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写自我成长报告

 寂寞清心 2010-08-16

很多人希望认识自我,其实很多认识自我的途径就在自己的历史当中,只是没有系统的回顾过罢了。自我成长报告不光是给别人看的,他对于自己了解自己可能更有帮助。现在我把自我成长报告的内容和格式分述如下:

第一,各时期的成长经历。

(一)婴幼儿期(7岁以前):当自己记事起,一直到上小学为止。这一段的经历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中国古语就有:“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的说法,虽然人的人格发展在整个青春期还会变化,但基础却是在婴幼儿时期建立的。如果这个阶段婴幼儿没有安全感、信任感和意志力,那么就很难在以后发展出主动性。所以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双亲和自己的关系,以及其它家人和周围环境的影响,都是应该详细记录和分析的。尤其是双亲和自己的关系,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很多社交恐惧症都来源于这个时期形成的信任感缺失,甚至是性别角色认同失常。

(二)童年期:(712岁),基本上就是小学阶段。这个阶段是形成朋友概念的最初阶段,也是人的社会性形成的最初阶段,更是克服自己自卑感的最关键阶段。这时候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不再是双亲,而是老师和同学。所以分析和他们的关系至关重要。

(三)青少年期:(1218)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青春期,一个人生最混乱的时代。生理上的成人感和心理上的半成熟状态,让这一时期的人无时无刻不处于自己的矛盾之中,人格的形成也是在这一阶段最终完成的。

(四)青年期(1835岁)对于人生来说,青年期才是最关键的,因为它是独立生活的开始,也是一生成就感幸福感实现的开始,所以这时候对自己正确的认识是最关键的。而且从就业上说,第一份超过半年的工作将影响一生对工作的看法。而第一次正式的,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也同样会影响以后的生活。所以青年期是个机会与危险并存的时代,需要勇气和智慧的结合才能走好。

(五)中年期(3560岁)基本是稳定的,成熟的,身体机能开始走向衰退,能不能接受这个事实是关键。能不能在承认自己现实的基础上稳扎稳打继续前进,也是个关键。其实中年期才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坚持锻炼和保持精神状态最为重要,不要颓废。

(六)老年期(60岁以后)对自己当前情况的看法是否客观,对自己的历史评价是否客观,将决定老年生活的幸福与否。

在这些内容中,应该着重描述以下内容:

1)应怎样评估自己的发展史?高峰和低谷分别在哪里?

2)我何时意识到自己已成为一个成人了?我是如何处理这种认识的?

3)我最好的五个品质是什么?

4)在我的人生中哪五个方面是需要增强的?

5)我的基本人生观是什么?

6)我最近大部分时间的心情是怎样的?

7)一般情况下我是怎样看待其他人的?

8)在我对生活的看法中,我的宗教信仰、文化背景、道德标准、性别和性倾向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9)我是什么样的人格类型?

10)我心目中的英雄是谁?

11)我认为的成熟标准是什么?

12)我的个人奋斗目标有哪些?

13)什么人或什么事影响了我的人生发展?

14)我最好的朋友会怎样评价我?

15)人们对我的批评意见集中在什么方面?

16)用哪三个形容词能最好地对我进行描述?

如果您已经工作,那么还需要进行职业行为分析,包括以下内容:

1)我为何要从事现在的工作?

2选择现在的工作后,我的情绪问题是否会被明确并得到解决?

3)我需要做什么准备才能做好现在的工作?

4)我具备哪些条件能使我胜任现在的工作?

5)我对工作经常出现的情绪问题是什么?

6)我对服务对象有何期待?

7)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何期待?

8)我希望从同事那里获得什么?

9)我的职业优点和弱点有哪些?

10)我的职业奋斗目标有哪些?

11)我的同事会怎样评论我?

12)我希望接待哪一类型的服务对象?为什么?

13)我将如何应对自己的心理压力或崩溃状态?

14)我如何处理对于自己工作的赞许和责难?

为了举例说明这个问题,我把我的自我成长经历放在这里当个参考吧:)

第一部分,自我成长分析

1、童年经历:

我出生在文化大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年代,当时正值九大闭幕,外边锣鼓喧天的在庆祝。但在那个年代,欢庆的事情并不多。我父母高中毕业被分到了北京郊区的一个公社当了教师,我也出生在那里的一个普通农民家里。那时生活是很苦的,我小时候营养不良,又瘦又小,也常生病。

当时有一个政策,家里有两个孩子的,一个可以留城,另一个就要插队。我有一个哥哥,所以虽然我的户口在城里,但已经确定是要插队的了,从小就在接受贫下中农教育。但我们房东对我很好,那时我父母调到了离住处4公里的以外的一个学校,只有周末才回来,平时就是房东奶奶带着我玩儿。那时候生活挺苦的,但他们从没让我受过苦,比他们自己的孩子还受重视。

也许每个孩子的童年都是美好的吧,在记忆里,我的童年也是美好的。经常去采野菜、捡麦穗、到自留地里摘玉米,打猪草……村子周围都有河,可以去捞鱼、捞螺丝,有时候还能抓到螃蟹。

我当时的地位很特殊,在村里我是老师的孩子,是城里人,大家都不会真的和我玩儿,有点敬而远之的意思;可到了城里的家里,从口音到行动,我又是乡下人,他们也不和我玩儿。记得在农村的时候,我想去和别人家的小孩玩过家家,可是我没有适当的角色,于是我只能在旁边看着;我到城里的时候,我的兄弟姐妹和院子里的小朋友都觉得我很,很讨厌我,要玩也是拿我开心,所以我很不愿意进城,也可能是这个问题在心理上留下了创伤吧,我现在也不愿意在人多嘈杂的地方生活,而是喜欢清新宁静的环境。

因为上述原因,我的童年是没有同龄的朋友的,大多数时间是和父母及房东的家人一起玩儿。大家真的没空时,我就自己玩,最多的就是看小人书,记得当时我有一本《地震知识》,还有几本小人书,象《欧阳海》、《红灯记》等等。《地震知识》看的最多,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了震级、裂度、地震的预兆等等知识,于是就去观察鸡是不是上树了,猪是不是出圈了,井里的水是不是冒泡,冬天蛇是不是出洞,夏天老鼠是不是搬家……对于燕子低飞要下雨,蜘蛛结网是晴天这些农谚,也体会甚深。长大后我喜欢自然科学,喜欢看书也可能和这个经历有关吧。

当时的玩具不到五个,一个小葫芦和一根木棍,一个小拖拉机,一个小锅,一个小炉子,但也玩的兴趣盎然。虽然公社有时候放映露天电影,但要走很远,当时也没有路灯,那时候还说附近山里有狼,所以也不是常去看。小时候我的记忆力是很好的,从收音机里听到的相声、快板、山东快书,听几遍就可以背下来。

1976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七月份发生了唐山大地震,但对于我这个对地震知识非常熟悉的小孩来说,并没有造成什么创伤,甚至对那次经历到现在也没有不快乐的记忆。那一年经历了很多事情,比如毛主席逝世,第一次看到什么是花圈,什么是追悼会。后来揪出四人帮,知道了华主席,又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做游行,但还不明白大人们为什么买螃蟹要仨公一母。这些事情都对我当时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觉得自己需要面对很多事情了,而且觉得自己长大了,社会应该有我的一个空间,所以非常渴望上学。当时我还和表姐、表弟还组织了个学雷锋小组,认认真真的到大街上做好事。我好像从那时候起非常愿意帮助别人,可能是希望从这些事情里寻找自己的价值吧。我还收养了一只一半脸是黑色的,一半脸是白色的猫。因为它长得丑,谁不喜欢,老是欺负它,它的主人有时候甚至把它从母猫那里抱走不让它吃奶,小猫饿了就只好去吃白菜……。我平时也是受欺负的,所以我就养了,是同病相怜吧。

文革结束了,前边说的插队政策没有了,所以1977年的春天我也就进城上了小学,因为要求自己很严,于是第一批就加入了少先队。回忆当时的内心肯定起了变化,因为在学校受到了以前没有的重视。不久还做了小队长,对于自己的要求就更严格了。有时候老怕别人不服自己,所以就更加努力的帮助别人,换取大家的服从。

每次放假了我都是去农村的过的,因为可以捞鱼、逮蜻蜓、抓青蛙……狠狠地放松自己一下。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地区少年之家的兴趣班来招生,我参加了生物班,我的学习是最好的。在这里的经历对我的人生影响很大。当时教我们的是北京四中退休的一位老教师,他为人随和,教学认真,学识渊博,他是第一个影响我的人,我会不自觉的拿他老人家做榜样,对自然科学的各门学科都有涉猎,培养了自己兴趣广泛和积极探索的特点。当时作了很多标本,在北京市的评比中得过两次一等奖,区里的奖就更多了。在生物方面,我是自信的,记得中学的时候,我不用任何复习就可以考到满分。我当时的目标就是——大学里的生物系,这是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梦想。

2、青春期:

但也因为我在生物班的经历,造成了我第一次人生低谷。因为五年级的时候,我在那里有了人生的初恋。那个女孩在我眼里是完美的,我在她面前没有任何自信,对她的话一点儿不敢违拗,可我一直没敢表达。那种感觉是神圣的而且是美好的,但是这神圣和美好让我中学时代的学习成绩下降,到了高中更是如此,要考的生物系分数太高,我只好面对现实,考了中医专业。

生物学只能作为我的一个爱好了。我当时的心情非常失落,开始反思这段感情。终于认识到那是我的一厢情愿,我在想象中把她变成了一个偶像,喜欢的也不再是真实的她了。这种反思让我在感情上逐渐成熟起来了。

3、青年期前期经历的震撼:

1989年年底,我突然得了一种眼病,叫虹膜睫状体炎。当时虽然不重,但被校医室误诊为红眼病,一周后就发展到了雾视,差一点就失明了。我当时认为这只眼完了,心情却特殊的平静,真有点超脱的感觉,也可能是绝望的感觉吧。在养病期间我开始思考了很多问题,开始知道珍惜美好的生命,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我就诊的人民医院眼科有位陈主任,为我的眼睛忙前忙后,还去很远的复兴医院给我调药。我当时很感动,治好了眼睛以后,我愿想送她一点东西,但她拒绝了。她和我说:你也是学医的,那就去作一个好大夫吧,每治一个病人的时候你就想想我。这个人对我的职业道德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以后的从医生涯中,每当我有点偷懒了,就会想起陈大夫的这句话,也就马上警醒起来,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和能做到的一切。我要不断的完善自我,做一名合格的医生。

1991年我去山东一个医院见习,当时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对整个的人生从新看待。简单的说就是我们几个同学结伴出去玩碰到了大风,或者就是台风吧,总之在这样的天气下我们和船老板在海里一天一夜,真正到了生与死的边缘。我不知道那次是不是台风,但我确实经历了一次心灵里的台风。我认识到人在自然中的渺小,人在自然和人生面前,只能是随遇而安。

从那以后,完善自我随遇而安就成了我的座右铭。后来我参加了工作,由于这种不争不抢的表现,一直比较顺利,直到要升中级职称了,又卷入了一场帮派之争。但因为我的学历高,平时工作努力,又没有劣迹,所以最后还是顺利的升为中级职称,而且后边一路顺风的升到了院领导,管理社区卫生工作。可是却越来越陷入帮派之争,我想独善其身是不可能的,夹在中间也非常的难受,所以我不得不做了帮派斗争的牺牲品,离开了医院。

这也是我人生的第二个低谷吧。但因为我有了随遇而安的心态,所以并没有影响我的情绪。我后来又做过保险代理人,管理规划人员,电脑程序员……我每次换工作好像都是跨行业的。隔行如隔山这句话对我不是很适用,一个是因为小时候养成的爱学习、兴趣广泛的好处,好像以前学的知识,在三十岁左右会殊途同归,融会贯通;另一个就是我完善自我、随遇而安的心态,我对未来没有失败的感觉,只是觉得成功还没有到来而已。

4、中年期的平静:

现在我已经是不惑之年了,但其实内心还是有很多的困惑,只是这些困惑不会太影响我的行为了。虽然我前边的路依然崎岖,但在我看来却没有什么不平坦,只是我还没有走过去而已。我仍然在完善自我,但我不会强求环境,我会随遇而安。

第二部分,个人剖析

对于人生的转折点,我觉得就是那次海中遇到大风的经历,它让我完全改变了对生命,对人生的看法。

我认为我最好的五种品质是:

第一,包容。我几乎可以和任何人一起合作,我认可互利思维和团队精神,也明白后其身而身先的道理。所以可以包容别人。

第二,热情。有了包容心,大概热情是顺理成章的。而且我长期做社区工作,对居民做工作的第一部就必须要热情,所以也就锻炼了自己的这个品质。

第三,真诚。我也知道人最受欢迎的品质是真诚,但在社会中,我还是觉得真诚不能太纯了,还是需要区别对待的。虽然我会以真诚的态度对人,但不会愚直,待人接物还是要有策略的。所以我把真诚放在了第三位。

第四,助人。我觉得助人确实是一种乐趣,因为在助人中我会觉得一种满足,也许那时我小时候被忽视造成的吧。我希望别人因为我的帮助而重视我。但我现在助人,并不只是为了自己内心的那种满足感,而是觉得社会是应该互利的,互助的。

第五,进取。我似乎老是不知道满足,对我来说随遇而安只是不被消极的后果所干扰,而不是停滞不前的借口。

我认为我需要增强的方面是:

第一,做事太精细,对很多事情深思熟虑是好的,但如果想的太多就会前怕狼后怕虎,左右为难。

第二,容易被感动。严格的说不能算缺点,但是有时候这种情绪确实会让我不能从大局着想。所以需要去改进。

第三,爱好太多。我好像对什么都感兴趣,对任何方面都想涉猎,这就消耗了我的精力,让我自己忙的找不到重点。所以需要改进。

第四,需要克服太热情的毛病。有时候这种热情甚至培养了别人的惰性,很多时候我抢了别人应该做的工作,这个毛病需要改正。

第五,有过度要求别人的倾向。因为我自己做事情有热情,所以有时候就会过分要求别人也如此,让别人感觉压力很大。所以在这方面要改进。

如果说我自己最基本的人生观,那就是: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人本来是渺小的,在历史长河中,只有用自己的智慧去创造,为人类的文明添砖加瓦,才是最有价值的。

我最近大部分时间的心情是平静的,因为我的座右铭就是随遇而安,做好现在的事情。

一般情况下我是这样看待其他人的:任何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独特的地方,所以他才成为他自己。在看待一个人的时候,不能主观的要求别人符合某个标准,而是要依据对方的特点。所以一些别人奇怪的行为或者想法,我都可以接受,并且会和他们共同探讨,求大同而存小异。

我对人格的认识不是测量十六型人格得来的,而是看了海伦帕尔默的一本《九型人格》自测的。我的得分显示属于九型人格分类中的第九类型——和平型。外在表现为:平和,乐观豁达,优悠自在,朴实无华,不拘小节,节拍较慢,说话慢而含糊,会拖着尾音。性格倾向是内向、被动、乐观、随和;关注周围对其的抱怨;顺从、服务(很难说不);向往融洽的关系,尽量避免冲突;拙于排列事情的优先顺序;不像其他人那样关注名誉及地位;别人会觉得自己动作很慢、经常拖延而不去行动。时常为出了问题而烦恼但却不去解决,特别喜欢睡觉和看电视,容易耽误事情。别人会觉得其被动和优柔寡断。不喜欢命令别人,但当别人命令自己时,会烦恼和变得倔强。对于不同观点的分歧和争论,能看到其他方方面面,是一种和平、友善、随和、包容和忍耐的人。第九类型人本身对自己理解不足,是忘掉自我的代表,所以他们很容易误以为自己是其他人格。

我开始就认为自己是《九型人格》中的第二类型,比如有些表现为:笑容满脸,热情可爱,认真奉献。外向、主动、感情丰富。乐于付出,努力满足他人的需要。想成为对重要的其他人来说不可缺少的人。有时会有强烈的寂寞感觉。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很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同、尊重、爱护及钦佩。对人热情、友善、有爱心和有耐心。不会直接向某人表达自己不满的情绪,但可能会向其他人抱怨他或她。会掩饰或不去触及自己的焦虑。很难拒绝有求于自己的人,即使抽不出时间,也会牺牲自己成全他人。是一个关怀、乐于助人的人。

但当我认真的看了那本书以后,最后明白我的表现虽然有第二类型的影子,但我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是第九类型的。我之所以会有第二类型的表现,可能是因为上班以后受到领导重视而产生了心理变化造成的。

要说我心目中的英雄呢,第一位是毛泽东主席。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堪称炉火纯青,是当之无愧的统帅。

第二位是二战时期德国名将冯曼施坦因。军事成就不是政治问题,尽管他是纳粹名将,但他在这场战争中显示的的智慧和能力还是不容抹杀的。

第三位是二战时期的美国名将乔治巴顿将军,因为他不但骁勇善战,而且脑子是极其清楚的,他知道战争的正确法则,知道减少自己伤亡最好的方式。而且他的个性我也很欣赏。

其实我心目中的英雄还是很多的,比如汉朝的卫青、唐朝的李靖等等。

我认为的成熟标准是知道放弃了。因为知道放弃就知道权衡了,知道权衡就有了相对的思维,是一种成熟的思维形式。

我的个人奋斗目标是:我在社区卫生工作当中体会到居民和医务工作者之间存在的严重的信息不对等现象,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靠每个全科医生去解释是不现实的,需要有一个专门的咨询机构才行。所以我很想在这个方向上作出自己的成绩。

人们对我的批评意见集中在下面几个方面:

1、有激情和进取心,但有时候做事不太实际。

2、喜欢钻研专业知识,但不太喜欢参加集体活动。

3、待人随和容易相处,但不修边幅,衣着过于随便。

4、知识广泛,长期相处会发现有些清高,在和人交往中容易给别人压力。

5、有责任心,诚实守信,但有时过分注重然诺。

如果要用三个形容词对我进行描述的话,应该是:成熟、慎思、热情

第三部分,职业行为分析

不知道是不是和心理学有缘,我治好的第一个病人居然就是一位有心理问题的患者。那是大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在内科病房毕业实习,有个病人已经住院两个多月,他有很多不舒服,但就是查不出原因,当时的主治大夫就把他交给了我。当天下午我带他去做音频电刺激治疗,治疗室里没有其他人,不知不觉我们就聊了起来。这一聊就是两个半小时,从他家四个月前盖房子,到和他几个孩子的恩怨,一直聊到现在的郁结,甚至说到了他小时候被父母打骂,然后对着我这个小大夫嚎啕大哭。我当时实在是不知所措,只好安慰他。但第二天,他居然什么毛病都没了,强烈要求出院了,我记得当时带我的主治大夫非常困惑。现在想来,我是无意中和他建立了咨询关系,并进行了成功的摄入性会谈,他充分的发泄了自己的郁闷,内心达到了平衡,因心理问题而引起的各种不适感觉也就随之消失了。

其实我大学也学过医学心理学,但当时都没有重视那门课程。其实当时普通的医院里,根本没有心理治疗这个概念。我们在外地实习中,那些医生们决定的事情,病人只有听着,病人的整个命运都攥在医生手里,所以也根本用不上心理治疗。

但在我从事社区工作以后,我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转变。更深刻地体会到人们要得到健康,光达到生理平衡是不够的。我在工作中接触了大量的心理问题,而且发现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对人们的帮助出乎我的想象。我的心里逐渐形成了一种心理生理相结合的工作模式,那就是以心理健康教育和社区医疗相结合,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及时转介绍给适合的心理机构进行有效辅导或者治疗,同时对治疗结束者继续观察和服务的模式。我希望将心理工作真正的,有效地提供给社区居民,真正做好心理、生理问题管理,以保障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

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我也知道做心理工作需要有合格的心理素质,我的复杂经历给了我很多的优势。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要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前边的叙述我提到过,我的价值观是完善自我。是朴素、简洁、踏实可行的。这和从事心理工作所要求的品质是相符的。

第二,要有自我平衡能力。我是学中医专业的,中医也讲究各种平衡。其实平衡并不难达到,只要在某些条件上完善了自我,就会达到平衡,所谓阴平阳秘,邪不可干就是这个意思。中医本身对心理治疗就有悠久的历史,只是不系统,不全面,不科学而已。

我经历过很多的压力,我的职业生涯可谓大起大落,曾经从颐指气使的医院领导,一个月内变成低三下四的保险代理人。这样的起伏,就像曾经在大海中遭遇风暴的那条渔船,但我没有被吓到,也没有被打垮,而是走过来了,靠的就是随遇而安的平衡观念。在不断的完善自己过程中,我用这些方法克服了各种压力,达到了心态的平和和情绪的稳定。而且内心平衡了,就能将接触到的负面刺激消化掉,也可以从容的面对自身生活中的难题,而不至于让不良情绪影响所从事的工作。

第三、善于接纳他人。其实完善了自我的第一个表现就是包容,可以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了,也就能理解人无完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我在管理工作中或多或少接触了不同的心理表现,对心理问题的现象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和了解,不会觉得异常表现是不可理解的。尤其是来访者是处在困难中的人,作为具有心理专业技能的人,要包容他们,接纳他们,而决不能歧视和对抗他们。

第四,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对于我来说,当面对工作时我就会想起尽心尽力治好我眼睛的人民医院陈主任,而这种老一辈医学工作者的高度责任心,也因此融入我的工作态度中。解除患者的痛苦,让他们恢复健康,是每一位具有专业心理技能的人的天职,而责任心是完成这个天职的最大保障。

第五,有自知之明。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原文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对自己的人格和能力有正确的判断,就是这个。而且老子在《道德经》里讲得很透彻,那就是不能脱离社会光考虑自己,对自己要,而还要考虑别人,那就是。对自己要能克服自己的弱点,就会强大起来了。人的价值其实就在于他能为人类社会做出什么样的贡献,这样才能死而不亡。,才是真正的人生意义。

我在工作中,越来越发现人们正在经历着很多的压力,这些压力是引起很多疾病的原因,也影响着很多疾病的治疗。比如工作忙,心情坏导致失眠;经常应酬导致肥胖和精神倦怠;为了自己的工作安全而担心造成消化系统疾病等等。我非常希望有一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而心理学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我对社区工作有着很大的兴趣,这也是我希望把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社区卫生工作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