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照片里,那些消失的老行当

 品讀历史 2020-04-11

随着生活的发展,很多老行当已经逐渐消失甚至失传。那些已经不常见,或是早已看不见的老行当,同历史一样,也应该被记住。近期我们会分几篇次,用图片的形式展现给大家,你是否见过、是否记得......

老照片里,那些消失的老行当

卖鸡毛掸子与竹制品

老照片里,那些消失的老行当

卖称

老照片里,那些消失的老行当

弹棉花。弹棉,实际上指的是弹棉胎,也有弹棉褥(垫被)。棉花去籽以后,再用弦弓来弹,絮棉被、棉衣的棉,就加工到这一步。

老照片里,那些消失的老行当

游医

老照片里,那些消失的老行当

修鞋匠,以修旧鞋为主。其所做之活除缝绽外,还有钉前后掌。

老照片里,那些消失的老行当

卖烟杆

老照片里,那些消失的老行当

卖糕点

老照片里,那些消失的老行当

卖小金鱼

老照片里,那些消失的老行当

吹糖人的小贩们肩挑挑子走街串巷,挑子一头是一个带架的长方柜,柜子下面有一半圆形开口木圆笼,里面有一个小炭炉,炉上有一个大勺,中间放满了糖稀。

老照片里,那些消失的老行当

数来宝用两个牛胯骨(内行叫“合扇”)上面拴有十三个小铃铛(俗称十三太保),头上有两个红缨,敲打着念自己编的词。

老照片里,那些消失的老行当

货担郎。那时候商品经济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人们平常的购买小的东西像针线活类等等都是靠这些货担郎走街串巷来售卖完成的。

老照片里,那些消失的老行当

卖年糕

老照片里,那些消失的老行当

算命

老照片里,那些消失的老行当

耍猴

老照片里,那些消失的老行当

卖针头线脑的箱子里装着各色丝线和各号缝衣针,手里摇晃着响器——“惊闺”。一般货郎所用的响器都是一种器具,发出一种响声,但卖针头线脑的所用的响器却以一个小鼓与一面小锣组成,锣鼓装置在一根小木棍上,摇动时,锣鼓齐鸣,煞是好听。

老照片里,那些消失的老行当

卖炭的肩挑两个装木炭的荆条筐,不远数十里到城里贩卖,边走边吆喝,同时还摇晃皮鼓,发出“砰砰”的声音。

老照片里,那些消失的老行当

篾匠。古时候老百姓日常用具大多数都是通过篾匠用竹子做成的,像提篮、筲箕、撮箕、箩筐、背篓、筛子、簸箕等。竹器美观大方,牢固结实,经久耐用。

老照片里,那些消失的老行当

锔碗是一门技术活,首先要有一个能钻透瓷器的金钢钻,有句古话,没有金钢钻,别揽瓷器活。锔碗师傅的钻具,有点像以前木工用的手工钻具,只是钻头的硬度不一样。用时一手持根木柱,一手持一个小弓,弓弦缠套在那根木柱上,拉动小弓,木柱往复转动,钻头便一路钻了下去。在瓷器上钻孔是个细致的活,钻不好便会损坏瓷器。孔打的漂亮,各锔子间距离相称,大小一致,便是锔碗师傅水平间的差异。

老照片里,那些消失的老行当

磨刀匠

老照片里,那些消失的老行当

铁匠。铁匠他们以铁为原料,靠一把铁锤打造出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来养家糊口。铁器成品有与传统生产方式相配套的有农具,如犁、耙、锄、镐、镰等,也有部分生活用品,如菜刀、锅铲、刨刀、剪刀等。在古代马是一种主要的交通工具马掌也是通过铁匠来完成的。

老照片里,那些消失的老行当

磨刀匠都是扛一条长板凳,他们走街串巷做生意时,既吆喝又有响器。

老照片里,那些消失的老行当

木匠。木匠以木头为材料,他们伸展绳墨,用笔划线,后拿刨子刨平,再用量具测量,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家具和工艺品。

老照片里,那些消失的老行当

剃头挑子:一头是个小火炉,上有铜盆,温着热水;另一头是小柜子,抽屉里放着剃头工具。俗语“剃头挑子一头热”就是由此而来。

老照片里,那些消失的老行当

卖洋铁器

老照片里,那些消失的老行当

卖大蒜

老照片里,那些消失的老行当

卖糖果

老照片里,那些消失的老行当

卖玩具

老照片里,那些消失的老行当

“换玩艺儿的”货车或担子上,大都摆放的是低档玩具,如小泥人儿、玻璃球、洋画、小毛猴等。孩子们拿家长给的或自己平时捡来的碎铜烂铁、废塑料、牙刷子把、牙膏皮、废电线等,即可以从“换玩艺儿的”那里直接换取自己喜欢的玩具。

老照片里,那些消失的老行当

20世纪初,德占青岛时期,中国工人“拉大锯”剖割原木的情形。

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农村经常可以看到两个人组成的拉大的,一个人肩扛一条大锯,这条大锯长2米多,中间宽约20厘米,大锯钢质、较薄、能上下弹动,为了携带方便,就在大锯平面上附上木条,这就可以担在肩上。另一人背一布袋,内装工具等。拉大锯的活计,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后逐渐被电锯承担了,这一行当这就消失了。

老照片里,那些消失的老行当

中山路上的”卖花郎“

老照片里,那些消失的老行当

中山路上卖拂尘的

老照片里,那些消失的老行当

中山路、肥城路口卖鸟的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那些曾经的手工业与走街串巷的小贩,向我们记述着昨天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很多已经消失或正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