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也来发病例分析---训练你的内科思维,看得懂的进,教你做到不猜病 - 全科医疗讨论版 -...

 昵称3114827 2010-09-17
哎,这么多天了,前天中午本来要公布答案又有事,这几天在外地不方便上网让爱友们苦等了,接受你们的批评。每次要写点东西就有病人来看病,看完后思路又断了就不想写了。

此病病名-风湿性筋膜炎

过多的不讲,我讲几个重点
1.为什么皮肤表面不红不肿不热腹股沟淋巴也无反应

首先,红肿热痛考虑炎症这是大方向。那么首先定位是个炎症,虽然只抓到痛这一点。那么为什么不见红肿热呢,大家都知道,人的下肢发达,肌肉隆盛脂肪丰厚,不像上身。再,此病是筋膜炎症那么炎症是在筋膜,而不是在表浅的皮下或者蜂窝组织。如果是在皮下,在蜂窝组织(比如丹毒引起的小腿伸侧红肿热痛也是一种蜂窝组织的炎症,只是常规不叫做蜂窝织炎),在这些地方的话红肿热会很显著,痛倒是不明显(蜂窝组织炎症或者皮下炎症疼痛剧烈的不多,只是在虎口,大鱼际,手掌这些组织间隙压力高的地方可能痛会明显些,那是因为压力缘故)。那么如果炎症不在蜂窝组织而在更深的地方比如骨筋膜间隙,骨和软骨这些地方,红肿热就不那么容易表现出来。我们都上过解剖,筋膜特别是深筋膜在肌肉组织间,而且流通性差,如果一旦发生炎症肿胀就会压力很高,引起剧烈疼痛和肢体活动受限。浅筋膜反倒没那么剧烈,因为浅筋膜和皮下脂肪附着范围大面积广流动性好。

所以,大家临床看见那些四肢和肩膀背部疼痛的患者,应该更多考虑筋膜炎症而不是一概只想到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这些,我的临床经验告诉我筋膜炎症患者很多,非常多。是常见病但很容易被大家忽略特别是受凉引起的筋膜炎,大医院通常诊断为腰椎颈椎肩周病。不是我信不过大医院,我觉得他们诊断能力非常差。不动脑筋思维呆板过分依赖辅助检查没主见。

回到正题,首先判断是一个筋膜炎引起大腿下段到小腿至踝部屈侧疼痛活动受限。

那么是怎么引起的呢,我一直都是个对病因学不太重视的人,我对病因的理解是用中医的那一套,我认为天人相应,这是题外话提一提。比方最近,看了好几个红眼病(有结膜炎的麦粒肿的),就这2天,因为眼睛红来就诊的人超多。一年还难得看见几个,在一段短时间内又特别多,这种现象不是一次两次了。你可以考虑是受凉,细菌感染,病毒,接触传播引起的眼部感染,但我更接受不过分看重外界病因的这一说法。比如讲面瘫,大家知道,很多面瘫是吹空调或者吹风扇吹的,那么反过来,是不是空调风扇对着吹就会面瘫呢。反过来一定不成立,否则我就已经面瘫几百次了。当然我们会对患者说避免这些但这些都是诱因,诱因始终不是发病的主要原因。我觉得主因是个综合的东西,包括受凉,休息状态,工作劳累,饮酒,刺激等多重。

这里原因不多考虑,讲讲发热。为什么会发热?师傅给出的解释是因为链球菌感染,我们知道,链球菌感染很容易引起发热,大人小孩都是,而且热势不高,通常是低烧。高烧的很少。比如扁桃体化脓比如丹毒,都是低烧为多而且是每天反复发烧。这就是这种细菌的特点,链球菌和葡萄球比起来葡萄球更容易引起高热,更容易入血和引起败血症。但链球菌也有他的特点就是流动性好,葡萄球流动性差引起的感染通常以局限性多。而链球菌流动性好,比如丹毒(在蜂窝组织里扩散快),比如此病(在筋膜组织里扩散快)。这些都是细菌作用于人身后的特点,很多人喜欢忽视这些而更重视病名。这里是因为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发热,我们可以管他叫风湿热,风湿热也就是链球菌引起的发热只不过是综合征还有其他症状和表现,不像此病这么单纯,但道理是一样的。所以随便你怎么叫,我就叫做风湿性发热引起的下肢筋膜炎,这就是病名,自己创造
这种病人,拉去医院做检查,检查抗o也好血沉也好,都没太多的阳性反应。这和病人自身免疫反应,病程有关。当然如果我拖它个把星期不治疗,我估计血沉和抗o就会有反应了,当然到那个时候疾病就会有并发症了。所以,在发病初期到出现检查结果异常的这个阶段,诊断上基本依靠经验,辅助检查基本无用,而在这个阶段的人很多,总不可能都等到检查结果有异常再去看病把,你们说对不

所以这就是医疗技术上的缺失,就是国情

那么谈谈治疗,疾病明确了治疗当然简单。首先用地塞米松脱水,当然你也可以用甘露醇甘油果糖迈之灵速尿,随便你用,反正我脱水总是用简单的地米,生理剂量,成人5毫克小儿2毫克,既不会引起激素依赖和副反应,效果又确切。我只用了1天激素,也就是5毫克。被感染的病灶(筋膜)的水肿马上消退,组织一脱水,压力下降,马上就能活动了,不痛了,这就是对症下药。不是鼓励大家用激素,该用的时候就要用不用姑息和顾虑。再者加上对链球菌敏感的药物,我是用的阿奇霉素,当然用氨苄头孢更好,我只是想图个省事不想做皮试而已。阿奇霉素属于红霉素类大环内酯内药物对阳性菌敏感的,虽然通常用于妇科和呼吸道比较多。我用了阿奇霉素0.5+地塞米松5毫克+维生素c1克(改善组织通透性,促进毒素代谢),病因明确诊断清楚用药有目的性该考虑的也都考虑了。输液完毕是晚上10点,输液完患者就睡了(是我朋友),第二天醒来腿就不痛了行走自如。第二天早上5点发热一次(没那么快,有个过程)。第二天还是用这些药物去掉了地塞米松,就2种药。第三天早上就没有发热了,连用3天,痊愈。

大家可以看看我的用药,简单,常规剂量,不乱来不违规,用激素也有明确指证。我现在都很少用做皮试的药了,以前喜欢用氨苄,头孢,现在干脆都不用了,简单,有效,风险小。当然如果发现必需用的还是要用,不到万不得已不用那些,安全第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