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灸(艾灸)治感冒、咳嗽、痔疮、颈椎综合症、胃痛、腹痛、便秘、失眠、贫血、痛经、月经不调、落枕
1、感冒 在感冒起时施灸,如能到全向微微出汗的程度最好。灸治对风寒感冒,有疏风散寒,解表宣肺之功效。 灸疗主穴 合谷穴:在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中央处。 灸法:用灸条温和灸3—7分钟,每日1—2次;或用艾炷隔姜灸,每次5—10分钏,每日1次。 此外,在感冒流行季节性,每日灸风门穴(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或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胫有外侧约一横指处),有预防感冒的作用。 2、咳嗽 咳嗽的原因多为外感或脏腑内伤,艾灸可以健脾润燥,理气化痰。 灸疗主穴 列缺穴:位于两手虎口交叉,当食指尖端到达的凹陷处。 灸法:用艾条温和灸或隔灸均可,每日1次,每次3—7分钟,5—7次为一个疗程。 3、痔疮 痔疮多因为混热逗留大肠所致,灸治以清肠通络,活血化瘀为主。 灸疗主穴 命门穴:在背后第二腰椎下与正面的脐部相对应处。 灸法: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4、颈椎综合症 多因颈部受到压迫或刺激而引起,灸治可以祛风散寒,活血祛瘀。 灸疗主穴 “阿是”穴:病变局部的压痛点。没有固定的位置,按上去疼痛,而说“啊,是”的寻个穴位。 大椎穴: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 风池穴:后脑乳突后1.5寸凹陷处。 灸法:用艾条灸3—10分钟。 5、胃痛 灸治可调和脾胃,消解积食。中脘和足三里是治疗胃痛的主穴,如果胃痛因肝气而起加期门穴,如果是脾胃虚寒加胃俞穴。 灸疗主穴 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灸法:用艾条灸5-10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中脘穴: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 灸法:用艾条灸5-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期门穴:在胸部乳头直下方,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灸法:用艾条灸3—5分钟或艾罐灸10-15分钟。 胃俞穴: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灸法:用艾条灸5-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6、腹痛 腹部发病原因多为气郁,受寒,食积,灸治可以温暖脾办,消食化滞. 灸疗主穴 气海穴: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 灸法:用艾条灸5-10分钟或艾罐灸30-40分钟. 中脘穴: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 灸法:用艾条灸5-10分钟或艾罐灸30-40分钟. 内庭穴:足部第二、第三趾缝间上5分处。 灸法:艾条灸3-5分钟。 7、便秘 灸治可以润肠,化解积食。 灸疗主穴 天枢穴:在腹部脐外2寸处。 灸法:用艾条灸5-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支沟穴:在前臂背侧正中线上,腕关节上三寸处。 灸法:和艾条灸10-15分钟。 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灸法:用艾条灸5-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8、失眠 中医认为失眠多因为思虑太过,血虚不足以养心,灸疗可以补血,养心。 灸疗主穴 三阴交穴:内踝上3寸处,胫骨后缘。 灸法:用艾条灸5-10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内关穴:掌侧腕横纹正中上2寸,两筋之间。 灸法:用艾条灸3-7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虎口穴:位于手背部拇指与食指之间中点处。 灸法:用艾条灸3-5分钟。 9、贫血 中医认为脾胃气虚或营养不良是贫血的主要原因,除了灸治之外,多吃补血食物(菠菜,动物肝脏)也很重要。 灸疗主穴 足三里穴: 灸法:用艾条灸5-15分钟或艾罐灸30-40分钟。 关元穴: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处。 灸法:用艾条灸5-15分钟或艾罐灸30-40分钟。 10、痛经 痛经多因情绪不良,吃冷食而郁结了寒气所致,灸治可温经散寒,调补主管妇科的冲任二脉。 灸疗主穴 气海穴:腹中正中线,脐下1.5寸处. 灸法:用艾条灸5-15分钟或艾罐灸30-40分钟。 中极穴:腹部正中线,脐下4寸. 灸法:用艾条灸3-7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血海穴:屈膝与髌骨内上缘2寸处. 灸法:用艾条灸5-15分钟或艾罐灸30-40分钟。 11、月经不调 血热引发经期提前,量多,寒所滞留血推迟经期,灸治可以调理血气. 灸疗主穴 中极穴:腹部正中线,脐下4寸. 灸法:用艾条灸5-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关元穴: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处. 灸法: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关溪穴: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中. 灸法:用艾条灸3-7分钟. 12、落枕 落枕是局部受寒,灸治靠热力可以缓解受寒处疼痛. 灸疗主穴 悬钟穴:外踝上. 灸法:用艾条灸3-7分钟或艾罐灸5-10分钟。 后溪穴:握拳,在第五掌骨小头后掌横纹头处. 灸法:用艾条灸5-10分钟. 13、美肤 温灸可以加速皮肤的血液循环,淡化色斑,改善眼袋,黑眼圈,减少皱纹,使肤色红润,延缓衰老. 灸疗顺序:额头—太阳穴—眼部(瞳子胶、承泣、四白)—脸颊—鼻翼—嘴周—颌尖—颈部—耳周 灸法:从下向上打圈做回旋灸法,整个面部施灸时间为10-20分钟。 14、养生四大穴位 关元穴 该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要穴,长期施灸可使人元气充足,具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能调治诸虚,百损,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的各种病症。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命门穴 该穴位于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不元气“住宿”的地方,这里为保健强壮要穴,灸疗有补肾壮阳之功。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中脘穴 该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灸疗对胃部疾病的症状均有非常好的效果。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足三里穴 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经常灸疗足三里穴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驱邪防病的功效。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