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着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善水德物 2010-07-26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中卫市作为宁夏农业大市,在坚决贯彻中央及区党委、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发扬“三苦精神”,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并取得而来可喜成绩。这为不断破解中卫市农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难题,提升农业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推动中卫市经济发展方式的整体转变提供强力支撑。  

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以统筹资源环境为基本点。  
缓解农业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必须转变粗放的农业发展方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中卫市农业发展的自然资源禀赋不高,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发展面临的瓶颈凸显:耕地面积减少,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土地荒漠化严重等。面对农业发展的严峻形势,中卫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农业内涵式发展道路。一是坚守耕地红线,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稻蟹生态种养和瓜枣套种,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并使农业走上了良性发展道路。二是转变传统观念,变被动防沙为向沙漠要效益。中卫市三面环沙,中卫人在治沙方面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过去中卫人仅仅停留在治沙上,现在中卫人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在沙漠上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经果林、和造纸速成林。这种有益探索既改善和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可谓一石多鸟。三是整合湿地资源,提升人居环境和城市品味。中卫市整合湿地资源,先后建成水域面积2200亩的黄河湿地公园、1000亩的香山湖、500亩的应理湖,黄河湿地资源开发保护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成为全国13个申报“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项目之一。  
二、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以培育特色农业为切入点。  
近年来,中卫市因地制宜、挖掘潜力,更加注重农产品品牌培育,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一是大力发展香山硒砂瓜。中卫市利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在香山及周边干旱少雨地区大力发展硒沙瓜,种植面积达到101万亩。香山硒砂瓜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香山硒砂瓜以她独特的口感赢得国人的认可,成为中卫走向全国的一张“绿色名片”。二是大力发展中宁枸杞。枸杞产业是中卫市农业发展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中宁枸杞特有的质地闻名全国,2009年“中宁枸杞”获国家驰名商标。三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过去,中卫对设施农业的定位是发展“设施蔬菜”,由于周边省区采取相似的发展路径,大大的压缩了中卫蔬菜市场的空间,给中卫市的设施农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中卫的设施农业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已经获得了质的飞跃。现在,中卫设施农业另辟蹊径大力发展设施水果,如嫁接油桃、香瓜等。使原有的设施农业升级换代,大大提高了设施农业的效益,走出了原有设施农业发展的困境。四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中卫市把资源劣势转化为资源优势,建成沙漠生态日光温室1200座。由于沙漠特殊的气候条件,病虫害相对较少,所种蔬菜完全不用农药和化肥,生产出的都是绿色有机蔬菜。这种蔬菜市场需求量大、消费者欢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以创新农业科技为关键点。  
创新农业科技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点。中卫市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大力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强化农业基础研究和科技运用,积极抢占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近年来,中卫市利用科技大力发展节水高效农业。2010年,中卫市引进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在被当地人称作飞沙走石、寸草不生的干旱带、戈壁上,完成永大线4万亩枣瓜间作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不仅大大节约了用水,改善了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构筑了绿色生态屏障,而且枣产业的发展会成为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中卫市应用第四代枸杞便捷式采摘机器,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解决了劳动力季节性的短缺问题。在宁夏枸杞采摘的时候,夏粮刚刚成熟,夏粮和枸杞争抢劳动力的情况十分突出。目前,中宁枸杞种植面积达30万亩,每年需劳动力近60万人,由于夏粮与枸杞抢劳动力,造成劳动力紧张,导致部分枸杞因无法及时采摘而损失,也使采摘费用大幅上涨,去年的枸杞采摘费用占枸杞销售价格的一半以上。现在,中卫市积极推广应用宁夏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4ZGB-30型便携式枸杞采摘机”第四代枸杞便捷式采摘机器,大大的提高了采摘效率,解决了劳动力季节性短缺的问题,降低了枸杞成本,提高了枸杞的市场竞争力。  
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以提升农民素质为支撑点。  
农民是农业发展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直接实践者、创造者和推动者,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质量和速度。农民素质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支撑点。中卫市农民素质不高的问题,不仅制约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也阻碍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近年来,中卫市通过各种措施和途径,着力提升农民素质,为推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奠定群众基础。一是切实加强农民就业技能培训。整合扶贫、阳光工程、农民培训等项目资金,加快培养专业型、特色型劳务人才,启动新成长劳动力预备制培训,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二是大力培养现代农业经营者。中卫市制定了,培养新型农民的行动计划,加大了公共财政投入,聘请农林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定培养农民技术员。三是充实基层干部技术力量。中卫市整合现有的农业技术人力资源,下派到各村进村蹲点,对农业技术难题进行现场指导;积极配备农林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村官到各村任职,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指导。  
五、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以改革经营体制为活力点。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积极改革现有的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促进农业经营方式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提高组织化程度转变。一是中卫市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使农业生产向规模化、效益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二是大力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卫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倡导和鼓励农民成立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如蔬菜运输销售专业合作社、硒沙瓜运输销售合作社、水果运输销售合作社、面粉加工销售进合作社等。各类合作社的建立,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各类农产品的质量,增强了农民在市场中的议价权,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激活了农村潜在市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