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辛词写景造境的艺术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n.c...

 昵称191190 2010-08-17

论辛词写景造境的艺术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论辛词写景造境的艺术
摘  要:辛弃疾是我国南宋时代的著名词人。他的词悲壮激烈,热情洋溢,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词风,并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创新,甚可以说他在词的成就上已远远超过了苏轼。现就他在景物描写上的成就浅论他的写景造境艺术。
关键词: 辛弃疾;写景;造境;苏轼  
引言
两宋时代词人辈出,而在豪放一派中,苏、辛齐名。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词风,并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创新,甚可以说他在词的成就上已远远超过了苏轼。因为辛弃疾一生经历传奇,一生在为民族斗争而奋斗,先天的禀赋加上后天的经历所造就的文武兼擅,使他的词作令很多的词人望尘莫及,也令苏轼为之逊色。“唐五代词的意象主要来源于闺房绣户和青楼酒馆。”[1]以温庭筠为代表的早期词人,就多写绮楼宴饮,多为饭前酒后的取悦之作,登不了大雅之堂。词从晚唐五代发展到北宋,越来越多的词人将审美的目光从绮楼宴饮,院落笙歌移 注于大自然的山水风物。如王观的《卜算子》: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王观,字通叟,如皋(今属江苏)人。宋仁宗朝进士,神宗时官至翰林学士,因所赋《清平乐》词忤怒太后而被罢职。此词以新巧的构思和轻快的笔调,在送别之作中别具一格。开篇“水是眼波横”二句匠心独运:前人惯以“眉如春山”、“眼如秋水”之类的譬喻来形容女子容颜之美,而作者此处则反用其意,说水是眼波横流、山上眉峰攒聚,其妙处不仅在于推陈出新、发想奇绝,而且在于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眉眼盈盈处”,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妻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此词一改送别诗中的缠绵之态,描写了沿途秀丽的风景与倚门等待的美貌的妻子,暗示友人不要难过,不要牵挂于此,等待你的是美丽的风景、漂亮的妻子。从词的表面看,两人关系似乎不是很好,但词中却蕴涵着作者对友人的祝福。其境之大,其情之深。言外之意隽永。苏轼扩大了词的内容、丰富了词的 表现力、开拓了词的意境。后人大都有仿效。辛弃疾秉承衣钵,也有大量的写景词,但辛弃疾不仅是临摹。辛弃疾胸有万卷,对经、史、百家无不运用自如,而又对前代的词人和作品广采博收,故他的词大开大阖,词中所抒发的真情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造出了一个自己的世界。
一.辛词景物描写中造境的艺术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文学之工与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深浅而已。”王国维把意境有无与深浅作为衡量作品成就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并且还认为只有创造出“意与境浑”的有言外之味的意境,才有可能成为一流的作家。可见对意境的描写对于作家和作品的成败都是有重要意义的。辛弃疾秉承衣钵,词中亦出现大量的景物描写。“凡咏史、咏物、登临怀古、赠别酬答、谈禅说理、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等无所不写。”[2]像苏辛这样的大作家笔下,一切景语皆情语。而由于生活的经历,时代大背景的不同,他们笔下的景物又是不同意境的。
苏轼生活的时代还算平静,这注定他写不出辛弃疾那样气魄宏大的爱国词。但苏轼在政治上亦不得志,推崇老庄思想的苏轼,在词中最爱写那些清淡、幽远、深邃的景色。像“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样气魄宏伟,意象峥嵘的景色在他的词中并不多见。而多写的是:“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明月千里”(《水龙吟》)“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更无一点尘随马。”(《蝶恋花》)。写明月下柔光的倾照,可望无尘的世界。清空正是苏词的景物中的最高境界。苏轼在词中塑造了一个文人的形象,通过文人的眼光去看大自然。“他们有时是以作者自己的身份直接出场;有时是以他人的身份出场,但无不打上自己的烙印,甚而可以说就是他自我形象的对象化。”[3]他笔下的境是“雄奇”的、是“空灵”的、是“哲理”的(赵仁圭《论宋六家词》)。然而,辛弃疾笔下的境就不同了。辛弃疾将词的意境又扩大化了,给词中注入了新的血液。而辛弃疾大都是以一个武将的眼光去关照大自然的。所以这注定,其词的与众不同。
辛弃疾是从战场上冲杀出来的,而且是建立了许多传奇功勋的英雄人物,所以他的词中最显著的内容当首推那些自叙战场经历,自誓马革裹尸,抒发自己抗战爱国热情的作品,以及那些表现这种热情受打击摧残,不得实现,以至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作品。总之,词中塑造的是一个武将在战场杀敌的形象和武将壮志难酬的沉闷形象。像苏轼那样的清淡、幽远、深邃的造境描写,辛弃疾也曾写过,那是他闲居在乡村时的写照,但这不是主要的。辛词景物描写中主要的两大造境艺术:
<一>.着意刻画它奔腾飞动的气势,又衬托自己豪迈激越的胸怀。
他的一些词篇以雄健劲拔之笔,写动荡奇伟之景,抒慷慨磊落之情,气象恢弘。如:《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念奴娇•登健康赏心亭》等篇,都是大手笔挥洒,意境雄丽旷放之作。为了创造雄奇之境,辛弃疾将景物动态化,这得益于他善于移情于物的功劳。首先是静态景物经过移情作用化成动态的,如:“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菩萨蛮》)。“青山”如万马奔腾向高人飞来,静止的青山被写动了。其次,本来是动态景物,经过作者移情作用后,更具备了生动的形象,有些则被渲染得气势飞腾。如:“清泉奔快,不管青山碍。十里盘盘平世界,更着溪山襟带。”(《清平乐•题上庐桥》)这是描写当地景物的词作。在这里常见的清泉、溪水在作者眼中都有自己的精神面貌、有自己的性格,塑造了生气勃勃的形象,下面这首词,写雄奇之境更令人耳目一新。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百。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本词借助于对登亭所见青山、烟雨和沙鸥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作者杀敌报国的理想 。词开头,作者便用了拟人手法。“青山”与高人对话,连绵不断的青山如万马奔腾,惟妙惟肖的描绘出青山奔驰的态势,也表达了作者对跃马扬鞭、杀敌报国的渴望。下片写沙鸥,古典诗词中,人们常常把头发变白同“愁”联系在一起,苏轼有:“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念奴娇•赤壁怀古》)但辛弃疾却这样认为,“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白居易的《白鹭诗》有“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也垂丝”。白露全身白色羽毛,岂不一身都是愁?而眼前的沙鸥却在天上自由飞翔,辛词高昂激越的一面可见,表现了他乐观向上的精神。对青山、烟雨景物的描写,直说就是:远处青山座座,连绵起伏,细雨蒙蒙,如烟如雾。雨中看山,若隐若现.为了反映他对参加抗金战斗的渴望及壮志未酬的苦恼,作者让“高人”置身其中;远处的青山要与高人对话,急匆匆象万马奔腾而来。可是,它却被烟雨遮隔,若隐若现,似在茫茫烟雨中徘徊,人们多么盼望它来,人的情感熔铸在其中,刻画出奔腾飞动的气势。辛词在写景中的这种磅礴气势苏词中是没有的。
<二>.在写景时多触景生情地注入一些悲壮的色彩,表达自己伤时感世的情怀。
辛弃疾一生的遭遇大起大落,既经历过金戈铁马的斗争生活,也曾在平静的带湖,瓢泉悠游闲居。小部分时间,他似乎得意,大部分光阴,他遭受排挤打击。他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然而,恢复中原的壮志难酬、雄才莫展。词只是他的“陶写之具”。所以,他的写景词中往往会透露出悲凉的色彩,表达自己的伤时感世的情怀。如:“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菩萨蛮》),“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 。虎踞龙盘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念奴娇》),“休去倚危楼,斜阳正起,烟柳断肠处。”(《摸鱼儿》)。辛弃疾本人就是一位抗金志士,爱国词人,他坚持抗金,恢复中原,百折不挠,至死不变。下面来看他的一首伤时感世情怀的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登郁孤台而写下这首词。词人先从眺望和联想中,引起对往事的回想和对故土的思念。又以“青山”两句,喻主和派为遮掩恢复之志的“青山”,但它挡不住北伐的呼声。到最后,还是乐不思蜀的鹧鸪占了上风,此鹧鸪是影射最高统冶者。因此,最后词人还是陷在哀愁中。全词由江水起兴,鹧鸪点睛,概括了人民抗敌决心不可阻挡但统治者却大违人心的历史事实。辛词在写景中的这种悲壮感情是苏词中所缺少的。
辛弃疾做到了“意与境浑”,可称的上是一流的作家。他所生活的时代又注定了他的与众不同。大浪淘沙,剩下的便是金子。辛弃疾的时代词已盛行,但他却不被前人的成就所束缚,大胆突破,开创了新的词风。可谓一流中的一流。他不仅在词境上有所成就,而且在写法也有很大的成就。
二. 辛词景物描写中写景的艺术
俗话说站在巨人的臂上你将看得更远。巨人不多的,但站在巨人臂上的人却是很多,而能看得很远的人就又少了。辛弃疾就属这部分人,真乃人中豪杰也。他的词作不仅令很多的词人望尘莫及,也令苏轼为之逊色。辛弃疾一直都想恢复中原,在他22岁时,“便揭竿而起,拉起2000人的队伍投奔耿京部下……”、“……辛弃疾获知耿京被降金的张安国杀害,便立即率领50名骑兵,直奔济州有五万之众的金兵营地,将张安国生擒邦缚于马上,疾驰送到健康处死。”[4]这足见他的勇,从他上奏的建议,足见他的智。智勇双全的他却不得志,只是做些小官,并多次遭贬,大部分时间是在乡村过着归隐的生活.
“当爱与美的追求同丑恶的现实发生激烈冲突时,具有文学素质的知识分子除了秉笔刺世以外,往往要去寻觅、构想无尘无滓的世界,又常人难以发现的美来排遣忧愤,轻卑现实。这是一种又普遍性的文学现象。”[5]
辛弃疾写词是不得已而为之,本是要以满腔的热血与远大的理想驰骋杀场,拼个封妻荫子的,结果却屡不得志。《九议》、《美秦十论》成了空谈,不被统治阶级采纳,并且在那个以主和派为主的偏安朝廷中屡受排挤。辛弃疾恢复中原的大计与当时主流政治不相容,导致他官运不通达,难以实现志向,只的秉笔急书,抒写难报之志。他对前代的词人和作品广采博收,加上又精通经史子集,便能熟悉的运用犀利的笔法,通过景物来抒发胸中的情感。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说过这样一段话:“尊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这句话用一句话解释是恰当的:“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又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6]这便是移情作用。辛弃疾在景物描写中就有移情现象,并且成为他得以在词坛史上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移情于物是辛词的一大特色。
<一>. 景物直接传达出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辛弃疾感情充沛,才思敏捷。眼前景物很容易触动他内心感情。善于捕捉外景来抒写自己的感情,使他在这里得心应手。当感情的潮头与眼前的景物不谋而合时,他便把它们当成自己的奴仆一样,役使他们行动、说话、抒发感慨。客观景物成了他宣泄胸中块垒的工具。
淳熙元年(1174年)的一天,辛弃疾登上建康赏心亭。当时中原大地,狼烟滚滚,金统治者大举南侵,当时的中国被处于分裂的局面,而偏安江左的南宋朝廷却意志消沉,不图恢复,苟安于此。满腔热血,远大报复的辛弃疾反遭受主和派排挤,报国无门。于是辛弃疾抓住此景此情写了《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这段是上片,从写景开始转入抒情,“楚天”二句,写自己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江景。“千里清秋”和“秋无际”写江南秋季的特点。作者极写远山的美丽,引起作者的愁恨,与加深重。“献愁供恨”是作者采用的移情于物的手法,写的是远山“献愁供恨”,实际上是 作者看见沦陷区的山,想到那里的人民而痛苦发愁,“落日”三句,写自己对沦陷的故乡的思恋,是写景寓情,“把吴钩”三句,写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愁的悲愤心情。王国维把这种艺术境界称作“有我之境”,并解释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的解释可以当作移情作用的表述。
同样是青山,由于时地不同,作者心境不一,所以置入“山”的情感是迥异的。词人王观在《卜算子》一书中是这样写山的:“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古人们都把“眉”比作“山”,漂亮的眉毛被称作“小山眉”。王观却在这一转,把山当本体,眉当喻体。将山比作眉,喻指山之美、壮、奇。辛弃疾在《水龙吟》中是这样写山的:“遥岑远目,献愁供恨”。“遥岑”是远山,在此具体指长江以北沦陷区的山。词人怀着一腔国愁家恨登楼,看到远山连绵,一座座山峰奔来眼底。这景象使作者联想到他们像一个个人罗拜在面前奉献什么,此时的辛弃疾是只有愁和恨,于是便有远山“献愁供恨”的句子。辛弃疾描写就是传统的景物,但表现的却不是传统的情感,他的爱国情感在前词人中是没见过的。
<二>. 把景物先人格化,使物具备人的行为和感知,以此来排遣内心苦闷
这一点依然是移情于物,与第一点所不同处是:第一点是驾驭在景物之上,只要景与情吻合就行;第二点是尊重景物的,把景物先人格化,实际这人格化的过程便是移情的过程。
辛弃疾是个积极主张抗击金贵族侵略爱国志士。然而,在主和派、投降派占主导地位的南宋小朝廷众,他屡屡受打击,先后两次被迫退隐。宏图伟略的《九议》、《美芹十论》不被最高当局采纳。不被人理解,找不到知音,内心充满了寂寞苦闷。元结在《丐论》里说:“古人乡无君子,则与云山为友;里无君子,则与松竹为友;座无君子,则于琴酒为友”。辛弃疾在归隐中便走了这条路。与大自然交流,把内心的酸甜苦辣向自然景物诉说。表面上看来显得辛弃疾恨豁达,其实是他内心痛苦的表现。他自己曾说:“恨之极,恨极消磨不得。”(《兰陵王》)。与大自然为友,这是他消磨“恨”的一种形式。如《生查子•独游西岩》: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
“西岩”江西上饶县,“西岩在县南六十里,岩石拔起,中空如洞,内有悬石入螺,滴水垂下,味甘冷。”[7]“青山”二句来至苏轼的“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时不肯入官府”。“偃蹇”高傲的样子,“怜”喜爱之意。先写青山,将山拟人化,引青山做伴侣。青山本是不动之物,是招不来的,作者无人谈心只得对着青山絮絮叨叨。面对作者的絮叨,青山也被感化了。两个高傲的孤寂的人走到了一起。接着写了“明月”。由于受到当权派的排挤与打击,无法施展政治抱负,无处诉说孤愤之情得辛弃疾于是跑到山中读《离骚》,以遣身世家国之愁。此时并无人倾听,每夜只有明月为伴。作者只有将它作为知音。辛弃疾的这首词是他闲游上绕城南的西岩时所作。它表现了作者隐居带湖期间孤寂的情怀。此时,作者对景物的引用是有选择性的,不再是驾驭景物之上,只要触动感情就写;而是选择与自己性情相通的景物。孔子曰:“无友不如己”,是说你的朋友必有比你强之处,至少不能比你差,两个在能力上相差太大的人是不会成为朋友的。我们来看辛弃疾的“朋友”是说:青山、明月、欧鹭……青山的孤立偃蹇,明月的暗夜高悬,与作者的孤独高洁、清白正直、不流世俗的情操是相通的。词人因和这些自然物之间产生了共鸣,便引起了联想。辛弃疾与苏轼用的是同种手法写景,但辛弃疾将景物人格化不是传统的文人人格,而正如前面说的,他塑造的是一个武将的人格。
作家移情与物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当仕途之路不通达时,便会秉笔刺世,或虚构美丽的现实,这都是一种排挤内心郁积的手法。当心情愉悦时,看鸶歌燕舞,对流水欢笑;当心清沉闷时,对春花落泪,望秋月伤怀。写成作品,“风花雪月”、“飞禽鸟兽”无不为他抒情吐意。上面对辛弃疾的词中景物描写中移情与物现象作了个简单的归纳。
结语
辛弃疾不但能借无限的景物来表示出担忧国事的苍凉情怀,也能借无限景象来表示出抗战报国,誓死恢复中原的壮烈情怀,表示出豪迈奔放的精神气质,表示出卓然超立的高尚情操,表示出随时触动的思想感情。自然景物经过辛弃疾之手,又成了一个世界,这是辛弃疾的世界。它以特有的魅力屹立于词林,成为我们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