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药理药性知识

 眼镜儿 2010-08-09
古代中医药学典籍中药理药性知识
 
  发布时间:2009-3-9  
 

来源:《中华龟鳖文化博览》

    本节从古代著名中医药学典籍中,综合各家见解,初步了解中医药理论知识,为分析并掌握龟鳖的药理药性和药方药膳,打下良好基础。 
     一、中医药学源流及基本理论知识 
    约在二千年前的秦汉时代或更早,“滑寿”等一批医家,总结了上古乃至太古时代,中华民族与疾病作斗争的医学与养生学经验和成就,以黄帝问岐伯答的对话形式,编成了现存中国第一部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与《神农本草经》、《易经》并称“上古三坟”,被历代中医药学家称为“医家之宗”,奠定了我国中医药学理论基础。传说中的神医扁鹊和历代著名医家华陀、陶弘景、张仲景、王叔和、皇甫谧、巢元方、王冰、孙思邈等都为发展中医药理论各有建树。尤其是汉代医学家张仲景(彩图65)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之上,创造了“辩证论治”原则。所谓『辩证论治』,即根据病人实际情况,灵活施治。“辩证论治”的提出,使中医理论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到了金元时代,先后出现了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和朱丹溪四大医家,他们创立了寒凉、攻下、补土、养阴四大学派,再次丰富了中医理论。明代医家张景岳创立了温补派。明末清初,吴有性、叶天士等医家,创立了温病学说,使中医理论在热性病方面更完善了。中医理论,就这样从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始,一直到今天,经过漫长岁月 ,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几千年来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为我国民族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所谓“中医药理论”就是中医治病用药的道理。中华医药学的理论支柱是“周易之道”。有人说:中“医“即中“易”,医、易联系紧密。中华医药学中处处渗透着“阴阳交变、五行生克、天人合一”等易学观点。“阴阳”是对宇宙中一切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的两个事物或两个方面的总概括;而“五行”则是对世间万物属性和其相互联系的归纳。在几千年前形成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古典周易哲学,深刻影响到中华传统文明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朴素辩证思想,为我国中医药学,提供理论依据及重要参考。参见第一章第二节及表1-1、彩图12、14、17、63~65。 
    二、中医药学基本理论“药理” 
    (一)“阴阳五行”学说
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概括为“阴”和“阳”两类,事物内部又可分为“阴”和“阳”两个方面,而每一事物内部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这种事物既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现象,在自然界是无穷无尽的。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阴阳”学说在中医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说渗透在中医药学的各个方面。中医药学虽然复杂,但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的。《黄帝内经》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就是阴阳二字。所以《黄帝内经》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以生理病理来看,正常的生理活动,全依靠人体内的“阳气”和“阴精”保持协调的结果,如果阴阳失调,发生阴阳偏盛偏衰现象,就会生病。就诊断治疗来说,正确的诊断,首先要分清阴阳。 
    “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药,更具有重要的价值。据《尚书大传》曰:“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对五行的特性作了经典性阐释,使这五种物质的各自特性作为把各种事物进行归类的基本依据。并以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和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的“相生”、“相克”规律作为阐释各种事物普遍联系的基本法则,从而形成了五行学说(彩图17)。这是生克变化规律,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等等广泛联系起来,指导着医学与临床实践。如木克土,联系五脏,肝属木,脾属土,那么肝就可以抑制脾,治脾往往肝脾共治,因而有“扶土抑木”的原则。再如,肝色属青,味属酸,如有面色发青、喜食酸味等见症,一般可诊断肝经受损。像这样的例子很多,不胜枚举。总的说来无论在诊病、辩证、治疗、用药等各方面,都离不开五行学说。 
    (二)“天人合一”整体观点 
    “天人合一”也是中医药学的重要指导思想,就是说人要保持健康不生疾病必须顺应自然,适应四时气候和昼夜规律,以保持人体内外协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反之,就会生病。四季气候按时变化的。春、夏属阳,秋、冬属阴,人们一定要注意四季变化,注意生活起居,否则就有可能发生疾病。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气候不同,因而有不同的地区性疾病,北方多有咳嗽、气喘一类寒病;东南气候温和,多湿,因而多有肢节酸痛等湿症。还有一日之中,一般疾病大都白天比较平静,黄昏时加重些,夜晚可能更为厉害。所以,中医治病,既掌握病情发生与发展,还注意自然环境的外界因素对病人的影响。 
     所以,中医的特长之处在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认为人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时还认为人体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结构互相联系,不可分割;人体的各种功能互相协调,彼此为用;在患病时,体内的各个部分亦相互影响。可以说:“整体观念”是中医药学的核心思想与方法,它贯串于中医药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用药与治疗等所有的领域。 
    中医药学“整体观念”对高速发展的现代医学、人体科学,也有重大启示与参考。 
    (三)“脏象、经络”理论 
    中医还有称“脏象经络”的理论。“脏象”二字中的“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即“五脏六腑”,是人体各内脏的总称。心、肝、脾、肺、肾,称五脏;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称六腑。所谓“象”,指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例如,肺“管呼吸,主气”,藏于体内,是脏;而呼吸是其生理功能,咳嗽、气喘则是其病理现象。可以说,呼吸、咳嗽和气喘,都是肺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也就是肺的脏象。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器血量的功能。脾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并运输全身的功能。肾有“藏精”、“生髓”、“主骨”的功能。小肠主要功能是接受食物后分别清浊。胆贮藏分泌胆汁,有助于消化食物。胃受纳食物,再经脾将营养输出,以供养全身。大肠的功能是传导糟粕之物,通过肛门排出体外。膀胱主要是贮藏和排泄尿液。而中医所称的“三焦”,不是一个独立的脏器主体,而是按脏腑部位和功能分为三个部位:心、肺为上焦,脾、胃为中焦,肝、肾、大小肠、膀胱为下焦。“脏象经络”,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功能及与脏腑互相关系的理论。指导着临床实践,特别是针灸方面和经络学说的关系非常密切。经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叫经脉,多循行于人体深部;络是经脉的分支,象网络一样联系人的周身,循行于人体浅部。经脉的组成有:十二正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以及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筋经等。其中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是人体经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生物物理学、放射医学及生理学,采用电生理、同位素等先进设备与方法,已经证实古代人体经络系统是客观存在。与人体体液纵向流通紧密相关。 
     三、中药学的“药性”
以上讲的是中医药学的“药理”,在此基础上,还必须掌握各种中药的药性及处方知识。中医药学的“药性”是指中药与疗效关联的性能和性味的统称,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功效、趋向、补泻、毒性与宜忌等诸多方面。 
    1.“四气”就是中药的四种性能,即寒、凉、温、热,而寒与凉、温与热仅是寒性与热性程度不同而已,并且中药的寒、热药性也是相对的,如一般讲:“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即寒凉性质药能清热、泻火、解毒,用来治疗热症;温热性质的药物能温里、散寒、助阳,用于治疗寒症,而有些药寒热性质不明显,称为平性,寒、热症都可用;而有些复杂的病情往往是寒、热症并存,就要同时用到寒、热两种性质的药了。
    五味”是指中药具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性味;性味不同,作用也有别。酸味药有收敛固涩作用,用来治盗汗、遗尿、腹泻、遗精等证;甘味药有补虚、缓急、调和的作用,用来强壮、止痛与调理。并且有的药不止一种种性味,如五味子有两种性味,既酸又咸,可以一药多用。而“归经”指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人体部位归于何种经络,如麻黄平喘、大黄通便、车前草利尿,它们分别归于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结合中药归经与性味的情况,就可指导用药。 
     2.“功效”是药物具体的疗效和主要治疗作用,可分为清热药、散寒药、补益药、解表药、化痰止咳药、平喘药、芳香化湿药、消食药、行气药、泻药、驱虫药、开窍药、镇惊解痉药、安神药、利水渗湿药、祛风湿药、活血药、化瘀药、止血药、收涩药、外用药等20多种中药类别。“趋向”指药物的“升、降、沉、浮”四种作用趋向。升与浮,降与沉也只是程度的区别。一般而言,凡显出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具有向上向外、升浮药效倾向的药物,如葛根、菊花、升麻、柴胡、麻黄、桂枝等,对泻痢、胃下垂、疹毒等下泄、内攻病症就有疗效;相反,如大黄、半夏、杏仁、牡蛎等药物具有泻下清热、潜阳熄风、止咳止呕等沉降倾向的药效。 
     3.“补泻”也是相当重要的药性。一般中医很讲究“补虚泻实”的原则。补,即补益机体某些方面的不足,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而虚症有气虚、血虚、阴虚与阳虚的区别,相应也有各补其虚的中药,要相须而用。当然对气血两亏、阴阳俱虚的病人,就要气血兼顾,阴阳并补;泻也同样,如便秘,首先要针对便秘的病因如食物构成、年龄、运动或遗传等,消除致病因素,掌握补泻的分寸,调整恢复机体的功能。一般来说,对于久病体弱或老年病人,要慎用泻药;对于年轻体壮的病人或是患病不久的人,要慎用补药。
    5.“毒性”与“宜忌”等也是用药必须掌握的药性。俗话说:“是药三分毒”,问题是如何科学用量与配方。不用说药物,即使再高营养价值的食品,太过量也会有毒,所以说有毒无毒只是相对的。中药毒性区分为无毒、微毒、大毒或剧毒。
    中药的“毒性”与“宜忌”往往联系在一起。中药“禁忌”常分为:配伍禁忌,即一些药物在一起使用,不仅会减弱药效,有的甚至产生有害作用;妊娠禁忌是根据药物对孕妇及胎儿副作用的大小不同,一般分为禁用和慎用两类。禁用毒性较强或药性较猛的药物,如巴豆、川乌等;慎用祛淤通经、行气破血以及滑利的药物,如红花、川芎等。再就是“服药禁忌”,就是人们常说的“忌口”,即患有寒性病的人,不要吃生冷的食物;患有热性病的人,不宜吃辛辣与油腻的食物等。 
    四、中医药配伍处方知识
    固然,深刻了解中药药性是防治疾病的关键,但是还必须熟练掌握中药处方中各种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做到“对症下药,治病治本”,才是中医药学防治疾病的基本特色。有一些药物尽管在这些“药性”相同或相似,但在处方中各自又具有某些不同的特殊作用。所以,中医药配伍处方讲究所谓“君臣佐使”原则,即处方中每味中药充当的“角色”各有侧重。“君药”针对病因或主要症状,发挥主要治疗作用,常是一味或两味;“臣药”协助君药增强疗效,起辅助作用,这就不止一两味药了;“佐药”起调和作用,或者用于降低主要药物毒性,或者治疗次要症状;而“使药”顾名思义,是起引导药力直达病变部位,或调节药味信使作用。反正,因病施治,对症下药,也不一定每一处方,都要四组完整;也可缺“佐”,或缺“使”。中医药学把功效相同的药物合用,能增强疗效,称相须配伍;功效不相同的药物合用,也可能增强疗效,称相使配伍;而合用使毒性降低叫相畏配伍,如半夏能祛痰止咳,但有一定毒性,与生姜合用可降低毒性;生姜对半夏而言,是相杀配伍;产生毒性的配伍叫相反;降低疗效的配伍叫相恶。以上六种配伍关系加使用单味药,中医药称为“七情”。总之,一剂剂中草药处方组成一个个抗击病魔的完整“集团军”,而不是“孤军奋战”;从整体观念出发,这对提高中医药的防治疾病疗效是至关重要的。
    在当代,利用现代医药制作与设备的高科技成果,西药参与配伍或中药西制,出现很多中西医结合的复方制剂与新的诊疗方法,这是使祖国传统中医药学更加发扬光大的必由之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