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眸旧京远去的行当

 冷月苍松 2010-08-13

人类有寻根的愿望和需要,通过研究往事以了解过去。谁对过去有深刻的理解,谁就能应付自如地驾驭当代,并能对未来作出理想安排。  

作为社会需求和人们谋生的手段,各种行当很是繁杂,用民间成语说就叫做“五行八作”。本文由于受篇幅所限只是择其部分行当做些描述。这里既有历史悠久、已成规模的行业,他们有铺面、有手艺、有东家、有伙计,人数较多而共同谋生。他们画地为牢,终年辛劳在狭小的空间里,以自己的一技之长养家糊口;也有小本经营、季节性较强的“贩夫走卒”。他们所从事的生产经营,多数没有店铺门面,没有字号,或是挑担推车走街串巷,或是赶集市趁庙会摆摊设点,或者到人市等候雇佣出卖劳力。这些人风尘仆仆,忙忙碌碌,凭着自己的劳动挣个血汗钱,终年挣扎在贫困线上。他们所遭际的辛苦和经营情景,现今中青年人多未经见,更无从理解。

时世变迁,昔日的五行八作和三教九流大部分已成历史陈迹。但是社会历史是不能割断的,认识过去,研究因“年深岁改,人不能认”的往昔人事、名物、社会相,是十分必要的。而这些研究,无疑有赖于文献资料。

本文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揭示远去的行当。图是今天年轻人未曾见闻的往昔许多社会现实的“写真”,为读者提供的是直观感受;文是对写真的介绍,给大家介绍所涉事物的文化内涵。

(一)服务行当

旧时的服务行当或是凭手艺、靠店堂铺面;或是凭技能、靠辛劳人们谋生于社会。人们常说服务是相互的。你在为他人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在享受他人为你提供的服务。别看人们把从事各种行当的人分成三六九等、高低贵贱,其实社会是个整体谁也离不开谁。下面几个行当是不被人们所看好的行当,可是社会离得开吗?

澡堂子  

 

城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需要澡堂子为人们提供服务。别小看澡堂子,其行业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宋代。据宋耐德翁《都城纪胜·诸行》载:“浴堂谓之香水堂”;吴自牧《梦梁录·团行》载:“开浴堂者名香水行”。相传,当时有位经商蚀本的商人,无以为生之际,适有人来借盆洗浴,因获启示。于是,他便利用仅剩的房产开办了第一座公共浴池,取名“香水行”,并于门前悬挂一把茶壶为幌子,生意很是不错。显然,其悬壶为幌的寓意在与表示经营的热水浴池。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北京自元代开始有了澡堂子,是各大寺院僧人在寺内开办的,主要是供进香信徒沐浴。明代寺院僧人办澡堂子虽然增多,有“凡内官皆于皇城外有堂子之佛寺内沐浴,并有专人擦澡讨赏”的记载,但它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只有到了民间经营浴池的出现和兴起才逐渐成为人们主要洗澡的地方。

早期的澡堂子设施也很简陋,一池水几个长条板凳,“窗糊油纸,壁置油灯。”直到清末民初,有了自来水、锅炉和电灯等,才使浴池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成为新型浴池。

俗话说干什么吆喝什么,通过吆喝招徕生意。浴池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行业特点,经人总结提升把自己经营的时间、功能融入宣传招徕生意的联语招牌之中,使人一看便知是澡堂子。如“金鸡未唱汤先热,旭日东升客满堂。”、“红楼洁室心扉暖,碧泉玉池洗风尘。”在经营管理上也独具手法。由于是大众洁身沐浴的地方,讲究干净。但是五行八作、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来,难免来有碍大众忌讳的,或对自己经营有麻烦人等前来,在不得罪客人的前提下,用一些联语非常婉转的规劝客人以避免麻烦。如“身有贵恙休来洗,酒醉年高莫入堂。”“贵恙”指的是身上患有不干净的外疮,喝醉酒的人和年岁大的人,这样的客人请不要入堂洗澡。

大概在有了澡堂子的同时,也跟着有了搓澡的。老北京澡堂子搓澡的分南派和北派,南派以扬州为主,搓澡的手法细腻,讲究手轻力匀,而且搓完澡按摩头部。北派的以河北定兴、易县、涞水三县的人为主,北派搓澡的讲究手把稳、劲头匀,功夫都在手劲儿上。搓完,身上不能青一块紫一块,要浑身通红。这与南派明显不同。

搓澡的入道,必须认师傅。老一辈北派搓澡师傅讲究108法,也叫108式。一般搓澡需用十五分钟左右。由于搓澡是力气活,用行话说,卖的是胳膊。通常一个搓澡师一天搓三十多个活儿,就已经很累了。搓澡与修脚、捏脚统称“全活儿”,“全活儿”拿下来需要四十多分钟。

建国后,京城的澡堂子都归了国营。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老百姓洗澡带有社会福利性,洗澡搓澡各收费两毛六,这个价儿一直延续到80年代。 那时候,为了扩大经营,同时也是为了缓解住宿难,澡堂子晚间接待完洗澡的客人后,一度还可以住宿又变成为简易旅店,当然客人还可以不花钱洗个澡。

自有了民间经营的浴池直到20世纪80年代,公共浴池一直是大众沐浴的主要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洗浴设备的普及,京城公共浴池从20世纪50年代一百八十多家,到如今传统形式的澡堂子已经寥寥无几,代之以新型的洗浴中心,澡堂子和搓澡的逐渐成为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往事。

修脚的

旧社会妇女有缠足陋习,同时,城市商人和读书人也都裹脚,穿一种紧紧箍住脚的小鞋,再加上当时城乡道路都不平坦,故由于鞋穿得不合适及走路的艰难,经长时间的挤、压、磨、硌,往往使很年轻的人脚上有了各种病症。常见的脚病有:灰趾甲。畸形趾甲、嵌甲、鸡眼、脚垫、疔疗及脚气等。这些虽都算不上什么大病,但也给人的工作和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有的甚至令人很痛苦。修脚就是治疗这些脚病的民间传统服务技艺。从业者民间称为“修脚匠”,他们运用锋利的修脚刀,施行修、削、剜、劈等技巧,对症下刀,大多能为患者解除一段时间内的行动不便和痛苦。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修脚业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浴池服务的,行话称为“画皮的”。他们除修脚。修趾甲、刮脚气,还搞脚部按摩,达到舒筋活血、解除疲劳的作用。一种是在街头(包括庙会、集市)行艺的,行话叫“剜窝的”。他们和江湖郎中混在一起,一般搭一白布棚子,地上铺一块红布,叫“靠地布”,上面摆放修下来的脚疔、脚垫等皮肉,墙上挂一画着各种脚病图样的白布,行话称作“点张子”,按图指画讲说以招揽生意。其中常在一处摆摊的,行话叫“常靠地”,都得能做“尖活儿”,即手艺好不骗人。那些赶集上庙会的,行话叫“走马穴”,就难免做“腥活儿”了,即糊弄人骗人钱。

传统的修脚业,因手法、刀技的传授不同可分三大派:以北京为中心的河北派,以济南为中心的山东派,以扬州为中心的江苏派。

如今街头修脚的早已没有了,澡堂子里的修脚的也随着澡堂子逐步消退而日趋减少。现在有人呼吁“修脚的”应该保留,应该有传人,但应者寥寥。

剃头的

剃头的这一行是在清朝入主中原后兴起来的。在此以前汉人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古训,一直是束发包巾。清朝入关以后,为了维护满族的装束,强迫汉人剃发梳辫易服,并以此判定汉人是否臣服。也正因此,清政府颁布的“剃发令”遭到了汉人的强烈反对。但清政府认为,如今天下是皇朝大一统,而服饰装束不统一,成何体统。于是在顺治二年七月(16458月)再次强令全国人民十日之内一律剃头梳辫,违抗或逃避者,杀无赦!这种强行改变传统服饰的做法,对汉人来说,从民族心理和习俗上是很难接受的,但在“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命令下,自然留头更现实的多。于是,地安门、东四、西四、正阳门等主要路口,都搭起席棚,凡过往行人有留发者,便拉入棚内强行剃头。有违抗者,剃头匠便放下手里的小剃刀,操起大剃刀,当场斩首,然后把人头悬在棚杆顶上示众。因此当时的剃头匠也就是执行“剃头令”的刽子手。剃头这一行也是带着血腥应运而生的。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清初时,剃头是免费的,剃头师傅是从京东各县虏来的民夫。从此以后,北京也就出现了剃头的行当,干这一行的大部分是武清、三河、香河、宝坻等京东各县的人,其中尤以宝坻人最多。

除了剃头棚以外,还有剃头挑子,剃头挑子分“下街挑子”和“桥头挑子”两种。前者是流动走街串巷的,后者是固定在某个桥头的(如后门桥、北新桥、银锭桥等)。俗话说“剃头的挑子── 一头热”。那是因为挑子的一头是一个高圆笼,圆笼中放火盆。看似普通的挑子,可挑子上的工具却都有来头。圆笼是专门装违抗剃头令的人的头颅的;圆笼旁边立着一根旗杆,是悬供圣旨用的,后来改为挂毛巾、磨刀布了;顾客坐的红色小凳原来是枭人脑袋的木墩;木凳下有抽屉,放着大小剃刀,是用来剁人的;扁担上捆着的长绳,是绑人用的“法绳”。说起来渗人,当然,这只是在清初时期。

剃头是手艺活,老北京的剃头匠必须会十六种技能,即梳、编、剃、刮、捏、拿、捶、按、掏、剪、剔、染、接、活、舒、补。这其中包括梳发、剃头、刮脸、掏耳、清眼、染发、按摩、正骨等。

因旧时剃头的多为挑担流动服务,在固定处所营业者不多,因而属于江湖行当之一。《北京民间风俗百图·剃头图》描述了剃头匠经营方式:“其人挑担游于街市之间,手执唤头,串走胡同,每到大街,将挑放地,等待来往之人刮脸、打辫子、剃头,方便之至。”《燕市货声·工艺·剃头匠》则描述了剃头挑子的内容:“挑担,前小红圆笼,中藏炭炉,坐水,锔上置盆,旁竖旗杆、刁斗;后挑红柜,可坐,中匣藏梳、抿、篦、刀……。”

是个买卖就应有招幌,镊叉,又名“唤头”就是剃头匠特有的招徕乐器。旧时剃头匠的主要理发工具,一是剃刀,二是镊子。敲剃刀作为招徕显然不雅,明晃晃的刀子极易令人同兵刃联系起来,产生不悦的潜意识。而以“镊叉”之镊子模型为招幌,镊叉形如一把大镊子,上下两片,一端有柄,以铁棍从另端划出即和振而发出颤音,既不失行当特点,招徕效果亦好。

关于剃头匠何时起以镊叉为招徕乐器,最早的文献记载当属明代《永乐大典》卷一四一二五所辑《净发须知》三卷。《净发须知》卷上《说镊子》载:“镊子潇洒,身材玲珑。格范金花镂错别,翻腾时样巧功夫……制自妙工,用由巧匠。手中缠然,悠扬声绕碧宵空,指上谩弹,滴钉韵和清叮耳,街方过处,把来做响底招牌。”又载,“肩搭红巾,艳色照人金闪烁;指弹清镊,响声入耳玉玲珑”。其所谓“清镊”,便为“唤头”。

由于清朝的“剃发令”,遂有了“剃头的”这一行。“剃头”在清代专指剃发梳辫,民国以后人们剪掉辫子,通称理发,但“剃头”这一称呼仍沿用下来,如今上了年岁的人还是说上理发馆剃头去。

时过境迁,挑着挑子、打着唤头旧时剃头的已经远去了。现代化的美容美发方式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接生婆

旧时产妇生孩子多请以接生为业的接生婆到家中接生。接生婆又叫稳婆、收生婆、收生查看更多精彩图片姥姥、吉祥姥姥。据元熊梦祥《析津志·风俗》载:“稳婆收生之家,门首以大红纸糊篾筐大鞋一双为记,专治妇人胎前产后以一应杂症,并有通血之药。”稳婆收生采用鞋子模型招幌,既体现着从业者多为天足妇女,行走方面,同时古人多取其谐音“和谐”的口彩,祈愿产妇母子平安。老北京的接生婆均是小门小户,门上挂一块缀有红布的小木牌作为幌子,上面写上“快马轻车,吉祥姥姥”之类字样。

接生婆也有本行当的崇拜神。据说,接生婆供奉子孙娘娘,也传还供奉张仙。产妇在付给接生婆钱时总要单给一份,说:“这是给娘娘上供的。”而接生婆则给产妇送张仙神马,上写“金弓打出天狗去,玉弹引进子孙来”。

过去卫生条件简陋,人们常说产妇生孩子和阎王爷就隔着张窗户纸,接生婆凭经验不是靠科学,产妇母子这时如何全是听天由命,遇上难产死人的事常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提高,旧时的接生婆逐渐消逝,代之以新型的妇产医院。

倒泔水的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过去,老北京的住宅院内很少有下水道的,刷锅洗碗水、剩菜汤等都随意往街上一拨,弄得街巷臭气熏天。于是倒泔水的这一行便应运而生。他们每日挨门挨户收集泔水,倒在泔水车内,再拉到臭沟或护城河倒掉。倒泔水的工钱甚微,只有逢年过节才向住户多要点儿赏钱。不过,夏天天热时,他们也向住户索要一些酒钱。此时,遇到有办喜事和办丧事的,倒泔水的拉走了泔水,本家还要管饭。

掏粪的

过去,无论街道上公共厕所,还是住户院里的厕所,所积存的粪便均有粪场所雇用的掏粪工清除。这是旧时最低下的一种职业。 掏粪工,俗称粪夫,也叫掏大粪的、掏茅房的、磕灰的,都包含轻蔑之意。掏粪工一般都身背木制粪桶,手拿一把长木把儿铁勺。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京、津等地住户院落里的女厕所用木桶,先用炉灰垫底,清理时灰和粪便一块磕出来,故居民称这种掏粪工为“磕灰的”。他们身背粪筐,挨门挨户将灰桶子磕人粪筐。为了不使粪便流出造成污染,掏粪工在粪筐里缝上一层布夹子,然后再缝上一层麻袋片,这样,尽管他们每天进出住户院落,但都能保持院落清洁。

    掏粪工多为破产农民,受雇粪厂,粪厂只管食宿,他们的收入全凭向住户讨取,称为酒钱。旧历每月初一、十五或初二、十六,尤其是逢年过节、雨雪天,掏粪工都要向住户讨取酒钱。另外,遇喜、寿吉庆事,还要“道喜钱”。索要酒钱时,往往是把粪筐放在住户的屋门前,以为胁迫,这是旧日粪夫恼人之举。

(二)交通运输行当

交通运输是人们生产和生活中重要的需求之一。旧时因为人们生活水平较低、科学技术落后,交通运输基本上处于原始的和传统的方式上,人们出行和货物运输基本上还停留在人力和畜力的水平上。由于人们出行和货物运输需求的普遍存在,引发产生出许多以此为谋生手段的行当。这些老行当在相当的长的时间里一直人们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和普遍使用,这些老行当也逐渐的退出了历史舞台。下面这一组老行当就是反映当年交通运输的状况。

干脚行的

解放前,搬运组织称为脚行,搬运工人被称为“手脚行的”。搬运方式初为挑担、驴驮和拉排子车(即人力大车),后又增加了畜力大车。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早期的搬运者,多是自由结合,与主顾协商装卸搬运费用,劳动收入全归个人所得。后来,为了袭断货源,瓜分市场,一些有势力的搬运者组织到一起,成立了脚行,从此,搬运费不再完全归于活儿者所有,其中一部分甚至大部为脚行把头占有。各脚行为维护自己的利益,扩大地盘,一方面进行火并,互相争夺,另一方面勾结官府,勒索商民,所辖界内商民的搬运业务都由脚行包办,且不许讨价还价。

脚行内部设总头、大头、二头和小头等级;被称为在“签”的。“签”是脚行的特权凭证,据此可以把持脚行,且能世代相传。据说“签”又有“死签”、“活签”之分,“死签”不干活儿,专门负责打架斗殴,如因此丧命,家属可享受“签”的权利;“活签”则负责日常工作和帐目管理。

赶大车的

过去城市里用于出租的交通工具除人力车外还有畜力车,从事这一行当的人被查看更多精彩图片称为赶大车的。他们一般都拥有自己的大车和牲口,而不像人力车夫那样单纯以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主,故属于有产者。但也有的没有自己的大车和牲口,而受雇于养车的。赶大车的又分为拉运货物与乘客两种,前者要求牲口膘肥体健,车辆也比较粗大,可载重走长途;后者驾辕之畜多是老马小驴,车辆则要求矮小、干净、舒适一些,很多车还搭有拱状车 篷,用于遮风挡雨,车中铺有棉布垫子或席子。载客的大车大多是跑专线的。每逢年节或庙会、集市日,游人如织,这些载客大车可以一显身手,收入可观。20世纪20年代以后,京、津等都市兴坐“洋马车”,既有一些固定路线,又可预先约定从住处到某地,车钱临时商定,三四人出行乘坐这种车是比较舒适合算的。“七·七事变”后,市场萧条,洋马车则逐渐消失。

 

拉骆驼的

拉骆驼的是指过去在北京郊区及山区用骆驼驼运货物的行当。拉骆驼的多出自京西门头沟、三家店和京南大灰厂一带。拉骆驼的把几头骆驼用较细皮绳穿通骆驼的鼻孔,形成一串,称为 “一把查看更多精彩图片儿”。每只骆驼驮着两个麻袋,内装石灰或煤块儿,煤是从门头沟各小窑贩运而来的,石灰则是从大灰厂贩运的。拉骆驼的平时沿街售卖,到了天黑以后,如果还没有成交,煤块儿由煤铺留下,石灰则由灰铺留下,在价钱上比卖给住户要便宜。当然,除贩运石灰。煤块儿,拉骆驼的也贩运一些其它货物。

拉骆驼的一向劳累清贫。他们不远数十里将货物从崎岖的山区运到城里来,获利甚微。加上再卖不到好的价钱,除去自己吃饭、骆驼的饲料,就所剩无几了。

    20世纪40年代,山区修了公路,交通逐渐好转,汽车替代了骆驼运输,市政当局有关骆驼运输的政策也不同了,结果运货的骆驼除留一两头送入动物园展览外,其余则由汤锅铺收购,因此当时北京肉铺出现了许多骆驼肉。

轿夫

旧时,轿子是一种短途代步工具。官宦和富商之家,一般都备有轿子,养着轿夫。辛亥革命前后,轿子渐少,人们多改坐洋马车或包月车。但截至20世纪30年代初,唯有京、津一带,日式人家少妇归省或返婆家时,仍乘小轿而行,这种轿多是轿房经营的。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辛亥革命后至30年代初,京、津都有专门出租轿子的轿房。轿房备有规格不等的轿子并养着轿夫。轿子一般有二人或四人抬两种,雇用必须提前一二日预订。此时坐轿人也由过去以有官位的男人为主演变为以妇女为主。尤其是年轻少妇,回娘家时一定要坐轿,轿子直 接抬入院内,避免抛头露面。轿房向主顾收取租轿钱和脚力钱。脚力钱是按路程远近和天气好坏来计算。轿夫还可根据坐轿人的情况向其索取一些酒钱。如去参加祝寿或婚礼,除了临行前支付租轿钱和脚力钱外,到了目的地,还得给轿夫贺喜钱和酒钱,这笔钱与轿房无关,由轿夫们自己分享。

拉洋车的

洋车在北京最早叫“东洋车”,因为它是由日本传来的,日本的洋车,是谁发明的,就不知道了。北京的洋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首先在东交民巷使馆区出现,大约在十九世纪末,准确时间已无从考证。数量不多,仅有几十辆。二十世纪初,洋车开始多了起来。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正是北京洋车最多的时候。根据当时所发牌照来看,最多的年份,在十万辆左右。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当年的洋车夫多数是城市贫民,尤其是清代的旧旗人占大多敷。辛亥后,没有了朝廷给的“铁杆庄稼”,失去了生活来源,多年来养尊处优,使得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又没有什么谋生技能,便只好去拉洋车谋生了。再者,农村连年军阀混战、社会动荡,失去生活来源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以拉洋车来谋生。关于当年洋车夫的生活,老舍先生在《骆驼祥子》中做了生动的描写,而且被搬上了银幕,通过老舍笔下的骆驼样子,可以看出多少万人以拉洋车作为养命之源。

北京当年一等阔人家中,除马车、汽车之外,总要有一两辆漂亮洋车,车箱后钉一个铜牌子,上刻“某宅自用”,用以送少爷上学或小姐看戏之类。20世纪三十年代中北京大专学校的教授、讲师,几乎没有一位没有包车的,可见洋车在当年是一种非常普及的交通工具。

“七七”事变后,兴起了人力三轮车,由于三轮车更加平稳轻快,且可以坐二人,所以 洋车逐渐被淘汰。

窝脖儿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民国初年,北京城有专门为人搬家或代人送嫁妆的行业,人称“窝脖儿”,也叫“扛肩”。那时候北京大户人家及中等人家聘闺女送嫁妆,多是花钱请喜轿铺出人将嫁妆抬着招摇过市,以示阔气。而穷人家嫁女,由于娘家给的嫁妆很少,根本谈不上多破费许多钱请喜轿铺,所以只能雇个“窝脖儿”了事。从事这个行当的人们,身子骨要结实,腿脚要利索,为使扛着的嫁妆保持平稳,只能窝着脖子走路,。而且根据民间不成文的习俗,嫁妆一经扛起,在到达婆家之前,中途是不能落地的。那年月路面坑洼不平,窝着脖子看不了多远的路,又要尽快将东西送到地方,所以干这个行当的很是辛苦。“窝脖儿”常由喜轿铺代找。因此,这行人归在喜轿铺的行当里。

(三)修理行当

在社会生活水平较低的年代里,人们的消费观念一直是老百姓常挂在嘴上的“新三年、旧三年、修修补补又三年”,强调物尽其用。老话说的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当之举物维艰”。在社会普遍需求修理职业的时候,各种修修补补的行当也就应运而生。当然,随着社会发展,修理业的老行当逐渐远离人们,而新兴的修理行当又在不断涌现。下面几组老行当的描述就是当年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打竹帘的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时至盛夏,城里的居民都要洞开门窗,通风降温。为防蚊虫入室,门窗上都要悬挂竹帘。竹帘悬挂日久难免破损,所以,每逢春末夏初,都有竹帘铺的伙计们扛着修竹帘的架子,走街串巷给住户修理竹帘。过去从事这个行业的多是河北枣强县人。也有小贩用新竹帘子换旧竹帘子,换回的旧竹帘子再加工成新竹帘子,以此赚些微利。

 

弹棉花的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旧时,百姓人家每到换季时要拆洗被褥、棉袄棉裤等,所用棉花不能是年年换新的,而经过穿用的被褥冬装的棉花发硬挺实,就需要经过弹纺,将棉花松软松软再做棉活儿。旧时弹棉花的都是手工操作,手拿棒椎等,砰砰当当弹得棉絮飞扬。

缝穷的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旧时以为他人拆洗缝补衣物为业的贫苦妇女,亦称“缝穷婆”,俗名“缝穷的”。“缝穷的”多是一些贫苦中老年妇女。她们一般坐在路边,用包袱皮铺在地上,带上针线、布头、剪子,给来往过路的穷人缝补衣袜,挣点手工钱;也有的游街串巷揽活儿,或到人家里缝洗,或守家为业。她们的主顾大多是穷苦单身汉。

 

 

焊洋铁壶的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焊洋铁壶及搪瓷盆属白铁活儿手艺。这一行当的从业人员或肩挑担子,或推着小车或骑着自行车,带上小火炉、焊锡、锵水瓶、剪子等,沿街吆喝:“焊洋铁壶!”同时敲打着旧铁壶,砰砰的响声远近可闻。

谁家的铁壶或脸盆漏水了,需要换底或焊补漏孔,双方讲好价钱后,可立即修理、焊补。焊时,先将铁壶或搪瓷盆上的漏孔用粗砂纸打磨一番,再滴上锵水,而后将焊锡在小火炉上加热成欲滴的液体,补到漏孔处即可。焊好后,焊洋铁壶的“砰砰”一敲打铁壶,就是让主顾知道壶已修好,赶快拿钱来。

锔盆锔碗的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旧时,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高,日子过的非常简朴,日常生活用品总是修了又修,补了又补,于是锔盆锔碗的等修理行当便应运而生。

锔盆锔碗的小贩常是肩挑扁担,走街串巷。扁担的一头是带抽屉的小木柜,内装金钢石钻头、小铁碗(捂钻头用)、小钳子、小铜锔及石灰泥等。柜上放有弓子,上方的支架用铁链挂着一面小铜锣,两边各有一个小锤,走起路来,小锤敲击着铜锣丁当作响,成了该行当的标志。扁担的另一头是木凳,干活儿时坐用。锔盆锔碗是将断裂的瓷器修补好。操作时,一手用小铁腕捂住钻头,一手推动弓子,使钻头旋转。通常要在瓷器上打两个向内侧倾斜的小孔,然后再铆上锔子(亦称蜈蚣钉),最后再用石灰泥腻好裂缝。因锔盆锔碗的主要工具是金钢石钻头,故民间有“没有金钢钻,别揽瓷器活儿 ”一语。

(四)买卖行当

    买卖行自古就有并不新鲜,不同的是买卖的东西因时代不同而异。由于当时社会生活水平的原因,或经营东西的匮乏,在今人眼里看似简单的东西,居然可以成为当时人们谋生的行当。社会就是如此,在没有自来水和家用电器,没有移风易俗,社会生活水平整体较为低下的年代里,下面描述的老行当就是社会商业生活的一个缩影。

卖水缸瓦盆的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这类摊子上卖的是日常家居所必需的陶器。虽然旧时北京城里早有自来水了,但是供应范围极为有限,寻常百姓家是不敢问津的。绝大多数北京居民仍是饮用井水,或从水车上买水,因此每家每户必备有存水的大水缸。卖水缸、瓦盆的摊子一般以中下层民众为对象。这些日常用品主要是从京郊大小窑场趸来的。这类窑场在朝阳门外、西郊八里庄一带都有。

卖水的

过去,自来水普及前,京津等大都市居民主要饮用河水,人们或自己或雇工到河边挑水。受雇工启发,便有人自备水筲、扁担,挑水至城中出售。后来,为节省劳力,增加供水量,卖水者又先后改用独轮车、人力或畜力双轮车运水,还建有储水的水房。双轮水车上装有长方或长圆形木箱,顶盖前方有约一尺见方的孔,是装水口,后挡板下方正中有一小圆孔,有的还装有竹管,这是出水口,装水时用木塞堵住。水箱一般长四尺,宽二尺,高二至三尺,装水十余挑。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除因距河远近水价不同外,冬天道路冰滑,运水艰难,水价也高于夏秋。为便于收费,卖水人都备有一种有个人标记的竹牌,按各口水价预售给用户。譬如四文一挑,用户花四十文买十个竹牌,可陆续换十挑水。后来竹牌变为拉主顾的工具,你买了他的牌子便不好再买别人的水。

卖水人除收取水费外,还以三大节的“节礼”,冬日雪后的“酒钱”等形式,向主顾讨要报酬。如遇主顾家有婚丧大事或寿日,用水多,要保证供给,卖水人所讨“酒钱”、“道喜钱”、“拜寿钱”要比雨雪天高出几十倍。为稳定主顾,确保收入,卖水人划分了销售区域,自己的区域不容他人染指。卖水者如不再经营,可将原主顾兑出。

拉冰的

北京人用冰的历史很久了,很早以前就有藏冰的制度。明清两代,皇宫在三九天派人把太液池的冰凿成一块块,贮存在北海的雪地冰窖里。清末以后,开始出现私营冰窖。民国三年规定,冰窖开业不受任何限制,只要有适当的水源和储存地点,即可向官方申请执照。     拉冰是重体力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活,采储均在夜间操作,因冰不经过日晒,便不易融化。冰窖主对雇工实行半年提成和半年固定工资的办法,以提高雇工的积极性,拉冰时小心翼翼,不糟蹋冰块,不打碎冰渣。俗话说:“卖了是钱,化了是水。”拉冰的雇工生活十分艰苦,他们长年以玉米面为主食,俗称“窝头买卖”。当立夏至中秋旺季时,活忙,劳动量大,才调换白面吃三个月。

冰的大量使用,极大地改变与丰富了人民的生活。首先,用冰可以冷藏食物,防腐保鲜。另外,有了冰也可以制作一系列冷食。对广大劳动群众来说,天然冰是他们的防暑良物。盛夏烈日当空的时候,卖冰的人一声吆喝:‘卖冰核儿!’大家围上去,一个铜板就能凿些冰块吃。冰窖售冰主要是批发给行贩,预售给饭庄和饭馆,或在繁华地区设点售卖。

敲冰盏儿的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冰盏儿又名冰碗儿,是售卖东西时用的一种响器。冰盏儿是以生黄铜制成外面磨光的碟形碗,口径一寸八分,高约一寸,两只为一对。敲打冰盏儿时以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托住下面的碗底,大拇指及食指夹住上面一碗的边缘,以大拇指、食指的不断挑动敲击下面的碗,使碗发出清脆的“嘀嘀、嗒嗒”声,抑扬而有节奏。在没有顾客的情况下,冰盏儿总是被不断敲击。

这种响器主要用于出卖冷饮的摊子,如卖酸梅汤、雪花落、红果糊子膏等,这些冷饮都是先用冰镇冷后才出售的,因而名其响器为冰盏儿。除此以外,串街卖果子干、玫瑰枣等的担子,也用冰盏儿为响器。

卖酸梅汤的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酸梅汤是北京一种传统的夏令清凉饮料,用乌梅加冰糖并点以桂花等熬制而成。每至盛夏,摊售者支起大布伞,案子用蓝布围起来,上面嵌着用白布剪成的“冰镇梅汤”四字。串街卖酸梅场的,则用两个小铜盏相击发出的悦耳声音来招徕顾客。制售酸梅汤的店铺,以前门九龙斋、西单牌楼邱家和琉璃厂的信远斋最为有名。

卖豆汁儿的

豆汁儿是北京传统食品,可以说是其它地方没有的。豆汁儿是粉房用绿豆做粉丝剩下的渣滓,经过沉淀,剩下的稀的就是豆汁儿。卖豆汁儿的小贩,趸来生豆汁儿放入大缸内,经过沉淀撇出浆水,缸底剩下来的即是豆汁儿,放入大砂锅内熬煮,煮沸后即是甜酸味的豆汁儿粥。    

小贩挑担串街售卖豆汁,一头是火炉,上面用大砂锅熬着豆汁儿,上盖半圆木盖;一头用筐托着一块带沿的四方木盘,当作小桌,木盘上放着两大盘辣咸菜,一盘是切成丁的腌萝卜,一盘是切成丝的腌萝卜。木盘当中还放有小木桶、碗刷、大碗和凉水,另备有五六个小板凳。吆喝声为:“粥幄,豆汁儿粥咧!”遇有吃主,便把挑子一撂,摆好小板凳,主顾可以坐着喝豆汁儿吃咸菜。也有的带些焦圈、烧饼、裸子供主顾食用。

卖毛扇的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制扇者选用瓴骨结实、羽毛整齐的鹅毛,根据不同的毛色,制作成各色轻便实用的毛扇。有的毛扇扇骨粗壮、扇面硕大、羽毛光滑闪亮,似有呼风唤雨之神能,而绒绒细毛的坤扇,羽扇轻摇,香风拂面,逍遥自得。夏日炎炎,酷暑难当。小贩肩挑挂满毛扇的挑子,沿街叫卖,是夏令畅销的凉品。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卖炭的

20年代,北京一般人家冬季取暖多用“锅灰木白炉子”,用炭生火。北京西山农民,砍伐山柴烧成炭,再以低价批发给卖炭的。卖炭的肩挑两个装木炭的荆条筐,不远数十里到城里贩卖,边走边吆喝:“约零炭来!”同时还摇晃木把皮鼓,发出“砰砰”的声音。卖炭的还代卖“疙瘩炭”,供吃火锅用。另外也有卖生火用劈柴的,论斤叫卖:“约干劈柴!”

卖被褥的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旧时,朔风乍起,天气渐寒,大街上就出现了这种卖被褥和棉袄棉裤的摊子。那时下等人家多是在换季之时买应季东西,所谓冬买棉,夏添单,天寒地冻添被褥,而过季的物件或当或卖,先过眼前的日子。因此,每当冬季来临,这些卖被褥及棉袄棉裤的摊子,生意便十分红火。

 

卖估衣的

俗话说:“上过身的服装算估衣。”哪怕只穿过一次的衣裤,再要卖时都叫估衣。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旧北京的东大市、铺陈市、天桥、东四三官庙,以及阜成门内大街路北,都是估衣摊集中的地方。此外各庙会和晓市。夜市也有估衣摊。估衣摊出售的估衣是皮、棉、夹、单、纱的衣裤以及大衣、斗篷等,应有尽有。主顾以中等以下人家为多。尤其是穷苦人家,为了遮体御寒,只有到这种估衣摊来买便宜的旧衣服穿。

卖估衣的招徕买卖全仗吆喝,有时两个人吆喝,形成一唱一和,拉着长声,招得不少人围观。他们的货源,有的是从旧货摊商那儿买来的,或是当铺打当买来的。卖估衣的本钱较大,但赚钱也较多。除了出摊外,卖估衣的还得抽时间到各晓市、夜市去抓货。

棺材铺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棺材又称寿材,品种和质量差别很大。最上等的棺材为楠木、沙木制作,次之为松木、柏木、杨木、柳木。棺材禁止用桑木、枣木等。民间有“桑枣杜梨槐,不进阴阳宅”的谚语,认为这几种木材不吉利,会给人们带来灾难。棺材前头绘画“五福拜寿”图案,脚部绘画莲花,俗称“脚踩莲花”。棺材的颜色一般是里红外黑,讲究的要油十三道漆,暂时用不上的每年则再油一道直到使用为止,以加强棺材的防腐和防水性能。

棺材铺服务完备,丧葬诸事皆可代办。只要买妥棺材,所有人殓时要用的寿衣、被褥、香面、砖面、纸包五彩丝线、纸钱以及出殡时所需之杠罩、执事人等等,棺材铺皆可代为料理。与其它生意不同的是,此种生意不能登门张罗买卖。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卖松柏枝芝麻秸的

松柏枝和芝麻秸是一种节令商品。当年,每到腊月底,就有乡下人进城来卖松柏枝和芝麻秸。在除夕黄昏时,人们把松柏枝扎起来敬神。把芝麻秸撒在屋里院外,人一踩上芝麻秸纷纷破碎,谐其音称为“踩岁”或是“踩祟”。祭神后焚神像,也架芝麻秸,上边覆盖松柏枝干,神像点燃后,芝麻秸噼啪作响,满院中弥漫着一股松柏的清香,充溢着一派祥和的气氛。

卖针头线脑的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卖针头线脑的总是背着一个小木头箱子走街串巷,箱子里装着各色丝线和各号缝衣针,手里摇晃着响器——“惊闺”。一般货郎所用的响器都是一种器具,发出一种响声,但卖针头线脑的所用的响器却以一个小鼓与一面小锣组成,锣鼓装置在一根小木棍上,摇动时,锣鼓齐鸣,煞是好听。

    端木教良先生有一首诗这样形容它:“铜铛清脆声声进,秋千院落窗前影。秋色一帘轻,惊闺梦不成。”

 

卖大正琴的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大正琴是一种民间自娱的乐器。老北京人时叫“大正琴”,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也有人叫它“快乐琴”。此琴的构造是:一个长条形的木箱,权作音箱,上镶一长条木板,木板下方装有按音符顺序排列的琴键和三根粗细不同的琴弦。在弹奏的时候,左手按琴键,右手拨弦,即刻就能发出美妙的声音。该琴操作极为简单易学,普通百姓以此自娱自乐,快乐无比。过去老北京的街头巷尾,卖大正琴的小贩们都是边弹琴边招徕生意。

结束语

有一定的社会需求,才会应运而生相适应的行当。一旦这种供求关系不存在了,与其相适应的行当也就逐渐消逝。每当社会生活有了新的需求,也必然会产生与其相适应的新行当,或者原有行当的改良以期适应生存。

随着社会向前发展,旧时的许多生存方式逐渐离我们远去了,许多生活景象也逐渐陌生了。本文试想通过描述旧时代社会百业的历史风貌,令人在阅览世事沧桑的同时,聆听社会文明进步的足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