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书法在用笔,用笔贵用锋”三种不同的笔锋

 dxdr大写的人 2010-07-28

“书法在用笔,用笔贵用锋”,关于三种不同的笔锋,你都写对了吗?

      清代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一书中曾说:“书法在用笔,用笔贵用锋”。用笔,就是对毛笔合理的使用,而毛笔的合理使用,古人已经经过千年的实践早已总结的很清楚,翻开字帖就可以看到。

        问题是,有很多初学的朋友总是在问“帖中某一个点画是中锋还是偏锋”这样的问题,有些时候觉得怎么还在问这样的问题,但仔细一想,这是一个很有深度的问题,学用笔,不就是研究如何玩转笔锋的过程嘛!

毛笔在纸上运行时大致有以上这三种状况、不同的书体,对运笔的要求也不相同:

篆书纯用中锋;

隶书、楷书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

行书、草书以中锋、侧锋为主,偏锋偶尔为之。

       由于笔毫是柔软的,因此有时落笔处于偏锋状态,要在运行过程中将笔毫逐渐理顺调节成中锋。线条形状、线质首先与用笔方式有关。中锋用笔时写出的笔画两个边缘受力相等,线条圆浑而饱满。

       相反,偏锋写出的线条,一个边缘受力,另一个边缘纯为副毫擦出,挺直的一边与瘫痪柔弱的另一边,两个边缘受力无法构成力量的均衡,笔画晃得扁平、单薄。当然,这两种方法写出来的笔画外观形状也是不同的。

一、中锋

       中锋运笔的关键在于会使用中锋,会调节笔锋,令其保持中锋运笔。

       中锋运笔是毛笔书写时的主要运行方式。毛笔在纸上运行时,笔腹处于运行的前方,笔锋紧随其后,笔锋始终重复在笔腹所形成的墨迹之上,为中锋运笔。中锋运笔时,笔锋到笔腹的方向,与毛笔的运行方向一致,且执笔应当尽量使笔杆垂直于书写面。

篆书《白氏草堂记》

中锋有两个好处:

       一是笔锋走在笔画的中间,墨水通过笔心流注到纸面,会自然地向线条的两边渗开,中间墨色略浓于两边,出现如锥画沙的立体感。

       二是笔锋走在笔画中间,能够在点画的起讫之处,上下左右,八面出锋,带出细挺圆劲的牵丝,钱条圆浑而有质感。

用中锋运笔写出来的笔画由于书写力度、速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质感。大致分为两类:

       (1) 笔画边线光洁平整,如刀切的一样,古称“古钗脚”;用来形容中锋转折的笔画,虽弯曲盘绕,而其笔致依然圆润饱满。

       书写速度略快,用力平均,显示出刚健挺拔、富有朝气的美。

         (2) 笔画边缘毛涩不平,如万年相藤,古称“屋漏痕”,如破屋壁间之雨水漏痕,象征笔画其形凝重自然。或称 “金石气”。

        书写速度略慢,比较用力,手指略有震颤,显示出遒劲涵蕴而又老成的美。

《石门颂》整拓

53

54

      初学者应该先练习前一种干净利索的线条,待熟练了再追求“屋漏痕”。实际上“屋漏痕”是功到自然而成的,决不是做作而成的,刻意用颤抖或扭动去达成是不行的。

       古人常用“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来形容笔画线条。所谓“力透纸背”,是指书写时笔力雄厚,墨能透过纸背。中锋运笔,因笔锋常在点画中间行迸,笔画的中央线着墨最力,凝聚成一道浓重的墨线痕迹如黍米,称为聚墨痕。

       老师检验学生毛笔字写得是否认真,往往将元书纸反过来看笔画中间的墨色是否吃透了,如果笔画的两头与中间一样黑,说明这个学生写字认真,不马虎。如果发现笔画的头尾是黑的,而中段部分不黑,说明这个学生写字草率,一带而过。

         赵孟頫行草:《望江南净土词》

      “入木三分”,典出自王羲之。他写的祭祀祝版(木板),因要重写新的祝词,叫木匠将字削掉,结果削去三分才不见墨迹。说明王羲之笔力浑厚,墨能进入到木板三分那么深。“力透纸背”和“入木三分”,都是讲中锋运笔的力量和墨色实而不虚浮。 笔锋在笔画的中心线上运行,被称为中锋运笔。

          中锋运笔这是历代书家所提倡的一种主要运笔方法。

       其实质是笔锋的指向同笔画运笔方向正好相反,即180°平角,当笔锋在笔画中心线上运行时,副毫也分随笔锋两侧作同步运行。但由于笔锋含墨量大,运行时渗墨畅快,所以书写出来的笔画,其中心部分的墨色浓,愈至两边墨色则渐淡。这样就显出浑圆有力的三维空间的视觉效果。古人常说的“锥画沙”、“屋漏痕”的笔法,便是中锋运笔的视觉效果。

二、侧锋

晋王羲之谈侧锋,他说:“若欲学草书,又有别法。须缓前急后,字体形势,状如龙蛇,相钩连不断,仍须棱侧起伏,用笔不得使齐平、大小一等。”其中“棱侧起伏”即是侧锋的效果。

《频有哀祸帖》摹本

侧锋运笔是介于中锋运笔,和偏锋运笔之间的一种运笔方法。也就是说从上往下投视,笔毫方向(中心线),与运行方向(笔画中心线)呈45度左右的夹角时,这种运笔方式叫侧锋运笔。

三指握笔的方法,使笔与纸呈四十五度斜角,这样就使笔锋的侧面与纸张接触,自然所画线条在于左向笔画无力,也就是侧锋运笔,所以左撇的字像鼠尾。

侧锋运笔所书写的笔画线条的质感,也处于中锋运笔与偏锋运笔之间。笔毫方向与运行方向的夹角小于45度时,笔画的质感接近中锋效果;笔毫的方向,与运行方向的夹角大于45度时,笔画的质感接近偏锋效果。

具体地说,侧锋行笔的方法是指在运笔的过程中,笔锋在一定程度上偏离笔画中心线。笔锋的指向常与运笔方向呈135°夹角。

张即之《楷书度人经帖》(局部)

侧锋行笔比中锋行笔自由,特别是表现在笔画的转折处,它可以省去一些提、按,顿、挫的细微动作,书写速度较快。而且书写的笔画常显得峻峭多姿、精神外拓。

对于中锋和侧锋这两种运笔方法,历代书家大都主张以中锋运笔为主,以侧锋运笔为辅。因为多用中锋,可以正筋骨、丰血肉,间用侧锋,可以增强笔意,外拓神采,加快书写速度。

侧锋多用来取势,势成则转换为中锋。在书法创作中侧锋用笔也随处可见。除小篆以外,其他书体都离不开侧锋。尤其是在行草书中,侧锋作为中锋的补充和陪衬,更是随处可见。这种笔法最初在隶书向楷书演变时形成。它使方笔字体中增添潇洒妍美的神情。

三、偏锋

偏锋运笔的笔锋一侧的笔画光洁平齐,笔腹一侧枯涩不平。这种一边光一边毛的笔画,因其不够完美,教历来被书家视为病笔。因 偏锋行笔,笔豪躺纸,如同铁锹平地,难以入纸,也就不会产生力度。

王羲之《远宦帖》

至于说书法家在写行、草书时,由于书写速度的加快,抑或为了加强作品的节奏感而出现的枯湿浓淡,甚至偶而的偏锋,该当别论。

用笔要领归结为两个字:用锋。所谓能用笔,就是能“用锋”,体力转化为笔力,即转化为用锋之力。

捻管:孙晓云与沈尹默,听谁的?


      一、解析“捻管”(此摘要源自第三方观点)

     书法爱好者都知道书法中的藏锋、露锋、提、顿、按、挫等技法,在书写用力方面包括臂力、腕力、掌力、指力的运用等。而捻管或称转管、使转,是书写毛笔字的一种技法,通俗地说就是书写毛笔字时,根据实际需要将毛笔笔管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捻动或转动。

      捻管技法的作用与目的

      捻管技法的第一个作用是使笔锋保持顺畅的态势,确保书写的流畅;第二个作用是通过捻管随时调整笔锋在笔划的中央位置运行,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中锋运笔,只有通过中锋运笔,最终才能达到力透纸背的艺术效果。

      说白了,只有通过捻管才能使楷书的起笔稳健,使行、草书的笔画似流动的水、飘逸的云,使楷、魏体书法收锋做到苍劲有力的艺术效果。

      捻管书写的必要性

     书法创作中,捻管技法的运用是很必要的,不可或缺。

     一是书法表现效果不允许,书写中如果缺乏捻管技法的运用将很难表现出书法作品的艺术效果。

      二是草书的字转动360度以上是不允许的。这里讲中锋运笔是通过捻管而实现的,要保持中锋运笔,必须大度数地转动或捻动笔管才能保持中锋运笔。

     目前好多书法爱好者存在着一个普遍问题,就是书写中将毛笔抓的太死,没有捻笔管动作,而是任意挥洒涂抹,整幅作品侧锋比比皆是,这是没能对书写法则彻底领悟。虽然有的人在收锋的时候运用腕力去调整笔锋,但这个动作与捻管是大不相同的。

       二、关于“捻管”的观点冲突

      中国书协副主席孙晓云女士写的《书法有法》一书中,有大篇幅论述捻管:书法有法的法指的是笔法,而且是捻管之法。

孙晓云著《书法有法》

      孙晓云女士强调:“书法是否也和剑法、枪法、刀法一样,有秘而不传的要诀。”并告诫世人:古代相传的笔法,都是模糊的形容。说起来简单,实践起来很难。后人渐用高桌而古笔(捻管)渐失。书法所有的妙处都要在捻管中实现。孙女士在最后总结说:用笔写字时,笔杆在拇指与食指之间转动,所以才能形成那么神奇的书法作品,而书法的关键就在怎么捻管

       然而,关于捻管,沈尹默先生和潘伯鹰先生都曾撰文表示反对。

      沈先生讲:“我对转指是不赞成的”。其理由是:指是专管执笔的,它须是常静的;腕是专管运笔的,它须是常动的。假使指和腕都是静的,当然无法活用这管笔;但使都是动的,那更无法将笔锋控制得稳而且准了。必须指静而腕动的配合着,才好随着随处将笔运用到每一点一画的中间去。”

       潘伯鹰先生亦认为:“执者持也,执而勿失,不可转动笔管。因为如若在写字时用手指转动笔管,则笔毫势必由于转动而扭起来,好像绳子一般,那就没有笔锋了。”

笔锋有三个完全不同的含义

在毛笔领域,笔锋有三个完全不同的含义:第一种含义,是指毛笔的尖端:

      一支优秀的毛笔,既要有优质的笔毫,还必须有优质的锋(颖)。如果一支笔有毫无锋,则无法在书写过程中,将中锋、侧缝、露锋多种笔法书写自如。

       第二种含义,是指笔画的尖端:

       比如我最近看得比较多的 ,柳公权《玄秘塔碑》。它的撇、捺、悬针竖的末笔,就出现了笔锋。

红圈部分为笔锋

又比如皮卡丘最擅长的《灵飞经》。因为是写小楷抄经,在效率上有所要求,所以在点、横的起笔处也有笔锋。

红圈部分为笔锋

第三种含义,代指的含义就更加宏观一点。说的并不是某一个笔画的笔锋,而是整片作品中的气势与锋芒。

比如李白曾经有一首写怀素的诗,为首四句:

少年上人号怀素,笔锋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这里说的就是,怀素酒后运笔挥洒,如骤雨旋风,纵横恣肆的艺术风格。

怀素《论书帖》,局部

此外还不得不说的,是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锋颖给人的感觉,就是尖、细。瘦金书因为通篇笔画得很细,所以乍一看上去,会给人一种通篇都是笔锋的错觉。

赵佶《欲借风霜二诗帖》,局部

当然,大家都知道我毛笔写得稀烂哈哈哈哈。只能在这瞎叨逼几句了。作为硬笔练习的领域,我们通常所说的笔锋,指的就是上面的后两种含义,也就是:看细节时,说的是笔画的出锋;看整体时,说的是整体画风。

《道德经》节选

有一部分初学者,会觉得在笔画写出笔锋是一件特别值得炫耀的事情。其实吧,客观来说,这真的是一个特别特别基础的技能。这个技能的要义心法就在于,通过某种技巧,改变你的笔尖与纸的接触面,从而写出粗细不同的变化。在这一个问题上,钢笔和中性笔其实是有不同技巧的。如果你用的是笔尖形态坚硬,有圆珠,书写摩擦力较小的中性笔,你可能需要一个软垫的帮助,用逐渐减小力度的方式,让笔画不断变细。如果你用的是笔尖形态有弹性,有铱粒,书写摩擦力较大的钢笔,你可能要学会如何在行笔中调整角度,以及按压笔尖,切换出不同的形态。但这种技巧,应该多大程度在作品中使用呢?

上图中出现的书写风格,估计有不少人喜欢吧?从一些转折处能够看出来,书写者应该有一定的瘦金体学习基础(虽然我不会写这个字体)。

私以为,这种书风过多关注了书写过程中的利落之感,使得通篇行笔偏硬,逢笔便出锋,风格较为单薄,整体风格少于变化。所谓至刚易折,对于本人的欣赏角度而言,总觉得有种距离感

偶然想到了一段对傅红雪手中刀的描述:这是一把很不起眼的刀,漆黑的刀鞘、漆黑的刀柄。此刀在鞘中深藏不露,谁也不知道它的利钝,此刀出鞘後,锋刃己现,谁也不敢轻攫其锋。但此刀的杀机太盛,见之不祥。

人当然要有自己的锋芒,锋芒可以用来维护自己的原则与底线,让你的善良与美德更显珍贵。但你无需把它们常常展示在人前,否则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伤人伤己,得不偿失。

看看这篇行书作品,气息匀称,通篇流畅,细节处珠圆玉润者有之,锋芒毕露者亦有之。风格既有根骨为基,又不过分霸道,行云流水,怡然自得。这正是,懂得藏锋敛锷,才能进退自如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