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销售业绩驱动激励的绩效考核实务 阿里巴巴 cxbjpp的博客 BLOG

 水果沙律 2010-09-22

基于销售业绩驱动激励的绩效考核实务 (2010/05/05 09:16)

基于销售业绩驱动激励的绩效考核实务

 

【课程时间】2010年5月28-29日

【开课城市】深圳

【课程对象】总经理、副总、各部门总监、直线经理、人力资源总监、经理

【课程背景】

    在不断升级的竞争背后,企业力图寻求新的利润突破点的同时,不断探索满足新利润目标背后的业绩驱动模式。绩效考核设计成为企业提升业绩的首选驱动模式。如何设计适配近阶段的绩效考核方案?是求助于咨询公司还是企业独立完成?现状是单纯依赖咨询公司的时代正在“过气”,企业更需要在掌握一定专业技术的前提下,自主设计完成适配近阶段的业绩驱动方案,必将成为一个发展趋势。为此,辅导企业掌握绩效考核的设计,成为本课程的目的。

【课程目的】

   ●分析绩效考核受阻的原因
   ●厘清绩效考核冲突的实质
   ●学习绩效考核的核心知识
   ●掌握绩效考核运行的原理
   ●研习绩效考核设计的应用技术

【课程大纲】

   ●开篇:绩效考核受阻的原因分析
   ●案例:来自日本索尼公司的绩效困惑
   ●讨论:绩效考核在企业面临的十大障碍

1、基于业绩驱动的绩效考核目的
   ●企业发展能力的识别
   ●团队竞争能力的识别
   ●个人成长能力的识别
   ●纠正:常见被歪解的绩效考核
   ●价值:关注企业/团队/个人成长能力,消除业绩驱动的“第一颗雷”

2、业绩驱动的附加值

   ●挖掘人才的依据
   ●激励人才的依据
   ●培养人才的依据
   ●纠正:人才甄选只凭借工具而丧失依据
   ●价值:积累人才评估数据,为员工成长账户存款

 第一篇:绩效考核为什么走偏--缺失绩效罗盘
   ● 案例:JY公司的项目延期为什么成为常态
   ●讨论:企业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哪个可取

1、什么是绩效罗盘
   ●绩效管理的定位仪
   ●企业战略的描述图
   ● 纠正:没有方向的考核设计,为了考核而考核
   ●价值:绩效罗盘牵引自上而下目标一致,消除业绩驱动的“第二颗雷”

2、如何制作绩效罗盘
   ●工具:BSC平衡计分卡和SWOT分析
   ●讨论:战略分析谁之责
    ●分析行业地位
    ●识别竞争优势
    ●确定企业的角色
   ● 预测盈利区域和水平
   ●纠正:战略分析是老板的事情,部门“只扫门前雪”
   ● 价值:引导管理层识别企业的优劣势,探索业绩驱动的地带

 第二篇  绩效考核为什么冲突不断--绩效地图不明确

   ●案例:屡演不衰的拉锯战
   ●讨论:如何避免拉锯战,提升运营效率

1、绩效地图是什么
   ● 对接公司目标的管道
   ●工作成果的方向标
   ● 应用工具:KRA分析、KSF识别、KPI界定
   ●了解B-3K模型的价值
   ● 纠正:盲目拷贝其它企业的绩效指标,丧失培养差异化竞争能力的机会
   ●价值:确认适合自己企业/团队的业绩指标,培育差异化竞争能力

2、绩效地图能解决什么问题
   ●案例:库存成本降低为什么成为一句空话
   ●讨论:重要的指标谁说了算
   ●方向聚焦
   ●目标聚焦
   ● 力量聚焦
   ●纠正:胡子眉毛全抓,什么都重要导致迷失重点

3、绩效地图的描述难点
   ● KPI如何界定
   ●KPI如何描述
   ●职能部门有没有KPI(了解单位盈利模式)
   ●行政服务类职位的KPI是什么
   ●KPI生效必须具备的条件
   ●学习:绩效考核的核心技术
   ●掌握:核心技术的应用方法

 第三篇:绩效考核为什么流于形式--缺失绩效计划契约

   ●案例:来自平安集团研发部的争议
   ●讨论:绩效管理能否简单
   ●什么是绩效行动计划
   ●如何制定绩效行动计划
   ● A-分解部门目标
   ●设置部门目标检视标准
   ●设置部门检视周期
   ●签订部门绩效契约书
   ●B-分解职位目标
   ●设置职位目标检视标准
   ●设置职位检视周期
   ●签订职位绩效契约书
   ●纠正:计划不如变化快,随顺变化来牵引
   ●价值:学习制定绩效计划书,让计划成为变化的指南针,消除业绩驱动的“第三颗雷”

 第四篇:绩效考核为什么怨声载道--绩效考核走偏了

   ●案例:一定要让下属知道自己“斤两”的主管

1、驱动部门业绩的评估要素
   ●识别成功因素/失利因素
   ●复制成功事件/成功模式
   ●寻找可提升业绩的途径
   ●商议评估媒介/评估工具

 2、驱动员工业绩的评估要素
   ●识别成功因素和失利因素
   ● 复制成功事件和成功模式
   ●寻找可提升业绩的途径
   ●商议评估媒介/评估工具
   ●纠正:将考核当成划分三六九等的工具
   ●价值:了解人人想成长与人人惧怕成长的真相,消除业绩驱动的“第四颗雷”

第五篇:绩效考核为什么伤害了员工--缺失员工的成长账户
   ●案例:表现好不如主管的印象好
   ●讨论:当公正在员工眼里消失,还将消失什么
   ●成长账户是什么(记录贡献和成就档案)

 1、为什么需要成长账户(驱动员工绩效的引擎)
 2、成长账户的分类
   ●A-经理人的成长账户-部门积分
   ●部门业绩积分、人才培养积分、特殊贡献积分
   ●B-员工的成长账户-职位积分
   ● 职位业绩积分、特殊贡献积分、能力成长积分

3、成长账户的用途
   ●业绩标兵甄别依据、文化标兵甄别依据、储备人才甄别依据、继任人才甄别依据
   ●纠正:为了奖励、选拔、晋级晋升临时寻找依据
   ●价值:让业绩和成就有据可循,消除业绩驱动的“第五颗雷”

第六篇:为什么绩效考核上热下凉-下属成为“案板之肉”
   ●案例:话事权只是幌子,员工建议是摆设
   ●分享:不把员工当回事儿,员工就不把企业当回事儿

1、为什么下属成为“案板上之肉”
   ●决策、政策的局外人
   ●执行、被考核的局内人

 2、如何做到上下恒温
   ●邀请下属参政

3、下属参政做什么
   ●了解绩效罗盘
   ●学习绩效地图
   ●商议绩效计划
   ●  商议绩效计划检视规则

4、上司为下属提供什么指导
   ● 高管为中层提供绩效罗盘
   ●中层为基层解读绩效罗盘,提供绩效地图草案并商议绩效计划
   ●基层为员工解读绩效罗盘,提供绩效计划草案并商议分解绩效计划

5、业绩驱动从检视切入
   ●确认检视周期
   ● 确认检视依据
   ● 确认检视媒介
   ● 确认检视权限
   ● 价值:员工参政消除业绩驱动的“第六颗雷”

   ●结束篇:结果是衡量绩效的硬指标
   ●案例:“一位勤奋而低效的经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