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朝珠意义2

 冰火玫瑰 2010-08-05
珠是古代官服中特有的饰物,由佛珠衍化而来,亦108颗。按照清代的制度,在佛珠上增加一些配件,并与官服中的顶带花翎(即帽顶、翎管、花翎)、补子、朝靴等相配合,精美典雅,琢磨精细,镇配亦讲究。清代朝珠多以翡翠、蜜蜡、珊瑚、琥珀、绿松石、桃核(雕刻)等世间珍物顶制。朝珠除1O8颗珠之外,还须加上佛头、记捻、背云、坠角等用丝线编织的长带贯穿之,用以佩带。清代的制度规定:皇帝、宗室、王公、异性世爵侯以下至文官五品,武宫四品以上本人及妻室或儿女穿着朝服时,可以配挂朝珠,称文五、武四。因此,清代文武百官在上朝时,够上等级者方可佩用朝珠,是显示身份和地位的标志之一。 

 

    朝珠由108颗珠组成,珠的色泽必须匀净,彼此间色差变化不大,温润细腻,光洁晶莹,每颗珠的直径均在12厘米左右。不可有大的误差。联缀时,每27颗珠间嵌入一颗优质的由其它色泽的宝石制成的朝珠“佛头”为间隔,佛头共4颗,直径比朝珠大一倍,即25厘米。4颗佛头色泽和大小一致,圆浑敦实,洁净纯正,其色泽与朝珠对比强烈,鲜丽明艳,彼此衬托相映成趣,犹如画龙点睛,神采飞扬。朝珠上还加有多种装饰,朝珠顶端的一个佛头,其穿孔的方式与所有的朝珠、佛头不一样,作倒置的“T”字形穿孔,即把朝珠串的二头各从对穿的孔的一头穿进,而都从中间上部的孔中收出,合二为一,接着再紧贴一颗长约2、4至2.5厘米,宽约12一1.6厘米的葫芦状佛头塔,佛头塔的顶端用阔丝带系缀有一块用银丝珐琅裹着的宝石大坠子,在佛头塔与大坠子中间还垂有一块大小约4—6厘米长,5—7厘米宽的厚薄不一的椭圆形宝石,谓之“背云”。有珍贵的背云仅是一块大尺寸的红批霞;有的则是在银丝珐琅(烧蓝)的底盘上再镶嵌1至5块多种色彩的小宝石。葫芦状佛头塔的两侧又有三串宝石或红珊瑚或珍珠(天然海珠)的小珠串,每串10粒,珠串的末端各有用银丝珐琅裹着宝石的小坠角,统称谓“记捻”。象征一个月的上中下三旬,共30天。三串纪念,其一边为两串,另一边为一串,戴法男女有别,两串在左者为男珠,两串在右者为女珠。 清代朝珠的绦用丝线编织,颜色等级分明。皇帝、皇太后、皇后为明黄色绦,皇子金黄色,武四品、文五品及县、郡官为石青色。  
朝珠的材质珍稀高贵,一般都以光素的形态出现,着意表现它的材质,以显其气质非凡。 

    仅以桃核作材质朝珠为最低微,桃核周身满雕细花、山水、人物、楼台、殿阁,用深雕和镂空雕的技法来表现,雕工有粗细之分,细者玲珑剔透、惟妙惟肖,人物的神态、面相清晰可辨,其打磨光洁细腻,在手中越盘越佳,应归属立体微雕的范畴。 

    按中国习俗,桃为寿的象征,放朝珠之选只用桃核。同时桃核的挑选必须果核圆浑丰满,大小一致,直径在1.3毫米间的核材,雕刻时利用桃核表皮纵横无序的交义凹凸的纹理刻成山水人物楼台殿阁并择其凹入的部分多处适当的钻空,既可把桃核中的仁捣碎取出以防蛀,又可给人一种玲挑剔透之感。 

    亦有一类用桃核雕刻的朝珠,工艺稍粗,核的直径亦小,约1厘米许。其它饰件如佛头、背云、记捻等与上述佛珠完全一致,只是按同比例缩小,但此类小桃核雕的朝珠配件,有以松耳石、杂色水晶、红珊瑚制作的佛头、记捻、背云等,绝大多数均系伪品(即以假松耳石、假红珊瑚和以劣质水晶煎色制作)。有的还在上面稍稍刻有简单的云头纹或如意头纹,意在遮其伪迹,该类桃核的小型佛珠都属清代晚期和洪灾、伪满时期制作,估计所备之宫品亦是官卑职微的了。 

    朝珠的备挂有定式,将朝珠挂于颈项之中。分前胸与后背两部分,以佛头紧贴后颈与后脑相垂直。前胸部分的尺寸为1.2xl08+25x4= 1396厘米。再加上珠粒的间隔和联系的小配件应在140至145厘米之间,备挂时前胸出现的三颗佛头作中心对称,而三串“记捻”,右侧二,左侧一。后背的“背云”紧靠后背心,下垂大坠子,尺寸大致在65至7O厘米间(即二尺)与清代男子所蓄辫子长短相符,亦可相互遮掩。朝珠的备挂不可乱挂一气,乱了方寸,有悖礼仪。

朝珠多以东珠、珊瑚、象牙、密蜡、琥珀、翡翠、水晶、青金石、玉、绿松石、宝石、碧玺、伽楠香、桃核、芙蓉石等世间珍物琢制。按照典制,东珠朝珠,只许皇帝、皇太后、皇后佩挂。所谓东珠,实际为产于黑龙江诸支流域的野生东江珠,其珠圆润,极为稀罕,为至尊至贵的象征。皇后着朝服时,通常佩挂三盘朝珠,即一盘东珠,两盘珊瑚,佩挂时一盘东珠挂在正中,两盘珊瑚从左右肩过挂一备用,交叉于胸前。
在清代的冠服制度中,凡高级官员便须佩带朝珠。但据《大清会典》记载,只有皇帝、皇太后和皇后,方可佩带东珠朝珠,可知这是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不容任何人僭越冒犯。
而清代除了朝珠之外,在朝帽上也装饰东珠,只是其数量随等级而不同。

但京官、军机处、输詹、科道、侍卫、礼部、国子监、太常寺、鸿胪处等所属的官员,不分品级一律可戴朝珠。

清制朝珠是一百零八颗,有四个大珠,将一百零八颗四分,称做分珠,传说是象征四季。朝珠上还有三颗小珠,称做“纪念”。据说这三串纪念,当时美其名为“三台”。按《五经异议》的解释,天子有三台,即“灵台,以观天象;时台,以观四时施化;囿台,以观鸟兽鱼龟”。还有一说,“三台”为官称,即尚书、御史、谒者之统称。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 补台。
朝珠的大小质量也表示了官位的高低。官员觐见皇帝时必须伏地跪拜,只要朝珠碰地,即可代替额头触地。朝珠的直径越大,珠串就越长,佩挂者俯首叩头的幅度就可减少。
      朝珠与官服中的顶戴花翎、补子、朝靴等相配合使用。
      花翎与蓝翎 
      花翎,也叫“孔雀翎”,清代戴礼帽,一般在顶珠之下都装有二寸长短的翎管一支,其质用白玉或翡翠或珐琅或料品代替,借此插花翎。
      花翎始于明朝,其以靛染天鹅缀于红笠中间,呈直竖状,以一英、二英、三英来区分等级。清代则以孔雀尾饰于冠后,以单眼、双眼、三眼分功绩尊卑。清初时,花翎皆由皇帝赐戴,仅作一种特殊赏赐,象征着一定的荣誉。清顺治十八年,花翎便成为品级的标志。清康熙时期规定,一、二、三、四等侍卫也可以戴单眼花翎,六品官员以下及一般侍卫,亦可戴没有眼的花翎。           
      花翎多使用有眼的孔雀翎毛,而蓝翎则用鹖的羽毛,因鹖羽颜色闪蓝光,故称之为蓝翎。直到清乾隆以后,花翎和蓝翎,除标志品秩的用处外,又有了象征荣誉的作用。那些为皇室作出重大贡献的大臣也可以被赐戴花翎和蓝翎,有的甚至能戴三眼花翎。清道光以后,捐翎之风兴盛。一些有钱和富豪商贾纷纷用钱来捐“顶戴花翎”。
      朝冠与顶戴 
      朝冠是配合朝服使用的冠戴。通常在举行隆重大典的场合才用。   
      朝冠分冬、夏两种。冬冠用皮毛、呢、缎等材料制作。其款式为圆形,周围有一道檐边,在中间还装有红色帽纬,或以丝缎制作。夏冠用藤竹、篾席或麦秸制作,状如斗笠,无檐,帽外裹绫罗,颜色多为白色、湖色、黄色,上饰红缨如同冬冠。
      朝冠上的顶子是区分地位的。顶子又叫“顶戴”,是指所戴冠顶镶嵌的宝石。官一品用红宝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砗磲,七品用素金,八品用阴文镂花金顶,九品用阳文镂花金顶,未入流者顶与九品相同。到了清康熙以后,用玻璃代替了宝石,一品为亮红顶,二品为涅红顶,三品为亮蓝顶,四品为涅蓝顶,五品为亮白顶,六品为涅白顶。至于七品的素金顶,亦被黄铜所替了。  
      除顶子之外,冬冠中的貂鼠毛既轻又暖,最为昂贵,其次是海獭、狐狸皮等。  
      乌纱帽   
      以乌纱为主的官帽是乌纱帽。 
      乌纱帽始于隋,到了宋代,乌纱帽盛行,明代的明冠等级极为分明,但不管文官武官皆戴乌纱帽,乌纱帽成了官的代名词。  
      宋、明时期的乌纱帽以黑为主,面料亦多为纱或绉纱。起初制作乌纱帽是以木或织藤为胎,帽顶前低而后高,外包纱并涂以黑漆,内衬漆藤丝或麻为里。到了明末,去掉木胎,漆纱仍挺括而不变形,还比以前轻便了许多。乌纱帽两侧装插有帽翅,多为铁材作成。帽后有两根飘带,帽内另用网巾束发。

清代官员的补子大体分为文、武两种。 
文官为: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雁,五品白鹇,六品鸬鹚,七品鸿漱,八品鹌鹑, 
九品练雀。 
武官为:一品麒麟,二品狮,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是犀牛,九品海马。 
另外,御史与谏官均为獬豸。 

清代官员顶戴分为朝冠与吉服冠两种。朝冠的定制是:亲王以下至一品官,其冠顶均用红宝石,只是用所饰的珍珠(东珠)的数目来加区别。亲王冠顶装饰有10颗东珠,亲王的世子冠顶装饰有9颗东珠,郡王的冠顶装饰有8颗东珠,贝勒冠顶装饰有7颗东珠,贝子的冠顶装饰有6颗东珠,镇国公冠顶装饰有5颗东珠,辅国公,不入八分公以及民公冠顶均装饰有4颗东珠。侯爵的冠顶装饰有东珠3颗,伯爵的冠顶装饰有东珠2颗,一品官冠顶装饰有东珠1颗。以上官员的顶戴上均衔红宝石。二品官冠顶饰有小宝石1颗,上衔镂花珊瑚(镇国将军和子爵同武一品官,辅国将军和男爵同武二品官)。三品官顶戴上饰小红宝石,上衔蓝宝石。四品官顶戴上饰小蓝宝石,上衔青金石。五品官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水晶。六品官顶戴上饰小蓝宝石,上衔砗磲。七品官冠顶上饰小水晶,上衔素金。八品官为阴文镂花金顶,没有装饰。九品官顶戴为阳文镂花金顶(指未入流的文九品)。会试中试贡士冠顶衔金三枝九叶。举人、贡生、监生冠顶为镂花银座,上衔金雀。生员冠顶为镂花银座,上衔银雀。 

吉服冠的定制是:亲王至贝子均用红宝石顶,一品官用珊瑚顶,二品官用镂花珊瑚顶,三品官用蓝宝石顶,四品官用青金石顶,五品官用水晶顶,六品官用砗磲顶,七品官用素金顶,八品、九品均用镂花素金顶。贡士用素金顶,举人冠顶为银座,上衔素金顶。贡生用镂花金顶,监生、生员均用素银顶。 

按:清初确定百官朝冠制度,一、二、三品官都用起花金顶,上衔红宝石,四品官朝冠上衔蓝宝石,五、六品官朝冠上衔水晶,七品官朝冠为起花金顶,中嵌小蓝宝石,八品官朝冠用起花金顶,九品官用起花银顶。雍正五年,开始议定了冬夏所戴的凉帽、暖帽,其制式依照朝冠顶戴:一品官用珊瑚顶,二品、三品官用起花珊瑚顶,四品官用青金石顶,五品、六品用水晶顶,七品以下及进士、举人、贡生均用金顶,监生用银顶。雍正六年改七品官用镂花水晶顶。雍正八年,改三品官用蓝宝石或蓝色明玻璃顶,六品官用砗磲或白色涅玻璃顶,七品官仍用金顶。从此以后,朝冠的形制及饰物遂成为定制。 





转载:据《明史·舆服志》,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定,官吏所着常服为盘领大袍,胸前、背后各缀一方形补子。文官绣禽,以示文明;武官绣兽,以示威猛。一至九品所用禽兽尊卑不一,藉以明贵贱、别官品也。至九品所用禽兽尊卑不一,藉以明贵贱、别官品也。文官者: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鵣,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不入流者为练雀;武官者: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都御史、副都御史、各道监察御史、给事中等风宪官为獬豸(神羊)。 

据《清会典事例·冠服通例》,满汉官员着补服始于后金天命六年(公元1621年),当时诸制草创,官员皆授武职。都堂、总兵官补服为麒麟,参将、游击为狮,千总为彪。入关后,逐渐与明制接轨,但亦小有调整。其定制为: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文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鵣,八品鹌鹑,九品练雀;而武官仍用单兽,茕茕孑立。其规定为一品麒麟,二品狮,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未入流制视同九品。可视其为不同民族文化体系间交流、碰撞,最终合二为一的典型过程。 

明清官员所用补服形状皆为方补。明代官服前片为大襟,故补服图案前后皆为整片。而与明代相较,清补图案尺寸小而简拙,虽亦前后成对,但前片乃对开,后片则仍为整片,略与明同。考其原因,乃满族先世乃倚渔猎为生,服装源于关外“胡服”,易于穿脱,便于行动也。而前片官补恰好位于清代官服之胸前,为解决纽扣解、系之劳,只能将前片一分为二。 

明清两代,受诰封之命妇(一般为官吏之母、妻)亦备有补服,主要穿着于庆典朝会或吉庆场合。其所用补服纹样与其子或夫之官品图案相同。而女补之尺寸却比男补略小,以示男尊女卑。另,凡武职官员之母、妻,其补服图案例不用兽而用禽,与同品文官补服图案同。乃象征女子以娴静为美,优雅为上,不需尚武而舞爪张牙也。 

中国传统社会素以等级森严为主要特点,但历朝历代总不乏试图逾越等级之辈。在明清时期,官补制度虽规定甚详,但以下僭上、以贱充贵之事屡见不鲜。尤其是明代,创制伊始,补服图案曾多次更定,特别是中后期,违制现象屡有发生,冒滥之事在所难免。逾制者多为武官,拥兵自重,朝廷往往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因此,明代墓葬出土之官补与墓主身份多不一致,但皆低品就高品,而绝无高品而着低品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类补服而今多已成为收藏精品,在文物拍卖会上大受欢迎。业内市场上,补服分类十分精密、齐全,有男补女补、文补武补等名目。其中男补贵于女补,武补贵于文补。物以稀为贵,因当时武官着装多僭越品级,故而武补之中,官位较低者之补服如八品犀牛及九品海马几乎难以寻觅,反而成为价格昂贵之上品。本末倒置,颇为滑稽,实当时着装之诸位老前辈始料未及之事。

有时,在戏剧中你见到在朝冠顶的东珠或珊瑚有红绳结花,那就是红绒帽结,是亲郡王的冠服,或赐予大臣的特恩,而御史的补子用獬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