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家与《千字文》

 种祖 2010-08-19
 
 
 

书家与《千字文》

来源:《中国文物报》刘涛

《千字文》是本蒙学字书,今天还能见到的本子,是梁朝天监年间周兴嗣奉敕"次韵"的那一本。启功先生说:可能是先集字,然后次韵而成。当时还有萧子范撰写的一本,宋朝以后失传了。

周本《千字文》之所以能流传下来,原因诸多,"集王羲之字"是重要一条。当初梁武帝摹出副本"分赐八王"--這八王大概是梁武帝的五位弟兄和三位皇子,经王府人士的传写,就流传到世间了。陈隋之际的智永大写特写《千字文》,就因为周本《千字文》是王羲之的字样,据说临了八百本。到了唐太宗提倡"王书",把王羲之供到书法的神坛上,智永所书的周本《千字文》就成为了平常人学王羲之书法的津梁。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收藏的一本唐朝贞观十五年(641年)蒋善进临写的《真草千字文》残卷,是临仿智永的写本。北宋宣和内府收藏的智永书这全部是《千字文》,真草有7本,草书7本,还有小字真草1本。古代的字书,也是习字的范本,为了满足习字的需要,隋朝时已经出现了单休的《篆书千字文》和《草书千字文》,唐朝又有了用行书、隶书抄写的《千字文》。于是,五类书体的《千字文》都有了。學童用《千字文》作學書的字貼,家长当然要选用书家的写本,智永《真草千文》名气之所以大,就因为有"王书"的招牌。虽然智永写本为人所崇奉,但也不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我们在《宣和书谱》中读到,唐宋许多家都写过《千字文》。欧阳询欧阳通父子、虞世南外甥柬之,米芾、蔡卞,都写过行书本。辽宁博物馆藏有一本行书《千字文》,旧题欧阳询书,实是古临本。贺知章、裴行俭、孙过庭、颜真卿、周越等人写过草书本。于僧翰用隶书写。李阳冰当然是用篆书,一些文字学家,如唐元度、徐铁,也是用篆书写《千字文》,似乎在尽他们的学术责任。好书名的蔡京是用楷书写。唐朝时,许多僧侣擅长草书,若张旭、怀素;亚栖、贯休、梦龟、文楚,他们写的《千字文》都作草书,看来草书在僧侣间十分盛行。唯一的例外是元雅和尚,他用蝌斗、小篆二体写《千字文》。

北宋宣和内府收藏的书家所写《千字文》,有49本之多。为什么历代书家好写《干字文》?《宣和书谱》的作者有个说法;"梁武得羲之千字。令周兴嗣次之,自尔书家每以是为课程","学者以《千字》经心,则自应手和心得;可与入道"。此说只能解释书家何以要学王羲之字样的《千字文》;而传世的各家所写《千字文》多是自运风骚,书体又不限于真草二体,这又如何解释?所以,书法史上的"千字文现象"还须注意《千字文》作为字书的普及功能。唐朝时,《千字文》就很普及,北宋时,它与《百家姓》、《三字经》合成一个识字教材系统,通称"三百千"。书家好写《千字文》,或许借此推广或显示自己的书艺。

北宋以后,写《千字文》的书家仍然不少。皇帝书家赵构写的草书《千字文》还存于世。最著名的例子当数元朝赵孟頫,他的书艺高强,擅长各体,别出心裁,用六种书体写《千字文》,献给了元帝。他的六体《千文》是按书体各为一卷,坊间印行的赵氏《六体千字文》是对照本,估计是明人拼集的仿本。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有一本文徵明《四体千字文》,他用四体写,可没有什么好心情,文氏在《篆书千字文》卷尾有一段题跋:"比岁子**以尺素索余书四体千字文,余素惮烦于此,而辞之不获,勉为书之,凡七年始完。不惟不工,不足供玩,而徒费岁月,良可惜也。"这一年,七十九岁的文氏写了数本小楷《千字文》,看来他的"惮烦于此"不是指《千字文》,而是指篆书,他不是文字学者,写篆字不敢乱来,查字配篆,对于书画家来说终不是开心的事情。不知道他能否见到赵孟頫的六体千文,见到了总得参考罢。

《宣和书谱》著录的王羲之行书品目中,有一本《书魏钟繇千文》,北京故宫藏有题为"魏太尉钟繇千字文右军将军王羲之奉敕书"的墨本,不知是否与宣和内府的那本为同一物。这样的"异类",《宣和书谱》中还在南朝刘宋书家薄绍之的名下著录了一卷草书《千文》。这两卷《千字文》,估计是唐宋人所造,也许是从《隋书》、新旧《唐书》著录的"《演千字文》五卷"中孵化而来,却托名前朝的大书家。古今的造假者,从来就喜欢攀附名家,这是通例,也是惯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