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敦煌三忆

 灯下听雨 2010-08-22

敦煌三忆


 



敦煌,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处于茫茫戈壁之中的一个茂盛绿洲,从上古时代开始就已经烙下一道道文明的痕迹,那些被尘封了几千年的岩画、石窟、古建筑的残垣等,而今越来越强烈地闪烁出耀眼的光芒;这里曾被一条美丽繁华的大道所穿越——中国丝绸之路中最为璀璨的驿站,中西方的无数奇珍异宝在这里汇聚媲美;这里曾是中西方经济文化艺术交融共生的昌盛之地,这里也曾是狼烟无情四起、金戈铁马铿锵的热血沙场……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点,南倚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连浩瀚无垠的罗布泊,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因其辉煌久远的历史文化内涵,因其博大独特的地理环境,敦煌注定是一个神奇和神秘的地方。

人对远方的向往,对未知事物的探寻,几乎可以说是一种心理共性。而我对西部的向往,对敦煌的向往,渐渐地在我心头沉沉地堆积成了一个无法遏制的念头。楼兰早已消逝,罗布泊诡异成谜,香格里拉太过孤远……于我,敦煌最是可去之处,我渴望寻找那一片古老而美丽的遗迹。那些或热闹或冷清的历史遗址,于我比尘世的灯红酒绿具有更深远的吸引力。我只是个简单而孤独的旅行者,向往走进寂静的荒野,把天空与大地、草木与土石作为生命的另一读本,把自己的感受当小小的注脚。我想探寻的是那些被时光的积尘隐匿了的事物身影。也许,它们都已被熟知,但总会有一些被忽略的细节,为我所拾。



鸣沙山·时空


作为中国最美的六大沙漠之一——鸣沙山,位于敦煌市南五公里处腾格里沙漠边缘,高耸的沙丘由无数金黄色的细砂组成,峰脊尖峭,蜿蜒起伏之中相互连接,在正午的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泽。远处被风吹过的流沙,尚未被游客凌乱的脚印覆盖,极像平静的湖面被微风拂皱,荡起一圈圈柔和优美的涟漪;又因其浩大无边,更像是海平面的粼粼微波。远观之,细腻柔美却又壮丽至极。据敦煌石窟藏书之一《沙州图经》记载:鸣沙山“流动无定,俄然深谷为陵,高岩为谷,峰危似削,孤烟如画,夕疑无地。”可见鸣沙山之壮美绮丽,在一千多年前就为唐人所周知。大漠月夜的景色与白天不同,应该是那种清凌凌的冷美,李贺有诗曰:“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只是现在的鸣沙山已不再像千年前那般静美,至少在白天是喧哗和纷乱的:拥挤的游人,零散的旅游驼队,来来去去的电瓶小客车……于这嘈杂中,我突发奇想,牵自己的影子攀登一个沙丘,因那里还没有他人的脚印。沙子在脚下无声而温柔地伴随。我回头看自己脚印,在广袤的沙海中,在这一面平整的细沙上,我的脚印和别人踩出的没两样,一个个椭圆形的沙窝一左一右排列成行,从我的脚下延伸过去……凝视着这排由我制造的沙窝,稍过片刻,我便明白了:在这样浩瀚无边的沙漠中,这些已不是我的脚印,只是一个个最普通不过的沙窝而已,它们属于这沙漠,甚至我也属于这片沙漠。沙漠纳人于其中,视人如沙,仿佛沧海纳滴水于其怀。沙漠不曾言语,兀自柔美亲爱,而人却企图在沙漠中留下他的印迹!这是多么渺小和自私的想法啊!我为自己感到赧颜,但愿大风起兮沙飞扬,且将沙窝抚复平。


鸣沙山的另一迷人之处,便是它自古以来的独特沙鸣声。曾有清代诗人赞曰:“雷送余音声袅袅,风生细响语喁喁”。据说鸣沙山平时常有雷鸣号角之声从内发生,时断时续,时高时低,忽而声响如万马奔腾、忽而细柔若琴若笛;抓一把细沙奋力扬出,马上就会激起无数蛙鸣,当数人并排下滑,但闻遍山雷声滚滚,大有叱咤风雷之势。历代文献对鸣沙都有明确的记载。最早见于两千多年前东汉的《辛氏三秦记》。“河西有沙角山,峰愕危峻,逾于石山,其沙粒粗色黄,有如干粮……”《后汉书·郡国志》记云:“水有悬泉之神,山有鸣沙之异”。唐《元和郡县志》云:“鸣沙山一名神沙山,在山南七里,其山积沙为之……”在敦煌藏书中,与此相关的记载更为详细。 因古人难以解析鸣沙山的鸣响之谜,就用传说来故事解释。于是有了这样一个传说:唐代巾帼英雄樊梨花曾在鸣沙山安营扎寨,一夜之间就被风沙埋没。西杂述诗中也有诗曰:“雾里辕门似有痕,相传四十八营屯,可怜一夜风沙恶,埋没英雄在覆盆。”确实,沙山附近也曾发掘出古代盔甲残片等文物,仿佛是前尘与后世的遥相呼应。

用科学研究来解释鸣沙山的奇妙声响自然比不上传说故事的趣味与感性。作为对自然之美有深深眷恋的人来说,更愿意选择感受和倾听:那沙鸣,是鸣沙山千古美丽的语言,是时空倏忽流转的述说,是与日月星辰对话的心音,是沙砾与风儿相爱的私语……





月牙泉·梦想

沙漠,顾名思义是沙质荒漠,植物和水分非常稀少,空气也是非常干燥的,于是水在沙漠里就显得特别珍贵,甚至是生命的代名词。而偏偏就是在鸣沙山那么浩瀚的沙海中,却有一泓碧波粼粼、澄澈如镜的泉水,犹如翡翠之美。因其形酷似初五新月,故称“月牙泉”。


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泉边有茂密的芦苇,微风起处,苇叶沙沙,碧波荡漾,洁白的云朵和金黄的沙山倒映在水中,清影灵动,水波横转,仿似大漠之眼美目盼兮。月牙泉与鸣沙山相依约有两千年之久,“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在风沙漫漫的苍茫沙漠,这不能不说是个罕见的奇迹。据传,月牙泉早在汉代已是游览胜地,至唐代设船舸等。现在泉边建有古朴庄重、错落有致的建筑群,有其科学的依据,为保护月牙泉发挥着作用。


我带着相机默默地独自走在泉边,时而拍下一些照片。轻轻地,静静地,我不愿过多地打扰这片沙质的纯洁土地,甚至不忍留下一个深的脚印。对我来说,拍摄一张照片并非意味着我抓住了这个地方的灵魂,我只是在与这个灵动的境地作一些交流。我要感受这里的风沙的触摸,聆听任何一丝轻微的声响,呼吸月牙泉和植物以及沙砾混合着的味道。对于每一处风景,每个人都会带着自己的生活背景和经验去理解那个地方。每个人的观察角度和焦点都是不同的。在我的镜头中,更是在我的心里,月牙泉是一名清丽圣洁的少女,那么那些默默陪伴她许多年的植物,芦苇或者七星草,也是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在漫长的岁月里,泉水和植物们从容不迫地生活着,度过许多宁静而简朴的时光,千百年的光阴流逝对于她们而言似乎意义不大。我希望月牙泉和她的植物们在日后的岁月里依然宁静而充满灵气,不会因为无数好奇或惊叹的目光的烧灼而至于焦枯。


月牙泉确实是大自然的一个奇迹,有很多人把亲历自然奇迹当作梦想,包括我。梦想引导我们在真实的世界中发现一些我们所希望看到的东西,从直观的印象中我们体验实现梦想的快乐:梦想可以是具体的,真实的。当我们把梦想变为现实,此后这个梦想再也不复存在。一个梦想的终结,意味着:也许这是人生记忆中一个新的遗忘,也许这是一次唤醒性灵的开始,也许这是继续追寻下一个梦想的契机。有更多的人或把这种从梦想到真实的实现或终结的过程,仅压缩成一张薄薄的照片或一个电子影像(不管它是否被珍藏),或不外乎与此相似的其他情形。我既然不甘作这许多人的其中之一,我就一定会成为一个渴望实现更多梦想的追寻者,期望在未竟的诸多梦想中,获得更多的感悟。


我兀然呆立。周围来来去去的人都与我无关。这苍茫天地之间,或许灵魂真的只能独行。这样想时,有那么一刹那,感觉周围一片寂静,好像整个沙漠只剩下我一人。





莫高窟·使命



第一次听到“莫高窟”这个地名,还是在读初中二年级的时候。那是一节历史课,年轻的男老师讲那一堂课时,特别有激情,或许亲历莫高窟也是历史老师的一个梦想吧。可惜那时候我太懵懂,历史课本对于莫高窟的内容太简略,乡村中学的信息资料搜索渠道太贫乏,年少的我除了记住“莫高窟”一词外,没能详细了解莫高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后来上了高中,读余秋雨《文化苦旅》一书,竟意外重逢“莫高窟”,知道了“道士塔”。就从那时起,在我为莫高窟的经历感到愤怒、感慨和惆怅的同时,也真切地理解了我的初中历史老师为何而激动。由此我萌生了亲历莫高窟的梦想。


据资料:“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以精美的壁画、塑像和大量极其珍贵的藏籍而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近代发现的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


如今真的要面对如此恢宏大气的古代建筑,如此厚重的历史文化艺术,如此深奥的佛教内涵,我一时不知如何靠近莫高窟。怀着诚惶诚恐的心情,我的步履变得缓慢而沉重,我保持深深的缄默,权当对莫高窟最虔诚的拜会之敬意。

靠近莫高窟,首先能清楚注视的,就是那道士塔——王圆箓王道士的骨灰塔。我依然默默地站立于塔前,依然怀着敬意与理解。是王道士发现了藏经洞,或者还试图想要它们重见天日,焕发新彩。去之前我曾对藏经洞所藏经文内容稍作了解,它们都是无价之宝,据资料:“其出土文书多为写本,少量为刻本,汉文书写的约占六分之五,其它则为古代藏文、梵文、齐卢文、粟特文、和阗文、回鹘文、龟兹文等。文书内容主要是佛经,此外还有道经、儒家经典、小说、诗赋、史籍、地籍、帐册、历本、契据、信札、状牒等,其中不少是孤本和绝本。这些对研究中国和中亚地区的历史,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和科学价值。”

诚然,很大一部分无价之宝看起来是经王道士之手而流离散失的。可能某些学者或者其他人会认为王道士是造成莫高窟藏经大量流落遗失的原罪之人,《道士塔》一文对王道士的形象描写似乎过于主观与随意,我亦不敢轻易苟同。因为,一个时代的错误,不能归咎于具体的某一个人,况且某一个个体是无法、也无理由独自承载这种沉重的历史责任。因为任何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总有其复杂的背景和条件所在。如果说王道士有错,错在他云游到敦煌,错在他驻留莫高窟,错在他发现了藏经洞。如果王道士能悄悄地守住秘密,如果王道士能若无其事地掩藏洞窟,如果王道士只把自己当作守护圣地的一道不起眼的破篱笆,如果王道士不四处奔波游说、不盼当时朝廷的重视,不清理洞窟积沙……有太多不可能的如果。既然,这洞窟里面一切秘密的神秘的藏品已经向世人敞开,被外人探知,那么洞窟藏经的命运就注定被改变,而这绝对不是藏经的先人所愿意看到的。

作为一个稍有历史常识的人,我更愿意这样去理解王道士:他之所以把洞窟中秘藏的经卷卖给了斯坦因等外国人,是因为他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曾多次求助官方予以重视而未遂,是因为他想为了完成己愿,想得一些修葺殿堂用的经费( 斯坦因《西域考古图记》中记述:“他(王道士)将全部的心智都投入到这个已经倾颓的庙宇的修复工程中,力图使它恢复他心目中这个大殿的辉煌……他将全部募捐所得全都用在了修缮庙宇之上,个人从未花费过这里面的一分一银。”),更因为斯坦因极其珍视藏经,智用唐僧玄奘融合了他与王道士的思想——那几乎是一种虔诚而神圣的信仰,信仰终于打动了王道士。作为一个中国人,相信王道士是有最起码的良知的,他的内心一定充满矛盾和无奈,他既不愿意让外国人将这些文物带走,但凭他个人能力也无法保全这些文物,当然也不排除王道士对官方不予重视的不满情绪。或者还有其他未知原因。在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莫高窟宝贵的藏经被大批大批地巧取豪夺而去。


这样想着,不知不觉临近参观点。为了保护洞窟内的文物,游客被一律禁止拍照。虽然这样我不能获取一些影像上的留念,但我依然很高兴有这样的规定并乐意严格地遵守之。我们带着耳机跟随讲解员分别参观了史料陈列室和几个主要洞窟。在欣赏洞窟各种艺术品的过程中,游客们深深感受到祖国历史文化艺术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游客们由衷地惊叹着,赞美着。敦煌艺术彻底征服了每一个参见者的心智。


陈列室主要存放与莫高窟发现与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及一些出自藏经洞的经文典籍类仿真品,有汉文、藏文、梵文、回鹘文、龟兹文等等多种文字,涉及道、儒、佛三家经典及诗赋、帐册、状牒等,内容五花八门。典籍所记载范围详至中亚地区。讲解员很敬业,她细致而清晰地一一为我们做了讲解,并适时针对游客的提问作出明确的回答。


从陈列室出来后,我们又随讲解员缓步走向几个开放的主要石窟,逐一进入洞窟内参观。洞窟内的石雕彩塑主要是佛像,壁画内容则丰富多彩,涉及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婢侍布衣、中西僧旅、神魔鬼怪的生活百态等。从这些石雕佛像和壁画的整体构建位置、造型、神态、面部与衣饰的细节勾勒、色彩、壁画的场景内容选择等方面,都极为精彩细腻、丰富柔美,系古时历代能工巧匠精雕细琢而成。石雕佛像的整体构建风格、艺术风格的演变与朝代的变迁紧密相随,各有特色。最让我感到震撼的佛像,是莫高窟第158洞窟中的长达16米的大卧佛。只见佛像头枕北足指南,面西背东,双目微闭,面含微笑,神态安详静美到极致。因为参透前尘后世的轮回,悟了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于是涅磐。从见到卧佛的那一刻起,我便仿佛被摄了心魄,竟然立地凝神安心,形若木鸡。我不能再多想些什么,那一刻我的心是如此静寂空灵,无所挂碍。周围的一切声响了然无声,仿佛,站着的已不是我,灵魂飘离,我在无相无界亦无我的虚无中升腾……我想,那也许是被佛光普照了的心灵吧。离开时,我正立佛像前,满怀敬畏地轻轻合十,垂首感谢。由此,我对佛教精神也多了一些理解:“佛教是一种特殊的人生思考方式,是关于生命的另辟蹊径的实验。”


在参观完洞窟往外走的时候,我设想了一个问题:一叠厚厚的叮当响的银元,几本积尘满面而辩认不得的破旧书籍,摆在王道士前,摆在敦煌县令严泽面前,或者摆在当时与藏经相关的其他任何一个人面前,哪一个更重要?哪一个更被需要?我想,这已经不单单是金钱和文化、物质和精神的矛盾了,选择的关键在于他们是否懂得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选择任何一方的人都曾有过不同程度的思考而作出选择。那么,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是否都需要一种崇高而神圣的共同价值理念作为存在及精神的支撑呢?敦煌文化曾经辉煌无比,也曾流离失所,是否是对某种神圣价值的无视或者丧失?


敦煌学依然在继续,祖国的敦煌文化在世界上正大放异彩。流落异国他乡的敦煌瑰宝也一定会回来——那是比原件更重要更珍贵的华夏文化灵魂的回归。我深信!





后记




敦煌之行,没有多停留一分钟的余地。那么匆匆,匆匆地靠近,又匆匆地离开,与敦煌的对视也不过是短短数小时的光阴。浮光掠影逝去,但即刻便是永恒。梦想终于变成现实,这是毋庸置疑的真实。在旅途中,人总要寻找一些与自己的内心相对应的东西,以期在现实中兑现自我认同的某种价值,无论实现的过程只是片刻抑或肤浅。我为自己在旅途中达到了这一目的而欣然,也为此而陷入了沉郁。(文/摄  方静飞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