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格物致知论

 明月无为 2010-07-31
格物致知论二程从古代《礼记》中抽取《大学》一篇,将《大学》中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八个条目,再取其格物与致知,加以强调发挥,遂成为在两宋理学中极具影响的二程认识论。
  程颢与程颐论格物致知,各有明显特色。这里分别论述。
  二程共同的前提是:'致知在格物。' 格,至也,穷理而至于物,则物理尽。 ③这是说,格物是穷尽明达物中天理,致知则是达到对天理的认识,致知以格物为前提条件。
  程颢讲格物致知,侧重以心内求。他说: 致知在格物,物来则知起,物各付物,不役其知,则意诚不动,意诚自定则心正,始学之事也。 ④这是他对格物的内向化界定,穷尽物中的天理,只在以心照万物,以情顺万物,以一颗安宁的 自定 之心,随物去来,随物而喜怒,便会获得道德修身的知识。因此,他主张'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三事一时并了 , 圣人仁之至也,独能体是心而已,曷尝支离多端,而求之外乎? ⑤可见,程颢的格物致知与尽性、知命是三位一体的,主要是追求一种物我为一的超然境界,求达对此种境界的内心体味。
  ④   《二程集》第 698页。
  ⑤   《诗经?小雅?北山篇》。
  ①   《二程集》第 907页。
  ②   《二程集》第 522页。
  ③   《二程集》第 21 页。
  ④   《河南程氏遗书》卷六。
  程颐论格物致知,则展现为一个复杂的认识论体系。
  在程颐看来,格物致知是出于两种需要:其一是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社会需要。他说: 人之学莫大于知本末始终,' 致知在格物' 则所谓本也、始也;治天下国家,则所谓末也、终也。 ①这即是说,格物致知在于获得天理,穷理过程可修炼优秀人材,天理则指示了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和道路;而治天下国家则是格物致知的结果和终点,是天理的实现和完成形态。为了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目标和人生抱负,必须从格物致知开始,才能修身以正,担当治国平天下的大任。
  其二是发掘内心天理的自我需要。他认为,天理乃心中固有,由于心极易为外物迷惑而产生偏见,使心中天理被蒙蔽,甚而被泯灭,因而格物致知是格去违害天理的物欲,而复萌至善的本心。他说:'致知在格物' ,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因物有迁,迷而不知,则天理灭矣,故圣人欲格之。 ②这样,格物致知就是一个拯救自我,发见本心,体现自我修养的过程。
  程颐认为,格物致知以穷事物之理为目标。这里有两点含义:一是以事物为对象,穷索其物中天理。他说, 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③这里事物包括自然和社会中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当回答 格物是外物,是性分中物 问题时,他明确说: 不拘。凡眼前无非是,物物皆有理。 ④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始君之所以仁、臣之所以忠,等等,皆是穷理对象。二是说格物致知的目标,不是去了解事物的物质属性及技术性特征,只是提取其所体现的天理。如果停滞在事物本身,而未穷其中之理,则叫做 迷而不知,则天理灭矣 ①。
  在格物致知的途径上,程颐显然不同于其兄程颢所谓 曷尝支离多端,而求之外乎? 程颐指出,穷理的途径有如千蹊万径,得一路便可。
  他说: 穷理亦多端: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论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皆穷理也。 ②故而,他主张多端的穷理途径。同时,在多端之途中,他强调多识先王之道。在途径中偏重政治伦理方向。
  如何运用多端途径以穷理?程颐认为,既要外求万物诸理,又要内求性情诸身。使外求与内求相结合,自然与人事相结合。这是因为,天理在心内, 万物皆备于我 ;理也存心外,应 凡事物上穷其理 ③。
  程颐认为,虽应结合内外而穷理,但是 格物之理,不若察之于身,其得尤切 ④。因此,他强调发挥主观体认能力,从心性中把握天理,培养一种高度的理性自觉。这就是他说的,在格物致知的穷理之途上, 心若不作一个主,怎生奈何? ⑤
  ⑤   《二程集》第 15 、74页。
  ①   《二程集》第 316页。
  ②   《二程集》第 316页。
  ③   《二程集》第 188页。
  ④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九。
  ①   《二程集》第 316页。
  ②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
  ③   《二程集》第 143页。
  对于格物致知的认识过程,程颐说过三条:一是积累;二是类推;三是贯通。显现出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路线。
  格物,首当积累。程颐认为一物有一理,须是遍求,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应逐一格过,对万物之理,皆当理会。有人问: 只格一物而万理皆知? 他回答: 怎生便会该通?若只格一物便通众理,虽颜子亦不敢如此。 ①这即是说,格物首先是个积累过程,来不得简便。
  其次是类推。他表示: 于一事上穷尽,其他可以类推。 ②他认为,可将天下事物分类,同类同理,知一而足,这就是相类而推其理同。他夸赞颜回,是 闻一知十 的类推穷理。
  再者是贯通。他主张认识事物有一个长期积累、偶然晓悟的过程。
  他说: 须是今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③贯通即是把握全体和规律,实现贯通,条件是 积习既多.他说: 若止一物上明之,亦未济事,须是集众理,然后脱然自有悟处。 ④贯通在程颐处,既是认识过程,又是认识目的,要人们关注由积累引发的致知飞跃,以自悟天理。同时,他又认为, 若到后来达理了,虽亿万亦可通 ⑤,这就把认识飞跃推至 一通则亿万通 的神秘主义境地,已类属顿悟禅理,走向超经验倾向。
  程颐强调格物致知的归止问题。认为格物致知重在归止,应以识理、明善、修身为根本任务。他提出,格物,止在致知; 致知,但知止于至善,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之类。 ⑥他继承孔子孝为仁之本的思想,把子孝父慈作为社会道德的基础,孝与慈由家庭移至国家,则是臣之忠和君之仁,故而,它成为致知的归止。由此,程颐告诫世人,格物致知应牢记其明善悟道的归止,而不要耽于耳目闻见的粗俗浅识。他批评 汛然正如游骑无所归也 ①的舍本逐末,称这种信马由缰的外观事物,丧失了明善的归止,非圣人之学。这就是说,一方面要内求诸己,以穷尽心中之理,又要遍求万物,以格尽天下之理,从而使物我合一,求达儒家道德的悟性和贯通,涵养起治国平天下的先圣品质;另一方面不以格物过程和手段,替代或伤害致知的明善归止,要清除囿于闻见之知的大患,以恪守圣人之学的思想主线。此即程颐的格物致知底蕴所在。
  (3)人性修养法二程人性论的基本思想,即是程颐提出的 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 ②。这是他们区别于以往哲学家的重要创见。
  ④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七。
  ⑤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下。
  ①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
  ②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
  ③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
  ④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七。
  ⑤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九。
  ⑥   《河南程氏遗书》卷七。
  ①   《河南程氏遗书》卷七。
  性即理 命题的本质,是把人类本性与宇宙普遍法则的天理,直接联系起来,以天理作为人性的终极根据。二程说: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其体则谓之易,其理则谓之道,其用则谓之神,其命于人则谓之性。 ③这是指形而上的天理,在不同角度上,有不同的称法,其必然性对人而言称为性,即天命即性。这里,二程把《中庸》 天命之谓性 的观念纳入其人性论中,使天理、天命、天性三者统一起来。如,程颐说: 理也、性也、命也,三者未尝有异。 又说: 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 ④如此,性便具有了天理的普遍合理性,具有如同天命的超自然必然性。
  二程提出,人性具有二重性。程颐认为,人性的善恶问题,根源于人性内含两大因素:一是由孟子所称的人性本原因素。 孟子之言善端,乃极本穷源之性 、 孟子所言,便正言性之本 ①。在孟子处,性之本则善。此是程颐所称的 性即是理 的天命之性②。二是由告子提出的人性的受生后因素。程颢指出: 告子' 生之谓性' ……此亦性也,彼命受生之后谓之性尔。 ③既然人性存在两个因素,便不可以混同二者。程颐说: 性字不可一概论。 ④这就是说,性由天命之性与生之谓性两方面构成。
  二程简称天命之性为性,生之谓性为才。程颐说: 性即是理,理则自尧舜至于涂人,一也。才禀于气,气有浊清,禀其清者为贤,禀其浊者为愚。 ⑤他认为,性本于天理,性则无不善,这是依据了孟子的性善说;才禀受于气,气有分辨,才则有善有不善,这则是对告子 食色,性也 的改造。由此,他提出,观察人性不可失之偏颇,否则 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⑥并认为,孟子与告子的人性说,各执一偏,都有失全面,其原因是不认识 性出于天,才出于气.⑦二程的人性论,既是其伦理哲学的基础,同时又为其道德修养论准备了思想前提。在二程看来,之所以必须进行道德修养,从根本上说,一是因为气禀的影响而产生出善恶贤愚;二是因为作为天命之性载体的 心 ,在发动之后,便由纯善而变为了有善有不善的情。关于情,程颐说: 情既炽而益荡,其性凿矣。……愚者则不知制之,纵其情而至于邪僻,梏其性而亡之,故曰情其性。 ①这表明,愚与恶的成因,一是先天的气禀,二是后天的以情害性。何以造成 情其性 ?二程认为: 人之为不善,欲诱之也 ; 惟蔽于人欲,则忘天德也。 ②因此,人欲是致恶的直接原因。由此就提出了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根除人欲的理学任务。
  ②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二。
  ③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二。
  ④   《二程集》第 274、204 页。
  ①   《二程集》第 252页。
  ②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
  ③   《二程集》第 63 页。
  ④   《二程集》第 313页。
  ⑤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
  ⑥   《河南程氏遗书》卷六。
  ⑦   《二程集》第 252页。
  ①   《二程集》第 577页。
  灭人欲而存天理 ③,是二程修养论的总原则。具体地说,二程把人的思想行为视作了对立的两端, 不是天理,便是私欲 ,按照理即是礼的原则,遵循封建典章礼法,来规范人的全部行为,即存天理而去人欲。程颐借用儒家传统思想,将此称为 视听言动,非理不为.④ 存天理 ,除了规范实践行为这一先儒的传统做法,二程提出了两条重要方法:一是 学 ,程颐说: 使肯学时,亦有可移之理。 ⑤又说: 积学既久,能变得气质,则愚必明。 ⑥二是 主敬 ,与学相比,他认为这是涵养德性的根本方法。
  所谓 主敬 修养法,主要由程颐提出。程颢也讲敬,他说: 执事须是敬,又不可矜持太过。 他主张 敬须和乐 ⑦,即主张一种内心识仁的安祥境界。程颐不同于其兄。他承接《论语?子路》中 居处恭,执事敬 与《周易?文言》中 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之说,把先儒以谨慎恭谦为敬的意思,改造发挥为内心涵养的功夫。程颐将此概括为 涵养须用敬 ⑧的命题。并解释说: 学者不必远求,近取诸身,只明人理,敬而已矣。 ⑨赋予了主敬之方极高地位。
  何谓主敬?程颐说: 所谓敬者,主一之谓敬。所谓一者,无适之谓一。①这是说,敬即是主一而无适,指人在交感万物的思虑之中,能使心有所主而纯一不二。此是程颐修养法的最重要思想。它区别了摒除闻见思虑的佛教禅定,区别了周敦颐 寂然不动者,诚也 的主静修养论,也区别了程颢 内外两忘 的定性定心之法。敬者主一无适,它是一种以入世为背景、以交感万物实践活动为条件的道德修养法。它显出了高于以前诸种修养法,更加适应社会生活的特点。
  主敬之方,外讲庄肃仪态,内讲自觉专一。程颐说: 一者无他,只是整齐严肃,则心使一。 ②他以整齐严肃要求修养者的容貌举动,要求人们举止、服饰、情态等都必须由乎礼而合乎仪,认为这是求内敬的必要条件。同时,他又说: 主一无适,敬以直内,便有浩然之气。 ③这是指人应经常保持一种自觉地整饬自我思虑的心理状态,心便能专一而不为外物诱惑,养成天地之浩气。
  ②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十一。
  ③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四。
  ④   《二程集》第 144页。
  ⑤   《二程集》第 204页。
  ⑥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
  ⑦   《河南程氏遗书》卷三、二上。
  ⑧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
  ⑨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
  ①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
  ②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
  ③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
  程颐讲主敬,既追求主一无适的精神境界,又主张从内向外进行处物行义,于事物上明辨善恶是非。他认为: 若未接物,如何为善? ④强调以主敬结果指导处人接物的现实生活,以此检验和完善所修之善。
  在他看来,有了敬,王者可以体察天道,使万邦安宁;而学者可以修身行法,以立规矩准绳。程颐自己一生,便是举动进退必依礼法,被当世人赞誉为 独出诸儒之表 ⑤。这样,敬与义、境界与行为相统一,主敬便不是空寂无事,而是一个从修身出发而治国平天下的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