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记累倒讲坛上教师李黎明:他用生命撑起乡村教育

 言果之 2010-09-01

46岁校长为教育掏出一颗心:丰碑树在人民心上

    他身处偏远乡镇,却有一个打造现代乡村教育的梦想;他是“小”校长,却践行着“大”教育,把爱和善从学校延伸到了乡村;他爱生如子,是困难学生身边移动的“取款机”;他激励教师、成就教师,为边远乡镇留住了优秀师资;他累倒在工作岗位上,村民打破千年规矩,以最高礼仪迎接他回村安葬……

他就是李黎明,生前为湖南省宜章县迎春镇学校总校长。去年9月14日,李黎明因心脏病猝发不幸去世,年仅46岁。近一年来,在宜章县,在郴州市,在三湘四水,人们被李黎明的事迹深深感动着。

“给他做项目,只能赚个盒饭钱”

李黎明上任3年,四处筹得学校建设资金200余万元,每项工程,他都要考察三四家施工单位,要到最低价

2006年8月,李黎明被任命为宜章县迎春镇中心小学校长,主持包括11个村小(教学点)的全镇小学教育工作。

上任伊始,李黎明在全镇教师大会上就提出了3年内要让全镇教育进入全县先进行列的目标,要在偏远乡镇构筑起现代乡村教育。

要实现这个目标可不容易。迎春镇是宜章县最偏远、最穷困的乡镇之一,离县城70余公里,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800元。因为少教室、缺教师,一所农村中心小学也反常地出现“大班额”,平均班额均在60名学生以上。全镇除了中心小学有一半校舍是危房外,村小和教学点也校校有危房。李黎明上任之初,有400多名本地学生舍近求远到外地求学。

当时,中学、中心小学建设主要靠项目资金。小学和教学点建设项目资金不多,主要靠学校自己去争取。

桐木坑教学点是D级危房,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李黎明拉着村支书彭海亮一起到县城“跑”项目,跑了7趟,一个月筹到近10万元。

同为D级危房的大坪小学,规划易地重建造价达32万,难度大得多。李黎明“跑”得更多、更勤,连扶贫项目资金等都盯上了,连县委书记、县长也找上了。结果向5个部门争取到资金26万元,加上村里自筹,大坪小学也建成了一个设备、设施完善的小学。

后来有人算了一笔账,从李黎明走马上任到他去世,整整3年时间,迎春镇共筹得学校建设资金200余万元,其中教育项目资金81万元,部门资金56万元,村级自筹资金33万元。令人十分感动的是,迎春这样的穷学校却挤出公用经费31.88万元。三年间,全镇100多名教师未领过一分钱的奖励补助。

对于李黎明要把一分钱掰成两分钱花,施工承包商文安最有体会。文安说:“中心小学的建设项目,我做了四五项。每项工程做得好赚个盒饭钱,做得不好就要亏本。给黎明校长做事,想发财是不可能的。每项工程,他都要考察三四家施工单位,要到最低价。”

文安说,“李校长这样做不是为自己,是为了我们迎春人啊!我哪好一分一分地跟他计较?”

学校建好了,教师安心了,在外地就学的学生也先后回来300多人。2008年中心小学首获全县学校管理优秀奖,迎春镇教育进入全县先进行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