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1 药性理论——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

 木丹园 2020-04-06

       中医认为,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机理/基本作用)是祛除病邪,消除病因;扶持正气,增强机能;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使之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

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作用,是由于药物本身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将之称为药物的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疾病所表现出来的阴阳气血偏盛偏衰。

药物的偏性即指其所具的若干特性和作用。

(中药治病的基本机理是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胜偏衰。)

中药治病的基本方式:以偏纠偏。

《类经》:“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因气味之偏也。”

《医断》:“药者草木,偏性也,偏性之气皆有毒,以此毒除彼毒也。”

《医原》:“药未有不偏者,以偏救偏,故名曰药。”

中药的性能又称为药物的偏性(也称药性)它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指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疾病所表现出来的阴阳偏胜偏衰。

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研究中药性能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它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毒性)等。

注:性能≠性状。

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是以药物(药材)为观察对象。

中药的性能也称药性,它包括药物发挥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作用。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而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

前人常将二者相联系,并用性状解释作用原理。二者的含义和认识方法迥异,不能混淆。

中药的作用是指药物机体的影响,或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包括治疗作用(治疗效用)和不良作用(不良反应)。中药的治疗作用又称为中药的功效,中药的不良作用包括副作用和毒性反应。总括之,其特性是对人体的作用具有两面性。

(用药的基本原则是:扬效抑毒。即充分合理利用中药的治疗效用,尽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药的功效,是指中药对人体疾病的治疗作用,亦称中药的功能。功效术语往往凝练为短短数个字,是对中药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

人们对中药功效的认识和概括,是根据机体的用药反应,即用药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通过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的方法归纳出来的。因此,中药功效的确定和系统形成,与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或发展过程有着密切不可分的关系。

中药的功效一般分为两类

1、对因治疗功效,是指该药能缓解或消除某种病因的作用。包括祛邪、补虚扶正、调理脏腑功能、消除病理产物等方面,如属祛邪的有祛风、散寒、清热、凉血、泻火、除湿、泻下、涌吐、杀虫、解毒等;属补虚扶正的有补气、补阳、补血、滋阴、生津、填精等。属调理气血与脏腑功能的有理气、降气、活血、敛肺、安神、开窍、息风、平肝潜阳等;属消除病理产物的有消食、利水、祛痰、化瘀等。

2、对证治疗,是指能缓解或消除疾病过程中出现的某种或某些症状,具有减轻痛苦、防止病势恶化的意义。如止咳、平喘、止痛、止血、止呕、止汗、涩肠止泻、涩精止遗等。

此外,还有对病治疗功效,如截疟、疗疮等。

中药的主治病证,是指某个单味药或某个成方药对疾病的病证或症状的治疗范围。简称“主治”,又称“适应症”,“应用范围”。其与功效关系密切,不可分割。

从认识方面而言,主治是确定药物功效的依据;从临床运用的角度看,功效是临床用药的依据,提示了药物的适应范围。

例如鱼腥草能治疗肺痈咳吐脓血、肺热咳嗽及热毒疮疡等病证,因而具有清热解毒、排脓之功效;又能治疗热淋小便涩痛之证,故又有清热利尿通淋之功效。从另一个角度而言,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排脓、利尿之功效,提示其适用于热邪或湿热之邪所致的病证,而不适用于虚寒性病证。

又如苍术能治疗湿阻中焦、运化失司而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倦怠乏力、舌苔浊腻之证,故有燥湿健脾之功效;又能治疗风寒湿痹、足膝肿痛、痿软无力之证,故又有祛风散寒除痹之功效。而湿为阴邪,易困脾阳,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除痹之功效,提示其最宜用于寒湿困脾及寒湿偏盛之痹证。

一、四气

《神农本草经》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这是有关药性基本理论之一的四气五味的最早概括。药性分寒热最迟不晚于西汉。

药性有狭义与广义之别,狭义药性即指四性。

1、四气的概念

四气: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四气之中寓有阴阳含义,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寒凉与温热是相对立的两种药性,而寒与凉之间、温与热之间则仅是程度上的不同,即“凉次于寒”“温次于热”。可见9种描述:寒、热、温、凉、平、大寒、大热、微温、微寒;由于没有绝对的“平”,平性仍有温、凉之偏,仍归为四气范围内。然从四性本质而言,只有寒热两性的区分。

属阴:寒、凉

属阳:温、热

平性药:无明显的寒热偏性。药性平和、作用缓和。如党参、山药、甘草等。

注:北宋寇宗奭改四气为“四性”,以相别于香臭之气。《本草衍义》:“今详之,凡称‘气’者即香臭之气。其寒、热、温、凉则是药之‘性’也。”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五性焉,寒热温凉平。”第一个提出五性分类法。

2、四性的确定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映概括出来的,与疾病的寒热性质是相对应的。故四气(药性)确定的依据用药反应四气(药性)确定的基准病证寒热

(1)能够减轻或消除热症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

如:黄芩、板蓝根——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

(2)能够减轻或消除寒症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

如:附子、干姜——腹中冷痛、四肢厥冷、脉沉无力等寒证

如何确定寒热?

(1)阴性寒凉药用于治疗阳热症,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定惊等。

(2)阳性温热药用于治疗阴寒证,可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

(3)平性药根据寒热不同,配伍温热药和寒凉药。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1)热证:

1)表热证:a、风热表证;b、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发散风热药。

2)里热证:a、温病气分、营分、血分,预后。b、脏腑热证:实热,虚热。c、湿热病症。d、热毒病证。

其中,气分,实热→清热泻火药。营分、血分→清热凉血药。预后,虚热→清虚热药。湿热病症→清热燥湿药。热毒病证→清热解毒药

(2)寒证:

1)表寒证:风寒表证→发散风寒药。

2)里寒证:a、脏腑寒证, b、经脉寒证→温里药。

3、使用注意

(1)注意用药原则:寒凉药治阳热证,温热药治阴寒证

(2)注意用药程度。

(3)寒热错杂的复杂病证当视情况用药。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提出“寒无犯寒”“热无犯热”。指在寒冬时无实热证者,不要随便使用寒药,以免损伤阳气;在炎热夏季无寒证者不要随便使用热药,以免伤津化燥。

寒凉药对人体的不良效应是伤阳助寒;温热药对人体的不良效应是伤阴助火。

药性之气具有治病和引发不良反应的两面性。

药性与药效是抽象与具体,共性与个体的关系。

二、五味

五味最早见于《尚书》,与今之药性五味有别。

五味作为药性理论最早见于《内经》《神农本草经》中。《内经》最早论述五味与五行关系。《神农本草经》以五味配合四气。

1、五味的概念

所谓五味:是指药物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即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酸甘苦咸等味。)

五味与四气一样,也具有阴阳五行的属性,《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后世将其概括为辛甘淡属阳,酸苦咸涩属阴

五味,既是药物功效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五味的实际意义,一是标示药物的真实滋味,二是提示药物作用的基本范围。

具体五味:药物的味道,是药物真实味道的反映

抽象五味:代表药物功能,通过观察药物的实际疗效总结出来的,直接与药物功效相对应。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2、五味的功效

《素问·脏气法时论》指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这是对五味作用的最早概括。

1)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表证和气滞血瘀(气血阻滞)证。古有辛能润、能燥、能开之说。

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如紫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止痛、川芎活血化瘀等。

散——发散表邪。解表药。如解表药中的麻黄、生姜等。

行——行气、活血。理气药,活血药。如行气药中的陈皮、香附,活血药中的川芎、延胡索等。

2)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还能解药食毒、滋燥(润燥)。多用于治疗虚证或痉挛疼痛

滋养补虚、消食和胃、调和药性及缓解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甘味药多用治正气虚弱、食积不化、脘腹挛急疼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

补——补益补虚药。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蜂蜜等。

和——和中,调和脾胃、药性和药味。和中,消食药;和味,调和药性。如“国老”甘草调和药性并解药食中毒、神曲消食和胃、大枣等。

缓——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缓解毒性。如饴糖缓急止痛、白芍等。

3)酸(涩):“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还能生津安蛔。多用于治疗滑脱病证

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酸味药多用治自汗盗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滑脱不禁的病证。如五味子固表止汗,乌梅敛肺止咳、五倍子涩肠止泻、山茱萸涩精止遗、金樱子固精缩尿止带。

收——收敛,涩——固涩

止泻,敛汗,固精,缩尿,止带,止血功效。

酸味尚能生津,有合甘味以化阴的作用。可用治津亏口渴,如乌梅、酸枣仁。

《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五味所入,酸入肝。”故有些药用醋制可以增强其引药入肝的作用,如醋制香附、柴胡增强疏肝解郁之功。

4)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降泄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

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散寒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苦味。苦味药多用治火热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少量使用苦味药能健脾。

泄——清泄火热→火热证:清热药黄芩、栀子清热泻火。

——降泄气逆→气逆证:a、肺气(喘):苦杏仁、葶苈子降气平喘;b、胃气(呕吐、嗳气、呃逆):半夏、陈皮降逆止呕。

——通泄大便→便秘证:大黄、芒硝泻热通便。(泻下药部分苦)

燥——燥湿:a、寒湿证:苍术、厚朴苦温燥湿;b、湿热证:龙胆草、黄连清热燥湿;

坚——泻火坚阴,滋阴降火,阴虚火旺证:知母、黄柏泻火存阴。

☆ 苦寒药不能生阴液,是通过清热作用,消除热邪,以有利于阴液的保存,治疗阴虚火旺证。习惯上多用于表示知母、黄柏等药物治疗肾阴亏虚、相火亢旺的作用特点。

“泻火”—→“存阴”

 “苦能坚”的提法源于《内经》。《素问·脏器法时论》:“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

苦坚的含义有二:坚阴,坚厚肠胃(健胃)。

5)咸:“能软,能下”,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

泻下通便、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有咸味。咸味药多用治大便燥结、痰核、瘿瘤、癥瘕痞块等证。

《素问·宣明五气篇》有“咸走血”之说。肾属水,咸入肾,心属火而主血,咸走血即以水胜火之意。如大青叶、玄参、紫草、青黛、白薇都具有咸味、均入血分,同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

软坚散结——瘰疬、瘿瘤(海藻、牡蛎消散瘿瘤,鳖甲软坚消癥);

泻下通便——燥结便秘(芒硝泻热通便)。

咸味尚有引药入肾补肾作用:紫河车、海狗肾、蛤蚧、龟甲、鳖甲等具有良好的补肾作用;知母、黄柏、杜仲、巴戟天用盐水炮制以引药入肾,增强作用。

6)淡:“能渗、能利”,即具有利水渗湿的作用。

有些利水渗湿的药物具有淡味。淡味药多用治水肿、脚气浮肿、小便不利之证。如薏苡仁、通草、灯心草、茯苓、猪苓、泽泻等。由于《神农本草经》未提淡味,后世医家主张“淡附于甘”,故只言五味,不称六味。

渗利水湿——水肿、小便不利(如茯苓);

7)涩:与酸味药作用相似,故习惯将涩附于酸,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但不具有酸味的生津、开胃、安蛔等作用。

涩味药多用治自汗盗汗、久泻久痢、遗尿尿频、遗精滑精、崩带不止等滑脱不禁的病证。如莲子固精止带,赤石脂、禹余粮涩肠止泻,海螵蛸收敛止血等。本草文献常以酸味代表涩味功效,或与酸味并列,标明药性。

8)附-芳香味:有些气味芳香之药,虽标以辛味,但难以用四气五味理论解释其药性或说明作用机理,因而又有芳香药性之说。其功效如下:

1)辟秽防疫:芳香药有辟除秽浊疫后之气,扶助正气,抵御邪气的作用,达到辟秽养正,防病治病的目的。如制作熏香、炷香、枕香、佩香以防病祛邪,燃药香防治感冒流行。

2)解表散邪:芳香药以其疏散之性,外走肌表,开宣毛窍,具有芳香疏泄,解表散邪之功,如薄荷、香薷、胡荽:疏散表邪,解除表证。

3)悦脾开胃:“土爱暖而喜芳香”,故芳香药善入脾胃经,投其所喜,有加强运化、增进食欲、悦脾开胃的功效,如木香、檀香、沉香、丁香、香椽、佛手、甘松等都有悦脾开胃作用,治脾胃之滞、不思饮食;有些药物自身香气不浓,但经炒香后,如炒谷芽、炒麦芽、炒神曲,可以增进悦脾开胃、纳谷消食的功效。

4)化湿去浊:芳香药能疏通气机,宣化湿浊,消胀除痞,复脾健运,即有化湿运脾之功,如苍术、厚朴、藿香、佩兰、草豆蔻等均能芳香化湿,主治湿浊中阻,脾失健运,痞满呕吐等。

5)通窍止痛:芳香药行散走窜,芳香上达,通窍止痛,如辛夷、薄荷、白芷、细辛能上行头目,通窍止痛,主治鼻塞、鼻渊、头痛及齿痛等。

6)行气活血:芳香药疏散气机,透达经络,行气活血,通经止痛,消肿散结。如香附、乌药、玫瑰花能芳香疏泄,行气活血,调经止痛,主治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胀痛等症;又乳香、没药、麝香能行气活血、通经止痛、散结消肿,主治气滞血瘀,心腹诸痛,经闭痛经,癥瘕积聚,痈肿疮毒等症。

7)开窍醒神:芳香药有芳香辟秽,开窍启闭,苏醒神志的功效,如麝香、冰片、苏合香、安息香、樟脑等能芳香开窍,主治邪蒙心窍,神志昏迷等症。

☆五味的功效

1、辛:能散、能行。能润、能燥,开窍

2、甘:能补、能缓、能和。润燥

3、酸(涩):能收、能涩。生津安蛔

4、苦:能泄、能燥、能坚。

5、咸:能下、能软。

6、淡:能渗、能利。

7、芳香:开窍、化湿、醒脾

辛味药对人体的不良作用:耗气伤津、伤阴。

甘味药对人体的不良作用:膈腻碍胃、令人中满。

酸味药对人体的不良作用:收敛邪气。

涩味药对人体的不良作用:收敛邪气。

苦味药对人体的不良反应:伤津败胃。

淡味药对人体的不良反应:伤津

芳香药对人体的不良反应:耗气伤津

☆四气和五味:药物的四气五味产生于生活医疗实践。“性”与“味”形成药物作用的基础,因而是中药性能中最重要的两个成员。要准确、全面的认识某一药物的功效,必须性味合参

四气五味均为归纳解释药效的工具。气偏于确定药物的性,味偏于确定药物的能。

苦寒:清热燥湿;辛温:发散风寒;辛凉:发散风热;

苦温:燥湿散寒;甘寒:滋阴清热;

明代缪希雍谓:“物有味,必有气,有气斯有性。”强调了药性是由气和味共同组成的。必须把四气和五味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地辨别药物的作用:

1)气味相同,作用相近。如辛温的药物多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甘温的药物多具有补气、助阳的作用。

2)气味相同、又有主次之别。如黄芪甘温,偏于甘以补气,锁阳甘温,偏于温以助阳。

3)气味不同,作用有别。如黄连苦寒,党参甘温,黄连功能清热燥湿,党参则补中益气。

4)气同味异,味同气异者,代表药物的作用各有不同。如麻黄、苦杏仁、大枣、乌梅、肉苁蓉同属温性,由于五味不同,故麻黄辛温散寒解表、苦杏仁苦温下气止咳、大枣甘温补脾益气、乌梅酸温敛肺涩肠、肉苁蓉咸温补肾助阳;再如桂枝、薄荷、附子、石膏均为辛味,因四气不同,又有桂枝辛温解表散寒、薄荷辛凉疏散风热、附子辛热补火助阳、石膏辛寒清热泻火等不同作用。

5)一药兼有数味,标志其治疗范围扩大。如当归辛甘温,甘以补血、辛以活血、温以祛寒,故有补血活血、散寒止痛等作用,可用治血虚、血瘀、寒凝所引起的多种疾病。

6)一般临床用药既用其气,又用其味,但有时在配伍其他药物复方用药时,可能出现或用其气,或用其味的不同情况。如升麻辛甘微寒,与黄芪同用治中气下陷时,取其味甘升举阳气;若与葛根同用治麻疹不透,取其味辛以解表透疹;若与石膏同用治胃火牙痛,则取其性寒以清热泻火。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王好古之说:“本草之味有五,气有四。然一味之中有四气……有使气者,有使味者,气味俱使者,先使气而后使味者,先使味而后使气者……不可一途而取也。”

三、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起源于《内经》时代,成熟于金元时期。首载升降浮沉的本草著作是《珍珠囊》。张元素(张洁古)对升降浮沉理论贡献最大。

1、升降浮沉的概念及作用

升降浮沉是表示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升,即上升提举,趋向于上;降,即下达降逆,趋向于下;浮,即向外发散,趋向于外;沉,向内收敛,趋向于内。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作用趋向。它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性相对而言。

升降浮沉是通过观察药物的性状和研究药物的性能(性能功效),逐步总结出来的。

疾病的病势趋势:向上(如呕吐、呃逆、喘息)、向下(如脱肛、遗尿、崩漏)、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表证未解而入里);

疾病的病位趋势:在表(如外感表证)、在里(如里实便秘)、在上(如目赤肿痛)、在下(如腹水、尿闭)

按阴阳属性区分,升与浮属阳;沉与降属阴。升降浮沉表明了药物作用的定向概念,也是药物作用的理论基础之一。

  (升降浮沉的作用)

升——(向上)上升提举,趋向于上。脱肛、遗尿、崩漏

降——(向下)下达降逆,趋向于下。呕吐、呃逆、喘息

浮——(向外)向外发散,趋向于外。表证未解而入里

沉——(向内)向内收敛,趋向于内。自汗、盗汗

2、决定或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

药物升降浮沉与四气五味、药物质地轻重密切相关,并受炮制和配伍影响。

1)性味:四气五味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述王好古之说:“夫气者天也,温热天之阳;寒凉天之阴,阳则升,阴则降;味者地也,辛甘淡地之阳,酸苦咸地之阴,阳则浮,阴则沉。”

1)性:温热升浮,寒凉沉降;

2)味:辛甘升浮,酸苦咸沉降。

升浮药:如麻黄、升麻、黄芪。沉降药:如大黄、芒硝。

2)药材质地及入药部分:

汪昂《本草备要·药性总义》云:“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凡药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

1)质地轻重:轻清升浮;重实沉降;

花、叶、皮、枝等质地轻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如苏叶、菊花、蝉蜕等;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及质重者大多都是沉降药,如苏子、枳实、牡蛎、代赭石等。

某些药物具有特殊性:如旋覆花的功能降气消痰、止呕止噫,能治气逆、止呕、平喘,药性沉降而不升浮;苍耳子的功能通窍发汗、散风除湿,药性升浮而不沉降,故有“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之说。

部分药物具有双向性:如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白花蛇内走脏腑、外彻皮肤。麻黄、前胡。

2)植物类入药部位:

a、花、叶、皮、枝:升浮发散;

b、根、果实、种子:沉降。

(种子:部位在中间,近心,此类药可入心,养心安神。如:肺气上逆—平喘止咳;大肠—润肠通便。)

c、茎:行气。

d、关于心的药只有酸枣仁,柏子仁。

注:药物质地轻重与升降浮沉的关系,是前人用药的经验总结,两者之间并没有本质的联系。

3)炮制的影响:药物的炮制可以影响转变其升降浮沉的性能。

酒制——升,姜炒——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

大黄:峻下热结、泻热通便,属沉降药;酒炒→清上焦火热,治目赤头痛。

李时珍:“升降在物,亦在人也。……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

4)配伍的影响:药物的升降浮沉通过配伍可发生转化。

a、从众效应:少量升浮药在大队沉降药中能随之下降;少量沉降药在大队升浮药中能随之上升。

b、引经药的作用。

药物的升降浮沉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李时珍说:“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升降浮沉的转化条件:炮制和配伍)

3、临床意义

(1)药势与病势相对,纠正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失调;

(2)顺应气机趋向,因势利导,驱邪外出;

(3)药势与所治脏腑气机运行的正常趋势相应。

4、升降浮沉的用药原则

顺着病位,逆着病势。对于复杂病机,可升降浮沉并用。

确定升降浮沉的依据有药物的性味,气味厚薄,质地轻重,功效/功能/疗效。其中,药物疗效是确定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

升浮:升阳、发表、散寒、疏散解表、宣毒透疹、解毒消疮、宣肺止咳、温里散寒、暖肝散结、温通经脉、通痹散结、行气开郁、活血消癥、开窍醒神、升阳举陷、涌吐——解表药、温里药、祛风寒湿药、行气药、活血祛瘀药、开窍药、补益药、涌吐药。

沉降:清热泻火、泻下通便、利水渗湿、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息风止痉、降逆平喘、止呕、止呃、消积导滞、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崩止带、涩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收敛固涩——清热药、泻下药、利水渗湿药、降气平喘药、降逆和胃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收敛止血药、收涩药。

四、归经

1、概念: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在机体内的作用部位。

归:作用的归属,经:脏腑经络的概称。(某经所属的脏腑本身及其统属的器官和循行部位。)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

归经指明了药物治病的适用范围,即说明药效所在,包含了药物定性定位的概念。也是阐明药物作用机理,指导临床用药的药性理论基本内容之一。

归经理论起源于《内经》。《名医别录》已有归经的模式。《伤寒论》六经分经用药为归经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清·沈金鳌正式使用归经一词。

归经理论产生于中医临床实践。

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异下,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确定依据,通过脏腑辨证用药,从临床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

也可以依据药物自身的特性,即形、色、气味、禀赋等的不同,进行归经。尤以五味与归经的关系最为密切。

依据药物特性确定归经带有片面性。依据药物疗效确定归经十分准确。

归经的理论依据:脏象学说,经络学说,药物依据:药物特性,药物疗效。

2、临床意义

1)指导临床辨证用药

1)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通过辨证审因诊断出病变所在脏腑经络部位按照归经选择用药

肺热咳喘→桑白皮、地骨皮等肺经药,泻肺平喘;

胃火牙痛→石膏、黄连等胃经药,清泻胃火;

心火亢盛、心悸失眠→朱砂、丹参等心经药,清心安神;

肝热目赤→夏枯草、龙胆草等肝经药,清肝明目。

外感热病、热在卫分,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痛→银花、连翘等卫分药,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热入气分,面赤恶热、高热烦渴→石膏、知母等气分药,清热泻火、生津止渴。

2)一药能归数经,其治疗范围扩大。

2)区别功效相似的药物→提高用药准确性。

黄芩——黄连——黄柏:清热燥湿泻火

黄芩:上焦湿热,肺热;黄连:中焦湿热,心火,胃热;黄柏:下焦湿热,肾火。

麻黄——黄芪——附子——猪苓:利水药

麻黄:宣肺利水;黄芪:健脾利水;附子:温阳利水;猪苓:通利膀胱之水湿。

羌活——葛根——柴胡——吴茱萸——细辛:治头痛之药

羌活:太阳经头痛;葛根:阳明经头痛;柴胡:少阳经头痛;吴茱萸:厥阴经头痛;细辛:少阴经头痛。

3)依据脏腑经络相关学说注意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

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火上炎,目赤头晕:选用黄柏、知母、枸杞、菊花、地黄等肝、肾两经的药物→益阴降火、滋水涵木;

肺病久咳,痰湿稽留,损伤脾气,肺病及脾,脾肺两虚:肺脾兼顾,采用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等肺、脾两经的药物→补脾益肺、培土生金。

  4必须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学说结合起来。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同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用时必须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准确指导临床用药。

同归肺经的药物,四气不同,作用不同。如紫苏温散肺经风寒、薄荷凉散肺经风热、干姜性热温肺化饮、黄芩性寒清肺泻火。

同归肺经的药物,五味不同,作用不同。如乌梅酸收固涩、敛肺止咳,麻黄辛以发表、宣肺平喘,党参甘以补虚、补肺益气,陈皮苦以下气、止咳化痰,蛤蚧咸以补肾、益肺平喘。

同归肺经的药物,升降浮沉之性不同,作用不同。如桔梗、麻黄药性升浮,故能开宣肺气、止咳平喘;杏仁、苏子药性沉降,故能泻肺止咳平喘。

四气五味:说明药物具有不同的寒热属性和治疗作用。

升降浮沉:说明药物的作用趋向。

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均缺乏明确的定位概念。

归经理论:把药物的治疗作用与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部位有机地联系起来。

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说:“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必无捷效;执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泥,反能致害。”

附:引经报使与引经药

引经报使是中药的性能之一,指某些药物对某一脏腑经络有特殊作用,其选择性较强,并能引导其他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从治疗意义上来说,主要是作为各经用药的向异,这类药物称为引经药

引经报使和引经药建立在归经理论基础之上,是归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归经只针对某药本身而言,而引经报使则是归经与配伍的结合,是“剂中用为向导,则能接引众药,直入本经”之药。

根据其引经报使的范围和性质的不同,引经药分为三类:(1)十二经引经药;(2)病证引经药;(3)局部穴位引经药。

尤在泾《医学读书记》说:“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引经药的作用有二:(1)作为佐使药,引诸药直达病所,以增强临床用药的针对性。(2)兼作方剂的主药,发挥主导作用。

五、毒性

药物的有毒无毒的理论产生于动物实验和生活医疗实践(生活实践、医疗实践和实验研究。)。“有毒无毒”是中药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掌握药性必须注意的问题。

1、“毒”涵义的演变

(1)西汉以前:药物的代称

《周礼·天官》:“医师掌医之政,聚毒药以供医事。”

《类经》:“凡可辟邪安正者,皆可谓毒药。”

(2)东汉以后:药物的偏性及毒副作用。

《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把药物毒性强弱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四类。

古代中药毒性的含义较广,既认为毒药是药物的总称,毒性是药物的偏性,又认为毒性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

古代多记载药物的急性毒性。古代所载的无毒药有些是有毒的。

(3)现代: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

2中药在医疗方面对于人体的作用有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1)治疗作用:药物治病防病的基本作用。

2)不良反应:在中医药理论指异下,中药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不符,且给患者带来不适或痛苦的有害反应,主要是指合格中药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中药不良反应可分为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依赖性、致癌和致畸作用等

副作用:是指中药在常用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不可规避)。一般比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毒性反应:指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与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有关,也与人的体制因素有关。

中药毒性分级:大毒>有毒>小毒

(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

过敏反应:症状轻者可见瘙痒、皮疹、胸闷、气急等,重者可引起过敏性休克,除药物因素外,多与患者体质有关。

3、临床上中药中毒的常见原因:(1)用量过大;(2)炮制不当;(3)制剂服法不当;(4)配伍不当;(5)误用伪药;(6)个体不适应;等。

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品种混乱,误服毒药,用量过大,炮制不当,剂型不当,管理不当,个体差异,辨证不准,配伍失宜。

 “毒”是相对的。确定有毒无毒的依据:用量是否适当(关键依据),整体是否有毒、含不含有毒成分、用法是否得当、对象是否准确。

广义的毒包括:药物总称,药物偏性,药物毒性和药物副作用。

狭义的毒包括:药物毒性和药物副作用。

毒性——广义

1、没有狭义毒性,药物针对非适应症人群来说是有毒的。

2、没有狭义毒性,药物针对适应症人群盲目加大剂量是有毒的。

3、没有狭义毒性,药物长时间服用也有毒。

毒性——狭义:小毒,有毒,大毒

1、如果有毒物质和有效物质为同一物质,保留部分毒性;若不是,全部去除有毒成分。

2、减毒:1)通过炮制,2)通过配伍,3)两者共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