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郁达夫的诗词,周作人曾说,民国以来写旧体诗词最好的两个人是郁达夫和沈尹默。对于同样的问题,郭沫若的评价是:“他的旧诗词比他的新小说更好。”这便是我一直寻找郁达夫诗词的理由。 记得当年有一本《郁达夫和书》。内容已忘记。唯念念不忘书中引用的一首郁达夫的《自况》:“绝交流俗因耽懒,出卖文章为买书。”初读,便莫名喜欢,这算是我寻找郁达夫诗词的第一次收获。 我觉得郁达夫的诗真是越读感觉越清高。有时,还会羡慕起清高里的那种风流与风流里的深忧和无奈。后来,又读他的《钓台题壁》一诗。其中“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一句引我神往。慢慢发现郁达夫的诗词都是风流,浪漫,颓废的。郁达夫自己也说:“今人作旧体诗,只能在说理、使词、排韵、炼句上胜过前人,意境风骨,无以过之。”我觉得他过谦。这句的境界在我个人看来已近唐宋韵致。 在我偏狭的阅读中,彼时的唐宋便如是。郁达夫浓重的旧文人气息,从他很多小说中已坦然透露。这也无疑契合了几分我印象中的唐宋气象。所以,我在他的诗词中读出了唐宋味。有时睡前,我翻唐宋诗老觉得其中句子极像郁达夫所写。其实是想反了。这不也证明,我曾跟友人们所言郁达夫的诗词很“唐宋”么? 多年后,我购得一本《郁达夫诗词笺注》。无奈的是书后来遗失了,再找不见。于是,当初寻找郁达夫诗词一样的心情重现。对那书,我仍留有印象。那也是我目前看到的,集郁达夫诗词最全的书。前些天,和人聊天谈到此书。他也有。而且,居然比我更喜欢,比我读得更细。我清楚记得他说“那些诗更可以看出郁达夫那种性格的来由”时,灿烂笑脸已收敛,我们两人很快被无名的惆怅包围了。 郁达夫的一生的确有些寂寞、有些悲惨、有些无奈,还有些风流不羁。当然,那句“悲歌痛苦终何补,义士纷纷议帝秦!”也的确决绝。有人说,郁达夫的诗词正是给了那些在寂寞中奔驰的勇士们以慰藉。我相信,是这样。至少,在那个年代,是这样。提到那个年代,不禁想到鲁迅先生。郁达夫给鲁迅写过一篇回忆文章,好像叫《怀鲁迅》,它的结尾部分有这样一行句子:“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至今,我仍固执地认为,这便是唐宋诗味。诗有时不非得一副样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