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说“有效课堂哪儿来”

 常青翠竹 2010-08-01
00年七月十六、十七日,有幸在肇庆星岩礼堂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专家钱志亮教授三个讲座:一回到原点看人,二教师的心理健康,三有效课堂哪儿来,收益颇多。
  钱教授不悔为专家学者,在阐述有效课堂哪儿来这个论题时,从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角度,从传统的、创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各个方面和我们阐释演绎;从什么是有效课堂谁使课堂有效有效课堂的条件有效课堂的实施有效课堂的评价诸方面向我们娓娓道来,虽是老话题,但给人的却是豁然开朗、振聋发聩的感觉。自己也从教不少年头了,也来谈谈有效课堂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有效课堂来源于老师的底气。这个底气包含着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专业水平、业务水平等方面。就以钱教授为例,听他的课,我感觉钱教授底气充盈满溢。首先,感觉到他热情满腔,对听众(学生)的春风荡漾,尽管讲课很累,但只要一坐上讲坛,就神采飞扬。如果钱教授没有一颗高尚的道德心――传道授业解惑的师心,怎么可能有如此的春风荡漾呢?其次,感觉到钱教授学问高深,教育学心理学文字学,以及相邻的知识烂熟于心,高屋建瓴,游刃有余,底蕴深厚。第三,钱教授教育艺术精湛,如模拟声音、脸部表情的变化,略施小小的动作,都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很有魅力。因此感觉到钱教授表达能力是一般的老师难以望其项背,无可比拟的。第四感觉到钱教授在课堂上始终在起主导作用,驾驭着课堂。如果钱教授没有这个高深的学问、灵活而精湛的教学艺术、驾驭主导课堂的师才,怎么可能有如此的有效课堂呢?也正是钱教授的这个底气,能使一个诺大的课堂,如鲫的听众,俱在他的掌控之中。而结合到我们现在教育第一线的现状来看,我们好些老师缺乏的就是这种底气。如果说,论师才与钱教授是没法比,但就其传道授业解惑的师心来说,就有可比之处。师道尊严,有师道,才有尊严。你师心不高,师才不厚,师艺不精,何来尊严?现实中就有些老师从备课讲课到批改作业,都马虎了事,对学生缺乏一种严慈之爱。简单地说,没有投入感情;严重地说,师道不存。以这种职业道德高度,哪里有可能讲出春风荡漾的有效课堂来呢?说到学识,我们好些老师所教的是小学、初中或更高一点,但终不需要或不一定需要钱教授那么高深的学识水平来上课吧。那可否扪心自问,你的备课讲课批改辅导到位没有?尽心尽力尽责没有?课堂上的表达、组织应变主导能力的发挥,是千变万化的,学无止境的,自问自己到了什么层次?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看来,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得充实自己的底气,即还得充实这个包含着高尚的师心、深厚的师才、精湛师艺诸方面的底气。
  二、有效课堂来源于老师的灵活而精湛的教学艺术。老师有了底气,还需要一定的教学手段使底气发挥出作用才行。人们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老师有了十月怀胎的底气,是不是就有了一朝安然分娩的能力?不一定。这里面涉及到老师的传授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的教学艺术问题。在课堂上,老师如何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如何起承转合等等教学艺术技巧问题,都值得当教师的去研究去探讨。就以自己为例,我是用心教学的,学生听我的课也是比较满意的。曾有学生和我说:老师,你上课为什么这般淡定老到。我说:老师老了,脸皮厚了,所以就淡定了老到了。但现实中自己对自己的教学技巧是不很满意的,这大概是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吧。这不得不让我们想到:教育是一门艺术,这艺术就是使课堂有效的一个必须的重要的条件。
  三、有效课堂还来源于良好的课堂内部外部条件。前面所述大概可说是老师的师心、师才、师艺方面,是老师的事,老师做好就行了。其实不然,我觉得,还需要一些内部外部条件的配合,才能使课堂有效起来。譬如生源素质、教学设施、整个社会教育环境以及对教学成绩的考核评价体系等都是有效课堂的内部外部条件。如对学生成绩的考核评价。现在的学生就读小学、中学甚至大学,都是一帆风顺的,极少有留级的现象。有些学校,对补考的学生,基本是一路绿灯,来补考就行。这怎么能刺激学生,特别是刺激懒学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如生源素质,都说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主体素质绝对会影响主导的发挥。社会教育环境的影响也是深入人心的。我是教中职的,生源不理想,社会看法有偏见,包括政府部门在过去也是看不起职教,有这样的评价或者说不公平的待遇,老师心理平衡吗?学生心理平衡吗?再如,现在好些学生在对待学习的问题上,似乎有一股不把成绩当回事的暗流,认为好成绩不如好关系好爸爸,这些都会影响课堂有效。但我相信,这些问题,相关教学的、办学的人士应该会想到的,今后会有改善的。
  有效课堂哪儿来?有效课堂从高尚的师心来;有效课堂从厚实的师才来,有效课堂从精湛的师艺来,同时,有效课堂还从良好的内部外部条件来。这几个方面,除有些内部外部条件不是我们老师能驾驭的外,大多数都与老师有直接关联,因此,我们老师应该尽心尽力尽责做好才对。我太公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撰一联:
  旧书好,新书更好,书无误人,劝尔曹努力向前,莫把光阴虚度过;
  教学难,办学亦难,学做何职,愿大家平心想下,自知责任不宽闲。
  时至今日,咀嚼个中三味,某些道理不知是否仍有相通之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