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七讲 中医药理学发展简史之四(节选)

 龙凤冈 2013-09-29

 作者:   赵正孝(柳州市中医院)

                             吴娅娜(湖南中医药大学)

 

 

目前国内外中医药理学研究现状

注:本讲应为总结中华人民共和轩建国以来对中医药理学研究的总结。暂未完成。现仅将近年来的研究的重要进展综述如下。本篇为本人申报柳州市科协软课题的综述。

 

    目前国内已经从化学、生物学、信息学等角度阐明了许多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应用现代科学研究的方法对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理论概念进行了合理的阐释,形成了“中药药理学”学科。相反,对于传统中医药理的研究力量十分薄弱,且由于“中药药理学”的建立,部分专家甚至将传统的中医药理的研究径改称为“中药药性学”。

    1992年,高晓松主编的《中药药性学》一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书指出,“药理”作为专用名词在中医药典籍中出现超过千年。但由于中药药理已经成为专科名称,使用广泛,为免混淆,才不得不将“药理”称为“药性”。该书简要回顾了中药基础理论的研究史,系统总结了中药基础理论,并对中药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和发展方向作了综述。可惜的是,该著作对中药的药理作用规律并未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和总结,所以只能视之为中药基本理论研究方面的专著。但是该著作的出现,有力的促进了中药基本理论的研究。自此之后,国内对中医“药理”和中药基本理论方面的研究多冠名“药性”研究。现将近年来在传统中医药理理论研究方面的重要进展概述如下:

    1、中药四气理论研究

    张廷模[1[U1] ]等以前人实际用药经验以及部分实验研究为依据,从药材的加工炮制与配伍应用、给药剂量、给药途径以及一药多效等方面,阐释了药物的寒热二气(即“一药二气”)客观存在,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相互转化,指出即使是同一味药物的寒性或热性在一定条件影响下发生变化,旨在理论上揭示中药寒热药性具有相对性。

    山东中医药大学孙冰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指导:邓家刚)《平性药药性理论及其应用规律研究》通过对药性理论的文献研究和利用数据库分析1307首古今方剂药性组方规律的方法,对平性药药性理论进行探讨,总结探讨了平性药配伍规律。其研究结果主要包括:(1)中药寒热平药性模型为“寒性成分+热性成分+其他成分”,每一味平性药都可看作是一个寒性成分、热性成分组配的天然复方;(2)平性药具有“体平用偏”、“和合调平”、“双向适用,条件显性”的药性特征;(3)分析阐述了平性药的配伍规律:①气味配伍,调整阴阳;②与寒热药伍,调和辅助;③补不致偏,虚证宜入;(4)筛选出了各脏腑、病证常用平性药,从而总结出平性药临床用药规律。(5)通过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平性药与15种常见病证中的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寒热病证中的不寒不热证、寒热错杂证,虚实病证中的虚证、虚实夹杂证均呈正相关,反映平性药是这些病证的常用药,宜于配伍应用;平性药在15种常见病证中的气虚证、血虚证,在寒热病证中的寒证、不寒不热证,在虚实病证中的虚证中,与寒热药物相比,更为常用。

    中国中医科学院刘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药性起源与“四气”药理说擅变的医史学研究》(导师:郑金生)对中药四气理论的形成进行了历史文献研究。该研究纵向地展示了中药“四气”理论的起源,以及2000余年来中药“四气”理论的重要历史发展阶段的内容与特点。本研究表明,表达药物寒、热、温、凉属性的“四气”理论是中药早期主要药理学说之一。从最初认识药毒,演进到西汉末《神农本草经》“四气”药性理论归纳,在中药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药物具有“四气”,是先代医家们在治疗寒热疾病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四气”这一名称的出现是受当时天人感应思想影响,借助四时气候术语来作为本质相同的药性理论的总称。

    2、中药五味理论研究

    王华楠[2[U2] ]提出,以五味配伍调五脏之苦欲补泻,复五脏生克制化,以五味配伍制六气之邪,复五行气化之平衡,以五味配伍制主药之偏,复方之整体性。李盛青[3[U3] ]等以载药5700多种的《中药大辞典》为依据,用电子计算机建立数据库,认为辛味主要产生温暖祛寒作用,苦味主要产生清热作用,甘、酸、咸味对寒热的消长变化产生和缓作用(即清热或祛寒力不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酸味与咸味虽产生清热作用,但不是清热作用的主要来源,清热作用主要产生于苦味,温暖祛寒作用主要产生于辛味。

    中国中医科学院张卫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五味”理论溯源及明以前中药“五味”理论系统之研究》(导师:张瑞贤研究员)。运用史学、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对明以前(远古至西周,春秋至西汉,东汉至五代,北宋到元4个时期)百余部著作的中药五味及“五味”理论体系进行全面的爬梳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中药“五味”理论的8大体系,提出共时性中药五味标定的原则,评价中药“五味”理论的现实价值等。中药“五味”理论的8大体系分别是:五行配属“五味”理论体系,五脏苦欲补泻“五味”理论体系,气味阴阳薄厚升降理论体系,药物薄厚升降浮沉“五味”理论体系,运气“五味”理论体系,变通的运气“五味”理论体系,其它中药“五味”功效理论,“五味”的禁忌及养生理论。

     3、中药归经和升降浮沉理论研究

    王岚等[4[U4] ]从中药归经引经理论的起源出发,讨论了近年来对中药归经引经的研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认为不能将研究停留于哲学思辨层面上,也不能脱离中医药理论,而应当将动物实验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同时以引经药为例,提出了一些可能的研究思路。孙敏等[5[U5] ]提出,中药归经理论的现代研究应该坚持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并发展中医药的原则;具体实验研究应在符合中医药临床实际的要求下进行;研究内容应该最大限度地开展系统研究、综合分析研究,全面揭示中药归经实质。

    徐海波[6[U6] ]认为,中药升降浮沉具有固有性、特殊性、双向性、不显性和可变性,指出炮制与配伍是改变升降浮沉的重要因素。周刚[7[U7] ]等指出,分析试错法、直观法、归纳法、演绎法、直感类比法试探法在中药传统药性升降浮沉理论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指导性作用。朱焕平[8[U8] ]论述了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的基本内涵;从升降并用、浮沉并施、纯升无降、纯降无升论证了中药升降浮沉理论对临床的指导作用。范缨[[U9] 9]认为,升降浮沉临床应用主要体现在:审势择药,临床应用宜顺病位、逆病势选药;顺性选药;适时用药;舟楫载药。

    4、中药药性影响因素研究 

    张永清[10[U10] ]等探讨了不同植物或动物同一部位和同一植物或动物不同部位的药性,发现药用部位与中药药性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唐仕欢[1[U11] 1]等认为,药性功效的发挥是通过药材得以体现的,而药材的形成受到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药物生长的温度、湿度、降水等因素。

    陈晓红[12[U12] ]以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所载植物类中药(439种)为样本,从中得到29种以茎木类入药的中药,分别统计439种(对照组)和29种(茎木类组)中药药性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分析表明多数茎木类中药药性具有祛风湿功能,一般为温性,这与有关茎木类药物特点的感性认识与主观印象基本一致。说明茎木类中药含有某些共同的植物化学成分可能是产生有关中药药性的物质基础,值得深入研究。

    杨洪军等[13[U13] ]提出在亲缘关系的基础上开展中药药性研究。植物的亲缘关系是植物类群在系统发生上所显示的某种演化关系。反应植物亲缘关系的分类方法属于自然分类系统,一定程度上是药用植物生物学本质的具体体现,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按照文献整理和数据挖掘提供的线索,在一定亲缘关系范围内,确定同一药性的共性药理效应,分析与药性相关联的化学成分,进而揭示中药药性-药理效应-化学成分之间的关联规律。例如,《中国药典》中收录的伞形科中药共有16味,其中具有辛味的中药包括独活、白芷、当归、蛇床子、阿魏、小茴香、川芎、藁本、羌活、前胡、防风、积雪草、南鹤虱等13种。通过药理效应评价,发现以上13种中药基本具有血管活性,这符合辛味能行、能散的药性理论认识,证实血管活性为伞形科中药“辛味”的共性药理效应之一。因此,以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的药物为研究对象,同时结合药物的传统药性,不仅可以深刻认识中药药性理论的科学价值,而且为拓展药性理论的应用范围,均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有专家建立中药的知识数据库,试图利用现代计算机数据库从中发现中医药理的规律。如李明等[14[U14] ]对《中华本草》所载止痛中药进行了提取归纳,建立止痛中药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药性规律和性效相关性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止痛中药主要来源于毛茛科、豆科、菊科、罂粟科、伞形科植物;四性属性偏于温性;药味以辛、苦为主;近四分之一的药物明确记载有毒;归经以入肝、肺、心、脾经为主;功效以止痛兼具祛风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作用为主,主治风湿痹痛、外伤疼痛、疮疡肿毒、胃脘疼痛、出血、牙痛等。该统计分析结果与传统中医药理论的药物属性基本符合,为止痛中药的筛选与新药开发开拓了思路。

    山东中医药大学周扬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面向中药药性多维表征体系的中药本体研究》(指导:王振国)也试图应用计算机技术分析中药药性。该研究利用自然语言处理(NLP)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将本体(ontology)引入到中药理论研究领域中,基于中药历史文献数据构建中药本体。将与中药药性相关的概念术语重新进行知识架构和关联映射,利用公认的中药领域知识及现代研究成果,对中药核心概念进行全面诠释,自动构建基于中药药性表征体系的中药本体。以期通过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全面描述中药药性的本质,为中药药性理论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一组公共的、可共享的中药概念体系,帮助领域专家分析中药药性知识,实现中药信息的知识化重组,为中药领域的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提供知识层面的本体库。

    5、中医药理的思维特点和哲学思想研究

    金锐[15[U15] ]等认为,中药药性是中药有别于现代药物的根本属性,是药物与疗效有关的各种属性和性质。中药药性理论肇始于四气五味,经过几千年不同历史时期的补充完善,形成了目前以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有毒无毒为主体的中药药性理论。由于阴阳五行哲学思维的渗透和不同历史时期格物传统的差异,中药药性理论的形成具有复杂性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药性确定的途径具有多源性,除了药效反推法,还有以药材质地、颜色、生长环境、加工处理等自然属性为依据的取象比类法,并受到易家、道家、巫家思想等的影响;第二,就药效反推法来看,药性与功效之间的多选性普遍存在,同一药性可以通过不同的功效反推得到。因此,中药药性形成具有多源性特征,药性实质研究应密切关注特定药物的认知起源及相对应的功效特点。欧阳兵等[1[U16] 6]提出“组群中药四性组合性效谱”假说。“性效谱”是指能反映和体现某一类别具有相同或相近功效中药药性属性的功能作用集合。既然某一类别功效相近、药性属性相同的中药组群具有规律性的、可客观反映其四性寒热本质的“性效谱”,反过来,则“性效谱”即可作为确定某一新中药四性属性的科学依据。此种功能作用集合与药物调治某一证型疾病的取效功能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功能序列。朱艳春[1[U17] 7]等从体用之概念、体用理论对本草学的影响、对中药“体用”理论的思辨几个方面探讨了中药体用说。唐仕欢[18[U18] ]等在概述象思维方法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象思维对中药药性中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功效等形成的影响。苗彦霞[19[U19] ]探讨了类比思维的概念、推理形式、特点,及其在中药学中的应用,对于传统中药学理论的继承、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近年来还提出药性多维性和全息论的观点。梁琦提出“中药药性多维性”的观点[20[U20] ]。他认为,中药药性的多维性即中药药性诸多要素集合决定中药效能的特性,其特点是从不同维度上相互补充,综合表现出药物的效能,并决定药物的个性特点,仅凭借药性的某一维度来评价或使用中药是不准确或不全面的。就某一具体药味而言,药性诸多要素中的某些要素对药物的效能起决定性作用,如桔梗之升、槟榔之降。也有多个要素共同决定某些药味的主要效能,如苦寒对黄连、龙胆草,甘寒对麦冬、地黄,苦辛温燥对苍术、独活,甘咸温润对苁蓉、鹿茸等。一方面多维药性以其不同的组合方式构成了中药的多种效能,另一方面主要影响因素则决定了中药主要效能及其运用取向。郭玉兰等[2[U21] 1]提出应用全息的方法来研究中药的药性,即可以取药物生态之象,找出与人体相应的生理过程,来分析药物性质。如:药根之性多升,果实籽类多降,茎之性多和,枝叶花之性多散。这是因为人们观察到根主上升,故而性升;果实成熟后自然下落,故性降;茎身居中,能升能降;枝叶在旁主宣发,故性散。但每一种植物药性或集中在根,或集中在实,或集中在茎,或集中在枝叶,各取其信息最强的部位运用,如升麻的根大于苗,说明根得“气”相当于药物的信息厚,故用根;又因为根中有很多的孔窍,能吸引水分上达,故其性升,加之气味辛甘,又是上升的气味,合而论之,皆主升,故取名升麻,是升发上行的专药。此外,对一部分药物,可以取药物形态之“象”来类比人体相应部位,以确定药物的作用部位,这种方法在动物药的运用上是不言而喻的,实际上植物药也可以找出这种对应。如人参其形象人,故于人身五脏六腑肢体百骸,皆有补益作用;桂枝是桂树的枝,故能通达四肢。

    总体来看,目前对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运用现代药理学研究方法,其实质是用西医学的理论体系和化学方法阐明中药功用,由于研究方法和手段完全脱离了中医理论的指导,使中药药理学沦为阐释中药已知功用的工具,无法指导中医药的临床工作,对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极为不利。另一种则是传统中医药理的研究方法,它是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影响,遵循中医药学自身的思维特点,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认识和应用中药的,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十分肤浅。刘树民等[2[U22] 2]指出:中医药学界的学者对中药药性理论进行了众多研究,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组织代谢、细胞代谢等角度对性味、归经等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在中药药性的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方面创新亦较多,但这些研究多拘泥于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效药理作用方面,结果或结论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科技方法与手段总体上没有取得重大进展。王振国[2[U23] 3]等指出,当前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为:重视微观研究,轻视宏观研究;重视局部研究,轻视整体研究;忽视文献研究;缺乏对中药四性理论及其性效发生机制的深层次探讨等。有学者指出,不要过于盲目的开展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因为药性理论根于传统文化,带有与传统中医学相似的理论特质,应该在充分的文献梳理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配合文化的、哲学的、逻辑学的角度深入剖析药性理论的内涵与特点,才能为探索发展药性理论的合理思路奠定坚实基础[24[U24] ]。

 

参考文献:

1、张廷模,王建.浅析中药药性“一药二气”说[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1):1153-1154.

2、王华楠.论五行理论与五味配伍[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18(1):56-57.

3、李盛青,黄兆胜,何丽春,等.五味与四性关系的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1,12(11): 1008.

4、王岚,李东晓.论中药归经引经及其研究方法.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14(1):25-27.

5、孙敏,刘树民.基于中药归经理论现代研究的若干思考[J].中医药信息,2010,27(5):3-4.

6、徐海波.中药升降浮沉理论释义[J].中医药学刊,2001,19(6):558-559.

7、周刚,徐刚,龚千峰.浅探中药升降浮沉传统理论的形成方法——试探法[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1,24(1):15.

8、朱焕平.升降浮沉内涵及临床指导作用[J].中医药学刊,2005,23(3):532.

9、范缨.中药升降浮沉理论应用体会[J].新中医,2006,38(6):63-64.

10、张永清,王振国,滕佳林,等.中药药性影响因素研究——药用部位与中药药性[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4):269-271.

11、唐仕欢,杨洪军,黄璐琦.论自然环境因子变化对中药药性形成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126-127.

12、陈晓红.茎木类中药药性分析。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6,8(2):105.

13、杨洪军,唐仕欢,黄璐琦,肖培根.基于亲缘关系的中药药性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08年12月.

14、李明,郭瑞华.《中华本草》收载止痛中药药性规律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6):487-488。

15、金锐,张冰.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中药药性理论——药性形成的多源性.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10(11):1198-1205.

16、欧阳兵,王振国,王鹏等.“组群中药四性组合性效谱”假说及其论证.山东中医杂志,2006,25(3):154-156.

17、朱艳春,张素华,冯涛.中药“体用”辨[J].中医研究,2001,14(2):15.

18、唐仕欢,黄璐明,杨洪军,等.论象思维对中药药性形成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9,50(6):485-486.

19、苗彦霞.类比思维在中药学理论中的应用[J].陕西中医,2002,23(11):1029.

20、梁琦,谢鸣.从药性多维性的角度认识中药药性理论.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14(12):45-46.

21、郭玉兰,冀文韬.运用全息方法分析中药药性.河北中医,1996,18(3):16-18.

22、刘树民,卢芳.基于系统生物学阐释中药药性理论科学内涵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探讨.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8,10(2):12-16.

23、王振国,王鹏,李峰,等.中药四性理论现代研究回顾与展望[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 2) : 94.

24、王磊,裴丽,杨云松.近10年关于中药药性的理论性研究及其分析.中医药信息,2012, 29(1):127-12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