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诚意与慎独

 LM0318 2010-09-19
篇四 《大学》诚意与慎独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大学》
解读:“诚”的汉语词场
《大学》于“诚意”特别凸显之,“诚意”或被看做是《大学》的枢纽。这里先来看看,“诚”字的结构以及它所构建的汉语词场,进此可知其根,刨其柢矣,因为此中就蕴积着汉民族许多关于“诚”的意趣、智慧、文化。先看“诚”字的解释,《说文》曰:“诚,信也。从言,成声。”“从言”,是由“言”作构件,字义与“言”有关,“成”表示它的读音。再看“信”字的解释,《说文》:“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此字由“人”与“言”会意构成,人之言语讲究信用,此为诚、诚信。这两个字的解释很有意思,你解释我,我解释你:“诚”就是“信”,“信”就是诚。这叫“互训”,就是彼此相互解释。这两个字均用“言”这个元素来建构,都用“言”来表意。如果梳理一下,便会看清古人的理路:
人 言 信 诚 成 人
既然是人,就会说话、言说,有哲学家就把人定义为会说话的动物;而人要说话、言说,就要守信,否则就不符合做人的道理,不值得算是一个人,这也就是“信”,就是“诚”。其实从古至今,虽然时代不一样,但是人心却常常一样,试看人们对那些鬼话、谎话、骗话、假话、大话、空话、屁话等等,无不厌之恶之,恨之憎之,排之斥之。为什么对人的言语这样看重?因为言为心声。如王筠《说文句读》说:“言者,心之声也。”言语做到诚实、诚信、信用,这才能算个人、做个人、成为一个人!“诚”的词义,后来由本指人说话之真诚,而引申至一切的诚实、真诚、忠诚,又衍生出真实,实情、真情,心志专一,真正、确实等意思。由“诚”构建的词场也显示出特别的丰富:
一、“诚”与心、意、念、志、愿、怀、身等组合
“诚心”,诚恳的心意,也指真心诚意。“诚意”,《大学》说“诚其意”,是使意诚实,即是使得心志真诚。另指心意真诚、真诚的心意。“诚念”,诚心诚意。“诚志”,也即是诚心的意思。“诚愿”,忠厚老实。“诚怀”,诚心、真诚的情怀。“诚身”,谓以至诚立身行事。
二、“诚”和其他良好品质的组合
“诚正”,心意真诚,思想端正。“诚贞”,忠诚正直。“诚恳”,真诚恳切。“诚信”,真诚、真诚之心。“诚善”,诚实善良。“诚厚”,诚实宽厚。“诚直”,忠诚正直。“诚若”,至诚和顺。“诚亮”,忠诚、诚实。“诚恪”,忠诚恭敬、真诚严肃。“诚剀”,忠诚剀切。“诚虔”,真诚恭敬。“诚庄”,真诚严肃、诚实庄重。“诚勇”,内心勇敢。“诚效”,忠诚和效力。“诚悃(kLn)”,真心诚意。“诚恕”,诚实仁爱。“诚款”,忠诚、真诚。“诚壹”,心志专一。“诚敬”,诚恳恭敬、忠厚端肃。“诚素”、“诚愫”,真情实意。“诚真”,诚实真率、真诚。“诚实”,真诚老实。“诚切”,真诚恳切。“诚笃”,真诚厚道、虔诚、真诚深厚的意思。“诚朴”,真诚朴实。“诚质”,诚实、质朴。“诚洁”,衷心纯洁、真诚明洁。“诚挚”,诚恳真挚。“诚悫(quI)”,诚朴、真诚。“诚谠(dRng)”,忠直,也指忠直的言论。“诚勤”,的确殷切。“诚确”,诚实。
三、“诚”与人、事物、行为等的组合
“诚臣”,忠臣。“诚烈”,忠诚刚烈之士。“诚能”,确实有才能的人。“诚道”,诚实之道。“诚理”,真理。“诚贯”,诚实的习惯。“诚节”,忠诚不渝的节操。“诚孝”,忠孝,出自内心的孝敬。“诚绩”,忠诚之绩。“诚至”,即至诚。“诚慊(qiI)”,赤诚的心意。“诚职”,忠于本职。“诚谛”,真实而详审、真谛。“诚谢”,衷心感谢。“诚谏”,忠谏。“诚请”,诚恳请求。“诚感”,谓精诚感动神,因而出现奇迹。“诚契”,指心意真诚互相投合。“诚祈”,虔诚地祈祷。“诚服”,真诚地服从、佩服。“诚说(yuI)”、“诚悦”,衷心悦服。
四、对“诚”的描述的组合
我们又熟知,“精诚”、“赤诚”、“至诚”、“忠诚”、“热诚”、“虔诚”、“真诚”,又如“诚心诚意”、“诚心实意”、“精诚团结”等等词语。
五、词语中的典故和智慧
1.“诚悬”之典故。“诚悬”又作“诚县”,喻指处事公正明察。出自《礼记·经解》:“故衡诚县,不可欺以轻重。”“衡”,就是称,称量物体重量的器具;“称”后来写作“秤”。“诚”,指审察、明察的意思。“县”,通“悬”,此指悬挂在秤杆上的秤砣、秤锤。此句的意思是,所以秤上面能明察秤锤,就不会被欺瞒轻重了。郑玄注:“衡,称也;悬,谓锤也。”孔颖达疏:“ 衡 谓称, 衡悬 谓称锤; 诚 ,审也。若称衡详审县锤,则轻重必正。”此喻意就是处事公正明察,人心中能有一杆秤,当然能轻重分明,不能欺之瞒之了。有意思的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778 865),公权是他的名,其字就是诚悬。他是唐穆宗、敬宗、文宗三朝皆侍书禁中。古人名与字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这里“权”就是秤锤的意思,“公权”之名与“诚悬”之字,意义密合,非常巧妙。不仅柳公权所创造的“柳体”流传至今,而且他的“诚悬笔谏”的故事也一直流播至今,教育了许多的人。这是柳公权用书法进谏唐穆宗的故事。《新唐书·柳公权传》:“帝问公权用笔法,对曰: 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 时帝荒纵,故公权及之。帝改容,悟其以笔谏也。”因为当时唐穆宗荒疏政事放纵享乐,所以趁他询问书法笔法时,柳公权就用心正才能笔正、笔正了才可取法来影射之,以此进谏其当心归其正,此为有名的“笔谏”故事。
2.“诚己刑物”典故。“诚己刑物”是个典故,也是个成语,其中也有处世智慧。“诚己”,自己真诚。“刑物”,给人作出榜样来。“刑”,通“型”。“物”,此指人。此成语意思是自己做到真诚,以匡正社会,为众人取法。此出自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勉学》:“但知私财不入,公事夙办,便云我能治民;不如诚己刑物,执辔如组,反风灭火,化鸱为凰之术也。”“夙”,早。“执辔如组”,出自《诗经·邶风·简兮》;“辔(pIi)”,马缰绳。“组”,是指用丝编织成的带子。一车四马,共有八根缰绳,手握住缰绳就像在编织丝带那样。“反”,返。“鸱(chO)(xiQo)”,猫头鹰,古人视为恶鸟。这句话的意思是,一般人只是知道私财不落入腰包,公事及早办理,就说我也能够治理民众。这样倒不如去知道诚恳对待人,为人楷模,如此来治理百姓,就如驾驭车马,此即是驭民有术,又如止风灭火,消灾免难,化鸱为凤凰,变恶为善的诸种道理。“诚己刑物”就是一种管理的智慧,也是智慧的管理。
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成语。这一成语大家很熟悉,最早当源出于汉代王充《论衡·感虚篇》:“精诚所加,金石为亏。”后来《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作:“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到后来又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此成语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人的诚信所到,就能感动天地,使得金石也为之开裂。《论衡·感虚篇》记载了这样一个传说:尧之时,十日并出,万物焦枯。尧向上射十日,九日除去,一日常出。王充认为这只是虚构的故事,但是这故事的寓意旨在表明这样的道理:“此欲言尧以精诚射之,精诚所加,金石为亏(指毁坏)。盖诚无坚,则亦无远矣。”尧是用一种“精诚”在“射日”,“精诚”所施加到的地方,可以使得金属和坚石亏损,即是金石也能被毁坏。精诚面前没有坚硬之物,亦没有不可达到的远处。这里的“诚无坚,亦无远”,也是精诚所至的原因了。 
 
《大学》·诚意·慎独
         《大学》“八目”,其中关于“诚意”与“慎独”两目,《大学》有曰: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大学》这一段话生动地阐述了诚意、慎独的内涵。
一、“诚其意”的精义
1.“诚其意者”,就是能够“毋自欺也”。我们已经解读过“诚”字,这里再说“意”字。《说文》:“意,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从心,从音。”“意”,就是心意、心志、心思、意向、意图等等。古人认为“意”从心起,因此要从其心而考察其言语,进而知晓其心意。不过王筠《说文句读》:“ 从 者, 以 之讹。 以心 者,说字之从心也。 察言 者,说字之从音也。 知意 者,又出全字也。纯是以形解义。”这是认为“从心察言”当作“以心察言”,就是用心去考察别人的言语就会知道他的心意。一个人要“意”“诚”,即要真诚、诚实、诚信,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当然也不欺骗他人,而首先是自己不欺骗自己。朱熹说,“譬如一块铜,外面以金裹之,便不是真金”。“譬如一块物,外面是银,里面是铁,便是自欺,须是表里如一,便是不自欺”。(《朱子语类》卷十六)我们知道一个成语“自欺欺人”,是说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朱熹说:“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朱子语类》卷十八)欺骗别人也就是欺骗自己,而且这是更厉害的自欺。此言当深察!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说:“诚意者必不自欺,而预禁自欺者亦诚意之法。互相为用也。”(《读四书大全说》卷一)
2.诚意要落实,只有落到实处、做到实处,才能算是不自欺。朱熹说:比如做善事,自己也知道应当去做,也勉强去做了,只是心里又有些不这样做也不要紧的想法。比如不做不善的事情,心里也知道不应当做的不做,虽不去做,然而心里又有些做了也不妨的意思,这就是“自欺”。这便是好善不“如好好色”,恶恶不“如恶恶臭”,即便“做九分九厘九毫要为善,只是那一毫不要为底,便是自欺,便是意不实矣”。(《朱子语类》卷十八)
3.“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正心必定先要诚意,此理易明,因为若不诚意则不会严格要求自我,便会宽容自我、迁就自己,于是心灵也会随之而渐渐放纵起来。比如《大学》里就说到好多人们常见的心态、心理、心志方面的弊病,朱熹说,“说许多病痛,都在 诚意 章,一齐要除了。下面有些小为病痛,亦轻可。若不除去,恐因此滋蔓,则病痛自若”。
4.诚意必须慎独。“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诚意,是一种执著,自然而然的执著,就像厌恶那样,很自然地对恶劣的秽臭极其厌恶;就像喜好那样,很自然地对喜好的美色极其喜爱。这些如朱熹所言一是“皆务决去”,一是“而求必得之”,“以自快足于己”。这就称为“自谦”,就是“自慊(qiI)”,这也就是自我内心的满足。因此君子必须要“慎独”。
5.诚意起到贯穿与主导的作用。如王阳明说:“《大学》功夫即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个诚意,诚意的功夫只是格物致知。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即功夫始有下落,即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王阳明《传习录》卷上)诚意是正心的前提,他又说:“意无不诚,而心可正矣。”(《大学问》)他还说:“欲诚意,则随意所在,某事而格之,去其人欲而归于天理,则良知之在此事者,无蔽而得致矣。此便是诚意功夫。”(《传习录》下)
从上面所说,我们也就可以理解明代王阳明为什么说《大学》之道诚意而已矣,明代李卓吾为什么评价“诚意”最为《大学》枢要。
二、“慎独”的精义
欲正其心,便需先诚意;而诚意的下手功夫便是慎独,所以《大学》此段又反复说“慎独”。
1.“慎独”,最早就出自《大学》、《中庸》。《大学》反复说:“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中庸》也说:“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由此“慎独”这一理念,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特别在儒家那里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与张扬。什么叫“慎独”?这就是说一个人在独处独知的时候,谨慎不苟。在没有其他人注视、监督、觉察的情况下,自己要谨慎行为,符合道德标准。如东汉郑玄注:“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礼记郑注》)宋明理学家把“慎独”作为自我修养的方法。朱熹就说:“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中庸章句》)“慎独”,一言蔽之就是在独处独知之地要戒慎。人们都有一种体会,一个人在众目睽睽之下,与一个人独处独知是不一样的。在众目睽睽之下,人的行为要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要考虑公共的准则、道德规范。然而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是在宽松的环境下,有了充分的自由度,因此往往也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2.小人不慎独的所作所为。《大学》还列举了非君子的小人一类人物,对他们进行不能慎独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这段生动的文字,就像是对“小人闲居的录像”了。第一个镜头,是“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是在无监督之下的不善之心的泛滥,欲望的成灾,于是起“不善”之念,干“不善”之事,做“不善”之人,且“无所不至”。这种情况在每一个时代都有。第二个镜头,是一旦“见君子而后厌然,其不善而著其善”。面对君子,小人会掩藏、伪装,掩盖那些不善的,而显露那些自以为善的,欲遮君子耳目。这句话真是把小人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第三个镜头,“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是他人之视自己,却能明察地如洞见心肺肝脏一样,则掩藏有何益处呢!最后归纳说,“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这是说真诚在心中,就会显形在外的,当然反过来说内心若存有不真诚,也会彰显在外的,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3.经典再说“慎独”。《中庸》也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因此君子在那些看不到的地方也要自我戒慎,在那些听不到的地方也要自我恐惧。越是隐秘的越是容易显露,越是细微的越是容易显现,因此君子要慎其独。朱熹说:“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已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则是天下之事无有著见明显而过于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惧,而于此尤加谨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潜滋暗长于隐微之中,以其离道之远也。”(《中庸章句》)这是说,在幽暗中,细微之事,迹象虽还未形成,但是那种“几”,即事情的苗头或预兆则已萌动了。他人虽不知晓,而自己已经独知之,那么天下之事无有昭著彰显而能超过于此的。因此君子既要常常戒惧,而于此独处独知之时,尤其要更加谨慎。以此来遏制将要萌发的欲望,而不使它潜滋暗长在隐微之中,因其离道远啊。朱熹还说:独者,“不睹之睹,不闻之闻也”,“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就此不睹不闻之中提起善恶之几而言,故君子慎其独也”。(《答张敬夫》)不要以为“不睹”之中真是“无睹”,相反要戒惧“有睹”;不要以为“不闻”之中真是“无闻”,相反要戒惧“有闻”,因此既有“不睹之睹,不闻之闻也”之言,又有“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谚语广为流传,此真一针见血!再说,没有比隐蔽的事情更易显现出来了,没有比微小的事情更易彰显出来了,“故君子慎其独也”。宋明理学就把“慎独”作为自我修养的方法。
4.为什么
《大学》这一段文字连续两次说“故君子必慎其独也”?魏源说:“两言 慎独 ,前谓初学立志入道之人,当无负此知;后谓小人不慎独之弊,以警志道不终之士,尤宜愧此独知也。”(《大学古本发微》)此后《大学》又回归于“诚其意”,说者大都认为慎独是诚意的下手功夫。《大学》:“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魏源亦有评:“曾子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皆自独知中见之。独知中之森严如此;润身之德,广胖之乐,皆从此出。所谓敬则诚,诚则天也。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人亦何乐而不为?作德之心逸,日休而甘为。作伪之心劳,日拙哉?”在独处独知中,曾子形象地告诫人们,这时就像有“十目”、其实是有很多的眼睛在监视你,就像有“十手”、其实是有很多的手在指着你。“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用今天的情状来比拟,那么就好像有许许多多的安装在隐蔽处的“探头”,正在严密地监视着你,那些“全程监控录像设备”正在暗中拍摄下你的一举一动!因此一个人的言行,总有许多人在监察着,千万不可不谨慎。最后说,财富可以润饰房屋,道德可以润饰身心,心胸宽广就身体安泰,故君子必诚其意。“慎独”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实践,尤其需要实践的功夫。“功夫”是指本领与造诣。“慎独”须修炼,须有本领,须有所造诣,这就是慎独功夫。这是自己谨慎独处进行品行修炼的功夫,而不再仅仅是认识的问题了。“慎独”是人立足于人世的一种必具的智慧。
 
荀子论“诚”与“慎独”
《荀子·不苟》也论述了“诚”与“慎独”,且见解精湛。荀子认为“诚”既是养心修身的根本原则,也是大自然运行和变化的规律。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变化代兴,谓之天德。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有常,以至其诚者也。君子至德,默然而喻,未施而亲,不怒而威,夫此顺命以慎其独者也。善之为道者,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不形则虽作于心,见于色,出于言,民犹若未从也;虽从必疑。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类至,操之则得之,舍之则失之。操而得之则轻,轻则独行,独行而不舍,则济矣。济而材尽,长迁而不反其初,则化矣。
《荀子》一书共有32篇,第一篇是《劝学》,可见“学”是人生最首要的事情。第二篇是《修身》,修身设置在其次,也表明人生修身的极其重要性。第三篇就是《不苟》,这是说人的行为道德的准则,亦然见其重要地位。《不苟》中的这一名段,说了几层意思。
一、修身养心最要者是“诚”
1.“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诚,是君子修养身心的最善者,没有比这更善的了。“致诚”,即能达到诚,则修养身心也就不再需要其他的办法了,所以说“致诚则无他事矣”。可见“诚”在修养身心中的重要、必要、首要。
2.“诚心守仁,诚心行义”。要诚心守仁行义,“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先说“诚心守仁则形”,仁义就会显形在言行中;“形则神”,进而就会超凡出俗;“神则能化矣”,超凡出俗就会使得事物转化了。再说,“诚心行义则理”,就会办事有条理,守规则;“理则明”,如此就明白;“明则能变矣”,明白了就会使事物转变。“变”与“化”相互交替出现,就谓之“天德”,即是符合自然的变化规律。诚心守仁,诚心行义,就会带来许多的效益。
3.从天地四时感悟“诚”。“变化代兴,谓之天德 夫此有常,以至其诚者也。”天地虽然不言说,但是人们推崇天高地厚;四季虽然不言说,但是人们会预知变化。这是因为自然“有常”,即有规律;“以至其诚者也”,而已经达到了诚的境界。“天之道”有“诚”,“人之道”也有“诚”,但是不同的。“人之道”要通过“思诚”、“至诚”、“诚之”的克己自律的修养而达到“天之道”的“诚”的道德境界。
4.君子顺命慎独。“君子至德”,君子有崇高的品德。“默然而喻,未施而亲,不怒而威”,君子虽默然不言但能使人明白,虽未施恩但使人亲近,虽不发怒但自有威严。“夫此顺命以慎其独者也”,这就是遵顺天命,即自然规律,而能慎独地守仁行义的缘故。
二、从反面论说君子之“诚”
1.“不诚”的连锁反应。“善之为道者”,必定知道“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不形则虽作于心,见于色,出于言,民犹若未从也;虽从必疑”。由于“不诚”就会“不独”,即是不专心于守仁行义;如此则“不形”,在言行上不会显形出仁义来;由此则“虽作于心,见于色,出于言”,但是“民犹若未从也;虽从必疑”。百姓就不会相信你、服从你、跟从你,即使表面上跟从你,心里却充满怀疑。
2.“不诚”的后果。先说天地“不诚”,那么不能化育万物;“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次说圣人“不诚”,那么不能化育万民;“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再说父子“不诚”,那么就疏远;“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最后说君上不诚,那么就不能高贵而成为卑下了;“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
三、再次凸出“诚”的价值
1.“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君子要守住诚,这是为政之根本,所以这是守住根本的做法,君子要务本,本立则道生。
2.“唯所居以其类至”,唯有用固有的规律类推至于同类中去,那么能操之就会得之,若舍之就会失之。
3.“操而得之则轻”,操之得之就会显得轻松。“轻则独行”,轻松就会专注推行仁义。如此“独行而不舍,则济矣”,精进而不舍弃的话,就能成功了。   
4.“济而材尽,长迁而不反其初,则化矣”。成功而才能尽其用,经过长期的变迁却不再返回当初,那么就是变化了。
荀子说“诚”、“慎独”,说得很深刻,细细思量一番,或可以领悟很多的东西。 
 
曾国藩与“慎独”智慧
曾国藩曾在家训里提出四条修养之道,作为自己“老年用自警惕,以补昔岁之愆(qiQn,过错),并令二子各自勖(xZ,勉励、勉力)勉,每夜以此四条相课,每月终以此四条相稽(考核),仍寄诸任共守,以期有成焉”。此四条,一是“慎独则心安”,二是“主敬则身强”,三是“求仁则人悦”,四是“习劳则神钦”。(《曾国藩家训》,内蒙古出版社)在第一条中,曾国藩论说了“慎独”的重要与必要。曾国藩说:
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故《大学》之《诚意》章,两言“慎独”。果能“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力去人欲,以存天理,则《大学》之所谓“自谦”,《中庸》之所谓“戒慎恐惧”,皆能切实行之。即曾子之所谓“自反而缩”,孟子所谓“仰不愧,俯不怍”,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皆不外乎是。故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这里曾国藩说,慎独就会心安。自我修养之道,没有比养心更难得了。心里既已知晓有善,也知晓有恶,然而不能实实在在使用自己的力量,以此来为善去恶,那么就称为是自欺。方寸之心的自欺与否,大概是他人所不及知晓的,然而自己独自知晓。所以《大学》之《诚意》章,两次说到“慎独”。曾国藩又说,果真能“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用力除去人欲,以存天理,那么《大学》所谓的“自谦(qiI,通 慊 )”,《中庸》之所谓“戒慎恐惧”,皆能切实践行了。即如曾子所谓的“自反而缩”,孟子所谓的“仰不愧,俯不怍”,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皆不外乎这道理。这里要插进来解释一下,什么叫“自反而缩”?《孟子·公孙丑上》:“昔者曾子谓子襄,曰: 子好勇乎? 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这里的“自反”,是反躬自问的意思,如《礼记·学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缩”,就是正义、正直的意思。赵岐注:“缩,义也”。“自省有义,虽敌家千万人,我直往突之。”又孔颖达《礼记正义》:“缩,直也。”曾子对子襄说,我曾经从孔夫子那里听说大勇的含义:反躬自问,正义不在我一方,对方虽是卑贱的人,我也不去惊吓他;反躬自问,正义在我一方,虽面对千万人,我也勇往直前。曾国藩又说,故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面对天地,面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心愧疚之事,则天君泰然。天君什么意思?即心,古人谓心为思维器官,称心为天君。如《荀子·天论》:“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再说,心里泰然,心就常常会快足宽平。慎独,是人生第一自强、第一寻乐的方法,是守身的最先要务。曾国藩此论有四点可说。
一是,这里不仅表明曾国藩对儒家“慎独”理念有明晰与深刻的理解,且已是融会贯通,并表述得极其精警到位。试看一句“皆不外乎是”,就说明他对《论语》、《大学》、《中庸》、曾子、孟子等所论已经了然于胸了。
二是,可贵的是去实行、践行、强行,且求止于至善,他直到老年还用此来自我警惕,以补救过去岁月中的过错。
三是,严格命令两个儿子各自勖勉,每夜以此四条相课,即是互相督促完成这些修养内容。“慎独”等四条,成了父子共同修身的必修功课了。不仅如此,每月终,还要以此四条相互考核。这里有任务,且有落实,还要考核,真是一丝不苟。
四是,修身是通向人生的成功之路。修身的益处,是内心能快乐,天君能泰然,如此百体从令,若精神枯索,则百病入侵。心灵能够快乐、满足、宽心、平和,这是人生第一个能自强,能寻乐的方法,这是守身的先务。由此而进,才可以去齐家,治国,平天下。“仍寄诸任共守,以期有成焉”,最终目的是冀望诸位人生有成。
“慎独”,是在独处独知中谨慎不苟。这确实是自我修养的良方,如宋明理学就把“慎独”作为自我修养的方法,此后曾国藩也如此,而令许多人尊服他。对于今人来说,“慎独”仍然很重要。这当然需要借鉴,还需要功夫、定力。 
 
慎独之智:王阳明·梁启超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有一节专门说到了新民的“慎独”问题,他引用了王阳明的“慎独”说,并加以自己的机智的评论与阐发。如果把王(阳明)、梁(启超)论“慎独”的智慧联系起来览读一回,且绎思一番,煞有意思。这里也略为解读之。
1.为什么要“慎独”?如梁启超说:“志既立,勇既鼓,而吾所受于数千年来社会之熏染,与夫吾未志道以前所自造之结习,犹盘伏于吾脑识中,而时时窃发,非持一简易之法以节制之涵养之,不能保其无中变也。若是者唯,其惟慎独乎。”意思是,虽然一个人确立了志向,也有了一种进取的勇猛,但是要实现这种远大志向,还需要慎独。这是因为要清除掉自身积习下来的不良的东西,此既有来自社会环境的“熏染”,也有来自先前自我的“结习”。这些东西潜伏在头脑中,时时蠢蠢欲动,而阻碍人们的精进,改变人们的志趣。慎独,就是一个“简易之法”,以此来“节制之涵养之”,可保证其不在进途中改弦易辙。
2.什么是“慎独”?王阳明在一次问答时,有这样的对话:或问:“近来工夫稍知头脑,然难寻个稳当处。”王阳明说:“只是致知。”曰:“如何致?”王阳明说:“一点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尔意志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何等稳当。”梁启超评论:“此真一针见血之言哉!实则《大学》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二语已直捷指点无余蕴矣 。”梁启超认为王阳明这段话于“慎独”一词虽然解释得贴切周至,但《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一语解释得更简捷明了。王阳明门下钱绪山又引申之,曰:“识得良知是一个头脑,虽在千百人中,工夫只在一念微处,虽独居冥坐,工夫亦只在一念微处。”梁启超又评论:“故以良知为本体,以为慎独为致之之功,此在泰东之姚江,泰西之康德,前后百余年间,桴(fK,鼓槌)鼓相应,若合符节。斯所谓东海西海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而求道之方,片言居要,彻上彻下,真我辈所终身由之,而不能尽者也。”
3.想要慎独,如何着手呢?或认为虽欲从之而末由者,何也?王阳明说:“以道之变动不居,纵横颠倒,皆可推之而通。世之儒者,各就其一偏之见,而又文饰之。其为习熟既足以自信,而条目足以自安,以是诳己诳人,终车没溺而不悟。非诚有求为圣人之志者,莫能得其受病之源,而发其神奸(指奸诈狡猾的人)所攸伏也。”王阳明又说:“以某之不肖,盖亦尝陷溺其间者有年,赖天之所灵。偶误良知,乃悔其向之所为者,固包藏祸机,作伪于外,而心劳日拙者也。十余年来,虽痛自洗惕创艾,而病根深痼,萌蘖时生。”王阳明的这番话颇感动人,当然也感动了梁启超。梁启超说:“夫以子王子(即指王阳明)之学,高尚纯美,优入圣域,而自叙得力,犹曰 包藏祸机,作伪于外 ,犹曰 病根深痼,萌蘖时生 ,然则我辈之未尝问道、未尝志道、未尝学道者,其神奸之所由伏,宁有底极耶?”
4.晚明与清末时期的不良风气的揭示。梁启超说,王阳明去世以后,他的“微言渐湮,浙中一派提挈本体过重,迨于晚明不胜其弊。而刘蕺(jP)山乃复单标 慎独 以救王学末流,实则不过以真王学矫伪王学。其拳拳服膺者,始终仍此一义,更无他也”。刘蕺山,就是刘宗周。梁启超又说:“今日学界之受毒,其原因与晚明不同,而猖狂且十倍。其在晚明,满街皆是圣人,而酒色财气不碍菩提路。其在今日,满街皆是志士,而酒色财气之外,更加以阴险反覆奸黠(xiW,聪明而狡猾)凉薄,而视为英雄所当然。晚明之所以猖狂者,以窃子王子直捷简易之训以为护符也。今日所以猖狂者,则窃通行之爱国忘身自由平等诸口头禅以为护符也。故有耻为君子者,无耻为小人者,明目张胆以作小人,然且天下莫得而非之,且相率以互相崇拜,以为天下所赋与我之权当如是也。”
5.梁启超论西方祈祷之“慎独”法。梁启超说:“昔吾常谓景教为泰西德育之源泉。其作用何在?曰在祈祷。祈祷者,非希福之谓也。晨起而祈焉,昼餐而祈焉,夕寝而祈焉。来复乃合稠众而祈焉。其祈也,则必收视返听,清其心以对越于神明,又必举其本日中所行之事所发之念,而一绎之。其在平时,容或厌然其不善而著其善,其在祈祷之顷,则以为全知全能之上帝,无所售其欺也。故正直纯洁之思想,不期而自来,于涵养、省察、克治三者之功,皆最有助力。此则普通之慎独法也。日日如是,则个人之德渐进;人人如是,则社会之德渐进。所谓泰西文明之精神者,在是而已。”
6.梁启超论中西“慎独”是相通的。梁启超说:“《诗》曰: 上帝临汝,无贰尔心。 又曰: 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 东西之教,宁有异耶?”梁启超又说:“要之千圣万哲之所以度人者,语上语下,虽有差别;顿法渐法,虽有异同,若夫本原之地,一以贯之,舍慎独外,无他法门矣。”梁启超又反诘:“此宁得曰某也欲为英雄,某也欲为迂士,而趋舍因之异路耶?谚曰: 英雄欺人。 欺人之英雄,容或有之,自欺之英雄,则吾未之前闻也。”王阳明说:“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梁启超则接着说:“吾侪(chWi,同辈、同类人)自命志士者,而皆有神奸伏于胸中而不能自克,则一国之神奸,永伏于国中而末由相克,其亦宜矣。”读读王阳明、梁启超的论说,再细细琢磨一番,对于“慎独”之说的理解又会加深一层了。 
 
杨震:慎独·齐家·治国
说到《大学》的“慎独”,汉代杨震的故事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值得向今人一说。杨震不仅自己“慎独”,而且以“慎独”来齐家,以“慎独”为政,使他们的家庭成了“东京名族”,并绵延了四百多年。一、慎独: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杨震(? 124),东汉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字伯起。年少时候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被人们赞誉为“关西孔子杨伯起”。50岁时才出仕州郡。当时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征召之,推举其为茂才。后经四次迁升,历任荆州刺史、东莱郡太守。杨震赴东莱郡上任的时候,途经昌邑(按,或说昌邑古城在今济宁市金乡县西北)。身为昌邑令的王密,是他当年举荐的荆州秀才。为了感谢杨震的举荐,在夜深人静之时,王密“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登门将白银十斤赠送给杨震。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老朋友了解你,你却不了解老朋友,这是为什么?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子知”,就是你知的意思。王密“愧而出”。深夜,至交来赠“金十斤”,而且对方也并没有表露出再有求于他的意向,仅仅是感谢当年举荐之恩回报,但是杨震坚决地拒绝了。特别是,针对“暮夜无知者”的说辞,杨震极其清醒地回答:“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虽是深夜两人的事情,但是并非真的只有“我知”、“子知”,而是还有“天知”、“神知”,有上天在监督,有神灵在监视。因此所有“两知”的事情,并非真的只是“两知”,而是“四知”。这并非是一种对“天”、“神”的迷信,而实质上是要告诫自己和他人应常怀一颗敬畏之心,敬畏王朝的尊严威信、敬畏百姓的利益希望、敬畏个人的道德操守。一个人有此敬畏之心,面对着这些高悬的镜子,还能不“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此“四知”,成为鞭策人们“慎独”的箴言。杨震这一做法,成为流传千年的佳话。
二、杨震终生:慎独与诚正
杨震后来转涿(zhuD)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 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后汉书·杨震传》)杨震不肯接受他人的劝告开拓生财治产业的门路。他说,让后世称为清白官吏的子孙,把这些作为财产留传给他们,不是太厚重了吗?他宁可让子孙过艰苦的日子,也不为他们谋求积聚财富。这可以看到杨震的高风亮节。杨震还担任过太仆、太常、司徒、太尉等职。安帝的乳母王圣以及中常侍樊丰等贪侈骄横,他多次上疏切谏。皇帝之舅耿宝欲把自己的亲近推荐给杨震,他均不从命。后因樊丰等人诬陷而被罢官,遣归本郡,行至长安城西几阳亭时,杨震愤恨地饮鸩自杀,时年七十余。在自杀前,他还慷慨地对诸子与门人说了一番话:“死者,士之常分。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bS,受宠爱)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身死之日,以杂木为棺,布单被裁足盖形,勿归冢次(指就地埋葬),勿设祭祠。”我们从这里又可以看到杨震的慎独、诚正、自励、刚直不阿,此作为千古美谈在流传着。同时,杨震被诬陷而自杀的结局,也深刻告诉人们,反腐反贪的斗争是很艰巨的,有时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但是杨震的那种精神是可歌可泣的,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而且因为杨震如此慎独,又如此传递着家风,因此他真正实现了“齐家”的愿望,还对国家的治理作出了贡献。
 
三、世家:修、齐、治、平
杨震生有好几个儿子,正因为有其父的“慎独”榜样,且遵循了其父的谆谆教导,而子孙世代能任高官,杨家成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杨震的长子杨牧为汝南郡富波相,长孙杨奇在汉灵帝时任侍中。灵帝曾经问杨奇:“我和汉桓帝相比怎样?”灵帝当然希望能听到一些好话,歌功颂德一下。但是耿直的杨奇却说:“陛下之于桓帝,亦犹虞舜比德唐尧。”这话中之话是,上古唐尧的德行不是虞舜所能比的,你灵帝的德行也比不了桓帝。灵帝听了当然不高兴,说了这样的话:“卿强项,真杨震子孙!”后来出为汝南太守。杨震还有个小儿子叫杨奉,“笃志博闻”,能传世家业。杨奉之子杨敷早死,他的儿子名叫杨众,“亦传先业”,曾累迁为御史中丞、侍中等。且看杨震的另外一个儿子杨秉这一脉:杨震 子杨秉 孙杨赐 曾孙杨彪 玄孙杨修。杨震有一个儿子叫杨秉,“少传父业,兼明《京氏易》,博通书传,常隐居教授”。四十岁才应召为官。他深承其父之风,耿直忠诚,每当朝廷政事有过失时,他都会竭尽忠诚地进行劝谏。他担任刺史、二千石之职,总是“计日受俸,余禄不入私门,故吏赍(jO,携带、送物给人)钱百万遗之,闭门不受,以廉洁称”。杨秉生性不喝酒,其妻早死,也不再复娶,因而在当时以正直纯洁为人称道。他的“三不惑”说很有名:“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杨秉的儿子杨赐,也是“少传家学,笃志博闻。常退居隐约,教授门徒”,后拜为太尉,封临晋侯。杨赐的儿子杨彪,“少传家学,初举为孝廉”,后以“博习旧闻”著称,任为议郎、侍中、京兆尹。光和年间,黄门令王甫派自己的门生在郡界霸占了官府的财产计价为七千余万,杨彪揭发了这一奸谋,并告到司隶那里。最后审理此案,并奏请朝廷诛杀了王甫。天下百姓对此无不欢心。杨彪在汉献帝时官至太常。我们熟悉的杨修就是杨彪的儿子。杨修“好学,有俊才,为丞相曹操主簿,用事曹氏”。但是后来的故事是,曹操一因妒忌他的才能超过自己,二因杨修是袁术之甥,害怕他成为政治上的后患,于是杀害了他。后来曹操见到杨彪,问:“您为什么瘦弱得如此厉害?”杨彪回答说:“愧无日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曹操听了,脸上为之变色。此中有个典故是:汉代金日有子二人,为武帝所爱,以为弄儿,即是供狎弄的童子。其后弄儿长大,不谨,自殿下与宫人戏,金日适见之,恶其淫乱,遂杀弄儿。
 
四、绵延四百年的典范
从杨震家的家史来看,其八世祖是杨喜,因为追杀项羽有功,在汉高祖刘邦时封为赤泉侯。高祖杨敞,汉昭帝时为丞相,封安平侯。父亲杨宝,学习欧阳《尚书》,终生隐居教授,征召不仕。光武帝曾赞赏其义节而征召,但因老病没有到任。如此至于杨震,再至于曾孙杨彪时曹丕称帝代汉,杨家作为汉代著名的大家族,一直绵延了四百多年。《后汉书·杨震列传》说:“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与袁氏俱为东京名族云。”但是,如《华峤书》所说:“东京杨氏、袁氏,累世宰相,为汉名族。然袁氏车马衣服极为奢僭;能守家风,为世所贵,不及杨氏也。”《后汉书》还有“赞”曰:“杨氏载德,仍世柱国。震畏 四知 ,秉去 三惑 。赐亦无讳,彪诚匪忒(tI,差错)。修虽才子,渝我淳则。”这是说,杨氏有德,世代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杨震畏惧“四知”,杨秉除去“三惑”。杨赐也没有可忌讳的,杨彪确实没有过失。杨修虽为才子,但是改变了杨氏淳朴的家庭准则。此话可以深味之:前有杨震的“四知”之畏,是一种“慎独”的智慧与功夫;后有杨秉的“三惑”之说,也是“慎独”的功夫与智慧。此可谓千古传世之论。又惟其“慎独”,且世代传递着“慎独”,由此“齐家”,“齐”出了一个能够四百年绵延的大家族。不仅“慎独”而“家齐”,且又进而为国家治理作出贡献。这些都成为以后历代慎独、修身、正心、齐家、治国的一面值得借鉴的明镜。当然,杨修虽有才学,但一旦不“慎独”了,不按照杨氏家族的好家风去行事处世了,就招来了杀身之祸。这同样也是一面镜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