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目的导向分析方法

 对一不二 2010-08-17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传授给人问题的答案,不如传授给人如何分析问题。
    向人请教问题,重要的不是得到的答案,而是如何得到答案。高人之所以高,是因为他们有高度,会分析。在天涯待得久了,就发现好多朋友不知是心急还是懒惰,只知道把问题贴出来向大家请教,而不把自己的分析写出来请方家指正,这有一种明显的功利性,只图此次解决问题而不论以后,要想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想在天涯也混个高手的称号,不求甚解是不行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是必须的。
    如何分析问题,自古以来多有论述,本人不才,抛砖引玉。孙子兵法里有句尽人皆知的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不知彼,一胜一负。这句话其实论述了一种最普遍的分析问题的方法:目的导向的分析方法。本人总结前人思想,将此方法概括三步:1.明了目的;2.分析内部外部矛盾;3.假设排除,即上中下策法。我想,这可能也是道家“以简驭繁”的意思所在吧。
    如上所述,所谓的“知己”一方面就是要明了自己的目的,欲望,想法。目的是通往解决问题路上的指示灯,所有的手段都是根据它来制定的。
    另一方面就是要明了自己的实力,有什么优势不足,该注意哪些问题。
    最后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推演,通过上中下策演绎,得出最适合自己目的的一策。

     还是以曹操废长立幼询贾诩的例子来说
   目的:自己的人身利益不受侵害,不伤害曹操,自己的观点意图被曹操采纳。
   四个对象:自己(贾诩)、曹操,曹丕、曹植。
   那么开始假设:
   一、直接违背曹操意愿。不支持废长立幼,然后罗列理由,据理力争。后果大家都清楚,不一定能说服曹操,暴露自己太子党身份,得罪曹植,自己利益受损。不可行。
   二、假意迎合曹操,支持废长立幼,然后帮曹操分析废长立幼的后果,举刘表,袁绍的例子来反证。后果:帝王家事外人休得说三道四!引曹操猜忌,得罪曹植,不可行。
   以上假设显然不能两全其美。既然不能让曹操猜忌,那么这件事显然不能多说;既然曹操具有决定权,那么就四两拨千斤旁敲侧击,让他自己下决定。
   所以,贾诩那番做作及那一句轻飘飘一句话就这么说出来,一石三鸟。
   以上是本人自己抽象总结出来的干货,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
   最后再引用孙子兵法: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
  
   PS: 为什么要以目的为导向呢?
 往大了说。
 人一生下来是为了什么啊?(这是人生观的问题了)大家都知道肯定不是为了死吧?也就说人虽然最终都要死,但是每个人都不想死,或者说不想白白的去死,大家都想趁着在有生之年做点什么,那么这样人生的目的就出来了。
 有人想弄清楚天地的规律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于是就有了诸子百家等等学说。
 有人想以天下为己任,拯万民于水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于是就有了历史上一个又一个的帝王天子英雄好汉。
 有人想寻个爱人,爱到天荒地老。于是就有才子佳人等等的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
 有人想趁还活着,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于是……
 往小了说。
 想吃饭了,就要想方设法填饱肚子;想过上等人的生活,就要想尽办法削尖脑袋往上钻……
 
 说白了,目的,就是你的欲望,你的需求,你的想法。如果一个人没有欲望,这个人就不在是人;如果一个集体没有欲望,那么这个集体就没有了前途,迟早分崩离析;在往大了说,如果全人类都没有了欲望,那么人类灭亡的时候也就到了。
 
 了解自己的目的,不会走失方向;了解别人的欲望,可以控制利用别人。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人的性格,以及整个人类的性格在这整个过程中的重大影响。关于人性,天涯有高手论述,本人不在多言。
 希望各位以后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想清楚,你所做事情其目的是什么,千万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至于手段,那都是次要的,只要你分而析之,权衡之,演绎之,就有。

 脉络
 一棵树,摇动树干就可以摇动所有的枝叶。这就是所谓的以简御繁,治众如治寡。讲的是事物内部的组织脉络。主干分出枝干,枝干再分出枝干,最小的枝干上就是树叶,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是组织的力量。
而要想有严密有效的组织,就要在合适的位置用合适的人:
西汉陈平说:“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西晋傅玄说:“士大夫分职而听,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总方而议,则天子拱己而正矣。”
这就牵扯到管理内容了,就不再多说。
分析问题,要抓住问题的关键,怎么抓?顺藤摸瓜而已。要分析一棵树,就要分析他的组织结构,顺着脉络,就可以清楚它的每一枝节,那么主干就在枝节汇集的地方。

 

主要矛盾(或叫关键问题)
      《道德经》上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说文解字》解释说:“统,纪也。”释“纪”为“丝别也”,段玉裁注释说:每根丝线都有个线头,这就是“纪”,一堆丝线都把线头束起来,这就是“统”。《淮南子·泰族》说:“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这是用缫丝来作比喻,说蚕茧是可以从中抽丝的,但如果不经过女工用开水煮熬,抽出蚕茧的“统纪”,那是怎么也抽不出丝线的。这个“统纪”的意思就很明显了,是指丝线的线头。    
    在魏晋时代著名《老子》注释家王弼看来,《老子》与《周易》是相通的,《老子》之书,如果一言以蔽之,核心思想不过是四个字:“崇本息末”;《周易》的核心是“执一统众”。再具体一点就是“观其所由,寻其所归,言不远宗,事不失主”。马王堆帛书《十大经·道原》也说:“得道之本,握少以知多;得事之要,操正以正奇”,这是道家黄老一系的政治要领。
    
    那么,说了这么多大道理,问题就来了:怎么才能抓住事物的“本”呢?这就回到这个帖子的内容上来了:以目的为导向。在我看来,由于每个人的水平不同(这就是有些人常挂嘴边的“高度”或“视野”)以及所处的环境不同,所认识到的“本”也是不同的,或者说是不同层次的。
    举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说:古时宋国有一善于制做冻疮药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士人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得到药方,来到吴国拜见吴王献上冻疮药,说它在军队中的妙用,以此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军队此时在边境挑衅,吴王派他为将统率部队,此时正值隆冬腊月,天寒地冻,士人的冻疮药发挥了作用,吴军士兵手足不生冻疮,战斗力大大增强,他们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士气旺盛,因此大败越军,吴王因战功划割土地封赏士人。
    
    普普通通的冻疮药,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不仅仅使用的方法不同,更是看问题的眼光不同。
    
    用目的导向来看,因为善于制作冻疮药的人家,其目的仅仅是为了在冬天也能洗涤丝絮而不被冻伤而已,看到的主要矛盾只是脆弱的双手在水中洗涤衣物和寒冷的天气之间的矛盾,所以目的限制了他们的思想;而游客一看到此药,有了目的:如何通过它挣大钱,于是通过分析就看到了整个国家的军队手持兵器作战和寒冷的天气之间的矛盾,而这个矛盾在游客这里只是一个前提材料,而并非以游客为主体下的主要矛盾。
    
    到这里,我可以清楚地告诉大家:主要矛盾是和目的紧密相连的,抓住目的就能抓住主要矛盾。而且很多时候,目的本身就包含着主要矛盾。目的不同,对主要矛盾的定位也不同。
    
    说到这里,必须得插入点内容。有人要问:到底是矛盾引发了人的思考,进而形成目的,还是人先有了目的才去寻找主要矛盾?那个游客完全有可能听说过军队冬天打仗生冻疮的问题,看到药后才想要靠它挣大钱的啊!
    我只能告诉你,物质决定意识,如果把人的大脑格式化,切断所有神经,那么人就没有任何目的可言。但是需要说明白的是,不管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都是人为思考、定义的结果,是不断变化的甚至每个人对同一矛盾的定位也不同。而且,我讲的是目的形成之后的过程,是下游;目的如何形成则属于上游。二者不是一个层次。另外,当矛盾主体变化时,引起目的形成的矛盾无所谓主要次要。比如军队冬天打仗生冻疮的问题引起了游客的思考,但是这个问题对于军队来说可能是主要矛盾,但是对于游客来讲就讲不通了,当然如果游客是军方将领就另当别论了。(说了这么多又回到了人对自己的定位的问题⊙﹏⊙b)
    
    仓促写就,不同的地方大家凑合着看吧。
演绎(假设排除法)

演绎是由一般性的前提推出个别性(或特殊性)结论的推理,是达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方法。演绎推理有三段论、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等三种形式。
1.三段论
三段论是说由两个简单判断作前提和一个简单判断作结论组成的演绎推理。三段论中三个简单判断只包含三个不同的概念,每个概念都重复出现一次。这三个概念都有专门名称:结论中的宾语词叫“大词”,结论中的主词叫“小词”,结论不出现的那个概念叫“中词”,在两个前提中,包含大词的叫“大前提”,包含小词的叫“小前提”。例如:
为了语言简洁,我们说话,写文章用到三段论大都采取了省略形式,有的省略大前提,有的省略小前提,有时省略不言而喻的结论。
如“我是共青团员,应在工作中起带头作用”这个推理,省略了大前提“共青团员应在工作中起带头作用”。也可以省略小前提,表述为“共青团员应该在工作中起带头作用,我就应该在工作中起带头作用”。
又如,“语文课是中等专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文化基础课一定要学好”,只有两个前提,而结论“语文课一定要学好”不言而喻,所以省略了。
2.假言推理
假言推理是以假言判断为前提的演绎推理。假言推理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和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两种。
(1)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基本原则是:小前提肯定大前提的前件,结论就肯定大前提的后件;小前提否定大前提的后件,结论就否定大前提的前件。如下面的两个例子:
如果要搞四个现代化,就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我们要搞四个现代化,所以,我们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如果一个图形是正方形,那么它的四边相等;这个图形四边不相等,所以,它不是正方形。
(2)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基本原则是:小前提肯定大前提的后件,结论就要肯定大前提的前件;小前提否定大前提的前件,结论就要否定大前提的后件。如下面的两个例子:
只有肥料足,菜才长得好;这块地的菜长得好,所以,这块地肥料足。
育种时,只有达到一定的温度,种子才能发芽;这次育种没有达到一定的温度,所以,种子没有发芽。
3.选言推理
选言推理是以选言判断为前提的演绎推理。选言推理分为相容的选言推理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两种。
(1)相容的选言推理的基本原则是:大前提是一个相容的选言判断,小前提否定了其中一个(或一部分)选言肢,结论就要肯定剩下的一个选言肢。
例如:
这个三段论的错误,或者是前提不正确,或者是推理不符合规则;这个三段论的前提是正确的,所以,这个三段论的错误是推理不符合规则。
(2)不相容的选言推理的基本原则是:大前提是个不相容的选言判断,小前提肯定其中的一个选言肢,结论则否定其它选言肢;小前提否定除其中一个以外的选言肢,结论则肯定剩下的那个选言肢。如下面的两个例子:
一个词,或者是褒义的、或者是贬义的,或者是中性的。“结果”是个中性词,所以,“结果”不是褒义词,也不是贬义词。
一个三角形,或者是锐角三角形,或者是钝角三角形,或者是直角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不是锐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所以,它是个钝角三角形。

如果看得费劲,那就直接看我总结的,以上三段总结为:材料(大前提)+假设(小前提)=结论。所谓的材料,前面已经讲过,就是事物的脉络及其内外部矛盾,当然材料掌握得越真实,结论就越正确。假设越多,可选择的余地就越多。

在收集材料的时候,不要被一开始找到的貌似解决办法和答案所诱惑,你应该强迫自己去寻找有关矛盾各方的所有可能的信息资料,而且在这过程中要尽量去除一厢情愿主观臆断的成分,这个过程请参考毛主席《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
但是在这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偏向于收集事物及其规律的资料(客观事物发展趋势),一种偏向于收集人及人性方面的资料(主观能动性)。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汉初的张良和陈平。
张良更注重顺应客观发展的趋势,从中有所作为,就不多说了。
重点说说陈平。陈平一生六出奇计:一是捐金行反间,废项羽大将钟离昧; 二是无中生有,逼死项羽智囊范增; 三是瞒天过海,解“荥阳之围; 四是献美女图像,解“白登之围”; 五,脚踢刘邦,封韩信为齐王;  六,假游云梦擒韩信。
只要认真分析就可以看出,陈平的这些计谋无一例外都是针对人性的特点而展开,他更注重人对事物发展方向的影响。
所以在搜集整理资料的时候,有所偏重是可以的,但是那也是在全面基础上的偏重。

如果把遇到的问题比喻成一汪湖水的话,那么材料就是包围在湖水周围层层叠叠的群山,而假设则是湖水冲出群山的各个可能的出口。在各路奔腾冲出群山的水流中,阻碍最少效率更高的一路将是主流。

  总结
  
  不管是治国方略还是阴谋诡计,都是把思想变成现实的产物,那么连接思想和现实这两者的就是分析过程。而以目的为导向的分析方式是我认为最根本也是用起来最得心应手最有成效的方法之一。
  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每天都在用此方法做事而不知,用老子的话说,这叫民日用而不知,嘿嘿。就像这个帖子里有些人滔滔不绝言语犀利,殊不知他滔滔不绝言语犀利的话语也正是我的分析方法在他脑袋里运作的产物。
  
  这个方法其实很简单,用的时候只要按步骤一二三在脑袋里运算就可以了。
  在这里再重复一下:
  一是明了目的。目的有主要次要之分,抓住主要,兼顾次要。比如说,我想杀人,但又不想被抓住,那么前者为主,后者位次。
  二是分析矛盾。矛盾也有主要次要。比如说我想杀某局长,但是又不能伤及无辜,那么主次就出来了。
  三是演绎推理。杀人有很多方法,用菜刀用木棍等等,明砍暗袭等等,布局设套借刀杀人等等。
  最后发现杀人而不被发现的几率几乎为零,那么我就不杀了吗?不,不杀不合目的,那怎么办?那就用最接近目的的演绎结论,也就是既杀了人而被抓住的几率又最小的办法。
  
  写到这里,突然有一种很没意思的感觉,因为讲到这里也只是讲了分析,学会了也顶多算是会分析。但是,只会分析还称不上高人,只能算个能人,因为有个叫“视野”或者叫“高度”的东西我是讲不了的,这个东西和每个人的阅历、学识甚至性格都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泛泛而谈,又等于隔靴搔痒而索然无味。所以关于怎么站在更高的层次运用此分析方法就不讲了。

  贴一个历史故事。
  
   郑庄公的父亲郑武公娶姜氏为妻,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寤生,二儿子叫段。因为段长得一表人才,姜氏便偏爱他,希望郑武公立段为太子,可是为能如愿,姜氏一直坏恨在心。等武公去世后,寤生继承王位,号郑庄公。姜氏多次向庄公提出无理要求,庄公碍于母亲情面,都满足了她。
  
    庄公元年,武姜请求制地(今郑州市荥阳汜水镇)作为段的封邑。因为制邑地势险要,是关系国家安危的军事要地,庄公没有同意。武姜改而威逼庄公把京(今郑州市荥阳东南)封给段。京乃郑国大邑,庄公心里不肯,但碍于母亲请求,也只好答应。段到京邑后,仗着母亲姜氏的支持,从不把尊君治民放在心上,而是招募勇士,加固城垣,囤积粮草,训练甲兵,加紧扩展自己的势力,与母亲武姜合谋,准备里应外合,袭郑篡权。
    
    郑庄公深知自己继位母亲大为不悦,对姜氏与叔段企图夺权的阴谋也清清楚楚,但他却不动声色。叔段在京城的反常举动引起了人们议论,大夫祭仲又对庄公说:“凡属都邑,城垣的周围超过三百丈,就是国家的祸害。所以先王之制规定,封邑大的不超过国都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城不合法度,您怎么能容忍呢?”庄公很无奈的说:“姜氏欲之,焉辟害?”意思是姜氏要这样,我哪里能避开这个灾祸呢?祭仲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给叔段安置个地方,不要让他再发展蔓延。一经蔓延就难于对付了。蔓延的野草尚且难除,何况是您受宠的兄弟呢?”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先等等看吧。”
    
    庄公一次次退让,促使叔段篡国称君的野心日益增长。不久叔段竟命令西部和北部边境同时听命于自己。接着又把京邑附近两座小城也收入他的管辖范围。大夫公子吕对庄公说:“一个国家不能听命于两个国君,主公究竟打算怎么办?您如果要把君位让给太叔,下臣就去侍奉他;如果不让,那就请除掉他,不要让老百姓生二心。”庄公则不温不火地说:“用不着除他,没有正义就不能得民心,迟早他会自取其祸。”
    
    庄公二十二年(前722)在母亲武姜怂恿下,叔段亲率甲兵万人准备袭击郑都,武姜准备开城门接应。庄公得到叔段起兵日期的密报,说:“该是动手的时候了!”即命令公子吕率200辆战车讨伐叔段。京邑百姓闻讯,纷纷叛段。叔段大败溃逃,仓皇出奔鄢邑(今河南鄢陵县西北)。庄公又攻打鄢邑,叔段外逃共国(今河南辉县)避难。
  
  古人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为之于未有,治之于位乱。我想郑庄公应该是知道这些道理的,他为什么要养肥了再杀呢?这里是与当时的矛盾有关的。
  
  郑庄公与其母,其弟的关系,社会道德对人的约束力以及春秋时期特殊的政治环境,都是制约郑庄公的力量。
  
  假设郑庄公过早的除掉其弟,那么社会舆论的压力是郑庄公受不了的,完全有可能结束自己的政治生命。郑庄公的这一做法也被后来很多人效仿,比如后来的楚庄王,秦始皇等等。
  
  但是这样做是有条件的。
  首先是自己处于主动地位,站在正义的一方。
  其次要拥有压倒性优势。
  第三,耐心,隐秘。
  
  这种请君入瓮的手段在企业里也不稀奇。有些领导想开除某个员工,但又不好直接辞退,所以就创造机会让该员工自己犯错误,比如故意找一些难度超出其能力的工作限期让其完成,或者分给他多个人的工作量等等(如果你碰到这些情况就要小心了),等他进了套再开除好办多了,而且其他人也有口难言。
注:以上内容为笔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