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妊子两月,恶心呕吐-干姜人参半夏丸证

 觉金 2010-09-13
 女子以肝为先天,受胎之后,血养胎而不涵木,肝体亏则肝用强,犯胃则呕,胃受剋则恶食,肝体虚,求助于食则喜酸,孕则经停,经停之后,精华则养胎元,其中浊气无从发泄,乘肝之逆而犯胃,胃虚正不胜邪,则呕吐作矣。其必发于六十日者,以六十日为肝胆养胎之时也。由此言之,恶阻之因,虽由于经阻,而恶浊之气上逆,血不养肝,木来乘土,胆胃不降,尤为恶阻之主要病因也。桂枝汤方中,桂枝辛通,初受胎时,凝结未牢,不可轻用。甘、枣味甘,呕家所忌,唯生姜和胃降逆,去秽恶,芍药和肝,为必用正药。全方却不足取,不能盲从。恶阻轻证,不治自愈,二月一过,其证自平。重者日夜呕恶不绝,上逆甚则下必脱,恐致殒胎,非药不可。其治亦不出柔肝和胃,芳香鬯中数法。惟一切行气破气滑利之品,当忌用耳。半夏为止呕主药,后人以动胎忌之,甚可惜。或谓姜制则不碍胎,亦理想之谈,惟众俗所趋,不得不随波逐流,实则不必忌也。
"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半夏降逆和胃,干姜温中祛寒,人参补中益气,方只三味,以其功能推之,则知此条,所谓呕吐不止者,证系脾胃虚寒之呕吐,故以扶正祛寒、和中降逆之方法治之。又可知此条所指之呕吐,必见呕吐清水,苔白脉迟诸虚寒证,方可用此法也。(选自程门雪遗稿)
 
王某,25岁,金山铺人。妊子两月,恶心呕吐,水谷不入,强食少许,须臾吐出,日重一日,已十余日矣。身软如泥,体倦不支,起坐皆需人搀扶。望其面色萎黄,精神疲惫。憔悴甚,仿佛弱不胜衣。舌质淡红,苔薄白滑。

    口不苦,不思冷,大便七日未行。脉象滑数无力。

    《妇人良方·恶阻》云:“妊娠恶阻……由胃气怯弱,中脘停痰。”观其脉症,本案恶阻属中土虚、冲脉盛。中虚则升降失调,冲盛则胃逆不降。盖冲脉隶于阳明。妊娠之后,月水闭止,血海充盛而上逆,水饮随之而动,故呕恶不止。治当补中调气,降冲和胃。仿《金匮》干姜人参半夏丸之意,拟:

    半夏10g人参6g陈皮10g赭石30g生姜3片
 


    二诊:一剂呕恶减,二剂呕吐止。拟所以载丸合寿胎丸,改汤服之。

    党参10g白术15g茯苓10g杜仲15g桑寄生15g续断15g菟丝子15g红枣6枚三剂

    按:《傅青主女科》治恶阻立顺肝益气汤,方中苏子一两,为降胃气而设,与本案用赭石同一意义。赭石一药。

    虽在妊娠禁药之列,然临床屡用未见其不良反应。

    李映淮老师评语:妊娠恶阻,多为脾虚,冲气上逆所致。治呕吐非半夏不止,然半夏为妊娠禁药。故须加用人参(或党参),既可防伤胎,又能健脾胃。陈修园谓:“半夏得人参,不惟不伤胎,且能固胎。”恶阻之治,当辨寒热,热者宜黄芩、黄连,寒者宜干姜、吴萸。此外,尚需察兼夹证,如痰饮、食积、肝郁,当分别论治之。(文章出处: 临证实验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