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来说,立体快巴在概念上,跟轻轨地铁算是相当接近,不仅跟一般行车共享道路,车站也可以配合天桥、建筑物来设置,另外也不用跟兴建一般公交车需要的大型停车场,上下车的方式,也很特别,同时还有号称世界第一的接力式供电系统,以及跟飞机一样从侧面来的逃生系统;承载方面,四节车厢的设计,车厢宽6米,高度在4.5米左右,可以容纳1,200~1,400名乘客。
运行轨道则有两种方案解决,可以铺设专门的轨道,也可引入智能行车系统(即车辆只按照白线行驶,司机只控制启动和停止)。动力方面则有市政电力可选,车身顶部是导体,每隔一段距离设有电桩,触碰后可以充电,每站亦有电容停站是可以靠边充电;或者车顶的太阳能板,真正做到零排放。当过高的车辆出现在巴士的车道上,由车后的警示系统会发出警告,以保证车辆安全。当发生事故时,巴士的侧门会打开变成逃生滑梯(与飞机类似),乘客滑下逃生。这套系统将抢先在北京的一个生态城设置,预计今年底动工,第一阶段总长度186公里。
据华世未来的宋有洲表示,门头沟区科委已经在和他们接洽这个项目,“立体快巴”有望在门头沟内使用。
宋有洲说:“立体快巴最高时速60到80公里,平均时速40至50公里,而目前包括北京在内的大城市普通公交大巴平均时速约15至20公里左右。立体快巴承载的人数是普通大巴的几十倍,而其造价更只有地铁的10%。我们正在给门头沟政府做报告,并且已经制作好了动画效果。”
美国《郝芬顿邮报》日前也对此项创新计划进行了报道,上千名美国网友对此发表了评论,一方面,网友们讨论的是这个解决方案的好与不好;而另一方面,不少美国网友也表达了对美国创新能力走下坡路、已被中国“打败”的担心。
大多数网友对此表示赞叹:
kelly:“哇,太酷了!即使它还没有真正实现,但这已经够让人惊叹了!”
Mike N:“哇,看看中国,看看他们已经多么先进了!”
Pax:“中国古代就有四大发明,他们有很长的历史都在用创造改变世界”。
但也有网友对此持否定态度,担心这会导致车祸发生:
一名网友表示:“难以想象这该怎么实施,那样肯定会有车祸发生”。
LISA:“这是一个愚蠢的想法。汽车和公交车混到一起撞到人怎么办?”
还有一些网友由此感慨说,中国在不断前进,而美国相比却在衰落。
Marbelsky:“以前在美国以外的世界中就没听说过有这种事情发生,现在中国人却做到了。”
Mike:“看看人家所做的!而我们却正在失去自己的经济、失去自己的士兵。”
logicalone:“我们的国家正在失去创新能力,而世界其它国家却在快速前进。美国该清醒清醒了”。
信息收集/编辑:Ana 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