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隔姜灸治疗中老年足跟痛

 Viviky 2010-08-04
足跟痛多与局部气血不调,肾虚,寒湿痹阻有关,笔者采用隔姜灸治疗2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22例,男2例,女20例,年龄34~72岁。病程最短者3天,最长者5年。临床表现为单足跟或双足跟疼痛,活动或劳累后加重。其中17例X线示有不同程度的跟骨下缘骨质增生,5例有多年风湿病史,1例伴有头昏,失眠,膝软无力。其余未见异常。
    1.2  治疗方法  以隔姜灸治疗法进行治疗。材料:2mm厚的1.5cm×1.5cm的姜片数片,其中心用针穿刺数个小孔,1~1.5cm高的艾炷数个,与姜片等大的纸片数片,火柴等。取穴:患肢太溪、仆参、昆    仑。先灸太溪。患者完全坐于床上,患足向外屈膝平放于床面,尽力使太溪穴平坦,然后找准穴位,做好标记。在太溪穴上放一片生姜,姜片上放艾炷,点燃,病人感觉灼热不可忍受时,将姜片提起,下垫碎纸片保持太溪穴局部烫热,每穴灸3~5壮。
    接着,再依次灸仆参、昆仑。患者取坐位,屈膝向前,足背朝后,足背内侧面平放于床上,尽力保持仆参、昆仑穴平坦,依次同上法灸仆参、昆仑。
    灸毕,伸膝,跺脚数次。每日1次或早晚各灸1次,7次为1个疗程。可灸1~4个疗程。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痊愈:疼痛消失,行走如常人。有效:疼痛较前减轻,活动可自如。无效:灸治4个疗程疼痛不减。
    2.2  治疗结果  22例中,治愈16例,占73%;有效6例,无效者没有,总有效率达100%。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68岁。1997年6月18日就诊。主诉:双足跟疼痛1个月余,右足较重于左侧,痛剧时,足不能着地。常需要吃安乃近片才能缓解疼痛,曾经针灸、水针、封闭等治疗。针灸时曾多次晕针。患者除有胃痛史外,余无他疾。双足跟皮温偏凉,舌淡苔白腻,脉弦。诊断为:痹证(寒湿痹阻型)。治则:温经通络,散寒除湿。治疗采用上法艾灸5次后,疼痛消失,为了巩固疗效,续灸2次,1个月后随访,疼痛未再复发。
    4  体会
    足跟疼痛多与局部气血、肾虚、寒湿痹阻等有关。故应以疏通局部经脉气血,调补肾阴肾阳,祛寒除湿等为治疗原则。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之原穴和俞穴,具有调节肾阴肾阳之功;仆参、昆仑是足太阳膀胱经之穴,具有调节人体阳气并疏通局部气血之功能。三穴是治疗足跟痛之要穴。肾与膀胱相表里,这种表里经配穴法,能起到内外及局部与整体调节的作用,加之隔姜灸具有温经通络,祛寒除湿,扶正祛邪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这种方法有如下几个优点:(1)减少病人对针刺产生的恐惧和疼痛感,患者易于接受。(2)患者可以自己动手操作,易于掌握。(3)方法简便,疗效显著。但有外伤及外伤感染者慎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