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伴头晕、耳鸣、健忘、腰酸、烦躁者,伴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形体偏瘦,伴心悸,遇事易醒,气短倦怠者,严重者彻夜不眠。
治疗方法:安神汤基本方:枸杞子15 山药15 酸枣仁15 川芎10 茯苓10 茯神10 磁石20 珍珠母20 黄连3 肉桂1 浮小麦15 炙甘草5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伴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无华,形体偏瘦者,加黄芪、党参、白术、以补气健脾安神,心悸、健忘、腰酸者加熟地、麦冬、龟板、阿胶以滋阴补肾安神,不寐多梦易于惊醒,胆怯心悸,遇事善惊,气短倦怠加柏子仁、合欢皮各15知母10清胆宁神,养心安神,寐中易醒,胆怯心悸,遇事易惊,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淡,脉弦细。
安神汤加减 枸杞子15 酸枣仁15 茯苓10 茯神10 磁石20 珍珠母20 黄连3 肉桂1 浮小麦15 柏子仁15 知母15 炙甘草5 水煎1剂分2次服。
讨论
失眠是指经常性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点的一种神经内科常见的常见病证,它即可单独出现,又可并于其它疾病中,是睡眠质量和数量都过不到正常需求的一种主观体现。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病程进一步发展成顽固性失眠,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祖国医学认为:思虑劳倦,内伤心脾、阳不交阴、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肝阳扰动,心胆气虚为其病因均可导致心神不安而失眠。又因心主神志,心藏神,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固失眠证中治心是关键《张氏医通*不得卧》亦有年高心血衰不寐之说。而中医治疗失眠强调“泻其有余,补其不足”,调其虚实“的原则,注重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以求气血和畅,阴平阳秘,恢复脏腑功效,从根本上调整机体的状态,以达持久的效果,安神汽中枸杞、酸枣仁养肝肾、安心神,茯苓、茯神、山药健脾,且茯苓性平,有较好的宁心安神作用,磁石、珍珠母摄纳浮阳,重镇安神,黄连清心火,除烦安眠,少加肉桂以交心肾、安神,川芎行气调血,浮小麦补心,止烦,除热,炙甘草调和诸药。同时通过辩证临床灵活加减。治疗期间调畅情志、规律起居、戒烟忌酒,调动患者的积极因素,解除其思想顾虑,从而取得较好疗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