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试过程中的应对策略1

 悦读草堂 2010-09-12
第一节 面试三个阶段的应对策略

  一、面试开始阶段的应对策略

  本章将针针对面试基本过程中每一阶段的不同特点,提出具体的应对之策。

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的应对策略,将有助于应考者非常从容地面对公务员面试。

  (一)尽快适应面试环境

  能否迅速适应面试环境,将直接影响你在面试中正常水平的发挥,为此你有必要对可能面临的面试环境有更加全面、准确的预测,不要把面试环境事先就在脑子里规定好,而是要根据现实场景随机应变,迅速适应现实存在的面试环境。

  (二)礼貌对待考务工作人员

  应试者前来参加面试,大都有一种忐忑不安的心理。一方面对考场和考官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怯意,有点高深莫测;另一方面担心一旦面试不过关,前功尽弃。有经验的考官非常理解应试者的这种心理,进行面试前会设法在最短时间内使应试者情绪获得调整、缓和,以便使他们的水平正常发挥出来。为此,考官会安排一些考务工作人员负责对应试者的接待服务,热情友好地引导应试者进入考场。一般情况下,考务工作人员会热情、自然地和应试者寒暄几句,对应试者前来参加面试表示欢迎,把应试者引见给考官,并向应试者介绍各位考官的姓名、职务等个人情况。对考务工作人员的热情服务,应试者应及时给予积极的反应,平等礼貌地表示诚挚的感谢。这样不仅会获得考务工作人员的好感,而且你温文尔雅、平等待人的君子风度会给考官留下美好的印象。礼貌地对待考务工作人员,将表现出你细心周到、尊重别人劳动、平等待人和善于情绪自控、不因小失大等个人修养水平,是每个应试者都要争取做到的并非小事的小事。

  (三)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面试的起始阶段非常重要,因为“首因效应”也即我们平常所说的“第一印象”的影响,应试已经被定型化或概念化了。

  进入面试室后,对方叫你坐下时,切勿噤若寒蝉或扭扭捏捏,应即口说“谢谢!”坐下时要放松自己,但要坐得挺直,切勿弯腰弓背,不要双腿交叉和叠膝,不要晃动小腿,最好双腿自然并拢或稍微分开一点儿。应试者要绝对避免伸懒腰、打呵欠、双手抱在脑后、莫名其妙地跺脚等忌讳的举动。随身携带的皮包、物品等东西应拿在手中,或放在膝盖上面。双手保持安静,不要搓弄衣服、纸片、笔或其他分散注意力的物品。神态要保持亲切自然,和颜悦色,不亢不卑。

  由于现代的面试理论和实践都已表明“第一印象”容易产生重大偏差,造成不良后果,面试专家们一再呼吁要克服“首因效应”,采取结构化、标准化的面试方法,把问题深入下去,采用较为客观的评分方法,综合评定应试者的水平。

  (四)消除紧张情绪

  应试者面对面试的场面往往都有紧张的情绪,这在所难免。可采取下面的方法自我放松:

  第一,眼睛放松法。当你在场外等候时,不妨眼睛微闭,注意力集中在两眼中间的印堂穴上,然后口中轻念“眼睛放松,眼睛放松”,开始时速度快一点,然后渐渐放慢,这样可以使你从眼睛逐步处于松弛的状态。

  第二,握拳放松法。由于心情紧张,带来肌肉紧张,这时干脆来个“以毒攻毒”,双手紧握拳,然后放开,再紧握,再放开,同时,脚掌也作收缩—放松的动作,手脚并用,效果最好。

  第三,深呼吸放松法。人的心情紧张时,呼吸的节奏会加快,这时如能连续做呼吸,就可消除紧张,深呼吸要一次一次慢慢做,最好用腹式呼吸法。

  第四,大声地说几句礼貌的话,通常情况是,当人心理紧张时大声说上几句话,会暂时缓解紧张情绪。

  第五,回答问题尽量放慢速度。不管是谁,一旦紧张起来,说话就会像打机关枪一样,速度极快,而且,说得越快就越紧张,造成恶性循环。要控制自己说话的速度,让字一个一个从口中吐出来,速度放慢了,心情也就没有那么紧张了。

  第六,每句话的句尾加重发音,说得清楚明白。加重语尾发音,说得缓慢响亮,有助于消除紧张。

  第七,如实说出自己心情紧张。

  第八,眼睛对着对方额头有利于消除紧张。面试时目光的位置要放到好的地方。两眼盯着考官的双眼,自然感到紧张,低着头或东张西望,又给人一种不沉着的感觉,最好的办法是:面对考官坐下后,脸对着考官的眼睛,但目光却落在考官的额头上,这样既可以给考官一种专心听讲的良好印象,又会使自己的紧张情绪得以消除。

  (五)调节面试气氛

  建立和谐友好的面试气氛对主试和被试双方都有利。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中,被试对主试容易产生一种信任感和亲切感,从而愿意开诚布公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而且会轻松自然地发挥出正常的水平。一般说来,在正式提问开始之前,有经验的考官会积极主动地去创造一个和谐友好的气氛,以消除应试者的紧张或警戒心理。当考务工作人员将应试者引入考场并介绍姓名后,考官中的主考官应迎上来与应试者握手表示欢迎,然后请应试者入座,面试即开始。在没有考务工作人员引见的情况下,应试者进入考场之前,应轻轻叩门,待得到考官应允后方可入室。入室后,背对考官,将房门轻轻关上,然后缓慢转向面对考官,有礼貌地同考官打招呼。

  神态要保持亲切自然。神态是每个人内心世界的外观。面试过程中,和颜悦色,不亢不卑,是最佳神态。如果主试积极主动、热情友善,应试者的心理压力较小,一般会很快消除紧张焦虑的心理,对主试的行为报以积极的回应,就容易建立和谐、友善、宽松的面试气氛。

  (六) 配合考官顺利度过起始阶段

  起始阶段主要是围绕应试者的基本情况提出问题。逐步引出面试正题。在引入期,考官的提问一般很自然、亲切、渐进,像闲聊漫谈一样。考官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消除或缓解应试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二是引出面试的主题。

  对于考官的这类引导性的问题,应试者最好随口应答,无所拘束,表现出对考官的好感和信任,但要注意用敬语如“您”、“请”等等,切不可将同学或同事之间使用的语言用于回答考官的问题。市井街头常用的“俗语”要尽量避免,以免被认为油腔滑调,面部表情要自然,谦恭和气,机智敏捷,应付意外情况。

  二、面试核心阶段的应对策略

  面试的核心阶段是指面试的最主要环节,面试考官就广泛的问题向应试者征询、提问,并根据应试者的回答和表现对他们的能力、素质、心理特点、求职动机等多方面内容进行评价。在主要问题谈过之后,考官可能会提出一些比较敏感、尖锐的问题,以便深入、彻底地了解应试者的情况,为录用抉择提供更加充足的信息支持。

  为了能在面试的核心阶段获得考官的认同和赞许,赢得关键阶段的胜利,应试者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

  (一)正确有效的倾听

  为了把握住面试的关键阶段,应试者应首先学会倾听。

  优秀的谈话者都是优秀的倾听者。不论你口才如何,若不懂得倾听,就不会给人留下好印象。虽然面试中发问的是考官,回答的是应试者,应试者答话时间比问、比听的时间多,应试者还是必须做好倾听。因为别人讲话时留心听,是起码的礼貌,别人刚发问就抢着回答,或打断别人的话,都是无礼的表现,会令考官觉得你不尊重他。

  面试过程中,“倾听”对于考官和应试人都是十分必要的,双方都力图准确把握对方的真实意图,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应试者处于被试的地位,要时刻关注着考官的思维变化、谈话内容的要点、主题的转变、语音、语气、语调、节奏的变化等各种信号。准确进行分析判断,然后才能采取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因此“听”清楚考官的每句话,是最基础、最根本的问题,面试中的“听”不是“听听”就算了,而是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听”或者“倾听”。这种倾听的要点是,先不要有什么成见或决定,应密切注意讲活的人所要表达的内容及其情绪,这样才能使后者畅所欲言,无所顾忌,而后听的人才能得到比较真实而完整的信息,以供他作为判断和行动的依据。

  “听”,并非简单地用耳朵就行了,必须同时用心去理解,去积极地做出反应,“听”与交谈都是自我推荐的重要手段。“听”,是面试成功的一个要诀,怎样听人讲话才能达到自我推荐、获取成功的目的呢?

  1.专心

  应试者应全神贯注,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专心致志注视着对方,以表明你对他的谈话感兴趣。在对方谈话过程中你要不时表示听懂或赞同。如果你一时没有听懂对方的话或有疑问,不妨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或针对性的问题,这样不但使你的思路更明确,对问题了解更全面,而且对方在心理上会觉得你听得很专心,对他的话很重视,从而会直接提高他对你的评价。

  2.耐心

  即使对一个你知之甚多的普通话题,出于尊重也不能心不在焉。面试的目的在于让对方了解你、信任你、接受你,而不是与对方比较高下,所以要尽量让对方把话讲完,不要不顾对方的想法而发挥一通。如果确实需要插话,应先征得对方同意,这样可以避免引起敌视或不耐烦之类的误解。

  3.细心

  也就是要具备足够的敏感性,善于从对方的话语中找出他没有表达出的意思。同时了解考官对你的话是否真正理解了,对你谈的内容是否感兴趣,作为调整自己谈话的根据。正确有效地倾听,应注意达到以下要求:

  (1)不仅要听对方所说的事实内容或说话的本身,更要留意他所表现的情绪,加以捕捉。

  (2)必要时,将对方所说的予以重述,以表示你在注意听,也鼓励对方说下去。

  (3)遇到你确实想多知道的一些事情时,不妨重复对方所说的要点,请他做进一步的解释和澄清。如果你反对对方的观点,应暂时予以保留。如果可能造成考官对你的错误排斥,应找时机礼貌地予以解释或证明。

  (4)在谈话中间,避免直接地质疑和反驳,要让对方畅所欲言——即使有问题,留到稍后再来查证。此时重要的是,获知对方的真实想法。

  (5)注意找出信息的关键部分。

  (6)关注中心问题,不要使思维迷乱。

  (7)要始终表现出对谈话者的尊重与信任。这是一条根本原则。对考官表现出尊重,是面试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否则即使你才高八斗、学富五年,恐怕也于事无补。你对考官表现出信任,考官才能相信你的话,这是人际关系中的互动原理,任何单方面的要求都将遭到心理上的排斥。

  (8)记录下重要的部分。

  (9)不要过早做出结论和判断。

  (10)即使你认为对方所讲的无关紧要或者错误,仍要从容而耐心地倾听。虽然不必表示你对他所说的都赞同,但应在适当间歇中以点头或应声之类举动,表示你的注意和兴趣。

  (11)倾听只针对信息,而不是针对传递信息的人。

  (12)尽量忽视周围环境中让你不舒服的东西。

  (13)注意说话者的非语言信息。

  (二)冷静客观地回答

  面试的主要内容是“问”和“答”,在面试中,考官往往是千方百计“设卡”,以提高考试的难度,鉴别单位真正所欲求的人才。要应付这种局面、回答得体,就一定要掌握应答中的基本要领。对于以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提出的问题,只有掌握了这些要领,才能够临阵不慌,应付自如。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在面试时,常会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或根本不懂的问题。面临这种情况,首先要保持镇静,不要表现得手足无措。每个人都不是全才,不可能什么都知道,考官也不会要求应试者无所不知,这既不必要,也不可能,所以应试者不必为自己的“无知”而懊恼,甚至感到无地自容。其次不要不懂装懂,牵强附会,答得驴唇不对马嘴还不如坦率承认自己不懂。第三,不能回避问题,默不作声。没把握的问题可以略答或致歉不答,但绝不能置之不理或拒而不答。

  2.确认提问内容,切忌答非所问

  面试中,考官提出的问题过大,以致不知从何答起,或对问题的意思不明白是常有的事。若是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可以随便回答,但在面试这种郑重的场合,“想当然”地去理解对方所提问题而贸然回答,可能被视为无知,甚至是傲慢无礼。对于不太明确的问题,一定要采取恰当的方式搞清楚,请求考官谅解并给予更加具体的提示。对于考官来说,与其听你“答非所问”的叙述,不如等你将问题搞明白,再进行对话更轻松些。

  3.荣辱不惊

  在压力面试中,一般是主考官有意识在面试过程中逐步向应试者施加压力,以考查其能否适应工作中的压力。面试中有的考官提出特别尖锐的问题或有意令应试者感到左右为难,由此考验应试者的应变能力,反应是否得体,胸襟是否广阔等。有的主考官则故意提出一些令人气愤又无稽的论点,考验应试者是否立场坚定、有主见。因此在面试中,应试者应事先有心理准备面对为难之问,切勿表现出不满、怀疑、愤怒,要保持冷静,提示自己这是在面试而不是实际情况,不要去妄推考官的不良目的,应表现出理智、容忍、大度,保持风度和礼貌,系统地与考官讨论问题的核心,将计就计。

  此外,接触到考官所提的问题后,要尽可能全面细致地考虑回答,以防穷追不舍,同时注意不要自相矛盾,给人留下尾巴。

  4.对症下药

  首先,要注意识破考官的“声东击西”策略。当考官觉察到你不太愿意回答某个问题而又想有所了解时,可能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例如,对于政治问题和其他一些敏感性的问题,许多人不愿真实表达自己的观点。考官为了打消你的顾虑,可能会这样问你:“你周围的人对这个问题有些什么看法?”面对这种情况,你不要以为说的不是自己的意见,说起来就可以信口开河。因为考官往往认为,你所说的很大部分都是你自己的观点。另外,考官可能采用投射法测验你的真实想法。所谓投射就是以己度人的思想方法。例如,考官让你看一幅图画,然后让你根据画面编造一个故事:这种方法一方面是测验你的想像力,一方面是测验你深度的心理意识。这时,你尽可以放开思维,大胆构思,最好能有一些新奇的想法,表明你具有创造力、想像力,但同时不要忘记这样一个原则,所编故事情节要健康、积极、向上。因为考官认为你是在“以己度人”,故事情节中融入了你的真实心理。

  其次,要分析判断考官的提问是想测你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或其他什么评价要素,要有针对性地回答。

  5.掌握小组面试中的谈话技巧

  小组面试,在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含义。既是对主考官来说的,又是对面试者来说的。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只有一个应试者面对多个考官;二是多位应试者面对一个或多个考官。

  前者可能是轮流提问,每位主考官在面试中担任不同的角色,从不同角度考查面试者,从而全面、准确地对每位面试者做出甄选性评价。后者则往往是要求应试者做些小组讨论,协作解决某一问题,或者让应试者轮流提任领导主持会议、发表演说,或者实行无领导无主题小组漫谈,等等。主考则可能参与应试者活动也可能在一旁观察。这种面试方式,主考官通过对面试者的表现进行评价,如群体意识、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思维理解能力、环境控制能力、领导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对小组面试,入场时要争取获得一个好印象,向每位评委微笑致意,谦虚、谨慎、礼貌地回答每个评委的任何提问,以情感人,扣人心弦,争取每个评委给你较好分数。对有把握的问题详细回答,对于无把握的问题略答或致歉不答。面对诸位评委,要保持镇静,切勿慌乱。要保持头脑清醒,听清问题后,待提问完毕后再从容回答。对于评委主席的提问应力争圆满回答,因其态度对其他评委有一定影响。小组面试时可能会遇到几个主考接连向你提出不同的问题,遇到这种情况,切勿心烦意乱,而要镇定自若,既要一一回答,又要显得礼貌。

  小组讨论方式是对应试者在风度、教养、见识等方面的综合考查。个人发表意见时要求观点明确,尽可能先表达论点,再进行简要阐述。受到反驳时,应表现出涵养与冷静,必要时可予以解释,以更多更好的论据支持自己的论点。

  另外,小组面试中,主考官可能会让面试者发表“竞选”演说。演讲主要体现将自己的观点具体化的能力和有效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能力。有效的演讲包括用文字和语言向个人或群体传送信息,报告或对他人进行劝说。

  在准备发表“面试演说”前必须清楚以下问题,它会正确引导你进行演讲,获得成功。

  (1)你为什么要演讲?——演讲的目的。演讲时要尽量向听众展示你的才华、品格、风度,证明你是一个优秀的人选,博得听众的好感与赞许,最终争取到你所报考的公务员职务,这是你的中心任务。任何无益于达到目标的事情都不要在演讲中出现。

  (2)你在对谁演讲?——演讲的对象。你的听众很特别,因为他们主要是面试考官,而他们关心的是你能否令人信服地证明你就是本单位、本职务所真正需要的国家公务员。另外,你的同场竞争者也是你的听众,虽然他们不向考官那样有表决权,但他们的情绪和反应将影响考官对你的评价,如果你能让你的竞争对手中的大部分人心服口服,对你表示赞同和钦佩,你将获得极大的成功。

  (3)你准备说些什么?——演讲的内容。内容要充实、可信、有说服力,不能空喊口号,而要用事实证明你的知识和技能、工作经验、爱好、特长等适合你报考国家公务员的要求。同时强调你求职国家公务员的信念和决心,要流露出真情,有很强的感染力。

  (4)你准备怎样说?——演讲的结构。你要考虑好先讲什么,要分清主次先后、轻重缓急,做好演讲的时间—内容结构安排。可以考虑运用形象手段协助你表达,可以考虑在演讲中穿插一些轶事、趣闻或幽默。但不要偏离目的或做过了头。

  (三)礼貌得体的提问

  面试中应试者的提问,包括向考官提问,以及小组面试中对同场竞争者的提问。面试过程是考官与应试者双向信息交流的过程,一般主要是考官提问,应试者回答。应试人除非感觉确有必要,尽量少提问或不提问,特别是不要提那些特别简单、特别复杂或十分敏感的问题,因为大多数考官不习惯于回答应试者的提问。这是基本原则,一般情况下都要遵循。

  当然,并非说应试者不能提问题,礼貌得体的提问,往往能活跃面试气氛,激发考官的兴趣,显示你的执情、关注、自信和才华,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提高向他人提问技巧而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掌握两个关键:一是可以采用的提问方式有哪些;二是这些不同的提问方式可期望得到什么样的反应。成功的提问者应有选择正确提问方式的能力,有评价所获取信息准确性的能力和有根据信息进行正确决策或采取适当行动的能力。

  作为应试者,应避免或少使用以下几种提问方式:

  1.连串式提问

  不要一连问主考官好几个问题,例如:“王科长,我想问您几个问题:(一)……;(二)……; (三)……;(四)……”,这种连珠炮式的提问往往使人应接不暇,疲于应战,容易引起别人的厌烦。

  2.开放式提问

  这种方式以“如何——”、“什么——”、“为什么”、“哪个——”形式开头,目的是获取信息,鼓励回答,避免被动。例如:“这件事您怎么看?”只有在自己坦承不知道的情况下,方可向主考官这样提问,以示虚心求教。

  3.确认式提问

  表达出你对信息的关心和理解,鼓励信息发出人继续与你交流。例如:“我明白了!”、“这很有趣!”但类似的话不能讲太多次,否则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4.模糊式提问

  有些应试者追求提问方式的婉转,本来是件好事,但由于掌握不好分寸,变成了兜圈子、捉迷藏,使考官一时摸不着头脑,产生烦躁情绪。当一个问题问得含糊不清的时候,你将得不到你所期望的信息。因为,回答者只能凭着对提问的猜测来回答,而且回答大多也是含糊的。提问题时应使用大家都能明确理解的语义,避免使用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或行话。要牢记,如果你要得到清楚的回答,你的提问就必须清楚和易于理解。

  5.封闭式提问

  可以用“是”、“否”等简短词语回答的提问,目的是得到明确具体的回答。例如:“您听清我的回答了吗?”向主考官提出这样具体、简单的问题,容易使别人产生被轻视的感觉。

  6.压迫式提问

  这种提问方式带有某种挑战性,分寸很难把握,稍一疏忽就可能给对方造成不良印象,以为你有意挑衅,对他不尊重,不信任。应试人不可存心挑剔主考官的毛病,也不要加以指正。例如:“刘博士,您刚才不还说……,现在怎么又说……?”这类提问往往使人下不来台,出现尴尬局面,是应当极力避免的。

  7.引诱式提问

  这种方式看起来很平常,但对回答者具有欺骗性。这种方式是建立在一种对他人不信任的基础之上的。有的应试者自作聪明,为了急于让考官认同自己的某个观点,故意设置一个圈套,使考官陷进去,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对的。使用这种提问方式的危险在于产生事与愿违的效果。考官一旦发现自己上了当,将对应试者产生反感,而不是对他的“机智”产生钦佩之情,因此,从一开始就应采取以诚诗人的方式。应试者必须清楚这一点:你要获得面试成功,不是仅仅获取考官形式上的认可就能实现,关键还是要打动考官的内心世界。

  8.重复式提问

  返回信息以检验是不是对方的真正意图,检验你得到的信息是否正确。目的是让对方知道你听见了他的信息并很重视这一信息,检验获得信息的准确性。例如:“您是说……”,“如果我理解正确的话,您说的是……”。

  9.清单式提问

  呈现出选择、可能性或抉择的问题。目的是获取信息,探询考官想要得到的答案,但这种提问也有风险,如果你列举的一大串答案还没有一个让考官满意的,就容易使人怀疑你的思维和能力。例如:“你认为贵单位管理上存在什么问题?制度不健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或是别的什么问题?”

  10.假设式提问

  让别人想像、探求别人的态度或观点:目的是鼓励对方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例如:“如果您是我的话,您会怎样处理这个问题?”必须在交谈气氛非常融洽和谐的情况下,才能做这种假设式提问,否则应尽量避免。

  (四)恰当合理地解释

  在面试中解释是常用的表达方式。解释的目的是将考官不明白或不了解的事实、观点说清楚,或者是阐释某件事的原因,或者是将考官的误解及时澄清。解释本身并不难,但要使自己的解释达到预期效果,而不至于文过饰非,“越描越黑”,这就需要一定的原则和技巧了。

  1.有理有据

  解释其实就是阐明应试者的论点的论据。在确凿的证据和一定的逻辑推理的支持下,考官将很容易接受应试者的解释。

  2.实事求是

  解释时若真实情况难以直言,最好不要寻找借口、强词夺理,更不能巧言令色、凭空编造。该解释的,就讲明客观原因,表明自己态度;不该解释的,不要乱加说明。应试者若有不便直说的或不愿在考场表露的事情,可以如实向考官说明并请求他们谅解。

  3.承担责任

  当应试者被要求解释自己过去工作中的失误或某些不足时,若仅仅说明事情的经过而回避自己的责任,就不明智了。欲通过自己的解释获得考官的信任和谅解,应试者最好勇于承担责任。在自己承担责任时,要就事论事,将责任严格限定于所解释的事情上,不要随意扩大。

  4.间接解释

  间接解释即以第三者的角度去解释,包括自己原单位领导、大学的老师、奖状证书等书面材料以及媒体资讯等,引用第三者的身份进行解释,将增强自己解释的客观性和说服力。

  5.适时收尾

  当解释实在难以奏效时,应试者不必着急:如果考官已经做了某个判断,应试者往往很难改变他的观点。这时转移话题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应试者若抓住这个问题不放,非要让考官明白,那样就可能将应试者与考官的关系弄僵。 (五)展现出坚定的自信心

  没有或缺乏自信心的人,很难有所作为。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因此,几乎不论什么单位,招聘什么人,都会对应试者的自信心做出评价,而这种评价又将直接影响是否录取某位应试者。因此,应试者要想获得面试成功,必须充分展现坚定的自信心。

  1.行为语言判断

  一位著名的人才评论专家曾专门撰文强调考查应试者自信心的重要性,并指出,面试中对自信心的判断主要靠行为语言,而不是靠回答问题的内容。判断的根据主要有:

  (1)目光

  应试者的目光不敢正视主考官的眼睛或一触即躲开,或盯着某一固定的地方,都是内心胆怯的表现,属于不自信。

  (2)手势

  如果有关应试者在面试过程中,一直无意识地抓住什么东西(比如说衣角),或者双手扭在一起,这可能就是因恐惧所造成的,属于不自信。

  (3)姿势

  如果应试者的姿势不自然,比如双肩耸起,身体前倾,双臂交叉在胸前等,属于保护自己的习惯动作,是不自信的表现。

  (4)语言表达

  不自信的人在语言表达方面的显著特点是声音低弱,语调犹豫、平淡、情绪化,时刻关心主考官的感觉等。

  (5)语言内容

  不自信的人会盲目赞同主考官的观点,不坚持自己的观点,缺乏主见,当主考官进行有意识地引导时,他会跟着走等。

  2.非行为语言判断

  考官对应试者的非语言行为的观察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面部表情

  在面试过程中,应试者的面部表情会有许多变换,主考官必须能够体察到这种表情的变换,并分析判断其内在心理。主考官借助于对应试者面部表情的观察与分析,可以判断应试者的情绪、态度、自信心、反应力、思维的敏捷性、性格特征、人际交往能力、诚实性等素质特征。

  (2)身体动作

  在面试过程中,人的身体、四肢的运动在信息交流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非语言交流的躯体表现包括手势和身体姿势,按照某些行为科学研究者的看法,手势具有说明、强调、解释或指出某一问题、插入谈话等作用,是很难与口头的言语表达分开的。手势在人际交往中,往往是经过推敲而运用的。手势的运用是与身体姿势相关联的。借助手势与身体姿势人们可以表达惊奇、苦恼、愤怒、焦虑、快乐、自信、灰心等各种内在心理活动。在面试过程中,具有不同心理素质的人,其身体动作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因此,在面试中观察这种改变可以得到从对方言语交流中得不到的东西。

  在面试过程中,各个应试者对考官问题的回答往往大同小异,而各人表现出的非语言行为却千差万别,因此为了区分应试者水平的优劣高下,考官也越来越重视对非语言行为的观察、分析和判断。

  下面列举的是几种行为在语言和非语言方面的表现。

  1.自信的行为

  自信的行为经常表现为:当表达自己的观点、要求、见解时,确信他人也拥有表达和建议的同等权利。

  例如,在表述有关工作的某种变更时,也尊重下属所拥有的表达他们自己观点的权利。自信的人倾向于对自信心的关心和培养,对问题的出现采取适当的态度,对他人充满信任等。自信的行为可以通过以下一些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

  “我相信……我是这样认为的。”

  “我打算……”

  “对解决这个问题,看看我们能做些什么?”

  作为自信的行为模式,可以从一些特殊的非语言形式中识别出来。一般地说,自信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坚定、适中的声音,口齿清楚、语言流畅,目光稳定温和,面部表情坦诚,身体自然放松而有控制力等。

  2.粗鲁的行为

  粗鲁的行为可以通过下述方式表现出来:很少或根本不关心别人的观点、要求或感受;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经常反驳别人的观点和主张。粗鲁的行为包括采用讽刺的语言,采取恩赐别人的态度,对出现的问题或失误采取责怪别人的态度,甚至对别人带有敌意或进行人身攻击。这类行为可以通过下述言行表达出来:

  “你干还是不干?!”

  “那是傻子才干的事!”

  “你凭什么不相信!?”

  “这都是你的错,与我无关!”

  粗鲁的行为还可以通过非语言行为表现出来。例如讲话的声音高而刺耳,采用讽刺的语调,语言急促,时常具有挑衅性。他们常有一种别人不敢对视的目光,手势激烈,指指点点,甚至拍桌子、摔东西等。

  3.屈从的行为

  屈从的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想得到他人的认同,避免伤害他人的感情或扰乱他人心绪。他们不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在表达他们的观点、见解时,通常用一种很谨慎、很胆怯的方式。采取屈从方式的人,在工作中通常让人牵着走,让他人居功于自己完成的工作。他们或许对此非常不满,但是他们太软弱,常常苟且偷安,忍气吞声。

  屈从的行为可以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

  “对不起,我占用了你宝贵的时间,但是……”

  “如果我们……你是否要反对?”

  “这只是我的观点,但是……”

  “行,如果你那样认为……”

  至于非语言的表现则包括犹豫、经常以一种非常低的声音说话,或者不敢正视那些正在谈论的人的眼睛,具神经质的动作;或者扭着双手、耸起双肩,有时他们不论站着或坐着,总是把双臂交叉在胸前,表现出一种保护自己的姿态。

  对于个人及他的组织,提高其自信有什么好处呢?

  (1)从一个人职业的观点看,自信心可以帮助他充分认识自己的长处和潜能。

  (2)从一个人的角度看,自信可以使人对自己的感受良好。这将减少在工作中变得飞扬跋扈的机会或感到力不从心。

  (3)有助于确认对自己的行为、感情和思想所负的责任,减少对他人的责难,减少为自己工作中的错误或不足进行辩解和开脱的几率。

  (4)可节省时间和感情的消耗,减少得罪他人的烦恼,从算计人的利害关系中解脱出来。

  (5)可以更多的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上司的赏识,使自己的辛劳获得应有的回报。

  (6)要牵着别人的鼻子走,不做别人的垫脚石或替罪羊,使自己的工作负荷适当,减少各方面的压力。

  (7)能为组织增添活力,为组织做出更大的贡献。

  (8)有利于组织对个人的了解和支持,使个人与组织利益相一致,共同发展进步。

  三、面试结束阶段的应对策略

  考官往往对考生最后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是深刻而持久的,因此面试者须努力在最后阶段抓住时机,从而给给考官留下至关重要的美好印象。面试过程中,面试者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向考官传递了大量信息,但大部分信息可能并不会引起考官的关注,难以给考官留下深刻印象。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能给考官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只是第一印象(首因效应)和最后的整体感觉(近因效应)。

  面试到了收尾阶段,考官更为自由放松,目光中“审视”的意味会明显减少,多了几分交谈成分,谈话语气会显得更加温和等等。考官在提问结束之前,往往要说:“我的问题完了,我想听你谈谈对本次面试的意见和看法。”这时可以针对报考单位和工作本身提一些问题或谈一些自己的具体看法和想法。

  (一)重申自己的任职资格

  在面试的收尾阶段,应试者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创造时机、抓住时机重申一下自己的任职资格,你能否胜任应聘职位的工作任务,是考官最为关注的事情,你应用自己的自信心来感染考官的情绪,使他更加相信你是一个优秀的人选。重申自己的任职资格必须把握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事先要对应聘职务和职位进行分析,总结出该职务和职位的工作执行人员履行工作职责对应具备的最低资格条件。

  二是语言要概括、简洁、有力,不要拖泥带水,轻重不分。重复的语言虽然有其强调的作用,但也可能使考官产生厌烦情绪,因此你最后重申的内容,应该是浓缩的精华,要突出你与众不同的个性和特长,给考官留下几许难忘的记忆。

  三是充分展现你的自信心。身体动作要自然放松,得体适宜,语气要坚定、恳切,态度要谦虚、谨慎,给考官留下值得信赖的印象。

  (二)重申自己的求职意愿

  公务员甄选录用一般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工作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优先工作动机:因为大部分考官都认为,把工作交给一个特别想得到它的人要比交给一个认为该工作无所谓或厌恶该工作的人要好得多,在学习上,我们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之类的话,其实在工作上也是如此,如果把工作交给一个以该职业、职务、职位作为理想和追求,并以其为乐、忘我工作的人,对组织和个人都是十分有利的,否则既不利于个人的发展进步,又会给组织带来损失。没有很强烈求职意愿的应试者一旦被录用,往往会产生厌倦情绪,想换换口味,因此很快就会流失掉。单位中人员的流失成本很大,这种成本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和机会成本。其中历史成本包括广告费、甄别费、录用费、培训费(脱产培训和在实际工作中因缺乏经验而损失的效率,以及过大的耗费等);重置成本意味着要发生与历史成本大致相同的费用;而机会成本有时大得无法估计。有研究表明,求职意愿强的人员,在流动率方面低于求职意愿差的人员,而在工作效率方面,大约高于求职意愿差的人员的30%左右。因此,凡是有经验的考官无一不注重对应试者求职动机的考查,因而应试者在面试收尾阶段,在恰当的时机坚定肯切地重申自己的求职意愿就成为十分必要和有益的事了。

  应试者向考官表达自己的求职意愿,态度要明朗、坚定、诚恳,语言要有感染力,身体语言要协调配合,坚持以诚动人,以情感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幸运女神总是垂青那些诚挚、执著的人。

  (三)配合考官自然地结束面试

  有经验的考官十分重视面试结束阶段的自然和流畅,避免给应试者留下某种疑惑、突然的感觉。临近结束,考官一般都会给与应试者最后的、充分提问或重申、强调某些信息的机会。

  应试者应注意察言观色,判断时机,抓住机会,向考官传达一些重要的有利的信息,既要尽力表现自己,又要适可而止,见好就收。应试者要全力配合考官,使面试在自然、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结束。

  需要指出的是,一定要让考官自觉结束面试,应试者不要自作聪明主动提出结束面谈,也不要给考官任何暗示和提醒,不要在考官结束面谈之前表现出浮躁不安,如整理所携带的物品、头发、衣饰等,不要表现出急欲离去的样子。

  (四)对考场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如果在你进入面试房间前,有秘书或接待员接待你或招待你,在离去时应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尊重和谦逊是一种风度,在面试时要表现出这种风度。尊重别人的劳动、平等待人,是一个人有良好修养的表现。对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将具体体现你这种风度。“敬人者,人恒敬之”,你的付出肯定会得到应有的回报。你向工作人员表示感谢,肯定会赢得他们的好感,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尊重他人、谦虚谨慎的作风将赢得考官的好感,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印象。

  (五)礼貌地向考官告辞

  当考官暗示或明示可以结束面试时,应试者要礼貌地与考官告辞。

  告辞时一般要面带微笑,并说感谢对方给了自己这次面试机会之类的话:例如:“非常感谢你们给了我这次难得的机会,我会为曾经参加过贵单位的面试而自豪!真心地谢谢你们,再见!”

  告辞时应试者还可以说一些向考官们虚心求教的话。例如:“非常有幸能与你们谈这么多,我感觉收获很大,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向你们求教……”。同时,你可以向考官询问与其联系的方法,这时考官如果愿意的话,他可能会送你一张名片。接受名片时,应当恭恭敬敬,双手捧接,并道感谢,这样能够使对方感受到对他的尊重。接过名片后,一定要仔细地看一遍,不懂之处当即请教。有时可以有意地重复一下名片上所列的对方的姓名与职务,以示仰慕。绝不要一只手去接别人递上的名片,也不要不看一眼就把它漫不经心地塞入口袋。接过对方的名片并做了应酬后,应当着对方的面郑重其事地将他的名片放入自己携带的名片盒或名片夹之中,千万不要搞脏或弄皱。收取了对方的名片以后,也应迅速递上自己的名片,若没有则应道歉。

  告辞前如果考官没有明确告诉你什么时候可以接到面试结果通知,你可以向他提出这个问题。

  辞别时应整理好随身携带的物品,不要丢三落四,不要风风火火,而要从容稳重,有条不紊。出去推门或拉门时,要转身正面面对考官,让后身先出门,然后轻轻关上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