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云岭 2010-09-12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2009-06-21 19:15:29)

学  科  目 

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简单的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2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3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数学思考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在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于类比。

4,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地思考。

解决问题

1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加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的错误并及时纠正.

 

 

 

学 情 分 析

 

全班16人,优生占30%,中等生占45%,困难生占25%.优生智力较好能主动学习肯动脑筋.中等生在老师的督促下学习,能掌握基础知识,但稍难一点的问题就解决不了了。差生智力不太好,贪玩上课精神不集中.大部分,困难生都是缺乏家庭管理,养成坏毛病,针对以上问题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提高质量的具体措施

 

对全班学生必须从严管理,由自觉的学习意识,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优生和中上等学生除完成课本学习外,还要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同时还要帮困难学生学习。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做好家访,在家庭和教师的帮助下,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教  学  进  度  计 

 

周次

时间

教  学  内 

节数

备注

1

8.27—9.1

走进数学、一比较

5

 

2

9.2—9.8

一比较

5

 

3

9.9—9.15

二、认识10以内的数

5

 

4

9.16—9.22

二、认识10以内的数

5

 

5

9.23—9.29

二、认识10以内的数

5

 

6.7

9.30—10.13

有趣的数学、三认识物体

5

 

8

10.14—10.20

四、合与分

5

 

9

10.21—10.27

四、合与分

5

 

10

10.28—11.3

五、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5

 

11

11.4—11.10

五、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5

 

12

11.11—11.17

五、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5

 

13

11.18—11.24

动物乐园、六分类

5

 

14

11.25—12.1

七认识11—20各数

5

 

15

12.2—12.8

八、认识钟表

5

 

16

12.9—12.15

九、20以内的加法

5

 

17

12.16—12.22

九、20以内的加法、投球游戏

5

 

18. 19

12.23—1.7

复习考试

5

 

 

第一章 比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会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的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数学,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了学生观察事物,勤于思考的习惯,了解比较思维的方法、过程。

教学课时  5课时

 

 

 

          

 

                                       总第一课时

教学课题:走进数学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通过师生间的平等交流,认识教师,同学,消除陌生感。

过程与方法:结合认识周围的同学,初步认识前、后、左、右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安息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促进师生交流。

 

教学难点:增进师生平等交往。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是一年级的小学生,现在大家来认识一下吧!

出示五课题:走进数学了

 

           学生自学

同学们打开第一页书,仔细看图,你发现了什么呢?

           研究讨论

1 教师先做自我介绍。

2 同学们认识一下周围的同学,在这个活动过程中认识一下前后左右。

   指名说一说

1 你今年几岁了?你家有几个人?你叫什么?

2 你的前后左右各是那位同学?

3 在交流的过程中,初步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玩得快乐么?你知道数什么是数学吗?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今后我们还要学习一些更加有趣的数学知识。

 

教学后记:

 

 

 

 

          

                                       总第二课时

教学课题:走进数学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数动物的过程,了解学生的认数情况。

过程与方法:能在教师指导下认识情景图中的动物,会把自己数的结果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身边的数学,培养热爱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的数动物。

教学难点:认识情景图中的动物。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1、  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动物园里都有认谁?

2、  学生自学

观察图中的动物,数一数各种动物各有多少。

3、  研究讨论

       树上有一只猴子。

       池塘边有一个喷泉。

       山上有一座亭子。

       路上有一只大头蛙。

       池塘边有一个小女娃儿。

       池塘边有两只长颈鹿。

       草地上有三头骆驼。

       荷叶上有四中蜻蛙。

       草地上有五头大象。

10    六只小免在吃青草。

11    天空中有八只小鸟在飞。

12    有八只鸳鸯。

13    九匹斑马在吃食。

14    10只驼鸟在走。

4、  学生还可以根据同一种动物的不同颜色、大小和位置说出其他动物的数。

5、  小结:图中的动物都可爱呀,   我们要与动物交朋友。

教学后记:

 

 

 

 

 

 

 

第一单元:比较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科书是在第一课“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开始的。比较的思想和方法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结合学生的游戏和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简单概念,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主要内容有“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等。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书本内容的联系,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交流,丰富和提高。使学生体会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学习中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会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的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总时数:3课时

 

 

 

          

 

                                       总第三课时

教学课题:比较、做游戏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使学生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体验“多、少、同样多”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1、   导入

1出示课题:一比较

2下面我们做游戏进行学习。

 

2、   做游戏

1教师谈话引入: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这节课,我想请几位同学来玩做椅子游戏,谁想来?(教师在教室前面准备好5把椅子)

6个小朋友玩做椅子游戏,其他同学观察结果。

(一)认识多少

1、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学生自由发言。学生讨论,知道有6个小朋友,5把椅子,小朋友多,椅子少。

2、提问:椅子为什么不够啦?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全班交流,说出小朋友比椅子多,椅子比小朋友少。

3、出示小朋友和椅子一一对应的图,提问: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二)认识同样多

1、师:同学们真聪明,能够从游戏中学到知识,真棒!现在老师又拿来一把椅子,我们再来做一次游戏,怎么样?6个小朋友接着做游戏,其他学生观察讨论。

2、这一次的结果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得出这回都有座位了。

3、出示小朋友和椅子一一对应图,提问:小朋友和椅子怎么样?(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全班交流,小朋友和椅子同样多。

3、   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教师提出要求:摆黄色的花片要与红色的花片同样多。

学生动手摆,动口说。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出示水果图,提问: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观察水果图,重点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比的。

4、   拓展

1 摆 △ 比 ◇ 多3 个。  ◇◇◇◇

2 摆 △ 比 ◇ 同样多。   △△△△△△

5、   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

 

 

教学后记:

 

 

 

 

 

 

          

                                       总第四课时

教学课题:比较、比一比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铅笔、粉笔、线绳。

一 导入

1、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比高矮,谁想来?

2、教师指一名同学与老师比高矮。

3、提问:老师和这位同学比谁高谁矮?

学生观察并进行判断、交流。

二 比一比

1、师:刚才老师和一位同学比了高矮,那么你想和其他同学比一比高矮吗?注意比完后一定要把结果告诉老师。

全班学生互相比高矮,全然汇报交流,比较结果。

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与教师的粉笔比较一下,说说哪个长,哪个短。

学生自由发言。

3、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拿什么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三 做一做

1、实践活动。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比较高矮,现在,我想请几位学生进行从矮到高的排队活动。

2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

四 练一练

第1题:出示第1题图,提问:哪座房高?哪座房矮?还可以拿什么进行比较?

第2题: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

第3题:(1)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

(2)教师拿出3根线绳照图的样子演示一下,验证学生的答案

第4题:出示图,提问:谁个子高?谁个子矮?为什么?

第5题:出示图,提问:图上的事物你可以怎样进行比较?

五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再说一说。

教学后记:

 

 

          

                                       总第五课时

教学课题:比较、比一比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亲自体验,感受物体的大小和轻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初步的数学思考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天平、苹果、羽毛球、饮料和面包实物。

一 导入

1呈现情景图。

2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比较。

二 比一比

1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大、谁比谁轻等。

2呈现大象和松鼠的情景图,先进行谁大谁小的比较,在启发学生说一说哪个轻、哪个重。

 

3教师拿出1个苹果和1个羽毛球,提问:谁轻?谁重?

学生讨论交流。

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亲自体验一下轻和重的感觉。

学生轮流用手掂苹果和羽毛球。

4、教师拿出一听较小的饮料和一个较大的面包。

(1)猜一猜,谁轻?谁重?学生猜测。

(2)把饮料和面包放在天平上。学生仔细观察,知道饮料重面包轻。

(3)让学生用手掂一掂。

学生观察图,交流自己的看法。

三 做一做 练一练

第一题、先说那个大,那个小;再进行轻重的比较。

第二题、三种水果进行比较方法同上。

第三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判断,运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

第四题、两组图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并进行比较。

五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再说一说。

教学后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