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卡萨布兰卡》 导演:迈克尔·柯蒂斯 上映时间:1942年 在这位经典爱情影片中,亨佛莱·鲍嘉硬汉式的沧桑和英格丽-褒曼沉默中的娇柔,成为影史上不朽的造型。粗野的纳粹官兵开始唱起爱国歌曲,里克酒吧中却到处弥漫着强烈的愤恨情绪。拉兹洛(保罗·亨里德饰)的克制,里克(亨佛莱·鲍嘉)的点头示意,以及旋律激昂的《马赛曲》,此情此景无不令观众心潮澎湃,对占领者的仇恨达到顶点。 4.《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导演:弗兰克·达拉邦特 上映时间:1994年 在肖申克大牢的艰苦条件下,安迪(蒂姆·罗宾斯饰)对自由的渴望到了极限。一天,他终于抓住时机将自己反锁在办公室,用广播播出莫扎特的咏叹调。高亢优美的旋律在夜空中回荡起来,所有人,包括囚犯和狱警,在那一刻都朝向音乐传来的方向,安静的聆听,忘掉了高墙的束缚,只有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5.《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上映时间:1998年 一场空前惨烈的激战结束,米勒上尉(汤姆·汉克斯饰)临终前将大兵瑞恩(马特·达蒙)唤至耳边,对他说出最后的遗言:“詹姆斯,好好活着,别辜负大家。”米勒上尉希望瑞恩坚强地活下去,不要枉费战友为营救他而付出的牺牲。军人的铁汉柔情在这一刻表现得淋漓尽致。 6.《银翼杀手》(Blade Runner)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 上映时间:1982年 “复制人”罗伊挣扎着吐出最后一丝气息,此刻深藏心底的人性也迸发出来。罗伊的扮演者鲁特格尔·哈尔对生命这种的稍纵即逝——“就像泪水落入雨中,消失在岁月里”——的刻画既煽情,又痛苦,不禁让观众发出这样的疑问:他已经变得比追捕他的人更人性化? 7.《美国丽人》(American Beauty) 导演:山姆·门德斯 上映时间:1999年 “世界如此之美,应该平静地去欣赏”,主人公莱斯特·伯纳姆(凯文·斯帕西饰)死前的最后一席话启发我们,用崭新视角去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从我们深爱之人的缺点,到风中飘舞的塑料袋。如此颇具哲理的结局既让观众对莱斯特-伯纳姆的离开充满悲伤,也让我们对人生意义价值产生新的思考。 8.《沉默奔跑》(Silent Running) 导演:道格拉斯·特鲁姆布 上映时间:1972年 “看好这片森林,胡伊。”变节的植物学家弗里曼·洛厄尔(布鲁斯·邓恩饰)将世界上仅存的植物生命送上太空,只有一个机器人负责照看。弗里曼·洛厄尔以自己的行动表明,一个人的适时提醒能保留生命火种和最后的希望。 9.《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 导演:彼得·威尔 上映时间:1989年 这部影片通过一群少年人成长的经历来揭示顺从与抗争的主题。约翰·基廷(罗宾·威廉姆斯饰)反传统的教育方法给学校带来了一丝生气。他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一个崭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他提倡的自由发散式的思维哲学在学生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渐渐地,孩子们接受了这位他们曾经唾弃的老师,开始勇敢地面对每一天,把握他们自己的人生。 10.《胜利大逃亡》(Victory) 导演:约翰·休斯顿 上映时间:1981年 “来吧,兄弟们,我们能赢下这场比赛!”这是所有战俘营囚犯的呼声。在《胜利大逃亡》一片中,战俘队队长是一个不会踢皮球的英国人迈克尔·凯恩。战俘中也不乏有球好手,但无意真正比赛,只想趁机掘地道逃走。但在正式比赛时,他们在五万法国观众“胜利!胜利!”加油声的鼓舞下,改变逃亡计划,在球场上大败德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