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的净化

 华瑞万张 2010-08-15

水的净化

教学设计思路:

     水的净化是新教材中新增课题,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能区分纯净物与混合物,了解水的组成,初步学会了仪器的连接。因此本节课我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以学生熟悉的三瓶水——黄河水、自来水、蒸馏水为主线。先让学生依据自学指导进行自学水的净化。然后让学生实验将黄河水通过静置、絮凝、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方法处理,并比较各种净水方法的效果。使学生从实验体会中发现问题,从而归纳出过滤和蒸馏的注意事项。通过比较肥皂水在蒸馏水和硬水中的情况,既学会软水和硬水的区别,也突破了水的软化与净化的区别这一难点。在实验过程中我增加了新型净水剂高聚铝的净水和活性炭吸附色素的实验,帮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最后我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来水厂净水过程。本节课选取了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素材,让学生通过感悟、体验后在内心深处产生需要的倾向,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教案

课题

水的净化

授课人

王国英

学校

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

课标要求

1.初步学习使用过滤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2.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 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3 初步学习过滤和蒸馏的实验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对比自然水和经各种方法净水后的水的区别,体会各种净水方法的差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1.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水方法。

难点

水的净化与软化的区别

教学方法

自学指导法、实验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仪器

药品

仪器:烧杯、铁架台、漏斗、玻璃棒、洗瓶、圆底烧瓶、导管、酒精灯、石棉网、火柴、滤纸、滴管、药匙等

药品:黄河水、自来水、蒸馏水、活性炭、明矾、高聚铝、碱性品红、肥皂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同学们,自然界的水多种多样,有的浑浊,有的澄清,有的苦涩,有的甘甜,这些水都能饮用吗?如何将这些水转化为能饮用的水呢?

观看自然界的各种水的图片

使学生体会到水的净化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投影]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用5分钟看书,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存在的水哪些不能直接饮用,为什么?

2.什么是硬水,什么是软水,如何区分软水和硬水?

3.用什么水洗衣服既节约水又节约肥皂?

4.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哪些危害?

5.生活中如何降低水的硬度?

6.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有哪些?

看书、思考、交流、在书上画出重点语句。

利用自学指导引导学生自已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展示]黄河水、自来水、蒸馏水各一瓶,让学生比较并说出它们的区别。

[提问]为什么黄河水这么浑浊?

回答:黄河水浑浊、自来水和蒸馏水澄清。

 

回答:因为黄河水中含有许多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检验自学效果。

[引入] 我们郑州市民饮水的来源是黄河水,通过什么方法你能将这瓶黄河水净化为自来水?

[投影]活动与探究一沉淀、吸附、过滤

3000年前人们已利用明矾(12水合硫酸铝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吸附水中悬浮的小颗粒,使其变成易沉降的大颗粒沉淀下来达到净水的目的。现在国际上较先进的高聚铝做吸附剂,长期以来净水过程中常用铝盐用吸附剂,有关研究表明,饮用水摄入过多铝元素的人群中,老年性痴呆症的患者比例较高。而且铝盐不可生物降解,存在吸附沉降后污泥难处理的问题。许多化学工作者都致力于研究无毒、无害,可生物降解的净水剂。将来也许就有咱们同学在这方面做出突出的贡献。

[提问] 如何将沉降下来的沉淀除去呢?

[提问]过滤时需注意哪些事项?

[提问]可以用什么物品代替实验室中的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

[补充] 分子筛、生物上学过的半透膜的过滤效果更好。

 

 

 

 

1.3个烧杯中各盛大半烧杯黄河水, 向第2个烧杯中加入3药匙明矾粉末,第3个烧杯中加入高聚铝,搅拌溶解后,静置, 观察现象。

2.根据过滤的注意事项制做过滤器,过滤第三个烧杯中的液体。

3.2所得滤液中滴入碱性品红溶液,加入活性炭,搅拌后过滤.

 

 

 

 

 

 

 

 

 

回答:过滤。

 

总结:过滤中的注意事项可归纳为“一贴二低三靠”

思考后回答:砂粒、木屑、药棉、纱布、木炭等

激发学生净化水的欲望。

 

 

 

让学生比较未经处理的天然水和做了不同程度处理的水,它们的清澈程度和颜色有什么差别?从而比较各种方法的净水效果。

明矾吸附的速度较慢,课堂演示现象不明显。因此第三个烧杯我使用现在国际上较先进的高聚铝做吸附剂,增强了课堂实验的可见性。使学生体会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归纳、总结的能力。

 

 

 

 

强调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训练学生过滤的操作技能。

让学生了解现代科技的前沿。

[引入] 我们已把浑浊的黄河水转化为清水了,自来水厂也是采用这些方法净水的。

请同学们看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

观看投影。

 

 

 

 

 

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

 

 

 

 

[引入]到此为止,我们已将黄河水净化为自来水,但在医疗上和实验室中需要净化程度更高的蒸馏水。在实验室中如何制得蒸馏水?

活动与探究二 蒸馏

活动与探究三 区分软水和硬水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总结、归纳。

[提示]除去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使硬水变成软水这一过程称为硬水的软化。

 

 

 

 

 

 

 

[思考]水的净化与水的软化有什么不同?

 

 

 

仔细阅读课本上制取蒸馏水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然后进行实验。

 

 

 

(1)2个烧杯,一个取刚制得的蒸馏水,另一烧杯取蒸馏前的硬水,各加入少量肥皂水;

(2)搅拌后观察现象。

经过以上自学和活动与实践,我们可总结出:水的净化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煮沸等。沉淀、吸附、过滤等方法净化水除去的是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和少量可溶性色素和异味,煮沸和蒸馏可除去水中可溶的钙、镁化合物,起到软化水的作用,防止水垢的形成。

回答:水的净化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水的软化是除去水中可溶的钙、镁化合物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水的净化包括水的软化,水的软化是更高层次的净化。

培养学生蒸馏的操作技能。

 

 

 

 

 

学会区分软水和硬水,并体会不同的净水方法净水的效果。

 

 

 

 

 

 

通过对比,可帮助学生突破水的净化与软化的区别这一难点,并归纳出:除去天然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分别用到不同的方法。蒸馏既能除去不溶性杂质,也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沉淀和过滤可除不溶性杂质,过滤的效果较好;吸附可除去部分可溶性杂质。

 

[思考]

1.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可概括为吸附、沉淀、过滤、消毒四个步骤,哪些步骤发生了化学变化?

2.结合本节课我们进行的净水过程,黄河水、自来水、蒸馏水中,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

3.某饮用纯净水的广告词中称:每一滴水都经过27层严格净化过滤,该饮用纯净水是纯净水吗?还有某纯净水的广告词中称“本产品绝对不含任何化学物质”,此广告词中有科学错误吗?

4.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到矿泉水、纯净水、蒸馏水、白开水等,从健康方面考虑我们应该常喝哪种水?

5.请你总结水的存在、性质、用途。

 

积极思考后回答:

消毒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黄河水、自来水是混合物,蒸馏水是纯净物。

 

该饮用水不是纯净水,因为过滤只能除去难溶于水的杂质,水中还可能含有可溶于水的杂质。

 

 

 

 

白开水

 

 

 

江、河、湖、海和生物体内等都有水的存在。通常情况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密度为1g/cm3,熔点为0℃,沸点为100℃。常温下水的性质较稳定,通电的条件下能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复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使同学们进一步澄清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过滤只能除去难溶于水的杂质,饮用纯净水并不是真正的纯净水。

 

 

 

 

让学生知道这几种水的区别,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紧密相关,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教给学生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学生的继续学习。

课下请同学们继续参与实践学化学。

1 自制简易净水器

2了解或调查郑州市饮用水源的质量和水净化处理的方法,写出调查报告。

记录,课下积极参与。

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3.3 水的净化

沉淀、过滤

蒸馏

煮沸、吸附

不溶性杂质

 

可溶性杂质

 

 

 

 

 


       自然界的水

 

煮沸

蒸馏

 


                硬水          软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