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笔谈》第五部分:大观园的原型旧址在扬州的宝塔湾(一) - 红楼艺苑 | 红楼梦

 zhentiancheng 2010-09-17

《红楼梦笔谈》第五部分:大观园的原型旧址在扬州的宝塔湾(一)

石玉春 在 2008-4-19 下午3:23 发表于 学术研究

袁枚的随园

"大观园即随园故址"这个说法,是清·乾隆年间的明义首先提出来的。明义姓富察氏,字我斋。著有《绿烟琐窗集》。其中,有《题红楼梦》诗二十首,诗前有一简短的序,序中说:

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随园故址。惜其书未传,世先知者,余见其抄本焉。

明义说"曹子雪芹撰《红楼梦》一部"以及"其先人为江宁织府"这两点都是对的。但他说,大观园即随园故址,应该是错误的。我想明义是从《红楼梦》里 知道贾府修建了一个大观园。明义还知道书中所写的贾府即作者先人的江宁织府。而这个江宁织府可能在随园故址。大概明义就是根据这些,说《红楼梦》里的大观 园"即今随园故址"。至于江宁织府内修没修建大观园,大概明义是不清楚的。

第二个谈及此事的人是清·乾隆年间的文学家和诗人袁枚。他的说法来自于明义。他在《随园诗话》中说:

康熙间,曹练(楝)亭为江宁织造,... ...

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书,备记风月繁华之盛。中有所谓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明我斋读而羡之,当时红楼中有某校书尤艳,我斋题云:病容憔悴胜桃花,午汗潮回热转加。... ...

从袁枚的话里使我们知道,袁牧没有读过《红楼梦》。他不但对《红楼梦》里的内容一无所知。而且,还误把"红楼"当"青楼",以为《红楼梦》是写妓女 的书。明义诗中说"病容憔悴胜桃花"是指林黛玉,袁枚以为是"某校书"。《红楼梦》中没有某校书这个人物。明义的二十首诗写了《红楼梦》里的人物事迹。但 他在诗中没有提及《红楼梦》中任何一个人物的名字。没有读过《红楼梦》的人是不会知道明义的题红诗都是写谁的。所以,袁枚误解了明义的诗,也误解了《红楼 梦》。袁枚作此文时对明义的序也作了一些改动,如:明义说"曹子雪芹",而袁枚则改为"其子雪芹"。一字之差,把曹雪芹说成是曹寅的儿子。胡适在《红楼梦 考证》一文中对袁枚的这个错误作了纠正,曹雪芹是曹寅的孙子。

袁枚顺着明义的说法,说大观园即是他的随园。他的话是说大观园已到了他的手里。袁枚还著有《随园记》,里面谈到随园的地理位置和他买得隋园的经过。兹摘录于此。袁枚的散文写得很好,我们欣赏这篇散文《随园记》,可以从中了解到随园的情况:

金陵至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干河沿。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 凡称金陵之胜者,南曰雨花台,西曰莫愁湖,北曰钟山,东曰冶城,东北曰孝陵,曰鸡鸣寺。登小仓山,诸景降然上浮,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 山之所有也。

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缭垣牖,树之萩千章,桂千畦,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隋园,因其姓也。后三十年,余宰江宁,园倾且颓弛,其室为酒 肆,舆台嚾呶,禽鸟厌之,不肯妪伏,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余恻然而悲,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茨墙剪阖,易檐改涂。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 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宦窔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 莫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 ...

己巳三月记。

袁枚在《记》中首先描述了大观园的地理位置,位于金陵北门桥西行二里的小仓山,它属清凉山的余脉。从地图册上看南京市区,可以找到清凉山公园的位置。也许 这就是袁枚说的随园故址。由于是平面图,没有等高线,我们还不能分辨山有多高,面积多大。左侧临秦淮河,河岸上仿佛还有城墙,城墙内象是原石头城故址。其 它三面都与市区连接,清凉山本身属南京市区的一部分。

袁枚在《记》中称:他用三百金月俸买得隋园。那么,他应该知道这园的历史。但从他《记》中说的话,使我们感到,他又不知道这园的历史。他在《记》中说:" 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并因隋赫德的姓而得名隋园。袁枚的说法在时间上有一个问题,隋赫德从雍正六年初才开始接替曹頫任江宁织造,康熙时, 江宁织造由曹家管理。所以,在康熙朝,隋赫德不能"当山之北巅构堂皇。"袁枚的说法还有一个问题,即使江宁织府内修建了大观园,应该是曹家修建的,也不应 是隋赫德"当山之北颠构堂皇"。我们查找隋赫德的资料,他在雍正十一年被审查时,已经七十多岁了,由此推算,他在雍正六年初接任织造时,至少在六十五岁以 上,在织造任上不到六年的时间。看这个情况,他也不太可能花巨资在小仓山上构堂皇。袁枚又说:"后三十年,余宰江宁,园倾且颓弛,... ... 余恻然而悲,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如果,从隋赫德接任织造时开始算起,后三十年应该是乾隆二十二年,此时园颓。可是,袁枚的这篇《记》却作于乾 隆十四年己巳,袁枚说的时间也不对。可见袁枚这篇散文艺术创作的成分很多。从上述情况使我们知道,袁枚不仅没有读过《红楼梦》,他也不知道这园子的历史。

还有两个问题使我感到疑惑,江宁织府怎么可能被隋赫德卖了呢?隋赫德卸任以后的情况,史料无征。这给袁枚的《诗话》带来了几分神秘。另外,袁枚用三百金月 俸买得隋园,不太现实。他这里所说的"金"是指当时的货币单位一两银子,而不是金子。即便是金子,在当时也不过值三千两银子。他说是月俸,这就更说明这个 问题了。当时,袁枚是江宁知县,官并不是很大。月俸三百两银子也是不少的了。问题是,我觉得江宁织府也不至于就值三百两银子的月俸吧?江宁织府内没有修建 大观园也不止值三百两银。曹頫被抄家时,隋赫德给雍正皇帝的奏折中称,曹家在江南的房屋就有四百八十三间。仅此一项,也不止三百两银子。按照袁牧的说法, 每间房屋还不值一两银子?若有大观园,大观园是耗巨资建成的园林,它本身远不止值三百两银子。我很怀疑袁枚买的不是江宁织府,很可能他在小仓山上买了一块 地,与原江宁织府邻接。也许隋赫德以后,江宁织府废,成一片废墟,卖与袁牧。但这种可能性很小。

接下来,我们再看袁枚所描写的景物,"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可以看到金陵名胜:雨花台,莫愁湖,钟山,冶城,孝陵和鸡鸣寺等。可是,这不是园中的景 物,而是园外的景物。而袁枚对于园内景物的描写则是非常单调的,"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干河沿。"河未干时为南唐避暑的地 方。而《红楼梦》里的大观园没有对园外的景物进行描写,对于园内景物的描写要比《随园记》丰富得多了。看园中的景物,大观园不象是隋园。袁枚购得隋园后, 随其势而置物,加以葺治,改"隋园"为"随园",同其音,易其义。其中说到,"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夹涧为桥这是可能的事,湍流为舟可能就不 真实了。我们从地图册上看,清凉山不是很大,不象有能载舟的湍流。图上这个地方也无水的标记。袁枚在《记》的前半部也说到了"干河沿",顾名思义,也不象 经常有水的样子。而大观园则是有水域的,贾妃省亲时,曾下舆登舟,"清流一带,势如游龙","更兼池中荷荇凫鹭之属","已而入一石港",等等。所以, 《随园记》更多的成份是袁枚的艺术创作。我很遗憾,没有去过南京登清凉山,无法实地验证袁枚对小仓山的描述和我对它的推断。

综上所述,我看袁枚的话多不可信。但我们也不能怪罪袁枚。因为,他的散文必竟是文学创作,不一定都真实,这是很正常的事。若把它作为考证的资料是应该慎重的。

江宁织造府没有修建大观园

现实生活中,曹寅时代的江宁织府是曹家的鼎盛时代。如果,在他这个时期没有能力建造大观园。那么,曹家任何一个时代都修不起大观园。现在的问题是,曹寅是否在江宁织府内修建了大观园,这是方程式中的未知数。我们不妨来求证一下。

康熙五十一年,曹寅病逝于扬州任所。曹寅死时,织造有巨额的亏空。在曹寅逝世的当天,曹寅的妻兄苏州织造李煦给康熙皇帝的奏折中称:

曹寅七月初一日感受风寒,辗转成疟,竟成不起之症,于七月二十三日辰时身故。当其伏枕哀鸣,惟以遽辞圣世,不克仰报天恩为恨。又向臣言:"江宁织造衙门历 年亏欠钱粮九万余两,又两淮商欠钱粮,去年奉旨官商分认,曹寅亦应完二十三万两零,而无赀可赔,无产可变,身虽死而目未瞑。"此皆曹寅临终之言。

臣思曹寅寡妻幼子,拆骨难偿,... ...

从李煦的奏折中,使我们知道曹寅生前出现的亏空是巨大的,两项合计高达三十二万两之多。李煦奏折用"拆骨难偿"的措词来形容这笔亏空对于曹家的负担。可以设想,此时的曹家如果得不到康熙皇帝的保全,曹寅一家随即家破人亡。

康熙皇帝应苏州织造李煦的请求,再代管两淮盐务,所得余银五十八万六千余两,补完了曹寅的亏空,并又解补了江、苏两织造的其它费用。余银三万六千两,接任 父职的曹颙将此银上缴康熙皇帝时,康熙皇帝怜恤曹颙,朱批:"... ... 余剩之银,尔当留心,况织造费用不少,家中私债想是还有,朕只要六千两养马。"就这样,康熙皇帝将剩余的三万两银子赏给了曹颙。康熙皇帝对曹寅一家关怀备 至,而且,知道他家还有私债。两年以后,曹颙病逝。曹頫继任织造,他向康熙皇帝奏报家产折中还提到这三万两银子。折中说:"幸蒙万岁天恩,赏了曹颙三万两 银子,才将家中私债还完等语。"

实际上,曹寅在织造任上时,亏空远不止这些。康熙五十三年八月十二日《上谕李陈常巡视盐差一年清补曹寅李煦亏欠》中记载:

上曰:两淮盐课原疏内,止令曹寅、李煦管理十年,今十年已满,曹寅、李煦逐年亏欠钱粮,共至一百八十余万两,若将盐务令曹寅之子曹颙、李煦管理,则又照前 亏空矣。止不可仍令管理。先是总督噶礼奏称,欲参曹寅、李煦亏欠两淮盐课银三百万两,朕姑止之。查伊亏欠课银之处,不到三百万两,其缺一百八十余万两是 真。自简用李陈常为运使以来,许多亏欠银两俱已赔完,并能保全曹寅、李煦家产,... ...

上曰:李陈常居官甚好,于盐务实能效力,以李陈常为监察御史,着巡视两淮盐课一年。

从这个资料中,使我们看到曹寅和李煦轮视两淮盐务十年的时间,亏欠课银高达一百八十万余两。这还不包括织造亏空。曹寅和李煦在轮视两淮盐务时,课银收缴不 利,致使出现巨额亏欠。而李陈常却治盐得力,取得很好的效果,深得康熙皇帝的赏识。这让我思考一个问题,曹寅生前在织造任上的经济状况不是很好,不仅有巨 额的亏空亏欠,而且家中还有私债。完全是靠康熙皇帝的保全得以维持家中的生计和织造事务及盐务。因此,曹寅是没有经济能力耗巨资来修建大观园的。至少是在 他生前的十年之中是如此。

根据《红楼梦》描写的情况,为了元妃省亲而修建的大观园。这让我们联系到现实中的曹家,曹寅的长女,即《红楼梦》里贾元春的原型,是在康熙四十五年十一月 二十六日与多罗平郡王讷尔苏成亲的(见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日《江宁织造曹寅奏王子迎娶情形折》)。那么,她省亲的时间就应该是在这个时间以后。从康熙 四十五年到康熙五十一年曹寅死,为期六年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正是织造亏空、巡盐亏欠的时间。所以,在这段时间里,曹寅是没有经济能力来修建大观园来供 他的女儿省亲游幸的。

另外一个情况,康熙五十四年七月十六日《江宁织造曹頫奏报家产折》中说:

窃奴才自幼蒙故父曹寅带在江南长大,今荷蒙天高地厚洪恩,俾令承嗣父职。奴才到任以来,亦曾细为查检,所有遗存产业,惟京中住房二所,外城鲜鱼口一所,通 州典地六百亩,张家湾当铺一所,本银七千两,江南含山县(曹頫这里所说的江南是相对于北京而言,含山应该是位于长江北侧。——本文作者注。)田二百余亩, 芜湖县田一百余亩,扬州旧房一所。此外并无买卖积蓄,奴才问母亲及家下人等,皆云父亲在日费用很多,不能顾家。此田产数目,奴才哥哥曹颙曾在主子跟前面奏 过的,幸蒙万岁天恩,赏了曹颙三万两银子,才将私债还完等语。

从曹頫的奏折中可以看到,在曹寅死后所遗下的财产中,并无什么大观园或大观园相关的财产。而且也看到,曹寅在织造任上,不能顾家。换言之,曹寅管理的江宁 织造和两淮巡盐并不能贴补家用。这一条进一步说明了曹寅织造的亏空和巡盐的亏欠。曹家的生计是靠曹家自家的产业来勉强维持的。而且,还有近三万两银的巨额 的私债。曹寅死后,是康熙皇帝赏了曹颙三万两银子,才将私债还完。因此,曹寅在织造任上时,根本无力为女儿省亲玩赏而修建大观园。这样,在江宁织府内是没 有《红楼梦》中描写的大观园。也就是说,如果大观园真有原型的话,它并不在江宁织府内。但是,江宁织府故址在随园附近,或在随园旧址,也许是有可能的事。 但也需要考证。

(待续)


评论

第七十五回 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

由 wuyf 评论于 2008-4-21 下午8:02
原来贾珍近因居丧,每不得游顽旷朗,又不得观优闻乐作遣。无聊之极,便生了个破闷之法。日间以习射为由,请了各世家弟兄及诸富贵亲友来较射。因说:“白白的只管乱射,终无裨益,不但不能长进,而且坏了式样,必须立个罚约,赌个利物,大家才有勉力之心。”因此在天香楼下箭道内立了鹄子,皆约定每日早饭后来射鹄子。贾珍不肯出名,便命贾蓉作局家。……
……
果然贾珍煮了一口猪,烧了一腔羊,余者桌菜及果品之类,不可胜记,就在会芳园丛绿堂中,屏开孔雀,褥设芙蓉,带领妻子姬妾,先饭后酒,开怀赏月作乐。

大观园在会芳园基址上改造而成。

试问,七十五回里,何来之初?请解释!!!

Reply Wuyf.

由 石玉春 评论于 2008-4-23 下午6:08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并不是在会芳园的基址上改造而成的。会芳园是宁国府的府园。宁国府的宴请作乐一般都是在会芳园中进行的,包括第七十五回贾珍在中秋节的头一天,在会芳园中应景儿吃瓜饼酒。而宁国府的宴乐一般都是在大观园中进行的。请你读一下有关会芳园和大观园内容的几回。

勘误

由 石玉春 评论于 2008-4-23 下午7:37
在我前面的评语中,倒数第二句“而宁国府的宴乐一般都是在大观园中进行的”,其中的“宁国府”应为“荣国府”,特此更正。

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由 wuyf 评论于 2008-4-24 下午7:25
贾蓉先回说:“我父亲打发我来回叔叔:老爷们已经议定了,〖庚侧:简净之至!〗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可以盖造省亲别院了。〖庚侧:园基乃一部之主,必当如此写清。〗已经传人画图样去了,〖庚侧:后一图伏线。大观园系玉兄与十二钗之太虚幻境,岂可草率?〗明日就得。叔叔才回家,未免劳乏,不用过我们那边去,〖庚侧:应前贾琏口中。〗有话明日一早再请过去面议。”

次早贾琏起来,见过贾赦贾政,便往宁府中来,合同老管事的人等,并几位世交门下清客相公,审察两府地方,缮画省亲殿宇,一面察度办理人丁。自此后,各行匠役齐集,金银铜锡以及土木砖瓦之物,搬运移送不歇。〖蒙侧:一总。〗先令匠人拆宁府会芳园墙垣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荣府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尽已拆去。当日宁荣二宅,虽有一小巷界断不通,〖甲侧:补明,使观者如身临足到。〗然这小巷亦系私地,并非官道,故可以连属。会芳园本是从北拐角墙下引来一股活水,今亦无烦再引。〖甲侧:园中诸景,最要紧是水,亦必写明方妙。余最鄙近之修造园亭者,徒以顽石土堆为佳,不知引泉一道。甚至丹青,唯知乱作山石树木,不知画泉之法,亦是恨事。脂砚斋。〗其山石树木虽不敷用,贾赦住的乃是荣府旧园,其中竹树山石以及亭榭栏杆等物,皆可挪就前来。如此两处又甚近,凑来一处,省得许多财力,纵亦不敷,所添亦有限。全亏一个老明公号山子野〖甲侧:妙号,随事生名。〗者,一一筹画起造。

借、拆……

由 wuyf 评论于 2008-4-24 下午7:27
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

先令匠人拆宁府会芳园墙垣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荣府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尽已拆去。……

注意

由 wuyf 评论于 2008-4-24 下午7:31
拆了的“会芳园墙垣楼阁”中的楼阁,应该包括“天香楼”!!!

Re: W.

由 石玉春 评论于 2008-4-25 下午12:29
看到你的评论,我重新阅读了第十六回,对于修建大观园的描写,也只有你摘录的这两段文字。同样的两段文字,你我却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我想这应该是我们对这两段文字的理解是不同的。对于第七十五回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我想暂且放下第七十五回不谈,我先把第十六回的这两段文字,按照我的理解进行解读,哪儿有不当之处,请你指正。
第一段:
原文:“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可以盖造省亲别院了。”
我的理解:“东边一带”应是指荣府的东边一带。“借”这里意为“凭借”,“凭借”是“靠着”的意思。东西两府邻接的地方就是会芳园的西北角的西边一侧的这一段。“转至北边”说明大观园址与会芳园西北角的西、北两边连接。

Re: W.

由 石玉春 评论于 2008-4-26 上午8:47
(接前文)
第二段:
原文:“自此后,各行匠役齐集,金银铜锡以及土木砖瓦之物,搬运移送不歇。先令匠人拆宁府会芳园墙垣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
我的理解:此时要开始向施工现场运料,运输不能停歇。但是,得先拆除宁府会芳园的围墙和一处楼阁。这样才能将材料“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这说明大观园的施工现场在“荣府的东大院”,并不在会芳园。拆除围墙和楼阁是为了打开一条运输的通道。如果大观园建在会芳园里,就不需要拆除围墙了。为什么说拆除的是一处楼阁呢?第十一回,王熙凤探望卧病的秦可卿,回来的时候就是经过会芳园。书中有一篇骈文描写会芳园,其中说到:“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纵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由于宁荣两府邻接的地方是会芳园的西北角的西边一侧,那么,拆除会芳园的楼阁自然说是这“三间临水之轩”。
原文:“荣府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尽已拆去。”
我的理解:这进一步说明了大观园位置在荣府的东大院。
原文:“当日宁荣二宅,虽有一小巷界断不通,然这小巷亦系私地,并非官道,故可连属。”
我的理解:东西两府,除会芳园西北角相邻接外,向南两府并不邻接,是由这条小巷隔断的。所以,这条小巷拆不了,只能与它连属。“连属”是“结合”或“连接”的意思。
原文:“会芳园本是从北拐角墙下引来一股活水,仿亦无烦再引。”
我的理解:这进一步说明了我前面所说的大观园的位置与宁府会芳园的西北角接壤。也进一步证明了会芳园的西北拆除的楼阁是“三间临水之轩”。
原文:“其山石树木虽不敷用,贾赦住的乃是荣府的旧园,其中竹木山石以及亭榭栏杆等物,皆可挪就前来。如此两处又近,凑来一处,省得许多财力,纵亦不敷,所添亦有限。”
我的理解:“不敷用”意为“不够用”。建大观园的材料不充足,这样就拆掉贾赦住的荣府旧园,并将这所旧园并入大观园。这还进一小表明,荣府建造的大观园是建在荣国府的地盘上。并不是建在宁府的会芳园中。充其量可能会占点儿会芳园的地方(这种可能性也很小),宁府的会芳园还是仍然保留着。否则,第七十五回,贾珍在八月十四夜晚还能在会芳园饮酒作乐吗?如果大观园建在会芳园址上,大观园一经元妃赐名,会芳园之名就不能存在了。





第三回 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甲侧:二字触目凄凉之至!〗林黛玉

由 wuyf 评论于 2008-4-26 下午8:10
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甲侧:先写宁府,这是由东向西而来。〗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

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可以盖造省亲别院了。〖庚侧:园基乃一部之主,必当如此写清。〗

东边之边,北边之边,相加等于三里半大,约1750米。北京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东边加北边计1715米。
贾赦是什么人物?他住的地方居然比紫禁城还大那么些许???!!!

再,宁荣两府并列街北,相隔“不多远”,荣府东院贾赦住的地儿比皇宫还大,那荣府占地儿得多大???宁府多大,两府加起来占地儿又多大???…………

别说那“三里半大”是指平方里,古人论平方说亩、顷或晌!

由 wuyf 评论于 2008-4-26 下午8:16
呵呵~

老夫的观点

由 wuyf 评论于 2008-4-26 下午8:30
老夫认为:大观园是虚拟之园。
老夫认为,《红楼梦》作者参考了随园等江南大型园林虚构了大观园。
老夫认为,《红楼梦》写的是江南事。

wuyf,你少胡扯!

由 石玉春 评论于 2008-4-26 下午9:55
wuyf,你少胡扯!你现在需要回答我的问题,大观园是不是建在会芳园上?

wuyf ,你是洋人吗?

由 石玉春 评论于 2008-4-26 下午9:58
wuyf,你是洋人吗?跟我玩洋文。

wuyf,你以老夫自居,是卖老吗?

由 石玉春 评论于 2008-4-26 下午10:05
wuyf,你以老夫自居,是卖老吗?

Re: 《红楼梦笔谈》第五部分:大观园的原型旧址在扬州的宝塔湾(一)

由 wuyf 评论于 2008-4-26 下午10:31
“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可以盖造省亲别院了。〖庚侧:园基乃一部之主,必当如此写清。〗”
“借着东府里花园起”,“里”、“花园起”。是“里”,不是“外”。“花园起”,不是花园边缘起。“园基乃一部之主”,“园基”在何处不是说得很清楚吗?!

“先令匠人拆宁府会芳园墙垣楼阁”。如果没有界定具体“墙垣楼阁”,就是全部!

老夫快七十岁了,难道不可以称老么?

wuyf,我们需要验明正身,少来蒙我们!

由 石玉春 评论于 2008-4-26 下午10:52
1.你必须通报你的真实姓名,别跟我玩洋文。
2.你自报七十岁,在网络上公布你的身份证。
3.你列举了十六回的两段文字,你应该给我们一个全面的解释。

wuyf,你没电了?

由 石玉春 评论于 2008-4-27 下午8:12
1.你的名字见不得人吗?为什么要隐姓埋名呢?男子汉大丈夫要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2.你的身份证也见不得人吗?
3.你自己提出的第十六回的两段文字,你胡搅蛮缠地乱说两句就完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