特点,更多地强调“灵”与“肉”的分离,更加注重技术的发展与提升。理论研究与技术的完善成了西方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特征。而中国的心理健康思想则根植于强调“天人合一”,讲究和谐发展的传统文化之中,带有更加厚重的思想内涵与哲理意义。因而,中国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思想,以下特征是西方心理健康思想所远远不能及的。
(一)中国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思想根植于朴素的唯物辩证法之中。我们知道,“阴阳五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最为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哲理思想之一,它强调事物的对立统一,强调各种事物的相互关系与发展变化。在这种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下,人们看问题就能更加全面客观,避免更多因认知偏差而产生的心理问题。这种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心理健康思想正是中国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思想的优势所在。
(二)中国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养成有机地融为一体。我们的先哲们认为:养成高尚的人格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因而,“修身养性”既作为道德养成的必要途径,又作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方法被儒、道、佛诸家一致推崇。他们认为:人只要具备较高的思想品德修养,就能胸怀广阔,宠辱不惊,在任何情况下保持良好的心态;而良好的心态反过来也能促进一个人思想修养的提高。因而,道德养成与心理健康犹如鸟之两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个观点不仅对人们正确处理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大大地丰富了起来。
(三)中国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强调“内施与“顿悟”,为心理健康教育“助人自助”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非常重视个体自我内省的文化,它属于中国道德文化中所特有的心理修养范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学说的一大贡献。重视“内施,务实求真,把反思作为提高一个人思想修养的有效途径,这是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观点。他们认为:面对个体的心理问题,应当通过自我反思的方法在自己的身心中找出心理问题的根源,从而控制引发心理冲突的事件,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心理问题。而佛家则强调“顿悟”,坚持道德修炼,以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从而解决心理问题。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强调自我反思、自我体验、自我感悟,强调“助人自助”、自我超越,这种我国古代心理健康思想与现代心理健康理念的不谋而合,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理论没有象西方心理理论那样系统化与技术化,但通过“形”散“神”聚的构成模式所显示出来的古朴、厚重的原生态魅力给世世代代华夏子孙所带来的人格养成和心灵家园的护佑却是有目共睹的。
1、仁爱谦和,和谐人际关系的法宝。
“仁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谦和”是一种倍受传统思想推崇的处事之道,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人》),要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推心置腹,以心换心。用尊重、宽容、尊敬、谦让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仁爱”与“礼让”来营造和谐氛围。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由于人际关系而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烟消云散了。
2、“中庸之道”,保持心理平衡妙招。
心理平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用“中庸之道”来保持心理平衡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理论的一大贡献。何谓“中庸之道”?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中庸集注》)用现代语言来解释,“中庸”就是“适度”。看问题、处理事情都要全面客观,不偏不倚,科学适度。做到了这一点,心理健康就有了根本保证。一个人必须有自尊心,但一定要“适度”:过了是自负,不及则是自卑;一个人面对挫折,适度的痛苦是进步的动力,陷于痛苦不能自拔则是颓废的开始。激烈的竞争必然会给人们带来很多的心理问题,而在我们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时做到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就会让自己的心态始终保持积极平衡的状态,这是心理健康的具体表现。
3、“知足长乐”,定位快乐人生的诀窍。
“节制欲望、性命双修”是道家心性修养学说的重要内容。心理学研究表明:欲望是人生命活动的自然原动力,人的欲望如果不能得到合理满足,就会出现许多生理或者心理问题,因此,我们的先哲们在把人的欲望看成人的本性的同时,提出了“寡欲”(孟子)、“导欲”(荀子)、“无欲”(宋明理学)的观点,强调用理性控制欲望的无限扩大,做到“知足常乐”。当然,“节欲”不是“禁欲”,“知足”不是“无求”,而是把握好科学的“度”。人能知足,心境就会平静祥和,不会因为自己不如他人而折磨自己,不会他人成功而嫉妒他人,不会因为贪婪无止而把自己置于痛苦之中不能自拔。人们之所以会心理失衡,感到心理压力很大,做人太累就是因为不能真正做到“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知足长乐”不仅仅是人生境界的形象写照,更是获得心理健康的具体要求。做到了这一点,人们就可以避免许许多多的心理困惑与问题。
4、修身克己,实现“超越自我”的双翼。
“超越自我”既是心理健康的一种境界,也是获取心理健康的一种方法。而要使自己能实现对“自我”的“超越”,修身克己是最为有效的手段。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四书》,一开始就讲“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自胜”就要克己,克己才能不断超越自己原有的水平,达到更强的状态。而要使自己更强,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坚强的意志,还要有积极健康的心理,这一切都是通过修身克己得以实现的。所谓的“修身”,就是提高人们的德性,而“克己”则是控制自己的情感与欲望。实践证明:很多的心理问题都来自于意志的薄弱和自我控制能力的低下。“修身”与“克己”作为自我完善的双翼,在“自我超越”的过程中是相互促进的:“修身”能提高人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保证心理的平衡与健康;而积极平衡的心理状态同样会促进修身效果的提高。因此,“修身”与“克己”对于提高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处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5、自强不息,通往快乐人生的桥梁。
社会适应不良、挫折与失败是导致很多人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要让人获得健康的心理,首先就要让人具备自强不息的品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其意思是君子处世,就应当象天一样力求进步,永不停息,面对困难和挫折永不言弃、永不言败。也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炎黄子孙以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百折不挠地奋斗拼搏,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之林。由此可见,自强不息是通往成功人生的桥梁。面对困难与挫折,只要我们有自强不息的精神,用积极乐观的心态进行不懈的追求,我们的任何目标都是可以达到的。这一点,我们的祖先已经在几千年以前就明明白白地告诉了我们。
我们之所以认为“神”聚“形”散是中国本土化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构建模式,是因为较之于西方的心理健康理论,我们虽然在理论上还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但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却都是完全可以与他们媲美的。中国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被中国传统文化紧紧地穿在一起,构成了一套独特的、具有世界意义的心理健康思想理论,为人类的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身感心悟,依托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体验•感悟”为心理路径,把触角深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为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强调反思与自悟,让人们通过体验与感悟来提高自己的认知,进而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而这一特征,恰恰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内施与“顿悟”的特点不谋而合。在我们传统文化中所进行的许多活动,都能让人通过自身的参与、体验、感受,使人的认知产生飞跃,人际关系得到改善,情绪得到调整,情感得到升华,真正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这正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
1、中医:在健心的基础上健身,在心理疏导的基础上施治。
传统的中医理论,一直来都非常强调身心一体,防治并举。如《诸病候记•虚劳候》中就指出,“七伤者,……二曰大怒气逆伤肝,……五曰忧愁思虑伤心,……七曰大恐惧,不节伤志……。”许多身体上的病疾都来自心理上的问题和疾患。因而要使一个人真正健康起来,首先就要解决好心理问题。孔子曾经指出:“喜、怒、哀、惧、爱、恶、欲(欲望)”七者是“弗学而能”的“情欲”,对于诸如“忿怒、恐惧、好乐、忧患、亲爱、贱恶、敬畏、哀矜、敖惰”这些人所固有的情绪情感体验,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调节,就会“欲动情胜”,“陷于一偏、失去中正”,从而破坏一个人的心理平衡,影响身体健康。因此,要保证一个人的健康,就要调节好一个人的情绪,使自己的心理首先健康起来。只有在健心的基础上健身,才能标本兼治。在中医的施治过程中,十分讲究望闻问切,尽可能为病人提供宣泄的机会,并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首先让病人心情开朗起来,精神振作起来。这种身心一体,防治并举的思想,为丰富现代心理健康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节庆:在浓郁的亲情中调节自我,在放松的环境下独善其身。
传统节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亮点。它把中华文明的哲学思想、审美意识、道德伦理、心理健康融于一体,让人们在享受团圆、凝聚亲情、抒发情感、加深友谊的同时,自己的身心也得到充分的调整和放松,让大家在学习工作中所积压的心理困惑在得到合理的宣泄与排遣。这就是传统节庆的心理健康调节功能所在。
在传统节日中,清明、端午、中秋、春节是最为隆重的。清明节把祭祀与踏青融为一体,让人们在寻根问祖、表达感情的同时,将自己置身于青山绿水的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地放飞自己的心情;端午节所带来的不仅是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对人们思想的净化,而且让人们诸如在赛龙舟、挂香袋、吃粽子等活动中感悟生活的美好,把一切烦恼抛之脑后;中秋节,人们在享受亲情、品味快乐、追求浪漫之中加强了心的沟通和情的往来,团聚自然而然地成了心理健康的促进剂。春节的到来就是每一个人新希望的开始,在新的一年中,任何人都能迎来新机遇,开创新局面。在这样的传统节庆中,“除旧布新”的心态,就象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动着每一个人放下包袱、抛开烦恼,用崭新的姿态迈向崭新的生活。一个传统节庆就是生活的一个亮点,同时也是激情的一个燃点,每一个节庆在给生活增添喜庆的同时,也给每一个人的心灵家园进行一次洗礼与丰富,让自己的人格更加健全,让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而这一切都是在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中达成的,这就是依托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3、民俗:在团队中净化自我,在活动中感悟人生。
心理健康教育讲究让参与者在活动中通过检验感悟来达到心理上的自我调节,并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获得身心的愉悦。我国民俗大多是以活动为载体的,比如唱庙会、赛龙舟、迎花灯、对歌泼水、做家谱等等。每项活动都通过团队的形式加以实施,强烈的归属感和集体主义精神使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团队努力拼搏,并从中获得身心的解放与愉悦。一个人一旦置身于热火朝天的场面和融于一体的团队之中。就会从中看到集体的温暖和集体力量的强大,感到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你会更加全面客观地看问题:发现他人的优点,看到自己的不足,进而学会“尊重他人,正视自己”,学会“乐群贵和,灵活变通”,学会“淡泊名利,知足长乐”,自觉地适应社会。这样,我们就能真正克服认知偏差,正确处理好人际交往中的矛盾与困惑,让自己的心理完完全全地健康起来。
总之,中国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在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一棵奇葩,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瑰宝,她以她独有的形式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为中国当代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理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穿只要我们在不断继承和弘扬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科学地借鉴西方的成功经验,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就能跃上一个新台阶,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将会为人类的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忠华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 [J] 现代大学教育,2005.(5);
2、孟万金 再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根基 [J] 江苏高教 ,2003.(1);
3、陈辉利运用优秀文化传统思想中的心理健康因素调适青少年学生心理[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