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具有建筑、科技、艺术和历史价值的宝库

 了用民 2016-11-17
自1990年参加《西北历史文献丛书》编篡工作首次到敦煌以来,这是第4次了,当时在地摊收了一副敦煌牌楼最早的题字匾拓片,一直珍藏到现在。敦煌的内容太丰富了,每来一次都有新的感悟和收获。
   过大桥后,首先看到的是藏经洞陈列馆。由于湖北麻城人王圆簶道士光绪年间在寺侧发现藏经洞,元代以后已鲜为人知的莫高窟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一批西方探险者深入亚洲腹地开展了学术研究,英国籍匈牙利人斯坦因五次到莫高窟。不幸的是,他们不仅是学者,更是盗贼,几乎每个人都带走大量的珍贵文物,至今还陈列在各自国家的博物馆中。
   王圆簶道士参与倒卖国宝的行为,遭到人们的唾骂,害怕和不知所措折磨得他患上了精神病,装疯卖傻也许是他当时不得不选择的一条计谋,摇摇摆摆地走完了人生路后,他的弟子把他葬在了大泉河岸的沙滩上,修建了一个土塔和一个功德木碑。我望着功德木碑发问,王道士是个千古罪人吗?但寻找不到答案。他只是一个愚昧无知的农民,也向官方报告了藏经洞之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当为官者懂得了重要价值后,不是考虑如何保护,而是千方百计窃为己有。官方的态度使王道士更加放心地可以随意出售藏经洞的文物。无论是作为功德塔或是耻辱柱,都成了不堪回首的记忆,但历史不能忘记,国人当自强,让落后愚昧受欺凌的一页永远不要再出现。

  莫高窟让人涌起朝圣般的感觉

   藏经洞相邻的是第16窟,上层为第365窟,顶层为第366窟,均为晚唐河西都僧统吴和尚开凿。窟前倚崖统建的三层木构窟檐被称为“三层楼”,窟内覆斗形顶下设马蹄形佛坛,有清代改修之宋塑一佛、二弟子等九尊塑像。佛坛西设背屏直触窟顶。四壁壁画为重层,表层为西夏所绘千佛,色彩单调且灰暗,表情拘谨且阴沉。晚期佛教艺术之衰落足见一斑。1900年在北壁发现砌封于隐室中满贮从三国魏晋到北宋时期的经卷、文书、织绣和画像等约5万余件。文书除汉文写本外,栗特文、佉卢文、回鹘文、吐蕃文、梵文、藏文等各民族文字写本约占六分之一。文书内容有佛、道等教的教门杂文的宗教文书,文学作品、契约、账册、公文书函等的世俗文书,对中国古代文献的补遗和校勘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
   第332窟建成于圣历元年,长达5.6米的卧佛安然垂目,已入涅槃境界。哀痛之中的弟子身后绘制十棵娑罗树,鲜花簌簌坠落,绿叶萧萧飘零,悲伤气氛让观者不能不动容。与之内容相配合,南壁绘制了《涅槃经变》。在宽6余米的画面上,出现了连环画形式的人物造型,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作品。
   第130窟开凿于唐开元、天宝年间,窟内塑石胎泥塑弥勒倚坐像为第二大佛,因位于96窟之南,也称南大佛。高26米,仅头部就有7米,虽然不符合人体比例,但却巧妙地解决了自下而上仰望佛时的视觉差,从而使观佛者能清晰地看到既庄严又慈祥的弥勒佛的表情,更增加了对佛的敬畏感。
   第96号洞窟内坐佛高35.5米,两膝间宽度为12米,石胎泥塑彩绘而成,仅次于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根据敦煌遗书《莫高窟记》记载,由禅师灵隐和居士阴祖在武周证圣元年所建。是佛国三世中的“未来佛”弥勒佛,因多次重修,已非唐塑原貌,但其流利的线条,瑰丽的色流,仍不失唐代大气雄伟的气势。走出洞窟回首,窟檐的独特造型吸引了目光,原为四层,晚唐年间建成五层,宋初重修。1935年建造成九层楼,其木构为土红色,攒尖高耸,檐牙错落,紧贴断崖而建,与崖顶等高,巍峨壮观,成为莫高窟最显著的标志。
   季羡林先生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由于地处世界几大古文明相融汇的特殊区域,使得莫高窟具有了建筑、科技、艺术和历史价值。其无以伦比的文化积淀和灿烂夺目的艺术,激起了无数人的向往。莫高窟的内容太丰富了,尽管全神贯注于斑驳石壁上的方寸之间,但除了专业人员外,真正能留下清晰记忆的也就这几个洞窟。这已经够让人回味无穷了,会涌起朝圣般的感觉,沉浸在千年来丰富多彩的时空里不能自拔。

  奇妙的声乐使鸣沙山名扬天下

   鸣沙山位于敦煌城南5公里,一出城向南就能看到,到了景区门口,发现都是卖面纱和防晒纱的,可见这里阳光的威力有多大。眼前的鸣沙山在阳光照耀下,泛出金光灿灿的色调。风中传来清脆悦耳的驼铃声。顺声寻找,看见鱼贯而行的骆驼群在沙脊呈波纹状的沙丘间缓慢移动,骑在骆驼上的人基本上都全副武装,戴着头巾、墨镜,浑身上下包的严严实实的,朝山顶一步步的逼近。沙峰被风雕琢的好像刀削的一样锋利,居然是由柔软的小颗粒细沙组成,让人不能不惊叹大自然无穷魅力。为了体验真实的感觉,我选择了徒步登山,脱掉鞋子走在绵软的细沙上,凡是太阳能照到的地方都会有炙热的感觉从脚心蔓延到全身,产生一种温暖的舒服感觉。
   鸣沙山历史悠久,《元和郡县志》中记载:“鸣沙山一名神山,在县南七里,其山积沙为之,峰峦危峭,逾于石山,四周皆为沙垄,背有如刀刃,人登之即鸣,随足颓落,经宿吹风,辄复如旧。”自古以来,游人多认为鸣沙山有个奇特之处:人若从山顶下滑,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正是这奇妙的声乐使其名扬天下。其实这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科学工作者认为,沙丘表层沙子中含有大量石英,当外力推动沙层时,石英沙相互摩擦生电,沙响声就是放电声。
   在山顶上向远处看去,一边是广袤无际的茫茫大漠,一边是绿荫覆盖的敦煌市区,脚下则是水面酷似一弯新月的月牙泉,这些本来互不搭界的地理类型,老天爷在塑造这里时,突然大发奇想,硬是揉在了一起,以致出现了让人千里迢迢来欣赏的旷世之美。我躺在山顶,什么也不想,只是让自己的眼睛看着天空中无尽变幻的云彩而出神。休息片刻,开始从山顶坐上滑梯滑沙而下,耳畔突然响起了像是海潮汹涌或松涛阵阵的声响,不由得出现陶然迷失的感觉,不是亲耳聆听,真难相信身下细如微末的沙子,竟会奏出如此奇妙的天籁之音!
   下山后就来到了静静地依偎在鸣沙山粗壮的怀抱里的月牙泉,长约150米,宽约50米,被栅栏围起来,虽常常受到狂风暴沙的袭击,却依然碧波漾漾,水声潺潺。当地流传一个故事:从前,这里有一座雷音寺。有一年浴佛节,住持方丈端出一碗雷音寺祖传圣水准备洒时,被一位术士挑战,只见口中念念有词,霎时间天昏地暗,铺天盖地而来的黄沙把雷音寺埋在沙底。只有那碗圣水任凭妖术多大,始终不进一颗沙粒。直至碗周围形成一座沙山,术士只好悻悻离去。忽听轰隆一声,佛祖显灵使碗倾泉涌,圣水化成一弯月牙泉。月牙泉千古一直不涸,水面、水深皆极大,据说清朝的时候还可以跑大船。但近些年,垦荒造田抽水灌溉及周边植被破坏、导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这使得“月牙泉明日是否会消失”这一话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当地相关部门为此采取了多种方式给月牙泉补水,暂时免于枯竭的危险。但如果不进行根本性治理,这一世界级遗产仍将难逃消失的命运。但愿这种说法永远只是一种无法变成现实的传说。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