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治疗经行头痛病? - 百科问答

  键观苍海 2010-09-01
如何治疗经行头痛病?:
相关图书

经行头痛是指每逢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以头痛为主证。《张氏医通》有“经行辄头痛”的记载。头痛严重者伴恶心呕吐等不适。以育龄期妇女多见,亦可见于更年期尚未绝经者。本病治疗后效果较好,对顽固性头痛者要排除头部器质性病变。本病属中医的经行前后诸证。


经行头痛病 概述
经行头痛病患者

中医学把经行头痛归属妇科病范畴,根据妇女的生理病理特点,按照传统中医学理论,辨证施治,标本兼治,不易复发。中医学认为,经行头痛的发生大多由肝气郁结引起。头为诸阳之会,惟厥阴肝络,能上达巅顶。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用,肝藏血,主疏泄气机,气血条达,月经如期而至。假如肝气不舒,气郁血滞,经血就不能如时下泄,经气壅滞。一方面循经上扰清窍,则出现头痛;另一方面胞脉阻滞,月经周期错后,则少腹胀痛。另外,经血不畅,肝气郁结,还会引起情绪异常。正如《傅青主女科》所说:“经欲行而肝不应,则拂其气而痛生。”



治疗经行头痛要从肝入手,疏肝解郁,选用逍遥散。方中柴胡疏肝理气,当归、白芍养肝柔肝,白术、茯苓培土抑木,温而不燥。假如出现肝郁化热,加丹皮、栀子;瘀血较重,加丹参、益母草。伴有月经不调者,配合调经。服药应自经行前1周开始,服至行经。大多经2~3个疗程可愈。经行头痛患者还应注重生活上的调护,保持精神愉快。避免情绪不良刺激,饮食上宜清淡,忌食辛辣,少食肥甘,睡眠充足,劳逸结合,配合服药,从而缩短疗程。


经行头痛病 病因病机

本病主要是气血为病。若素体血虚,经行时益感不足,血不上荣,或因瘀血内阻,络脉不通,或因清志内伤,气郁化火,皆可导致本病。



1、血虚素体虚弱,或大病久病,长期慢性失血,或脾虚化源不足,经行时精血下注冲任,阴血益感不足,脑失所养遂致头痛。



2、肝火多因清志内伤,忿怒郁结,气郁化火,经行时冲气偏旺,气火易随冲气上逆作痛。



3、血瘀常因情怀不畅,肝失条达,气机不宜,血行不畅,经行时气血下注于胞。而足厥阴肝经循巅络脑,若瘀血内阻,脉络不通,因而作痛。



4、肥胖之人,痰湿内盛,或饮食劳倦伤脾,痰湿内生,痰湿滞于冲任,经行之际,冲脉气盛,冲气挟痰湿上逆,阻滞脑络,“不通则痛”,遂致头痛。


经行头痛病 诊断要点

头痛伴随月经周期反复发作,经后渐消,为本病的诊断依据。头痛的部位可有前额、后头、头顶及头侧之不同,临证时应详加询问。



诊断经行头痛应注意哪些问题
1、经行头痛是随月经周期而反复出现的,经净后逐渐消失。
2、本病需与外感头痛相鉴别。外感头痛有耳塞、咽痛、畏寒、发热等表证。
3、应注意与内伤性头痛相鉴别。如神经衰弱、偏头痛、癫痫后头痛、脑部疾病、五官疾病及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肾性高血压、贫血等所引起的头痛相鉴别。


经行头痛病 辨证方法

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五脏六腑之气血,皆上荣于头。导致经行头痛的病因病机是由于素有血虚、肝火或血瘀或痰湿,当经前、经行机体气血下注冲任的特殊情况下,病邪易以引发对清窍的失养、上扰、阻塞或蒙闭,发为经行头痛。



经行头痛首以头痛的时间、性质辨虚实。一般而言,经前胀痛、掣痛、刺痛为实,经后空痛、隐痛为虚。其次,以头痛的部位辨受病的脏腑经络。大抵痛在后头,属太阳;痛在前额,属阳明;痛在头侧连耳,属少阳;痛在巅顶连目,则属厥阴受病。治疗本病以调气血、平肝阳为主,并结合经期不同的时间以及所属脏腑经络,灵活施治。


经行头痛病 辨证施治

经行头痛,有虚实之殊。临床以疼痛时间、疼痛性质,辨其虚实。大抵实者多痛于经前或经期,且多胀痛或呈刺痛;虚者,多在经后或行经将净时作疼,头晕隐痛。治法以调理气血为主,使气顺血和,清窍得养,则痛自止。



1、血虚


当归

主要证候:经期或经后,头晕头痛,心悸少寐,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虚细。
证候分析:因素体血虚,化源不足,遇经行则血愈虚,血不上荣,故头晕头痛。血不养心,则心悸少寐,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虚细,乃为血虚之候。
治法:养血益气
方药:主方加味四物汤(尤在泾《金匮翼》)加减



处方:当归15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生地黄15克,蔓荆子15克,杭菊花15克,炙甘草6克,何首乌20克,枸杞子15克,石楠藤15克。水煎服。



如兼气虚者,加北黄芪、党参各20克,或用人参养茶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肝火



主要证候:经行头痛,甚或巅顶掣痛,头晕目眩,烦躁易怒,日苦咽干。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证候分析:素体肝阳偏亢,经行阻血下注冲任,气火偏旺,因足厥阳肝经与督脉上会于巅,而冲脉附于肝,故肝火易随冲气上逆而致巅顶掣痛。肝火内炽,则头晕目眩,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均为阴虚肝热炽盛之象。



治法:养阴清热,柔肝炼风。



方药:主方天麻钩藤饮(胡光慈《杂病证治新义》)加减



处方:天麻15克,钩藤15克,石决明30克,栀子15克,黄芩12克,桑寄生20克,牛膝15克,杭菊花15克,益母草30克,羚羊角骨15克(先煎),白芍20克,藁本9克。水煎服。



肝体阴而用阳,虽属肝火,由于经行之际阴血下注冲任,肝血不足,肝气偏旺,气火上逆,上扰清窍而致头痛。若体质较弱,肾水不足兼肝火时,也可用杞菊地黄汤(《医级》)加羚羊角骨、石决明、白芍、钩藤。



3、血瘀



主要证候:每逢经前、经期头痛剧烈。经色紫黯有块,伴小腹疼痛拒按。舌黯或尖边有瘀点,脉细涩或弦涩。
证候分析:经行以气血通畅为顺,气顺血和,自无疼痛之疾。因瘀血内停,络脉不通,阻塞清窍,则每逢经行瘀随血动,欲行不得,故头痛剧烈。血阻于胞,则经色紫黯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舌黯或尖边有瘀点,脉细涩或弦涩,均为血流欠通,气行不畅之象。
治法:调气活血,化瘀通络。


天麻


方药:主方通窍活血汤(王清任《医林改错》)加味



处方:麝香0.15克(冲服),赤芍15克,川芎10克,桃仁15克,红花9克,红枣10枚,生姜3片,丹参15克,石菖蒲10克,益母草30克。水煎服。



如检查有脑垂体微腺瘤者,可加化瘀软坚消症之品,如蜈蚣、三棱、莪术、鸡内金、土鳖虫等。如血瘀兼寒,加桂枝、细辛,以温经通络。兼气虚血弱者,加当归补血汤,以益气化瘀,养血调经。



4、痰湿中阻型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头痛,头晕目眩,形体肥胖,胸闷泛恶,平日带多稠粘,月经量少色淡,面色觥白,舌淡胖,苔白腻,脉滑。



证候分析:痰湿内停,滞于冲任,经行冲脉气盛,冲气挟痰湿上逆,阻滞脑络,故经前或经期头痛;痰湿中阻,清阳不升,故头晕目眩,面色咣白;痰湿困脾,则胸闷泛恶,形体肥胖;痰湿滞于冲任,故经血量少色淡;痰湿下注,伤及带脉,则带下量多稠粘。舌淡胖,苔白腻,脉滑,也为痰湿之征。



治疗法则:燥湿化痰,通络止痛。



方药:主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加减



处方:法半夏10克,白术15克,天麻15克,茯苓20克,橘红10克,佩兰15克,蔓荆子15克,石菖蒲10克,丹参15克,紫苏梗15克,厚朴1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治疗用的中成药

中成药
1、全虫粉:每日2次,每次1.5克,吞服。用于顽固性头痛。
2、地龙粉:每日2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痰瘀阻络头痛,也可用于血管痉挛性头痛。
3、山羊角粉:每日2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肝阳上亢头痛。
4、白芷片:每日2次,每次4~5片,吞服。用于风寒或痰瘀头痛。
5、川芎茶调散:每日2次,每次3克,冲眼。用于风寒头痛。
6、天麻片:每日2~3次,每次4片,吞眼。用于肝阳上亢头痛。
7、知柏地黄丸:每日2次,每次3克,吞眼。用于阴虚火旺头痛。
8、十全大补丸:每日2~3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血虚者。
9、番泻叶:泡茶服,每次1.5~2.0克。用于便秘者。
简便方
1、黄芪30克、当归12克、红花3克、红枣50克,煎服,分2~3次饮服。用于血虚头痛。
2、童子鸡1只、天麻15~20克,加酒、姜、惠等佐料适量,隔水蒸,吃鸡与天麻片。用于血虚精亏头痛。
3、红花10克、天麻30克、红枣30克,用黄酒500克,将药浸没,2周后服,每日l~2次,每次15毫升。用于血瘀头痛。


经行头痛病 其他疗法
相关图书

1、经行头痛的针灸治疗 可根据头痛的部位不同,随经取穴。
前额痛:印堂、合谷、内庭。



头顶痛:百会、太冲、内关。



侧头痛:太阳、足临泣、外关。



后头痛:天枢、后溪、申脉。



手法:常用泻法,留针20分钟。



2、耳穴疗法:



取穴:耳穴肝、肾、心、脾、内分泌、内生殖器(子宫、卵巢)、交感、皮质下。



配穴:枕、额、胸椎。



方法:常规消毒,王不留行籽自按6次,每穴每次压20下,隔三天左右交替贴压。



疗程:于经周期第20天开始至月经来潮为一个疗程。



3、经行头痛的饮食疗法



天麻15克,鳙鱼头1个,炖服。



川芎10克,白芷9克,鳙鱼头1个,炖服。


经行头痛病 注意事项

1、对顽固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尤其经净后持续头痛者应进一步检查,可作脑电图CT或核磁共振、眼底检查等,明确有否器质性病变。



2、情绪抑郁或急躁发怒都可诱发或加重本病,平素应调节情绪,乐观舒畅,促进肝的疏泄和调达功能,防止肝火或肝旺引起的头痛。



3、中医认为久痛属瘀,凡头痛病程长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瘀血人络症状,如头痛如锥刺状,或头部阵发性胀痛如拆裂状,此时应用搜风剔络,化瘀止痛的虫类药如蜈蚣、全蝎等方能止痛,但虚证头痛者不宜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