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人晨练注意事项

 传龙 2010-09-03
老年人晨练注意事项
文章来源:历下服务处网络整理  作者:  发布时间:2009-7-1
 

古人喜闻鸡起舞,如今人们也往往选择在早上锻炼身体,但健康专家认为,对老人而言,晨练如果处理不好,不仅健身效果难以保证,甚至还会危害健康。 因此进行科学的晨练,是尤为重要的
  一、按晨练指数指导运动

  依天气预报中晨练指数的预报进行晨练活动。晨练指数主要是综合一些基本的气象要求,例如,根据风向、风速、温度、湿度和大气污染情况的不同而综合,共分为5个级别。其中第一级别表示各种气象条件均好,是最为适宜进行晨练的情况。第二级别相对于第一级别会有一些气象变化,像风力稍微大一些,或者是温度、湿度有一些变化,但是整体上不会引起明显的变化,这种是适宜晨练活动情况。以此类推,第五级别就是指气象条件都不是很好,不适宜进行晨练活动。在晨练指数级别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对于运动量多少的差别上没有固定要求,主要是根据自身情况决定。

  二、晨练前应先吃些食物

  北京宣武医院脑血管科叶静医生说,老年人在晨练之前,应该先适当吃一些食物,尤其是有慢性病的老人。由于营养物质经过一夜的消化吸收,身体正处于低代谢状态,如果不在运动前得到一些补充,那么很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但是也不要吃得过饱,防止运动的时候身体各部位供血不足。

   三、室外运动30分钟最适宜

   健身教练指出,老年人晨练的时间应该控制在20分钟~30分钟为最佳。中老年人在锻炼时应该多注意进行一些内在肌肉协调和柔韧性的运动,像慢走和打太极拳等活动,这些运动会保持肌肉、器官的稳定性。 最好在运动之前进行一些准备性活动,如伸展、弯腰和下蹲等使肌肉伸拉的热身活动,避免突然的爆发力而引起肌肉拉伤、骨折等情况出现,同时也使得心肺循环不会遭受太剧烈的影响。

  四、室内锻炼注意空气流通

  在室内锻炼,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例如深蹲、弓步走等项目,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做仰卧起坐或者哑铃操等活动,但是一定要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一般掌握在室外运动量的50%~60%就可以了。 要注意空气的通畅,不要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锻炼。在锻炼的时候可以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调节一下心情和气氛。

  五、天天锻炼并不科学

   身体不适的时候,例如有感冒、发烧等症状,或者一些疾病正处于急性期、发病期,就应该避免进行晨练,前一天睡眠状况不好的人,也不适合进行晨练。 据健身教练介绍,一周中4天~5天的时间进行锻炼最为科学,然后休息一两天,使身体得到恢复和缓冲。

  六、出太阳后再晨练

  经过一夜的时间,污染物在空气中的堆积比较多,呼吸了这些污浊的空气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太阳出来之后,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进行一定的稀释分解,空气质量就会相对好一些,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晨练活动,就比较适合人体的新陈代谢。因此一般在没有大风或明显降雨的情况下,太阳出来之前进行晨练是不太适合的。

  七、做足准备防止意外

  有疾病的老年人在锻炼的时候身边应该有人陪护,而且陪护人员最好掌握一些相关的急救知识,最好随身携带一些速效救心丸之类的药品,这样在突然发病的情况下便于采取一些急救措施。在天热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防止中暑现象的发生。入秋早晚天气变化比较明显,温差较大,因此要注意适当地增减衣物,防止受凉,减少感冒等疾病的发生。一旦感觉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锻炼就地休息,严重者及时到医院就诊。

  八、专家建议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出现老化现象,晨起后短时间内肌肉、四肢等运动器官还处于松弛状态,心跳和呼吸缓慢,代谢水平较低,肢体反应慢,灵活性差,这时进行锻炼,不仅效果不佳,还容易造成摔、碰、扭伤等。

  清晨大气相对静止,各种废气不易扩散,是一天中空气污染较严重的时段。户外健身需要充分利用室外新鲜空气和适宜的气温等,因此晨练对免疫力和抵抗力都减弱的老年人不宜。

  根据人体生物钟规律,老年人锻炼的最佳时段是下午黄昏前后。此时绝大多数人的体力、反应、适应能力都处于最佳状态,体内的糖分增至最高峰,锻炼不会产生能源代谢紊乱和器官机能运转的超负荷现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