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7卦:师卦

 舍得散人 2010-08-23
第7卦:师卦
 
    “师”,军队之谓也。卦象第7卦:师卦(上)似行军布阵,一阳爻居下卦之中位为统帅,五阴爻排列整齐为士兵。五阴而一阳为之主,利于用众。故卦名“师”。换个角度看,坤为众为师,上坤下坤皆众,得九二之阳来指挥,师之义也。

    古代以军、师、旅作为军队组织单位,五百人为旅,二千五百人为师,一万二千五百人为军。师之人数居中,介于军旅之间,故古代军队多以“师”称。郑玄曰:军二千五百人为师。多以军为名,次以师为名,少以旅为名,师者,举中之言。

    于古代军队之情形,朱熹曰“古者寓兵于农,伏至险于大顺,藏不测于至静之中”。此话与师之卦象甚合。

    本卦结构来源,由剥卦二、上互换而来。

 

第7卦:师卦(上)师:贞丈人吉,无咎。
   
基于《彖》释“贞,正也”,旧解多将“贞”字单独分句。误!“贞丈人吉”应为一句,详见注一。

    阳爻从上而下,得中而“贞吉”。上爻之阳为老阳,以“丈人”取象,故曰“贞丈人吉”。

    “丈人”为老成持重者,郑玄曰“丈之言长,能御众”。朱熹对“贞丈人吉,无咎” 释曰:用师之道,利于得正,而任老成之人,乃得吉而无咎。此外亦有一说,以“丈人”为“大人”之误笔,详见注二。

    九二失位,为上众阴所凌,恐有咎。然二应五,有升尊之手段,得补其过,故曰“无咎”。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师卦之理,九二失位,利于升五。升五则位正而御众阴,故曰“能以众正”。升五则登尊为王,故曰“可以王矣”。

    “以众正”之“以”字,朱熹释曰“以,谓能左右之”。

    “刚中而应”谓九二,“行险而顺”谓下坎上坤。

    二爻为“天下”之位,亦下坎主爻,坎为毒,故曰“以此毒天下”。上坤为民为顺,故曰“而民从之”。

    孔子以一“毒”字,表达其对战争危害性之高度警觉。但此等涂毒天下之事,有时又不得已而为之。无奈矣。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阴爻为民为众。本卦一阳爻统领五阴爻,故曰“容民畜众”。容纳其民,畜养其众也。师卦论及“容民畜众”,与古时寓兵于农之策有关。朱熹曰:水不外于地,兵不外于民,故能养民则可以得众矣。

    从取象言,民、众、师均为坤之象,与上述之理合也。

 

纵观六爻

    九二为师卦主爻,得中统师。然二失位,宜应而升五也。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处师卦之初,故曰“师出”。下坎为律,故曰“师出以律”。行师之道,以律为本,以纪为先,故于师卦初爻即言“师出以律”也。

    阳爻从上下二,初六得以承阳。若非如此,则初六无阳可承,失位而凶,故曰“否臧凶”。 “臧”,善也。“否臧”,不善也。“臧”字之义,详见注三。

    若非阳爻下二,下卦无以成坎,无坎则“失律”,故《象》曰“失律凶也”。“失律”正释爻辞之“否臧”。

 

****************************************************

注一

    《易》中“贞”字不单独成句,此处“贞丈人吉”是“丈人贞吉”之意,与恒卦之“贞妇人吉,夫子凶”、困卦之“贞大人吉”同理。

    困卦阳爻从上下二得中,曰“贞大人吉”。师卦阳爻从上下二得中,曰“贞丈人吉”。显而易见,两者同源。困卦《彖》曰“贞大人吉,以刚中也”,明明白白以“贞大人吉”作句,而非独以“贞”作句。师与困同,又何以“贞”字单独作句哉?

    孔子向来以“正”释“贞”,师卦《彖》之“贞,正也”亦此意。然此处只是释“贞”字之义,而非以“贞”字单独成句也。亦有可能,“贞”乃“贞丈人吉”之缩写,以便于与上句“师,众也”排比。此亦符合《彖》、《象》常以头几字简化整句之超简文风。

   

注二 

“丈”与“大”二字极易误抄。师卦究竟该作“贞丈人吉”,抑或“贞大人吉”,争论已久。将“丈人”作“大人”,最早见于《子夏传》。后李氏《集解》作“大人”,尚氏作“大人”,连发掘出土之帛书亦作“大人”。

虽如此,主流声音仍坚持流传本原貌而作“丈人”。于师卦之义,作“丈人”远胜“大人”。“丈人”可体现师之统帅该有老成持重之特质,而“大人”则显得过于笼统。年代古老之竹书本作“丈”,亦给予我们足够之说服力。

 

注三

“臧”字甲骨文,像用一利戈刺一跪地之人,表示已经臣服于大王之威力。金文承接甲骨文,字形夸张。小篆则增加戈戟之旁,代表藏护之义。“臧”字表示古代以武力征服周边之部落。而对被征服者而言,大王之武力保护乃生存之保障,故“臧”字后渐引申为善、和好之义。

    初六之“臧”字代表臣服、服从之义,表示对军队统率之绝对服从。“否臧”则是否定,即《彖》之所谓“失律”也。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象》曰:在师中吉,承天宠也。王三锡命,怀万邦也。
   
阳爻居师卦之中位,故曰“在师中”。居中有应有承,故“吉”。然二失位,又为上众阴所凌,恐有咎。幸其应五,将升而居尊,故可“无咎”。

    九二为互震主爻,震为王。应五于上坤中,坤为命。故曰“王三锡命”。何以言“三”?卦变前后上五爻隐成大离,离数三。再者,从二升五,须历三步,每步皆居坤命之中,故曰“三锡命”,以“三”喻重坤而命多也。周礼中,“三锡命“乃最高奖赏。《曲礼》曰:一命受爵,二命受服,三命受车马。

    阳爻升五则得尊为王。现居二,尤如受王之锡命而居师中领军也。

    《象》曰“承天宠也”。五为天位,九二应之。“怀万邦也”。坤为邦,重坤为“万邦”。二将升五而主“万邦”,故曰“怀万邦也”。九二身为全卦惟一阳爻,统领众阴,大权在握,威不可言也。

    有解以五作君,锡命于二为将,误。如尚氏所言:旧解谓六五为君,锡命于二,于卦义全背。只荀爽谓王指二为得解。


六三:师或舆尸,凶。《象》曰:师或舆尸,大无功也。
   
六三本有阳爻正应,现不仅失应,且凌阳。况其身不中不正,而居多凶之地。故“凶”也。坤为舆,坎为尸,故“舆尸”。六三失位而居进退之地,故“或”之。

    《象》曰“大无功也”。“大”指阳爻,六三本正应之,现凌之,无功之至。


六四:师左次,无咎。《象》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古人尚右,左则退也。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左次”谓师后退驻扎。互震为左,故曰“师左次”。六四无应,前行又遇重阴为窒,故宜暂退。退则可正位以待二升五而承尊阳。

    四凌于阳,本有咎。现暂退而待,将来可承尊阳,善得补其过,故可“无咎”。识进识退之师,又有何咎矣?

    阳爻升五,则上卦成坎,坎为律为常。此为六四将来之机,现虽暂退,未失之也。故《象》曰“未失常也”。圣人恐人以退为怯,故言当退而退,亦师之常也。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象》曰: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尸,使不当也。
   
六五为天位,正应九二。阳爻有升而登尊之势,故以“田有禽,利执言,无咎”喻。若阳爻能成功升五,则以“长子帅师”喻。若不能,则以“弟子舆尸,贞凶”喻。

    互震为动,上坤为地,土地上之行动,田猎也。二正应五,有所禽获,故曰“田有禽”。喻阳爻来,有所得也。阳爻居二,成震为“言“。升五则成艮为手,故“执”。二利于升五,故曰“利执言”。谓师出有名也。六五失位疑有咎,然阳爻将升五,善得补过,故可“无咎”也。

    九二为互震主爻,震为长子。上坤为师,九二若能成功升五,则统率上坤之师,故曰“长子帅师”。喻成熟稳重之帅能统师也。九二亦为下坎主爻,坎幼于震,故以“弟子”称。阳爻若不能升五,则贞于二爻,舆尸而凶,故曰“弟子舆尸,贞凶”。喻幼嫩之统帅只能败仗而回。

    《象》曰“长子帅师,以中行也”。二五皆中位,阳爻从二升五,此行为“中行”。“弟子舆尸,使不当也”。阳爻不能升五,则居二而使其位不当,故“使不当”。喻用人不当也。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上爻为阳之所自出。上爻为阳之时,“大君有命,开国承家”。为阴之时,则“小人勿用”也。

    上爻为阳之时,爻比五之君位为高,以“大君”称。另见履卦六三。

    “大君”下拥众阴,坤为命,故曰“大君有命”。

    阳爻居上,则可出而往二,为主于坤,坤为国,故曰“开国”。再从二升五得尊,为众阴所承,成艮为家,故曰“承家”。

    《象》曰“以正功也”。上爻为阳则可使六五居中承阳,是正其功也。喻论功行赏,释“大君有命,开国承家”之义。

    卦变后阳爻已出,上为阴爻。居穷位而凌阳无应,何用之有?阴爻为小人,故曰“小人勿用”。喻小人虽有功,赏之金帛禄位可也,不可使为政。

    《象》曰“小人勿用,必乱邦也”。上坤为国为邦,下坎为乱,故“必乱邦”。用小人为政,危害之大,必致乱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