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的国山——崑崙山

 心随景动 2010-07-19

中国的国山——崑崙山


发布时间:2008-03-06 文章来源:作者惠寄 文章作者:丘立才


  中国的国山为“昆仑山”,准确地应写作“崑崙山”,也有写作“崐崘山”。“昆”是高的意思,是兄长的意思,还有裔群的意思;昆还与“坤”字音义相通,即是大地的意思,在大地上还有高山在申,所以崑崙山又称之为神山。昆仑山是所有名山大川中最为神秘的地方,在古人的超凡想象里,它是大地上一个巨大的隆起体块,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岸的体魄。而“仑”则有屈曲盘结的状貌,“崙”是大山下仍有连绵不断的山脉好像列册那样,有序地排置在中国新疆、西藏、青海等的大地上,也象征着中华大地上各民族延绵瓜瓞地繁衍着。
 
  中国古书称昆仑山为昆仑丘,又名昆仑墟。有石之山为山,无石之山为丘。“丘”与“墟”字下“业”的篆书写法同,“墟”则是有“虎”威的丘土。昆仑山是高接太虚仙境的虎山。据古代文献记载,昆仑山在中国的西方。如《竹书纪年》谓:“周穆王西征昆仑丘。”《山海经》注:“海内崐崘之墟,在西北,帝之下都,方八百里,高万仞。面有九井,以玉为槛;旁有九门,开明兽守之。”又谓:“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水经注》记:“山在西北,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高万一千里,河水出其东北陬,屈从其东南流,入渤海。”《前汉·昆仑山注》:“山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隐,蔽为光明。”《渤海十洲记》:“崐崘山有三角:其一角正干北辰,名阆风巅;其一正西,名元圃台;其一正东,名崑崙宫,有五城十二楼。”
 
  昆仑山与喀喇昆仑山如同兄弟般地连接在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上。连在此地的还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兴都库什山脉、苏来曼山脉等。喀喇昆仑山,又叫喀啦昆仑山,突厥语意为“黑石群”,维吾尔语意为“紫黑色的昆仑山”,又称“尼蟒依山”,而中国古称为“葱岭”,又有称“阆圃”、“阆风”、“悬圃”、“元圃”、“玄圃”等。喀喇昆仑山位于新疆西南部和阿富汗、巴基斯坦与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东北部,向东南引延入西藏西北部,与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等相连,山势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400公里,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多雪峰和巨大冰川。喀喇昆仑山主峰乔戈里峰8611米,为世界第二高峰。喀喇昆仑山脉上高峰密集,包括乔戈里峰在内,紧密相连地排列着4座8000米以上的世界级著名的高峰:乔戈里峰东侧为布洛阿特峰,海拔8051米;依次还有加舒尔布鲁木山,海拔8080米;加舒尔布鲁木第二山,海拔8028米。世界上l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在喀喇昆仑山上就占了近三分之一,不愧称为世界屋脊。
 
  中国昆仑山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是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界山,向东延伸到青海省的中部。西起帕米尔高原,向东延伸至四川盆地西北部,东西长达2500公里,南北宽15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是我国大陆中部地形的骨架。由于昆仑山以巨大的高度和长度横贯在亚洲中部,因此又有“亚洲脊柱”之称。昆仑山脉西高东低,按地势分西、中、东三段。昆仑山西段:从喀拉喀什河上游的赛图拉开始,到叶尔羌河上游的麻扎通过的新藏公路,构成昆仑山脉西、中段的分水界。西段主要山口有乌孜别里山口、明铁盖山口、红其拉甫达坂及康西瓦等,为通往阿富汗、巴基斯坦及印度的交通要道。位于西昆仑山最高的山峰有公格尔山7719米、慕士塔格山7546米,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座,平均海拔为5500~6000米。昆仑山中段:位于新藏公路与车尔臣河九个大坂山,主脉向南略呈弧形,克里雅山口和喀拉米兰山口是该段联系新疆和西藏的通道。中昆仑山海拔高的山峰有木孜塔格7723米、慕士山7282米、琼木孜塔格6920米、乌孜塔格6250米,平均海拔5000~5500米。昆仑山东段:向东略呈扇形展开分为三支:北支祁漫塔格山,其南隔以阿牙克库木盆地,东延为唐松乌拉山、布尔汗布达山;中支阿尔格山,东延为博卡雷克塔格、唐格乌拉山与布青山,地形上与阿尼玛卿山相接;南支可可西里山,东延为巴颜喀拉山,构成青海南部高原上的主体山脉。而昆仑山口是青藏公路必经之道。
 
  昆山之玉乃天下之美玉也。昆山之玉就昆仑山的宝玉。玉为土之精华,昆山之玉为中国玉的代表。昆仑山的宝玉分为“昆仑玉”与“和田玉”,以和田玉为美,也最为代表。和田玉分布于昆仑山北麓,是由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接触交代而形成的玉矿,有白玉、黄玉、青玉、墨玉等一系列品种,尤以白玉为代表。和田玉的成因、品种,在世界软玉中居有独特地位,具有典型意义。世界软玉品种单一,且多为碧玉,而和田玉品种多,有世界罕见的白玉,玉质居世界软玉之冠。世界玉矿床为蛇蚊岩型,与超基性岩有关,而和田玉矿床为非蛇蚊岩型,其成因不是区域变质形成,而是典型的接触交代形成。和田玉与世界各地玉有不同的特点:矿物为透闪石,矿物粒度极细,具有毛毡状结构;质地细腻、温润;硬度较大;韧度极大;颜色纯正,有世之珍宝羊脂玉;声音优美。长期佩戴和田玉,对健康十分有益的微量元素可以逐步被人体吸收,保持体内各种元素的平衡,能起到祛病健身的作用。和田玉对去瘀血、伤疤还有特殊作用。古代屈原要“登昆仑兮食玉英”。秦始皇开始,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一直到清代,和田玉成为帝王玉,皇宫的玉器多用和田玉制成。特别是象征皇权的玉玺都是玉制作的,其中绝大多数是和田玉。昆仑山脉还发现奇特的“美酒玉”,这种玉呈现海蓝色,硬度为6.4左右,美酒玉放在酒中能促进乙醇的转变,约20分钟可以使酒的苦辣味变得绵甜,使酒更加醇香。还有昆仑山玉制的酒杯,“杯中斟酒,夏日无冰自凉,冬日无火自温”,有“酒入杯中有雪花飘飞”之说,可见昆仑山宝玉之神奇。2008年北京举办世界奥运会颁奖的金、银、铜牌,就是以昆仑山的白玉、青白玉、青玉制成,昆仑山不就是和奥林匹斯山一样都是圣山么?
 
  昆仑山为中国的“山祖”、“天柱”,又叫做“天龙”。其实,所谓“天龙”,就是“土龙”,也就是山脉的走向及趋势,俗称为“龙脉”。由“天龙”昆仑山接驳下来有三条“土龙”蜿蜒伸展在中国的大地上,明朝刘基把它分别称为北龙、中龙、南龙。并有诗赞曰:“北龙结龙最为佳,万顷山峰入望赊。鸭绿黄河前后抱,金台千古帝王家。”“中龙尊贵孰堪论?水绕山环四海均。我祖祖陵钟厥秀,须知昭代万年春。”“南龙一干亦多奇,当代皇帝始帝之。惟有金陵称胜概,高祖下作上天梯。”北龙,是指昆仑山接下的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阴山、燕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等。中龙,是指与昆仑山连接着的巴颜喀拉山、岷山、大巴山、巫山、秦岭、大别山等。南龙,是指与昆仑山交接而来的唐古拉山、宁静山、横断山、云贵高原的大娄山、南岭、武夷山等。所以,昆仑山被称之为“横空出世”的“万山之祖”。
 
  昆仑山还是中国“大江河之源”。昆仑山雪线在海拔5600米至5900米,雪线以上为终年不化的冰川,冰川面积达到3000平方公里以上,是中国的大冰川区之一,冰川融水成为中国几条主要大河的源头,包括长江、黄河、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和塔里木河。昆仑山这座冰川固体水库的水长年不断地通过塔里木河流入大地,通过黄河、长江、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流入到太平洋和印度洋。昆仑山北麓流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塔里木河上游有三条干流,西段的叶尔羌河,中段的和田河,东段的车尔臣河。西段叶尔羌河,主要靠公格尔山、慕士塔格山等雪峰上的冰雪融水而成。中段和田河上游有两支流喀拉喀什河、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上游雪线附近的降水量达300毫米左右,玉龙喀什河上游的冰雪覆盖面积就达3000平方公里。东段车尔臣河主要靠木孜塔格雪山的融冰流水而成。黄河之源有三曲:扎曲、古宗列曲、卡日曲。扎曲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干涸;古宗列曲,仅有一个泉眼,是一个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约60公里的椭园形盆地,内有100多个小水泊;卡日曲最长是以五个泉眼开始的,流域面积也最大,在旱季也不干涸,为黄河的正源。此“三曲“均在昆仑山下。长江之源:正源沱沱河、南源当曲、北源楚玛尔河。沱沱河的源头是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和姜根迪如冰川。“各拉丹东”为藏语“高高尖尖的山峰”之意,海拔6621米,山势巍峨,冰峰冰塔林立。“姜根迪如”为藏语“人越不过去”的意思,海拔6542米,大冰川的融水为长江的最初水源。各拉丹东雪峰和姜根迪如冰川均为巨大的冰雪山体,是流之不尽、淌之不竭的天然固体水库,乃“长江之母”。澜沧江之源:上源为扎曲、下源为昂曲。扎曲,藏语意“从山岩中流出的水”源出青海省杂多县境唐古拉山北麓莫云乡的吉富山,南流至西藏自治区昌都县附近,与昂曲汇合后称澜沧江。澜沧江经西藏、云南流出国境后称湄公河、湄南河,意为“众水之母”,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在越南南部入南海。怒江之源:黑水河,藏名叫“拉曲卡”。源头在唐古拉山南麓西藏安多县的美尔山。流经西藏、云南,出境流入缅甸后,称为萨尔温江。再流经缅甸东部至南部的马达班,进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
 
  昆仑山不但是中国的大江河之源,也是亚洲的“大江河之源”。亚洲大陆的中南半岛上的河流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等皆源于昆仑山。亚洲大陆的印度半岛上的河流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等皆源于昆仑山。与昆仑山、喀喇昆仑山相连的冈底斯山是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雅鲁藏布江、恒河与印度河的发源地。冈底斯山北坡流出的狮泉河(森格藏布),今印度河的正源;西坡流出的象泉河(朗钦藏布),亦为印度河河源;东坡流出的马泉河(达却藏布),即雅鲁藏布江(流入东印度后称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源头;而南坡流出的孔雀泉河(马甲藏布,后称孔雀河),则是恒河的上源。印度河发源于中国境内的冈底斯山西侧,上游称狮泉河和象泉河,入印度后先向西北流经克什米尔,再向西南纵贯今巴基斯坦,最后注入阿拉伯海。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冈戈里冰川,向东流经印度斯坦平原,最后在今孟加拉国境内与布拉马普特拉河汇合,并注入孟加拉湾。《扶南传》载:“恒水之源,乃极西北,出昆仑山中,有五大源。”冈底斯山源头海拔5590米的杰马央宗曲流入马泉河,再注入的雅鲁藏布江,“雅鲁藏布”藏语“高山流下的雪水”,是西藏的第一大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在喜马拉雅东端珞渝地区的巴昔卡附近流出国境,出境后称布拉马普特拉河,穿越喜马拉雅山脉,流经阿萨姆平原,与恒河会合后流入孟加拉湾。
 
  昆仑山是产生诸多中国神话的圣地。昆仑山是仙山,是最多神仙居住的地方,因而也是产生神话最多的地方。最早的神话是“共工触不周山”:“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一说“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共工氏驾着龙凌空,猛地撞向昆仑山(不周山)。一声震天巨响,昆仑山拦腰折断,山体轰然崩塌。天地发生巨变,山川移动,河流改形,大地向东南塌陷。天空向西北倾倒,日月星辰都变异了位置。共工的神话也许应验了亿万年前的喜马拉雅的造山运动。接着是“女娲补天”的神话:“女娲消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女娲熔炼五彩神石来补缀天穹,斩断巨龟之足来做撑天支柱,杀死黑龙以解救中原人民,积聚芦灰以堵塞平地涌出的大水。苍天补好了,四极立定了,淫水平息了,冀州安定了,毒虫猛兽杀死了,人民才得以生存。再就是“精卫填海”的神话:“炎帝之少女名曰精卫。精卫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西山,即西方的山——昆仑山。精卫鸟从昆仑山上口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用以比喻人类要意志坚决,不畏艰难,决心要从陆地文明向着海洋文明过渡。
 
  在昆仑山神话系统中,西王母的神话传说对后世有着较大的影响。西王母,又名金母、瑶池金母、王母娘娘、西姥、王母、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白玉龟台九凤太真西王母等。天乾地坤,天父昆母。因而她是中国神话系统中地位最高的具有明确政治意味的女神。昆仑河源头的黑海也就被认定是西王母的瑶池,《穆天子传》载西王母宴请周穆王于瑶池,相传瑶池的园里有蟠桃树,食之可长生不老。昆仑山纳赤台的昆仑泉,传说创造神凡摩赴西王母寿宴后归途中,饮兴未艾,信手把樽畅饮西王母馈赠的瑶池琼浆扔下,金樽掷地,琼浆四溢,溢出琼浆化为隆冬不冻的“圣水”,即昆仑泉。“嫦娥奔月”的神话也与西王母有关: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嫦娥遂托身于月,化为蟾蜍。嫦娥变成蟾蜍后,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人类登月,也要在高山上去登。“白蛇传”的神话也与昆仑山相关。“白娘子盗仙草”说的是,金山寺僧法海嫉恨许仙与白素贞美满姻缘,警告许仙,白素贞为蛇妖所变。端阳节日,许听从法海之言,劝白饮雄黄酒,白现原形,许仙惊吓而死。白蛇潜入昆仑山,盗取灵芝仙草,遭鹤鹿二仙阻止,白素贞被打败,恰在此时,南极仙翁出于同情而赠以灵芝,救活了许仙。峨嵋山上仙炼的白蛇精最后被镇在杭州湾畔的雷峰塔里,这一神话也是昭示出中华民族如何从昆仑山、峨嵋山的陆地文明走向杭州湾、王盘洋的海洋文明的艰难历程。姜子牙在昆仑山修炼五行大道四十载的故事,则是神与人共同融化演绎而成的“封神”传说。夏朝对中华文明最大的贡献就是把握天(夏历)的变化规律,商朝对中华文明最大的贡献就是把握地(盘庚迁殷)的变化规律的话,那末周朝对中华文明最大的贡献则是把握人的变化规律。人的变化规律要顺乎天地的变化规律,周文王演绎的《周易》就是从理论上把握其规律,而姜子牙则从实践中去运用此规律并获得了成功。姜子牙在昆仑山上苦修40年,72岁才下山,80岁后与文王、武王一起,共同建立起享有800年历史的周王朝,大大改变了自炎黄二帝以降所开创的中华大地的格局。
 
  昆仑山不但是中国神话的诞生地,而且也是中国宗教的诞生地。人类思维史告诉我们,宗教是神话的进步,由神话而来,发展成为哲学,再发展成为智慧。中国人的思维对象始终离不开昆仑山,大量的中国神话与昆仑山有关联,大量的宗教也和昆仑山关系密切。中国的道教就与昆仑山密不可分。道教的“三清天”:太清境、上清境、玉清境,而昆仑山海拔5933米的玉虚峰被道教奉为“三清道祖”。而道教发展下来的36洞天72福地,皆是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蟒蜒而来的地方。道教源于道家,道家源于老子。老子(约公元前571~前480年)是人不是神,他见到周朝日益衰微,前往西方昆仑山去寻求救世良方,用爻号演变而成的中国文字把握了天地人的变化规律,写下了著名的《道德经》,开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为道教命名,为道教之经典。孔子拜老子为师,称他为龙。《史记》载:“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究竟老子出西关后去往何处?《列仙传》记:“关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内学星宿,服精华,隐德行仁,时人莫知。老子西游,喜先见其气,知真人当过,候物色而迹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为著书。与老子俱之流沙之西,服巨胜实,莫知其所终。亦著书九篇,名《关令子》。”“俱之流沙之西”,不就是昆仑之丘么?唐道宣撰《广弘明集·笑道篇》载:“尹喜至罽宾檀特山中访老子,见老子坐莲花座中,诵经如故。”“罽宾檀特山”究竟在何处?这个地方古称“健驮逻国”和“乌苌国”,即今帕米尔高原上昆仑山与喀喇昆仑山一带的地方。昆仑山与喀喇昆仑山一带的地方也被奉为神仙所居之地,也是老子得道的仙山。
 
  昆仑山与喀喇昆仑山一带的地方,不但是中国道教诞生之圣地,也是世界佛教的诞生地。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前486年)与道教创始人老子几乎生活在同一时代,印度与中国同时出现两位思想巨人既非巧合,也非偶然。老子所处时代是中国春秋多国混战时期,释迦牟尼所处时代也是印度十六国混乱时期。释迦牟尼原是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在舎卫国的王舎城修炼成佛,称佛陀,最后湼盘在拘尸那罗。迦毗罗卫国、舎卫国和拘尸那罗都是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尔与印度的地方,据佛经记载,岗底斯山的主峰岗仁波齐峰腹内曾是佛祖释加牟尼讲经的地方。后来佛教越过喜马拉雅山,特别是从喀喇昆仑山口、因地拉科里山口、红旗拉甫达坂和明铁盖达坂等地,在中华大地广泛传扬着,相反在印度和尼泊尔却并未有弘扬,接着又继续东传到韩国、日本等地,成为亚洲人信仰的最主要的宗教之一。释迦牟尼的遗嘱,“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后,渗透到民间百姓中,至今仍然是中国人应牢牢记住的佛语。
 
  印度教也是产生在印度河的流域,西藏境内冈底斯山北南坡流出的狮泉河(森格藏布)、象泉河(朗钦藏布) ,新疆境内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流出的奇普恰普河,以及从新疆境内帕米尔高原流出的吉尔吉特河,都是印度河的源流。在印度河流域产生的印度教,由吠陀教、婆罗门教而成。吠陀教的经典是《梨俱吠陀》,“梨俱”是“光辉”的意思,“吠陀”是“智慧”的意思,只有在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会集的帕米尔高原上才能得到太阳光辉的智慧。婆罗门教依据帕米尔高原上雪山、高原、印度河平原、阿拉伯海的地理级别,将人分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舎、首陀罗四种等级。属刹帝利种姓的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从婆罗门教发展而来则主张众生平等,而从婆罗门教发展成的印度教则主张人有等级差异,众人众物都是神,男性是生殖之神,要相信业报轮度,要成为像甘地那样坚信非暴力的圣雄。西藏的冈仁波齐峰被印度教称为“凯拉斯”山,在印度教诸神中,法力最大的毁灭之神湿婆神就居住在此,印度教的始祖婆罗摩(大梵天)还把冈仁波齐峰作为驻锡地。印度河的发源地就在冈仁波齐峰的西北之处。印度教本来产生在印度河流域,但由于伊斯兰教的东移,印度河流域的人们都成为伊斯兰教的地域,即今天的巴基斯坦,而印度教也东移至恒河流域,成为在印度和尼泊尔的国教,也是亚洲信仰宗教最多人数之一。
 
  祆教也是产生在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会集的帕米尔高原上。祆教是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今天伊朗的国教。祆教认为阿胡拉·玛兹达(意为“智慧之主”)是最高主神,是全知全能的宇宙创造者,它具有光明、生命、创造等德行,也是天则、秩序和真理的化身。玛兹达创造了物质世界,也创造了火,即“无限的光明”,因此把“拜火”作为神圣职责,又被称为“拜火教”。火、光明都来自上天,与上天最接近的地方,当然在帕米尔高原上。祆教创立的时间与老子的道家学说、释迦牟尼的佛教、印度教诞生的时间差不多。其创始人是琐罗亚斯德(公元前628~前551),名字伊朗语意思是“驾驭骆驼的人”。他将帕米尔高原的天火,驾驭着骆驼,沿着兴都库什山脉,走过伊朗高原,迈过卢特荒漠,送到波斯湾。其经典《阿维斯陀》,又称“波斯古经”,是琐罗亚斯德本人生平及说教的记录。火是象征神的绝对和至善,是“正义之眼”,正义必然战胜邪恶,光明必然战胜黑暗,所以庙宇都有祭台点燃神火。祆教认为火、水、土皆为神圣,不得玷污,教徒死后要实行天葬,尸体放置在特定场所让兀鹰吃掉。祆教在波斯和中亚、西亚等地发展,但在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后,经典却被焚毁。以后阿拉伯人征服中东,祆教又受到伊斯兰教排斥,被迫向东迁徙,部分进入了印度,部分越过帕米尔高原进入了中国。
 
  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对中国气候的影响变化非常之大。世界屋脊是由亚欧大陆板块与印度板块相碰撞而隆起的造地运动所形成的。因此,当印度洋和南海的东南季候暖风往北吹之际,第一道屏障便是喜马拉雅山,山前雨量充沛,植物茂盛,有许多山地森林;山后因地势海拔提高,季候风被阻,雨量较少,植被就呈现高山草甸,一直延伸,至第二道屏障是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前;季候风再次受阻,直至喀喇昆仑山、阿里高原和唐古拉山这第三道屏障,季候风再一次受阻,就只是高山草原了;而第四道屏障昆仑山和可可西里山横亘在青藏高原上,季候风完完全全受阻,昆仑山之南是高山荒漠,昆仑山之北则是寸草不长的大戈壁、大沙漠了。昆仑山之南是黄河、长江、印度河、恒河、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等亚洲大江河的发源地,这些河水养育了亚洲大陆的绝大多数生民,孕育出了东方文明。
 
  昆仑山之北也给中华民族构造了两个大的聚宝盆: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盆地中面积33.76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是中国第一大沙漠,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为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维吾尔语意为“进去出不来”,又称“死亡之海”。传说很久以前,人们渴望能引来天山和昆仑山上的雪水浇灌干旱的塔里木盆地,一位慈善的神仙有两件宝贝,一件是金斧子,一件是金钥匙,神仙被百姓的真诚所感动,把金斧子交给了哈萨克族人,用来劈开天山,引来清清的山水;他想把金钥匙交给维吾尔族人,让他们打开塔里木盆地的宝库,不幸金钥匙被神仙小女儿玛格萨丢失了。神仙一怒之下,将女儿囚禁在塔里木盆地,从此盆地中央就成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盆地里可看到的宝物是胡杨树,其叶子可作饲料,木材耐水耐腐,是造桥的特质材,也可用于造纸和制作家具;胡杨林可以阻挡风沙,绿化环境,保护农田。被赞美为“沙漠的脊梁”、“英雄树”,有“长着不死一千年,死了不倒一千年,倒了不烂一千年”的说法,是树木中的珍品,象征中华文明的品格。塔克拉玛干沙漠下还有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天然气和石油等矿藏资源,是中国能源的宝库。柴达木盆地东西长800公里,南北宽350公里,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海拔约2600~3000米,是中国海拔最高的盆地。蒙古语“柴达木”即为“盐泽”之意,有察尔汗盐湖、茶卡盐湖、柯柯盐湖、昆特依盐湖等,盐层平均厚4~8米,最厚60米,蕴藏有丰富的盐类和其他化学元素,主要有盐、硼、钾、镁、锂、铷、溴、碘、锶、铯、石膏、芒硝、天然碱等,食盐达600多亿吨。盆地里铅、锌、铬、锰等金属以及煤炭、石油、石棉等资源也很丰富,人们将柴达木盆地誉为“财富盆地”,是中国力量的源泉。
 
  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上最宝贵的财富,应该是帕米尔高原上的石头城和公主堡。其在中国新疆喀什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内,处在昆仑丘和喀喇昆仑丘聚合之处,应是世界文化自然遗产之一,也是地球上北半球高山的奇迹地之一,完全可以与南半球安第斯山上秘鲁的“马丘必丘”古迹地相媲美。“塔什库尔干”突厥语意为“石头城”,有文字记载最早的时候此地为“蒲犁”,也曾成立“蒲犁国”。“蒲”与“捕”同音同义之处“甫”,前者是水草普遍地生长此地,后者是出手“捕捉”,怪不得唐朝时“蒲犁国”就成为“葱岭守捉所”,在葱岭(喀喇昆仑山)守护捕捉聪明智慧的地方。“犁”与“梨”、“丽”音义相通,“光辉亮丽”的意思。佛教和印度教皆从《梨俱吠陀》的经典而来,“梨俱”就是光辉亮丽的意思,“吠陀”就是知识智慧的意思。“吠陀”又是“佛陀”,与“盘陀”也有相近之意。要能取得聪明智慧,要能达到光辉亮丽的顶点,就得经历过那些石头突兀不平、曲折回旋的高山地方修炼,才有机会。所以“蒲犁国”后来又改称为羯盘陀国、渴盘陀国、喝盘陀国、渴饭檀国、汉盘陀国、喝啰盘陀国、大石国。用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上的宝石建起的城堡,遗址仍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县城的东北角上,塔什库尔干河旁边。石头城遗址的崩塌变化,除了历史风霜之外,当初建城的城基石头不少是昆仑玉石,后人发现其价值偷挖亦有可能,因为这一带也是昆仑玉石矿“祖母绿”的矿带。“蒲犁国”“大石国”的文化价值,有学者去考证,得出结论说,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祆教创始人琐罗亚斯德,曾在此地有会过面,掀起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宗教运动,共同探讨人类的智慧。然而史书上却是明明确确地记载着,意大利历史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经来过这个地方,中国唐代著名僧人玄奘前往天竺取经也曾路过这个地方。
 
  “公主堡”则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县城南边的明铁盖峡谷中,地处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咽喉位置,在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的交界处。“公主堡”在峡谷内一座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据说这是中国境内已知地势最高的古城堡。传说古代一位波斯国王,娶了一位汉族公主,迎亲队伍回到这里时因战乱遇阻,就近找到一处孤岭危峰住下来,周围严密布防,保证任何外人都不能上山。不料3个月后却传出公主已有身孕的消息,迎亲使团大为惶恐。究其原因,据公主贴身侍女说,每天中午都有一个俊伟男子从太阳中骑马下来和公主相会。迎亲使团肯定是无法复命了,干脆就在孤峰上筑城,公主如期产子,长大后自立成为羯盘陀的国王,羯盘陀国自称其族人是“汉日天种”,即汉代公主与太阳神结合的后裔,这就是今天的塔吉克族。塔吉克这个民族,尽管他们今天信仰的已是伊斯兰教,但却能与各个民族和睦地相处,永远生活在离太阳最近的帕米尔高原上“寂寞的平顶屋”下。
 
  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有着无数的神话,有着不少的宗教,更有着太多的智慧,非常值得让中华民族的万世子孙们景仰!昆仑山这座中国的国山,千秋功德,有谁知阅?今有昆仑丘子试予评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