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鲍鱼 2

 榆杨 2010-07-19

 
 
昨天女儿生日在饭店吃的饭。有一道豉汁蒸小鲍鱼深得偶LG和女儿的喜爱~
今天去菜场看到有小鲍鱼买,这个小的是5元一个,一共有16个都给我买回来了
1.先让小贩帮我去掉鲍鱼的内脏,回家将小鲍鱼的壳先用水冲一下,然后用刷子将鲍鱼壳刷净。取一把餐刀,将鲍鱼肉沿壳的底部撬出。
再把鲍鱼用盐洗去粘液备用。
2、蒜剁成蒜茸;香葱分别切葱花;豆豉也剁成茸

3、炒锅烧热,倒入色拉油,油温五成热时,将蒜茸、略微煸香,立即将豆豉倒入,继续煸,注意一定要小火。再放少许蚝油和蒸鱼酱油
4、将炒好的豆豉酱倒入碗中,加入适量鸡粉和一点点糖调味。
5、蒸锅上火,烧水做开,将鲍鱼壳分别盘放在盘中,然后依次将豉汁用勺子均匀的涂抹在鲍鱼上。
6、上蒸锅,大火蒸约5分钟(依鲍鱼的大小),关火,取出。撒上些葱花
7、炒锅烧热,倒入色拉油。油温8成热时,关火,将热油分别浇在每一个鲍鱼的葱花上即可上桌了。
注:鲍鱼下面可以垫上粉丝

[下图为附件:]

[下图为附件:]

[下图为附件:]

[下图为附件:]

[下图为附件:]

鲍鱼的几种做法

2008年05月18日发表评论数(5)浏览数:(560)发表评论

一、原壳鲍鱼

  主料:本地活鲍鱼10头(每头约60克)配料:菜心10棵调料:清汤、食盐、鸡精、料酒、葱油、湿淀粉制作步骤:

  1.将鲍鱼肉洗净,在肉面上刻十字花刀,放入锅内沸汤中煮至断生(约20秒钟)捞出。

  2.将鲍鱼壳洗净煮透,放入鲍鱼盘中,壳内放上鲍鱼肉(刻刀肉面向上)。

  3.净锅加入清汤,调好口味,加入菜心烧沸后撇去浮沫,用湿淀粉勾薄芡,淋上葱油,均匀浇在鲍鱼上即成。

  特点:鲍鱼肉质脆嫩鲜美,汤芡明亮爽口。

  营养成分:每100克鲍鱼约含蛋白质19克,并含有20多种氨基酸,具有防癌、明目、养血、养肝之功效。

  专家制作提示

  1.此菜品宜用本地活鲍鱼。2.鲍鱼壳内须洗刷干净煮透,壳肉完整。3.鲍鱼肉加工时刀工要均匀、精细。4.清汤应符合质量要求,火候掌握适中。专家制作感想:

  如果按照传统鲁菜加工此菜的要求,必须将加工好的鲍鱼肉,加入葱段、姜片、上汤放入盛器中上笼蒸;两小时以上,蒸至熟烂后,才能按其步骤操作,这样口感软嫩、味道更加鲜美。但由于烹制时间过长,顾客用餐时间所限,目前绝大多数酒店选用快速成熟制法。

  


  二、扒鲍鱼冬瓜球

  【所属菜系】鲁菜

  【特点】质地柔软润滑,口味鲜嫩香醇。

  【原料】水发鲍鱼肉300克。冬瓜50克、火腿20克、水发冬菇30克、冬笋20克、青豆10克。花生油50克、葱姜、蒜各15克、清汤20克、湿淀粉30克、味精5克、鸡油25克。

  【制作过程】将鲍鱼先用直刀法每0.2厘米宽剞一刀(深度为2/3)然后转换一个角度劈成大片。冬瓜去皮切成1.5厘米见方的块,修成圆球形。冬菇、冬笋、火腿均切象眼片。炒锅加水,旺火烧沸放入冬肠煮熟,捞出控净水分。炒锅内花生油、用中火烧至六成热(约1s0℃〕时,放入葱姜蒜出香味后、加入清汤(捞出葱、姜、蒜不用)、鲍鱼、冬菇、火腿、青豆、冬瓜球,烧沸后用湿淀粉勾芡,用微火扒透,放味精、淋上鸡油出锅即成。

 
     七号会所 外滩新地标

整体ART DECO风格的内饰设计,将怀旧的上海风情和醉人的欧式韵味自然融合,大气中不乏细腻,更兼有创新的现代设计,再配以豪华的硬件设备,构成沪上最顶级的多功能会所。

点击浏览下一页

感受鲍鱼最完美的口感和味道

会所请到知名大厨许雪星,拥有法国最高厨师殊荣法国蓝带勋章,他亲自挑选新鲜上佳食材,为口味挑剔崇尚健康饮食的会员打造独具特色且味美健康的中西料理。许先生被业内戏称为鲍鱼王子,精心为客人打造的多款鲍鱼菜式,让客人感受到鲍鱼最完美的口感和味道。


                                                             

新鲜鲍鱼


新鲜鲍鱼


新鲜鲍鱼

福建山东鲍鱼养殖南北转场促生产
食品商务网    2007-10-31 17:25:00
 
 
 
    10月30日,福建莆田边防官兵帮助渔民搬运鲍鱼。当日,福建、山东两地的3000万粒鲍鱼从威海转场到莆田过冬。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鲍鱼养殖业近年来走出了一条"南北转场,千里对调"的新路,每年5月份,渔民用活水船把鲍鱼转场到山东威海过夏,而威海海域的鲍鱼则在11月份转场到莆田海域过冬。两地的公安边防部门签订了跨省海上联动协作协议,开展"南北联动,千里护渔"警务合作,保障鲍鱼养殖业的顺利发展。

#鲍鱼南北大转场(2)(图)

2009-04-29 22:24:00 来源: 新华网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新华网,莆田(福建),2009年4月29日

  4月29日,福建省莆田市石城边防派出所官兵帮助鲍农搬运装船转运的鲍鱼网箱。

  近日,2000万粒鲍鱼通过活水船从福建莆田陆续北上,转场至山东荣城海域进行养殖。福建省莆田市与山东省荣城市合作开展鲍鱼南北转场、冬夏对调养殖,以缩短养殖周期、提高成活率,经济效益明显。养殖的鲍鱼每年5月北上荣成“度夏”,11月再返回莆田“过冬”。
 
                                           
 
                                           
 
北方鲍鱼 宁德“过冬”
2008年12月09日 15:46         来源:新华网

  12月8日,在福建宁德溪南东安海域,溪南边防官兵在为养殖大户发放冬季科学养鱼常识。

  11月以来,山东、大连等地的鲍鱼、海参等海产品纷纷转场到福建宁德过冬。近年来,由于气温差异,南北海上养殖业走出了一条“南北转场,千里对调”的新路子,每年5月份,福建渔民用活水船把鲍鱼、海参等海产品转场到山东等地过夏,而山东等海域的鲍鱼则在11月份转场到福建海域过冬,如此南北合作,在保障鲍鱼养殖业的顺利发展的同时,也为渔民增收增产开辟了一条新路子。(王力鹏 陈德涨)
 
 
“石城鲍”传奇

        林双华http://www./zt/wycf/zp2.htm

鲍鱼养殖排

  石城,绝对称得上传奇式的渔村。
  中国福建省地图上,“石城”的名字赫然入目。它的出现仅仅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石城是福建省莆田东部沿海最靠东的一个村子;而近年来她的扬名,则跟鲍鱼休戚相关。
  本文所要大书特书的“石城鲍”传奇故事,就是这个村的渔民们精彩演绎的。
  6000多人口,1000多户村民,其中400多户参股养鲍鱼,总投资超过1.5亿人民币。数量之可观,规模之庞大,近年被国内各大传媒炒得沸沸扬扬。石城,石城鲍鱼,就这样蒙上一层厚厚的“传奇”色彩……

1、“疯狂”的渔村

  2005年4月8日,《海峡都市报》刊发一篇题为《集资养鲍? 石城村的亿元博弈》的深度报道。很快,新浪、搜狐、南方报业集团旗下的《南方农村报》、中国水产网等数十家媒体纷纷在显要版位转载了这篇文章。报道的开篇,以简洁而带有思辩色彩的文字,记述了一群看似疯狂实则超前觉醒的新时期农民群体。这儿不妨引述若干片断——

  “石城村的这群人疯了!”周围村落的农民们都这么说。
  记者在去往石城村前,石城村的“疯狂”已传遍周边的城镇乡村。
  第一疯是规模。石城村自2003年开始,悄悄地加入莆田鲍鱼大军,闷声干活,人们刚刚开始注意时,他们已投入近1亿元的资本,而且完全来自于民间,许多村民甚至不惜使用民间借贷,以满足投资。
  第二疯是状态。周边的人们说,这个村里的人嘴里挂的都是鲍鱼,每天泡在鲍鱼的养殖场里,不时会冒出“竞争优势”、“规避风险”等时髦词汇。
  第三疯是排场。这群人到北方去采购鲍鱼苗时,不像过去的养殖户那样住小旅馆、吃大排档;他们带上顶级专家,住上好的酒店,包飞机运鱼苗,实在不像农民。
  第四疯是口号。对于鲍鱼养殖,石城村有一句吓人的口号:成功,就是前进10年;失败,就是倒退15年!对于这样的口号,周边的人们觉得这是一场豪赌;对于农民们来说,实在是太可怕了。……

                 南日采风的林双华

2、“连头”军人与一个渔村的巨变

  疯狂的背后,是经验、勇气、资金、智慧诸因素的积聚。事隔2年之后,我重温这篇深度报道,又一次激起对石城人的敬慕之情。
  在追寻石城人“疯狂之路”的间隙,我偶然中听到坊间一则关于“连头”的传说。第一个传这个故事的人说,某月某日,阳光灿烂,一个脸庞黝黑的莆田沿海汉子,在市区某酒店与一西装革履的机关干部用餐,声如洪钟,气宇轩昂,遂引起邻桌一阔爷的不满。阔爷忍了好久终于囔道:年轻人,这里是城里,不是你们的村子!黑脸汉子平静地看了阔爷一眼,站起来抱拳致歉后,旋即与机关干部道别,钻进一部停在酒店外的“宝马”扬长而去。阔爷目睹此情景,惊问机关干部:此君何许人也?干部说,此人是他界外底的朋友,曾在部队当过兵。虽说是普通一兵,但这小子在连队理发手艺技高一绝,被战友戏称“管着一连的头”,简称“连头”。在莆田方言里,能称为“连头”的,多为很棒、很牛、很了不起的人。有意思的是,这位城里的阔爷有一次看电视新闻,竟发现这位黑脸兄弟居然登上了一个全省表彰会议的领奖台,黑脸汉子的资产,略作推算至少是他的好几倍;记者采访时,此人亦声如洪钟,气宇轩昂。阔爷楞楞地盯着电视,一下子无地自容……
  这个故事据说在莆田沿海一带的老百姓中间津津乐道。“连头”是谁?牛在哪儿?人们越传越奇,甚至还传闻此人与多位省部级政要和将军级人物结为莫逆之交。不管如何,石城人更愿意相信,这位称为“连头”吨量级的阿兵哥,就是他们村的致富领头人,就是以林仙钰为首的村干部群体的光辉写照。
  平心而论,在我眼里,林仙钰确实算得上“连头”的人。这么说,不仅仅是因为他与我之间的某种缘份。
  我与林仙钰,都是来自埭头镇的农家子弟,所不同的是,他是石城村,而我是汀岐村。1991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埭头一中执教时,就开始听到许多关于他的故事。这位年轻时当过兵的村干部胆大包天,敢闯敢干,早在80年代,他就带领村民办起了莆田沿海首家股份制企业——石城冷冻厂,所产的丁香鱼等鱼类罐头让老外直流口水,赚回了大把大把的美金。之后,对虾育苗室、红毛藻加工厂等多家股份制、台资企业纷纷落地。地处“界外底”的石城渔民第一次看到了直冲云天的巨大烟囱、一排排砌着长长围墙的厂房,还有一个个穿蓝色或白色工作服上班的漂亮女工……
  1994年,林仙钰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后,更是大刀阔斧抓改革,搞经济,利用侨村优势做活“侨”文章。这样,当埭头、平海、南日等莆田沿海乡镇的农民纷纷靠山吃山(开采石头)、靠海吃海(渔业捕捞、传统水产养殖)时,石城村的农民一批批飘洋过海,登上了石城籍侨胞开办的油轮公司,成为令人羡慕的水手,月工资平均3000元人民币(我当时任中学教师时,月薪才124.5元)。再后来,石城人搞旧村改造,自己请专家规划新村建设,砸碉堡(露天厕所)、修水泥路,建起了气派的洋式楼房;还破旧立新,打响一场前无古人的“坟墓革命”,村干部们带头挖掉自家坟墓,兴建莆田农村第一个公墓……
  这就是石城人,就是以林仙钰为核心的石城村党支部领导下的石城经济模式。以致于上世纪90年代末,我在莆田县委宣传部从事新闻工作之后,好几次跟着县里的领导,走进石城村那座气派堂皇的五层楼村部办公楼,与这位省级小康名星村的村党支部书记零距离接触,领略渔村一路发展走过的辉煌足迹。
  为了准确表述当时石城的发展实力,我翻箱倒柜从楼下柴火间找到本人发表于1999年12月7日《福建日报》上的一篇通讯。这篇题为《致富领头雁 ——记莆田县石城村党支部》的通讯稿,不难看出当时石城的发展概况:

  ……曾经是沿海贫困村的埭头镇石城村,如今已是莆田市有名的小康村,人均收入达4200元。该村多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学美岭先进村”,还被省政府评为“家园杯”新村建设优胜村庄、省级“园林式村”。村民们称村党支部成员是他们的“致富领头雁”。
  村党支部根据人多地少的村情,发挥侨乡优势,挖掘劳务出口潜力,几年来先后输出劳务人员800多人次,创汇1.6亿元,为全村经济发展积累了重要资本。村里鼓励村民集资办厂,办起了冷冻加工厂、对虾育苗室等8家股份制企业。村里还引进多家外资企业,开发红毛藻等绿色出口产品,年创汇300多万元。
  村集体经济的壮大,为发展公益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村两委决定首先打一场旧村改造之战……目前,村里已建起南码等3个新村片区,800多户村民住上了新房。
  村里集资90多万元,设立莆田首家村级教学基金会,还从上海外语学院请来两位英语教师,办起全省首家农民英语培训班,全村已有700多人次接受培训。
  现在,全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60%,一半以上农户装上电话。村民们眼界开阔了,文明风尚蔚然形成……

  这就是1999年的石城村。8年之后,我作为莆田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联组织的“新农村、新农民”文艺采风团的成员,第N次重访石城,摆在面前的一份《石城村建设海峡西岸精品型渔港新村概况》这样写道:2006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2万元[2006年,莆田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922元,——作者注],村财收入180多万元,2006年被福建省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一位村干部当着全体文艺家的面自豪地说,别的地方是给数字拔高,渗水份,但我们是压数字,以实际计算,目前石城农民人均纯收入至少在一万五!

  海边渔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地位与日俱增。记者从接触到的村民们嘴里,听到这样的高频词:战斗力!(他们已不再习惯说“连头”之类比较粗俗的方言。改革开放20多年了,这些走南闯北的渔民见识广了,语言也随之进化。)有意思的是,现在这儿的村干部几乎都是清一色的“阿兵哥”。石城村党总支书记林仙钰,村党支书林炳东,村主任林金地,村党支部组委林金棋,等等,都是从军营走出的退伍军人。我强烈感觉到,石城村干部的组织能力之强,整体素质之高,特别是近期这个村抓“鲍鱼经济”引发的轰轰烈烈的社会变革,与这些久经部队锻炼的军人“执政”有关。

鲍鱼育苗

3、斗胆吃“螃蟹”

  “仙钰的伟大之处,就是有过人的超前意识和危机意识!”2007年5月22日下午3点,我坐在石城村部窗明几净的三层会客厅采访村党支部书记林炳东,这位衣着朴素、双目炯炯有神的村支书,早年与林仙钰携手创办股份制企业的老搭档提到他的老朋友、老上司时,不时发出由衷的赞叹。他说,自己是军人,是共产党员,加上“海头人”的直爽性格,他从来都讨厌阿谀奉承。
  林炳东与林仙钰同龄,都是1956年出生。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他开始与仙钰一起创办冷冻厂,这期间他对村级管理和渔村经济发展时常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少意见还受到仙钰采纳。他说,可能正是自己“多嘴”的毛病,让仙钰刮目相看。后来,他被硬拉进了村干部队伍,作为村党支部的接班人受到重点培养。进入21世纪,石城村党组织升格为石城村党总支委员会,下辖石城村、水产公司和航运公司三个党支部,林仙钰任党总支书记。
  掐指一算,仙钰当村干部至今已有整整30年的“干龄”。1994年,他走马上任村党支部支书。林炳东激动地告诉我,也就是从1994年开始,这位阅历丰富、胆识过人的支部书记走上了试养鲍鱼的漫漫求索之路。
  炳东说,早在1994年,仙钰就经常在私下里对他说,单一结构的海洋经济很脆弱,现在捕捞也好,海员也好,传统水产养殖也好,没错,都能赚钱,甚至可以发财。但我们也得有忧患意识啊,假如有一天华侨不办油轮公司了,有一天传统水产养殖不能赚钱了,想想看,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正是带着“路该怎么走”的假想问题,林仙钰和他的亲密战友悄悄开始了养殖鲍鱼的探索之旅。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莆田有两个地方养鲍鱼比较出名。一个是南日岛,一个是忠门乐屿。
  在我印象中,相对乐屿而言,南日鲍鱼的知名度似乎更大。
  据报道,拥有18个列岛的南日镇,1997年10月,首批5万粒皱纹盘鲍从大连通过空运、陆运、水运来到南日海域安家落户。如今,南日全镇17个村都养殖鲍鱼,鲍鱼养殖数量已达到1万多箱8000万粒,养殖面积超过80万平方米,养殖范围由过去单一的荒岛鸟屿养殖基地扩大到浮屿、东头屿、西罗盘、沃仔里、线屿荒岛等六大养殖基地。养殖模式也由单一的网箱养殖发展到网箱养殖、陆上工厂化养殖等多样化模式。现在南日全镇鲍鱼产量达360吨,年产值达3.7亿元。眼下,“南日鲍”已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2007年5月下旬,我与市文联副主席郑国贤等同志一道,踏上久违的南日岛采风时,目睹岛上陆域及小岛那星罗棋布、纵横交错的鲍鱼养殖排,不得不惊叹这个福建第二大海岛的“鲍鱼热”,对南日镇党委书记戴超雄——我高中同班同学领导下的南日五万人民携手写就的创业史,刮目相看,心生赞叹……
  让我们再把时间倒流5个春秋吧。有那么一段时间,有一个壮汉,久久地盯着石城码头那上船下船、出岛入岛的人流,像在寻找着什么,思索着什么……
  这个人就是林仙钰。他在思考一道有关鲍鱼的命题。
  南日鲍鱼固然出名,但不满现状、敢试敢闯的林仙钰久久站在码头这边自家房子高高的楼顶,遥望一水之隔的南日岛,一丝不为人察觉的微笑爬上了黑里透红的脸庞……
  很快,一个绰号“黑华”的年轻人走进林仙钰的视野。
  今年四十出头的黑华,原名林洪华。在仙钰眼里,搞过捕捞、养殖的黑华水产经验丰富,有头脑,敢冒险,是发展特色养殖的可塑之才,更是他下一步发展鲍鱼经济的重点培养对象。
  于是,林仙钰主动找黑华谈天,聊名优特养殖品种,聊水产市场信息,鼓励他勇于尝试新的鱼类养殖。除此之外,林仙钰还几次无偿借款给他,希望把这位开拓而务实的年轻人培养成靠得住的鲍鱼土专家。后来,黑华从乐屿、南日、石城等处换了几次养殖场后,把鲍鱼试验场搬到后海“303”垦区。有意思的是,阿强[林庆强]、国华、阿高[林雍高]等石城籍知名侨胞回乡探亲时,林仙钰逐一带着他们前往参观。好几次,林仙钰居然带着侨胞坐飞机、赶火车,赴山东半岛、宁德等地考察鲍鱼。许多人不理解,认为林仙钰要么是公款旅游,要么是在华侨面前耍威风,搞形象。林炳东没误解,他对这位老战友再清楚不过了:仙钰正在对海外侨胞灌输深层次的“鲍鱼意识”!多年以后,当石城鲍鱼养殖一度陷入资金瓶颈之际,正是来自海外侨胞的数百万元资金支持,为石城鲍鱼重新腾飞助了一臂之力……
  鲍鱼养殖是高投资、高风险、高技术、高利润的产业。在当时,石城人出国走油轮做劳务,赚了许多可观的外汇,资金基本上不成问题。而为了降低恶劣自然气候带来的潜在风险,林仙钰内心深处,多么希望能找到一个理想的养鲍场地。
  石城靠海,这里夏季台风频繁,冬季又猛吹季风,这给对气温有着较高要求的鲍鱼来说不啻于危机重重。
  缓解石城鲍鱼生存困惑的转机,不期然来到了。
  2001年3月,为预防台风危害,石城籍林氏侨胞投资2600万元,独资建设围海工程。2003年8月,笠屿1280米长的“防波堤”建成,堤内港区1328亩,据说可以保证12级台风下的鲍鱼安全。
  近年媒体的报道认为,石城养鲍是缘于2003年11月,“村里的‘名人’拿出80万,买来鲍鱼苗500万粒、海参6万条进行试验性养殖,成功后公开成功经验,让村民们共享”。我深入采访了部分村干部,得到的实际答案是,他们是2002年春就开始了这场“亿元大博奕”的“热身运动”。
  2002年农历正月,元宵的鞭炮声尚未消失殆尽,林仙钰就紧急召集村干部和部分村民代表,商议试养鲍鱼的事。商议的结果,形成两派不同的意见。支持的人说,防波堤建成在即,天时、地利、人和俱备,值得一搏;反对派认为,鲍鱼风险很大,人家南日、乐屿等地养鲍也不太乐观,再者,我们又不是没处赚钱,何况技术和经验严重不足……
  “我们这伙人平时不爱赌博,干,就当是赌一回吧!”林仙钰主意已定,决心豁出去,带领石城人参与人生的又一场豪赌。那么,要以什么形式来搞试验?集体还是个体,规模多大,用哪里的苗种,是采用海堤沉箱、岛屿散养,或者网箱养殖?等等,都进行了详细讨论。最后,确定了“私人出资试验、成功后再号召群众自愿参与”的原则。
  很快,在村干部等“名人”支持下,首期筹资10万元,以黑华挂帅,正式拉开鲍鱼试养的序幕。
2002年夏,经过半年的努力,石城人第一次试验以失败告终。眼见着鲍鱼成批死亡,大家的脸一下子都绿了。一时间,人们谈鲍色变。鲍鱼成了石城人的难言之痛。
  是继续试验,还是紧急刹车?村部会议开了一场又一场,讨论更趋激烈,有人激动得擂桌子,有的甚至冲动地想挥拳揍人。林仙钰认真总结了专家们的看法,为大家分析了失败的原因。一是春季下苗不宜,鲍鱼苗一般是秋季投苗;二是苗种的选择不当;其三,我们本身在搞试验,不适合自然规律的措施在所难免……于是,又一个大胆方案出台了。在干部带头下,村里再次筹集了70多万元,一场更大规模的“鲍鱼决战”在防波堤内轰然打响。

  这一年的下半年,试验终于一举成功!从年初的10万元到年底累积投资80多万元,创造了200—300%的巨大利润。也就是说,扣除近百万投资的成本之外,首批股东净赚了100多万!祖祖辈辈依海生存的渔民们,第一次尝到妙不可言的发财快感。其中,有个故事在村子里传得很广,几近绘声绘色的地步。故事说,一个妇女,晚饭后一直坐在床上点钞票,一麻袋的钞票,一直点到半夜12点,刚睡下又爬起来点,激动啊,就这样一直点到天亮,这是她平生的第一次失眠……

林炳东侃侃而谈新农村

4、一“鲍”打响

  从斗胆啃下“第一头螃蟹”,到试验失败后的背水一战,再到首次发“鲍财”的幸福体验……石城人在悲欢交集中走过了难忘的2002年。
  冬末春初,一夜之间,一股空前高涨的养鲍热情,快速注入石城人的心田。林国辉激动地对我说,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第一次从满载成品鲍鱼的货船上,读懂“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含义。林国辉是已经退休下来的原石城村文书,这位写得一手好字的老干部为人热情朴实,七八年前我多次到他们村采访时,他总是认真配合我们搜集报道资料,成为我在渔村的又一位老朋友。
  2003年春节刚过,一场更大规模的“猎鲍”战役,在平静的石城半岛加紧酝酿着。
  由各家散户自行组成的养鲍股东,从1个,2个,很快发展到15个。这一年,鲍鱼总投资扩张到1000万元,相当于上一年的十几倍。
  2004年,全村鲍鱼投资迅速扩张到5000万元。
  2005年,突破1个亿。
  2006年,1.2亿。
  2007年上半年,总投资跃升1.5亿……
  被媒体称为“亿元博奕”的集资养鲍壮举,就这样在石城村迅速升温。鲍鱼从这个村的新兴产业,迅速跃居为最大的支柱产业。
  一帆风顺、顺风顺水……这是生活在海边的渔民彼此间最纯朴的祝福语。但这些久经人生大风大浪的渔民心里清楚,心愿归心愿,世间的任何事,都难以一帆风顺。他们艰难探索的鲍鱼之路,同样充满着变数和沧桑。
  2003年,石城人投的鲍鱼苗,由于有了上一年的试验,加上所聘专家的悉心指导,鱼苗长势良好,过了一年多长到成品鲍上市时,净赚了1500万元。也就是说,投入产出比为1:2.3~2.5。在这种高利润的刺激下,渔民们投资鲍鱼的热情几近疯狂,倾其所有筹资养鲍,成为渔民投资理财的普遍共识。
  从80年代末开始,“走油轮”成为石城人发家致富的捷径。在当地侨胞创办的油轮公司当水手,平均一年工资收入三四万元。至于能力好,受老板赏识而当上甲板长的,工资就更高了,差不多年收入要多出一二万。20世纪末21世纪初,到海外劳务出口走油轮的石城人,每年在1000人左右,年创汇收入超过3000万元。就是这一大笔不菲的经济创收,为接下来的鲍鱼经济的发展壮大,积累了重要的资本。
  在这批走油轮的渔民中,林金来算是个了不起的代表。
  2003年开始,在海外度过10多年水手生涯的林金来,毅然离开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甲板,上岸回家,悄然加入养鲍一族。如今,他就在村里的鲍鱼养殖场工作,从每天上午8点到下午4点,晚上还要轮流值班,月工资才1000元,但他很乐意接受,把几年攒下来的20多万元全数投入鲍鱼养殖。他觉得,虽然目前工资少得可怜,年收入远远不如当水手的报酬,但一旦鲍鱼养殖成功,一年就可能赚回在海外三四年的工资!正是这种反差极大的投入产出比,使他对未来充满信心,对每天的辛苦觉得津津有味,苦中作乐。在石城村,类似“林金来”这样从水手改行的“鲍民”为数不少,林炳东笑着说,人家机关干部是热衷“下海”,我们这儿的水手却不一样,现在时兴“上岸”啦!上岸的水手有多少,他说,一百人应该是有的,或者更多。至于把赚回来的钱入股投到鲍鱼联合体中的,那就数以千计了。
  全民养殖皱纹盘鲍,进而获得“鲍鱼第一村”美誉的石城村,逐渐摸索出具有石城特色的养鲍模式,北上避暑和南下越冬,便是其中的一大创举。
  鲍鱼是一种特别“娇气”的水产品,对水温的要求非常高,12℃至25℃最适宜其生长。而每年“五一”节前后到10月之间,石城村海域的平均水温达到28℃以上,加上有台风、赤潮等自然灾害常常突然袭击,给石城鲍鱼的成长构成极大的威胁。如果继续在当地海域养殖,鲍鱼的死亡率会很高。而石城人在几经调研考察中发现,山东省荣成市俚岛湾夏天的水温基本保持在10℃到25℃之间,这里不仅是一个天然的避风港,而且水质好,还盛产海带和海藻,可以为鲍鱼提供充足的饲料。看准了这块“风水宝地”后,精明的林仙钰就在首次从俚岛湾进苗时,就与对方签订了次年石城鲍在山东避暑度夏的合同。此后,石城的养殖户们每年5月前后,都会将鲍鱼转场到俚岛海域进行养殖。到了8月份,正是北方大鲍的销售旺季。等到11月份气温降低后,石城的大鲍卖完了,便组织中鲍运回莆田继续养殖。同时,又开始一年一度的大规模进苗……
  福建渔民的智慧,给山东人上了生动的一课。就在秋风乍起的11月,石城鲍鱼忙着转场北下之际,俚岛镇的鲍鱼养殖户也纷纷组织当地的上千万只鲍鱼,随船南下莆田“过暖冬”。专家分析说,“南鲍北养”和“北鲍南养”,首先提高了鲍鱼的成活率,其次生长期缩短了一半,鲍鱼产出的经济效益最高能提高两倍以上! 
  转眼到了2005年,这个夏天,对石城人来说是个黑色的季节。
  这一年,祖祖辈辈生活在俚岛镇的居民们惊讶地发现,俚岛湾的气温明显上升,让人闷闷的,烦躁不安。正在这儿避暑的大批石城鲍突然得了一种怪病,一粒粒莫明其妙地死亡,经济损失高达一两千万元,超过2003年全村鲍鱼的总投资!这对一些底子较薄弱的养殖户来说,不啻于倾家荡产。一些养殖户动摇了,打起了退缩的主意,不愿再进鲍苗。关键时刻,驻扎在俚岛湾的村干部召集养殖户代表开会研究对策。大家认真分析了这场灾难的原因,特别是继续进苗的光明前景,使养殖户看到了希望,增强继续发展的信心。一连六场会议开下来,绝大多数养殖户恢复了信心,在村里的统一组织下,继续购进鲍苗,扩大养殖规模。为了解决资金困难,林仙钰一面向莆田的农村信用社申请大额贷款,一面向海外侨胞发出紧急求援的请求。在村干部的满腔热情和果敢勇气打动下,金融部门为石城养殖户伸出了橄榄枝,海外侨胞也及时为家乡父老予以数百万元的资金支持。
  事实证明了村干部的非凡智慧。一年以后,这些新进的鲍苗长势喜人,卖了令人兴奋的好价钱,为养殖户挽回了巨额损失。林炳东感慨地说,当时少数不愿进苗的养殖户,损失惨重,后悔莫及。2006年,形势朝着更为乐观的一面发展,石城人在鲍鱼身上继续增加了二千多万的投资,铁心做强这一朝阳产业。
  在这支轰轰烈烈的养鲍大军里,村干部积极带头参股,让村民们真正看到了致富的盼头。2003年,身为村党支部书记的林炳东,毅然把家里的75000元积蓄全数投入鲍鱼场,接下来一路追加,不惜向亲友借贷,加上利润的入股,目前他个人一共投了80多万元。与这位精神抖擞、目光犀利的中年农民交谈,你不得不承认,他的话干脆利落,掷地有声。他说,假如村干部自己穷得叮当响,自己不能带领群众奔小康,那算什么干部,老百姓如何敢信任你!
  发了鲍财的林炳东,前不久花25万元买了一辆广州本田小轿车。车是深夜开回渔村的,买回来的第二天清早,远在山东的朋友就打电话回来,饶有兴致地问他小车的性能和价格,而此刻,他老婆还不知道他买车的消息呢!

  渔村无秘密。石城的确常常有类似的喜剧故事和生动细节。一件事,往往前脚刚刚发生,海外侨胞的越洋电话立马打回来求证。也是那一天,就在林炳东老婆尚未知道丈夫买车一事时,远在千里之外的侨胞亲戚就打电话回来询问他,广州本田好开不好开?石城养鲍鱼的消息,海外华侨,以及村里在哈尔滨、乌鲁木齐等大城市经商、工作的外出乡亲,一个个几乎都是在最短时间里得到这份情报。于是乎,村里的鲍鱼股份里,也有了华侨的股份(这些侨胞更多的是因为好玩,投几股图个乐趣,赚不赚钱对他们来说关系不大),有了在外乡亲的股份……

肥硕的鲍鱼

5、鲍鱼合作社

  鲍鱼养殖由于其特有的高风险、高技术等特点,注定了这一产值超亿元的大产业管理方面的极端重要性。毫无疑问地说,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石城人的创新之举和伟大之处就在于:养鲍鱼是村民个人的行为,个人投资,盈亏自付,但管理上则是由村集体领导下的鲍鱼养殖专业合作社起着指导协调作用,购苗的品种、产地、价格,出售的时间、价位、规格,甚至各个联合体如何分配购销的份额比例,全部是集体讨论,统一行动。这跟国内其他鲍鱼产区那种单兵散打式的零散经营模式形成鲜明的不同。许多石城人跟记者提到这种颇具石城特色的合作社管理模式,一种得意之情悄悄浮上了眉梢。
  目前,由众多投资村民组成的36家联合体,构成了石城股份合作制鲍鱼产业的36个大股东,各家联合体下面,又根据个人出资多少,再分出许许多多小股东。据了解,一个联合体,少的筹资一百多万元,大的联合体投资超过五百万。每家联合体分别选出一位技术水平较高、且有较强组织能力的小组长,村里经常性组织小组长开会,不定期研究、讨论养殖技术、品种、价格等重要问题,会上气氛热烈,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最后敲定一个公认的最佳方案,作为每次统一行动的权威意见。在石城,村干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型干部,他们必须时刻关注国内鲍鱼的行情,比如,要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了解与鲍鱼有关的饲料、苗种、价格、供需、疫病等信息,然后再把情报拿到36个联合体的小组长例会上通报,进而由此展开讨论,及时拿出应对措施……
  莆田的“南日鲍”有10多年历史了,名气不小。但石城人不甘落后,他们在第一批鲍鱼成熟之前,已开始了“石城湾”品牌的注册之路,并在港口上竖起了巨大的广告牌,在许多地方猛做市场推广活动。不管是官方,还是对岸的南日人,都不得不佩服,石城人组织能力太厉害了,这绝非普通散户能做到的……
  这样的管理模式,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人民公社时期的生产队管理模式。所不同的是,生产队时代是集体投资、集体生产、集体承担风险;而石城最大不同的是,投资和风险是私人的,收益也是个人的,而集体纯粹是扮演了服务的角色。这与党和国家所提倡的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真可谓异曲同工。
  这儿不妨引用媒体的一段文字,你可以看到这种“联合作战”的概貌——

  2004年秋,一批石城村民采购团,带着专家,从厦门出发飞往青岛。这个采购团被山东、大连等地的养殖户称为“豪华采购团”。村民林玉雨是两个“联合体”的负责人,曾参与多次统一大采购,讲述了当时的故事:
  采购前,村里会开个36个“联合体”大会,确定了两个议题:鱼苗品质等级和价格上限。接着,这批人在青岛进行了详细的考察,以大宗采购和对方杀价,接着包下飞机运鱼苗。
村民们不认为这样是奢侈,因为采购下来,平摊在每只鱼苗上的费用只有1分钱,不到散户采购的十分之一,而且,鱼苗可靠度要高得多。
  水产养殖的高风险,村民们都知道。在大规模养殖前,村干部和村里的几个“名人”先开始试验性养殖。这有点儿像注射青霉素前的“皮试”:在专家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地将鱼苗养熟,记录下养殖过程和经验,然后形成“样板”。“样板”公布后,很多人参与养殖大军,互通有无的“联合体”大会由此形成。
  林金来说:“这种大会什么都谈,哪家鲍鱼死了几个、哪类饲料品质不好、如何应对外地销售价格战都会引起一番大讨论。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关于买船的会,大家分别说出自己的方案,然后评判哪个好,最后大家定了,一起买塑料船,集体去砍价。”
  这种大会往往还有专家的指导,每一家的经验、教训很快地与其他人共享……

  我问林炳东这些报道是否渗有夸张的成分。林炳东笑笑说,是真的,只是有的地方写得太低调,不够生动!
  我注意到,在与包括村支书林炳东、村主任林金地在内的村干部、村民闲聊中,林仙钰经常被称为渔村的“舵手”。他们说,林仙钰是石城的领军人物,十多年来一直起着不可替代的凝聚力作用。在此次赴石城、南日文艺采风的归途中,我就此问题询问了莆田市文联副主席郑国贤同志。这位在省内外报告文学领域享有较高声誉的知名作家告诉我,林仙钰已经成了石城人的灵魂,是石城人的精神领袖,要是没有林仙钰的参与,石城村的许多事情,尤其是养鲍鱼这一斥资上亿元的大事业,是不可想象的。郑国贤强调说,他与仙钰关系很好,但作为石城人,他这话是客观的,不带个人感情色彩。

6、第37个联合体的诞生

  鲍鱼富了一个村。这话在3.5平方公里的石城村,是大家公认的真理。
  因为劳务出口,石城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直线上升,远远超过莆田市乃至福建省平均线;因为要出国,石城村办起了全省首家农民英语培训班。“Hello!”? “How are you?” “Good? morning!”……憨态可掬的渔民互相见面,脱口而出有些别扭的英语,曾经让远道赶来参观或新闻采访的记者们大开眼界,类似《石城农民学英语》的报道,八九年前就纷纷见诸报端,当时记者所在的中共莆田县委报道组,就多次把这样的新闻推上《美国侨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福建日报》……有了这些报道的抛砖引玉,安静的渔村,于是很快引来一拨又一拨的扛摄像机、戴墨镜的电视记者,有央视的,有省电视台的,让渔村宽敞整洁的水泥路上,又增添了几多风景。
  石城群众的无穷智慧和创新精神,注定这是块充满活力,注定这儿总在出新闻。鲍鱼产业的兴起,就是一个有力的注脚。
  40岁出岁的林洪华,算是石城渔民靠鲍鱼发家致富的代表。老早就到处稿水产养殖的他,一直在惨淡经营中探索,经济状况不见得好转多少。后来,他在村里的多方培育和扶持下,走上了发“鲍财”的致富之路。如今,他已成为石城小有名气的“林百万”。行内人说,黑华靠鲍鱼发财了,现在少说有百万元了。
  年近五旬的林文元,以前是讨小海谋生的老渔民,在平平淡淡、无风无浪中走过人生的40多个春秋。2004年,机会来了,他在鲍鱼热中多方筹资加入“养鲍一族”,村干部介绍说,五六十万元吧,这个数他现在应该是有的。
  黑华和林文元,是数以千计的渔民命运变迁的缩影。
  村里的汇报资料显示:全村现有鲍鱼网箱养殖5500多只,蓄养量常年保持在3000万粒左右,年创利收入超过3000万元,解决劳力近500人,同时也带动一批与之密切相关的行业,如海藻类养殖、水产加工、运输、制塑、旅游及餐饮业的蓬勃发展;2006年底投产的谊来鲍鱼制品厂,系国内首家鲍鱼加工罐头出口外资企业,年产值可达1亿元以上……
  石城人养鲍鱼,山东大汉也沾了光。
  话说2003年,林仙钰带着石城村干部和部分养殖户代表坐着飞机空降到山东荣城海带公司的养殖基地。这一次,他们租下了对方闲置的基地办公场所。此后,石城人的鲍鱼就纷纷转场这个区域和俚岛湾一带,鲍兄鲍弟们开始了北上避暑的幸福时光。为什么要租海带公司的基地?林仙钰、林炳东没有说,记者也没有详问。但记者突然猜测,海带、紫菜是鲍鱼的上等饲料,据说这还是石城人最先发明(或者说发现)的。除了水温适宜的气候因素,场所宽阔的空间优势,看来石城人看中这块风水宝地,还有靠近饲料场的地利吧。
  这些从远道开着活水船,满载鲍鱼赶来避暑的南方人,眼看着队伍越来越壮大,腰包越来越鼓,出手越来越大方。山东人的心里渐渐地不平衡了。
  于是,受到触动的海带公司一班人,连夜开会,很快议出一个重大的决定:加盟石城人的养鲍大行动,不能仅仅满足于收租金了!
  山东大汉的豪爽性格,注定了他们办事的雷厉风行。不久,海带公司筹资了五百万元,集体拼股合作养鲍,与石城人鲍鱼大转场一样,每到冬天,他们也把自己的鲍鱼转到南方的石城港湾,到次年“五一”节前后,又转场回北方老家。这些以前专门搞海带养殖的山东人,兼养鲍鱼几乎不花费他们多少精力。因为南方来的渔民是纯朴的,同样生活在海边的石城人跟他们打交道久了,视他们情同兄弟,有多少经验和技术,基本上告诉了海带公司的同行。林炳东笑着说,荣城海带公司的鲍鱼场,实际上变成了石城村的第37个联合体!这个新生儿的诞生,在石城鲍鱼产业的发展史上,添写了传奇一笔。
  就在一浪高过一浪的鲍鱼热中,石城的经济组织中又在发生着变化。近两年,石城村在运作着一个新的产业,这就是他们称作“航运经济”的航运公司。他们发挥海员经济和鲍鱼经济带来的资金优势,依靠长年劳务输出培养出来的一大批海洋运输专业人才,成立石城船务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经投入6000万元,达到2万吨位的运力。按照计划,他们每年将增加运力1万吨以上,经营北到辽宁、南至广东、广西的国内海运业务。村干部分析说,正常情况下,鲍鱼总体利润可达100%,但毕竟利润与风险并存;航运经济虽然利润不如鲍鱼高,但风险大大降低。把鲍鱼赚来的钱投入航运事业,不能不说是石城人规避市场风险的又一创举。
  赚钱不是生活的唯一目标,提高生活质量,才是人生的要义。从海边扬帆出发,一路飘洋过海,一路北上南下跑市场,石城人的视野开阔了,自然有了诸多与众不同的胆识和魄力。2006年春,记者到埭头镇采访时,埭头镇党委书记黄国辉领着记者专程到石城参观,兴致勃勃介绍说,石城正在建设海峡西岸生态型渔港新村。记者注意到,偌大的石城山,已经规划为渔村的天然公园,真山、假山俱备,篮球场、休闲亭、健身场等等设施一应俱全。
  2007年的初夏,记者在村部看到,石城村的定位又悄然发生变化,现在他们不叫生态型渔港新村,而是改叫海峡西岸精品型渔港新村。从“生态”到“精品”,一词之差,又彰显渔村品位的可喜提升。记者在汇报材料中发现,2006年福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名单上,石城的名字榜上有名。据说,能评上省级示范荣誉的,全省为数不多。
  从海员经济的发端,到鲍鱼经济的勃起,再到眼下航运经济的兴起。石城人对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头脑,永远比别人快了半拍。
  在石城采风临结束时,记者听到一则“债权人变债务人”的插曲。村干部说,现在石城有钱人多数变成了“欠债人”。家里有20万元的人家,再借20万元投资养鲍鱼,或者入股买货轮的,大有人在。以前,石城人习惯上把钱借给外乡人,到现在却变了,轮到他们向外乡人借钱做生意。
记者隐隐觉得,历经商海风浪的冲刷和走南闯北的磨练,莆田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包括投资意识、风险意识、消费意识和理财意识,正在发生着深层次的变革。从石城人身份的微妙改变,不难看出这一点。
                             2007年6月3日21:35于龙桥

与作家郑国贤合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